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赫鲁晓夫的冷战:一个美国对手的内幕故事
7597900000078

第78章 多事之秋(5)

而在肯尼迪的白宫,没有一个人主张等待、观望。作为旁观者,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仍然认为,控制老挝是让南越和泰国脱离共产党统治的关键。但是,他不想出兵老挝,而且也向其继任者承诺,不要提出类似的呼吁。相反,他劝告肯尼迪,要向泰国和南越派更多军队,以支持曼谷和西贡,让他们腾出手来参与老挝的军事行动。

听到艾森豪威尔不支持向老挝派兵的说法,肯尼迪松了一口气,他不想再做这样的事。然而,和其前任一样,肯尼迪还是相信,展示武力是必要的,这可能会阻止共产党势力的进攻。5月14日,肯尼迪命令1800名海军陆战队员,还有两个空军中队次日上午进驻泰国。两周内,将有5000~6000名美军士兵进驻泰国。肯尼迪希望这些部队将会让克里姆林宫和其亚洲盟国寻求停战。

刚刚抵达保加利亚,赫鲁晓夫就收到美军进驻泰国的消息。其时他正在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例行访问。苏联军方报告,1800名美国陆战队士兵在20架攻击机和20架直升机的支援下,于5月16日、17日在泰国登陆。这支部队离老挝边境仅有35~50英里远。此外,苏联人还报告,前不久的演习之后,还另有1200名美军士兵留驻泰国,它们离老挝边境大约35英里。苏联情报机构还发现,泰国首都以南驻有一支美国空军,它们有25架战斗机,还有一些运输机和一架加油机。

更多的美军来到东南亚,而这正是赫鲁晓夫一直希望避免发生的事。对南塔的军事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意味着他早已忘记长期以来对这个地区危险性的认识。他一向不同意中国的看法,即那个地区的力量对比保持平衡。而中国大使则和人们一样,对帝国主义势力深怀忧虑,他谈道,如果这些老牌的共产党受到猛烈打击,那么,从老挝到马来西亚,共产党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赫鲁晓夫相信,若美军在东南亚的行动不受限制,那么,它们将会取胜。考虑到富米·诺萨万的军队人数超过巴特寮和其盟友,这支美国军队可能很快就会把局势扭转到有利于右派的方向。

5月17日,赫鲁晓夫向莫斯科带话,要求安排与肯尼迪兄弟接触。考虑到美国在泰国部署军队只是一个开始,赫鲁晓夫转而通过博利沙科夫的秘密渠道向肯尼迪解释,称他并不支持南塔的军事袭击行为。“南塔的麻烦,”博利沙科夫将向罗伯特·肯尼迪解释,“实际上是一个孤立事件,而且那是因当地百姓厌倦富米的军队而引发的。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博利沙科夫将要转达赫鲁晓夫的私人信息,即他仍然遵守他们在维也纳达成的协议,要建立一个和平、中立的老挝政权。

需要发紧急信件来阻止美国人更大规模的干涉,这让赫鲁晓夫蒙羞。肯尼迪在1962年5月迅速向东南亚投放更多军事力量,尽管规模不大,但却在提醒苏联人,这是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后果。赫鲁晓夫从来就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他发现自己对几近危机的国际现实颇有一种受挫感。早在3月向安纳托利·多勃雷宁抱怨美国的军事实力时,赫鲁晓夫就曾发誓:“应该马上斩断他们的长臂。”

在得知美军进驻泰国的那一天,赫鲁晓夫公开谈到美国军事力量在其外交政策中所扮演的角色。“帝国主义能讲什么逻辑?他们只讲实力逻辑。依靠这个逻辑的指引,他们正在试图奉行以实力说话的策略。杜勒斯兄弟对这个策略一点也不掩饰。”

赴保加利亚前夕召开的一次主席团会议期间,赫鲁晓夫还另外参加了一场对苏联陆地、空中和海上战略武器计划进展情况的讨论。他依然惦记着这件事。他还关心另一件事。4月和马利诺夫斯基的闲谈中,曾提及要利用古巴这个捷径来强化苏联在军备竞争中的战略地位。飞往保加利亚之前,赫鲁晓夫给卡斯特罗写信称,苏联援助的全套军事装备将在未来一两年内运抵古巴。莫斯科预料,美国不会在1962年入侵古巴,它要让卡斯特罗做好准备,以应对肯尼迪在1964年再次竞选美国总统之前的各种挑衅行为。

收到老挝的情报后,赫鲁晓夫开始重新思考1962年的全盘布局。或许该采取行动,或许不应等到1963年再来促成协议,以解决德国纠纷,缓解国内经济压力,消除苏联在第三世界,特别是在古巴易遭受军事打击的薄弱环节。“我反复考虑到底怎么做才好。”赫鲁晓夫后来回忆道。他已经厌倦当一个二流国家的领导人,总担心其行为将会受到实力更强的超级大国的反对和阻挠。赫鲁晓夫把这种“个人的痛苦”掩饰起来。古巴是一个出气筒,赫鲁晓夫的各种愤怒情绪都从这里发泄出来了。在保加利亚,他要把古巴权且当做核导弹基地的想法成熟了。“美国人设在周边的军事基地已经把我们包围起来,并且还以核武器威胁我们。”之后赫鲁晓夫在解释他当时的想法时说道,“现在,他们就要体验一下敌人的导弹指向他们自己的感觉。我们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

假如南塔被占后肯尼迪未出兵东南亚,那么赫鲁晓夫还会决定冒险向古巴运送导弹吗?不可能得到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但是,极有可能的是,解决古巴问题对缺乏耐心、不想失望的赫鲁晓夫来说是个好主意,以至于他不会忍耐太久。到1962年,赫鲁晓夫之所以处于战略困境之中,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的。1959年以来,他把苏联军事战略的重点放在核武器上,而核武器的发展计划则进展缓慢,费用也远高于预期,而且他不想再向这个黑洞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他已经选择收缩其实力以使中欧的现状有所变化。1958年和1961年美国两次称他搞核讹诈,这显然也更容易让赫鲁晓夫受到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东德和中国的批评。柏林危机之后赫鲁晓夫就一直饱受攻击,加上其内心的焦虑,以及国际上最主要的外交对手肯尼迪和毛泽东表现出的雄心勃勃,这都促使他要在1962年采取另外的冒险策略。

5月20日赫鲁晓夫一回到莫斯科,就马上投入工作。在回国的专机上,他和葛罗米柯交流了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想法,而且还指示马利诺夫斯基,要他在次日召开的主席团会议上支持这一设想。他也和米高扬商议过,但后者不同意赫鲁晓夫的这个最新计划。米高扬向赫鲁晓夫保证,美国根本不会接受在古巴部署导弹的事实。他曾访问过古巴,也非常喜爱这个年轻的古巴革命者,但是,这可能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想法。“我们不得不保卫古巴,”米高扬告诉苏联领导人,“但是,靠这种方式,我们要冒险挑起对古巴的入侵,而且会失去一切。”

回国不到24小时,赫鲁晓夫正式向主席团提出其计划,要求批准。会议室坐满了人,除12位主席团委员外,与会的还有马利诺夫斯基,葛罗米柯,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苏联战略火箭军司令谢尔盖·比留佐夫元帅。2003年公开的主席团资料首次披露了赫鲁晓夫在那次会议上对这一设想的解释。之后赫鲁晓夫对下层官员强调,这是一个富有牺牲精神的计划。他声称,这个计划纯粹出于防卫古巴的需要。但是面对主席团委员,赫鲁晓夫却说道:“这将是一个进攻性的策略。”尽管计划是为卡斯特罗阻止美国的入侵而制订的,但它主要还是服务于苏联。1月时赫鲁晓夫就曾自信地提及苏联实力的日益增长,到1963年,苏联将会迫使美国考虑莫斯科在中欧和其他地区合理的需要。在古巴实施的策略将保证实力的平衡发生必要的变化。

赫鲁晓夫解释道,导弹要秘密运往古巴。这暗示,美国将不会情愿接受在实力平衡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尽管还不清楚他最初想在何时向世界披露这种实力的变化,但在说明其想法时,他解释道,只有在导弹被部署后,他才会向世界披露在古巴部署导弹的事实。他把部署导弹的时间表留给马利诺夫斯基和比留佐夫,但是,他希望能尽快完成这一计划。导弹将由苏军指挥,然而,会和古巴人订立一个联合防卫协议,并向他们保证,苏联的军事设施将被用于保卫他们的国家。

赫鲁晓夫的长篇大论一结束,会议就陷入争论之中。“争论持续很长时间。”为国防部做记录的谢苗·P.伊万诺夫上将回忆道。米高扬再次重复先前对赫鲁晓夫说过的那些话,他首先认为这个计划很危险。尽管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事后说他有同样的忧虑,但是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持同样的观点。和赫鲁晓夫辩论的主要对手不仅反对在古巴部署导弹,而且也反对在古巴驻军。考虑到建议遇到麻烦,赫鲁晓夫要求休会,中止了会议。

三天后,他们再次召开正式会议研究这一建议。赫鲁晓夫已经利用休会的几天时间来争取支持者。马利诺夫斯基也利用这段时间形成了一个行动计划,以向主席团表明,这个行动或许行得通。11位主席团委员,马利诺夫斯基,还有葛罗米柯都在会上发言。10月24日那天,无论有什么样的忧虑都看不出来,因为投票一致通过这个建议,会议甚至记录米高扬也支持该计划。

导弹计划唯一没有解决的现实障碍就是菲德尔·卡斯特罗,他的设想是,来自莫斯科的常规武器和其庄严的防卫承诺将足以阻挡住美国。因此,他并没有要求提供核武器。

当克格勃驻外代表、即将就任莫斯科驻哈瓦那新大使的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夫被告知该计划时,他警告赫鲁晓夫,卡斯特罗“会被吓一跳”,并且他还怀疑这位古巴领导人是否会接受这些导弹。阿列克谢耶夫的悲观情绪也让苏联国防部长颇感忧虑。近两个月以来,他一直都在仔细考虑这一计划。“社会主义的古巴怎么可能不会接受这些导弹呢?”马利诺夫斯基吼道,“我曾在资产阶级的民主国家西班牙打过仗,他们公开拿我们的武器,但古巴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更需要拥有这些武器……他们怎么可能不要呢?”尽管马利诺夫斯基有些愤愤不平,但阿列克谢耶夫比任何一位苏联官员都更了解卡斯特罗政权,他还是认真地倾听着。主席团会议决定,在得到卡斯特罗同意之前,暂不实现这个已被批准的计划。

赫鲁晓夫想派出高级别的苏联代表团向卡斯特罗兜售这个导弹基地的想法。赫鲁晓夫让比留佐夫元帅和阿列克谢耶夫强行加入一个农业代表团,后者已经确定成员并办好访问古巴的手续。代表团前往哈瓦那的那天晚上,赫鲁晓夫向代表团部分成员披露了这个冒险举动背后的复杂想法。他一边喝茶,一边强调:你们即将从事的这个工作非常重要,“部署这些导弹只有一个目的,”赫鲁晓夫说道,“就是要吓唬他们,要遏制他们……让他们也尝尝导弹的滋味。”他承认,打造苏联实力的努力并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样来得快,“双方力量的对比对我们不利,而且挽救古巴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导弹放在那里。”

赫鲁晓夫解释道,如果古巴接受这一方案,他会让这项行动处于保密状态,直到11月6日美国大选之后。美国人民都是鹰派,他不想给肯尼迪一个借口,让后者对部署导弹作出激烈回应。一旦部署完毕,美国大选结束,他就准备访问美国,和肯尼迪举行会谈,披露部署导弹这件事。然后,将访问古巴,和菲德尔·卡斯特罗签署防务协定。这就是赫鲁晓夫的计划,但是,他首先需要知道卡斯特罗是否会接受这些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