书城传记赫鲁晓夫的冷战:一个美国对手的内幕故事
7597900000079

第79章 “我们将会赢得这次胜利”(1)

苏联人要提供核导弹,吓坏了菲德尔·卡斯特罗。过去一年里,莫斯科根本就没有给几件卡斯特罗和古巴军官们所需要的常规武器,过了近一年时间,莫斯科才同意提供一些卡斯特罗在1961年9月就曾要求的防卫性军事援助。到1962年5月,不但地空导弹尚未运来,而且苏联还在嚷嚷,不能向古巴提供他们需要的那些武器。这件事同样与索普卡反舰导弹有关。1961年9月,当卡斯特罗首次要求提供三套这款反舰导弹系统时,苏联人就回避了这个问题。当1962年4月松口时,他们只答应提供一套反舰导弹系统。卡斯特罗也曾要求在古巴部署1万苏军。在苏联人面前,他非常小心,以避免把这支部队描绘成一根导火索。但毫无疑问,他希望这支苏军部队将起到保证人的作用,即美国对古巴的任何入侵行为都将被莫斯科视为对苏联的进攻。苏联人讨价还价,答应只派3000人。种种迹象表明,要向卡斯特罗提供他所要求的防卫援助,苏联人还有困难,而现在,他们却突然要向他提供核导弹。

1962年5月底,以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来自乌兹别克的拉希多夫为名义团长的苏联代表团访问古巴。然而,古巴人很快就发现,军方代表谢尔盖·比留佐夫元帅实际上是代表团负责人。卡斯特罗向拉希多夫和比留佐夫解释道,苏联的提议让人感到非常荣幸,但他不知道苏联此前是否考虑过在国外部署核导弹。但是,他并不准备相信,克里姆林宫作出如此意外的慷慨决定是出于保卫古巴的考虑。在卡斯特罗看来,反舰导弹、对空导弹,还有苏军士兵,足以保卫这个岛国。代表团重复赫鲁晓夫所做的官方辩护,否认除保卫古巴政权外,这个提议还有其他目的。

即使卡斯特罗发现莫斯科另有企图,他也会被原谅。多年来,苏联人一直在告诫美国人,他们担心古巴将会延伸苏联的势力,那是错误的。猪湾事件之前,赫鲁晓夫曾给卡斯特罗写过密信,内容涉及他和美国大使的谈话。“我们不同意美国对古巴的看法。”赫鲁晓夫向汤普森大使透露道。苏联领导人的想法是,华盛顿倾向于以看待苏联其他邻国的方式来看待古巴。“出于某种原因,美国认为它有权沿苏联边界设立军事基地,(然而)同时我们在古巴却没有军事基地,两国只是保持密切关系。”为了嘲笑1961年美国的担忧,赫鲁晓夫甚至讽刺挖苦道:“而且美国已经有一种批评声音,称苏联正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一年后,对卡斯特罗来说,现实似乎正在取代这个讽刺。

苏联代表团未能说服古巴领导人,运送核导弹只是出于保卫革命的需要,但是,卡斯特罗也没有找出拒绝部署导弹的理由,而这个提议将可能会把苏联和古巴紧紧绑在一起。卡斯特罗告诉苏联客人,古巴将接受这些战略导弹。

听到这一消息,赫鲁晓夫揭开了罩在两个国家之间的秘密面纱。他从未向古巴人公开过到底是哪些原因促使他冒了一生中最大的风险。但是,在一封感谢卡斯特罗的信中,他承认,危在旦夕的不止是古巴的防卫。他在信中写道,卡斯特罗同意部署导弹,标志着“古巴革命的胜利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我们的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1962年6月8日,拉希多夫代表团回到莫斯科。两天后的星期天上午,赫鲁晓夫主持召开一次非同寻常的主席团会议,听取代表团的报告,并正式批准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方案。

赫鲁晓夫要告诉其克里姆林宫同事的不止是向古巴输送核导弹的计划。6月10日的主席团会议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拟订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要在离美国海岸90英里的地方建立一个庞大的苏联军事基地。在“阿纳德尔行动”的名义下,苏联将向古巴运送40枚核导弹,分成5个核导弹团,3个团装备R-12中程核导弹,2个团装备R-14中程弹道导弹。阿纳德尔是西伯利亚一条河的名称,用这个名字作为行动的掩护名称,以迷惑那些知识贫乏的人。美国的亚特兰大、佐治亚都处于从古巴发射的中程导弹的射程范围内,而中程弹道导弹还可以打击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导弹基地和华盛顿特区。这些导弹代表着苏联战略势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到1962年中,苏联人仅仅有20枚战略导弹发射架,装备可以打到美国本土的导弹,而且,这些导弹几乎都是部署在苏联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

根据赫鲁晓夫和马利诺夫斯基的计划,这些战略导弹将组成苏联在古巴军事力量的最主要部分。4个摩托化团、2个坦克营和1个米格-21战斗机中队,还有一些高射机枪连和12个萨姆地对空导弹分队(共有144套发射装置),将用来保护这些核导弹。每个坦克营都将配备T-55坦克,这是苏联最新式的坦克。部署在古巴的苏军总人数将达到50874人,其中1万人将被部署在4个摩托化团中。其他核打击力量将来自42架伊尔-28轻型轰炸机和2个巡航导弹团。前者可飞至佛罗里达,并携带6枚核炸弹,而后者则拥有80枚装备有核弹头的导弹,这些导弹都部署在远离美国可能登陆海滩的地方。除过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陆地和空中力量外,苏军还想在古巴建立一个潜艇基地,以便为北美海岸线的巡航提供后勤保障。一支庞大的舰队将表明苏联海军在古巴的存在,舰队将伴随这些潜艇。

“我们将会赢得这次胜利。”马利诺夫斯基对苏联能从古巴投放的打击力量做了描述,赫鲁晓夫听后高兴地大声说道。这位苏联领导人几乎不能抑制住自己的兴奋情绪,但是,有关星期天上午11点召开的这次主席团特别会议的档案资料表明,赫鲁晓夫并未就“取胜”的含义作出解释。对华盛顿来说,因为苏联的军事力量近在咫尺,美国最终将不得不认真对待莫斯科这个竞争对手。这就是赫鲁晓夫的设想吗?从赫鲁晓夫6月初对古巴新军事基地所做的暗示中,很难确切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但是,最新公开的前苏联绝密情报表明,到7月初,对部署在古巴的军事力量可能对苏联具有的战略意义,赫鲁晓夫已经逐渐形成自己雄心勃勃的想法。在卡斯特罗接受苏联核导弹后的三个星期里,赫鲁晓夫全面修改了1962年的外交政策目标。这一年应该是没有任何新外交想法的年份。现在,他希望打破美国的平衡,让国际局势不再像杯中的水面那样保持稳定,直到苏联强大到可以就柏林问题、核试验及东南亚等问题达成协议的程度。

7月1日,赫鲁晓夫向主席团委员们提出雄心勃勃的新计划。这次会议表面上是要讨论苏联和古巴的防卫协定。古巴国防部长劳尔·卡斯特罗预计次日要访问莫斯科,哈瓦那希望签订各种各样的协议。利用这次机会,就从来与古巴没有任何关系的一些事情,赫鲁晓夫将要介绍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位苏联领导人声明,他想重新推动柏林问题的解决。他提议,以一种不损害苏联声誉的方式来推迟西方从柏林撤走其11000名士兵的计划。西方大国和两德一签订和平条约,西方驻军规模就要缩减一半,其余部队要挂联合国旗帜。和平条约签订20年之际,西方在西柏林的5500人的军队将由非西方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所取代。此后5年或6年,按照签署的和平条约,联合国军将全部撤离西柏林。计划将不涉及肯尼迪所建议的国际进入权利,那是用来保证西方飞机和火车能够继续穿过东德进入西柏林的一种方式。“一个国际机构是不可以接受的。”赫鲁晓夫在7月1日的会议上声明。联合国的角色将被限定于打消部队的种种忧虑,即西柏林可能会受到苏联东欧集团的攻击。他想给肯尼迪发一封信,以说明这些提议。

赫鲁晓夫向主席团委员表达的想法是,这个提议将是莫斯科的底线,美国人不得不接受,即使这意味着“要走上一条让形势恶化的道路”。1月,这位苏联领导人否定了把1962年变成柏林年的想法。“这件事现在确实需要提上议事日程吗?”在回答问题前,他先问主席团委员们,“不,正好相反,我们根本不会把这件事列上议事日程。如果现在不列上日程,那么明天就会列上。而且如果现在不考虑,以后再考虑,它会更糟吗?它将会破坏我们的根基吗?不会,一点也不会。相反,我们的国力正在增强,我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正在扩大,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采取这样一种极端措施呢?”

现在,赫鲁晓夫要在秘密会议上向其克里姆林宫的同事们宣布,该采取这种极端措施了。为何此时宣布?7月1日主席团的会议记录并不完整,但是,苏联的导弹部队离美国仅90英里远,因为在北美发射,实际上苏联的战略核导弹发射器的数量增加了三倍,这支部队的前景只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对此还是有线索可循的。同样重要的是,赫鲁晓夫对肯尼迪政府的另一种自负行为颇为愤怒。两周前,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在密歇根大学的毕业典礼式上就美国核政策发表讲话。这是对西方核战略革命发表的一次公开声明。5月,在雅典召开的北约秘密会议上,他曾提出过这个理论。苏联情报部门显然未注意到北约会议上的讲话,但是,赫鲁晓夫却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他的这次公开讲话内容——全世界都在报道。麦克纳马拉的言论激怒了苏联领导人,因为这位国防部长解释道,未来北约应该把苏联的军事设施而不是其城市作为打击目标。美国政府想劝阻法国、英国和西德发展其核武器,而这没有什么作用,也难以控制,并会引发苏联的关切。因此,他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唯有美国的先进技术才可以摧毁苏联导弹发射井。然而,赫鲁晓夫听到的却是,麦克纳马拉试图要以某种方式让核战争变得少流血,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刚拟订了一个新的柏林攻势方案,赫鲁晓夫就在7月1日的主席团会议上责骂起麦克纳马拉,“不进攻城市,多么放肆啊!他们要达到什么目的?”他问道。为了回答自己的问题,他总喜欢这么问。赫鲁晓夫答道:“就是要让人们接受这样一种概念——核战争将会发生!”麦克纳马拉甚至被怀疑还在密歇根的讲话中提到,美苏两国的核武器数量相同。“两国的核武器数量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赫鲁晓夫提醒主席团委员们,后者同样也很清楚,苏联的核力量不如美国。他怀疑这是麦克纳马拉玩弄的一个阴谋,可能他要为迅速发展美国的核力量作准备。“他们需要多少炸弹?”赫鲁晓夫问道。

赫鲁晓夫指责美国军事力量的这种冲动,让人回想起1958年11月他的过火行为。那时,苏联将要在东德部署核武器——赫鲁晓夫决意要采取措施来抑制北约和西德实施的核结盟政策,以及西方盟国在西柏林的驻军。到1959年,他发现军事力量还不足以让艾森豪威尔作出让步,于是他抛出最后通牒。然而,这次他期望苏联的军事实力足以让他为所欲为,而且他还向主席团暗示了新的冲突可能发生的形式。赫鲁晓夫还考虑要把这件事提交联合国。一旦11月在古巴部署导弹,那么,不是苏联或许就是一个中立国家将会在联合国提出德国问题。他并未说明这将以何种形式发生,但是,他要让主席团委员们相信,在一场危机中,这件事肯定会发生。他似乎也在设想,在联合国的辩论中赢得支持后,苏联总能设法达到目的。

在构思其新柏林策略时,赫鲁晓夫告诉主席团,发动一场新的世界危机之前,他想检验一下传统的外交方式。在当年秋天向联合国提交建议之前,他将会直接向肯尼迪发出呼吁,要求后者接受其有关柏林问题的合理建议。尽管赫鲁晓夫似乎在这次会议中没有提及东南亚问题,但是也有大量证据表明,7月1日的会议中,他也有意要在日内瓦达成一项外交协议,以实现老挝的中立化。如果顺利,应在当年夏天达成这项协议。6月11日,梭发那·富马亲王和苏发努冯亲王已就建立联合政府达成协议,并且要求再次召开日内瓦会议以实现老挝的中立化。7月2日,美国谈判特使埃夫里尔·哈里曼将在莫斯科会见苏联外交官员,以重申肯尼迪要在老挝实现非军事化和政治中立化的愿望。赫鲁晓夫计划向华盛顿保证,这也是他的目标。

赫鲁晓夫愿意以外交方式来解决老挝问题,而在柏林问题上则要尝试战争边缘政策,两者之间颇为矛盾。7月1日的会议显然未探讨这个问题。会议结束前,主席团的确用了一些时间来讨论古巴问题,而后者与即将面临的柏林冲突的关系,却未明确说明。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向主席团委员们宣读了一份苏联和古巴的防卫协定草案,会议通过这个协定。主席团也正式指定赫鲁晓夫、马利诺夫斯基和葛罗米柯参加与劳尔·卡斯特罗的谈判。与此同时,赫鲁晓夫向主席团其他委员保证,将于11月1日启运实施“阿纳德尔行动”的所有设备,而且他正在设法让美国人停止对这些航行在公海的船只进行空中侦察活动。这些侦察活动对船只和运载的秘密货物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