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楼梦新说
7597300000030

第30章 人奇事奇 志节尤奇——也说司棋(1)

司棋是迎春的大丫头,秦显的侄女,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她身材高大丰壮,常梳着鬅头。书中第七回第一次提到她:“迎春的丫鬟司棋与探春的丫鬟待书二人正掀帘子出来。”第二十七回首次有她的台词:“红玉听说撤身去了,回来只见凤姐不在这山坡子上了。因见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便赶上来问道:‘姐姐,不知道二奶奶往那里去了?’司棋道:‘没理论’。”以后司棋虽偶被提及却均无故事。第六十一回写司棋率丫鬟大闹小厨房,初步描写了她泼辣火暴的性格,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此回还通过他人之口说出她背后的社会关系——平儿道:“秦显的女人是谁?我不大相熟。”林之孝家的道:“他是园里南角子上夜的……”玉钏儿道:“……他是跟二姑娘的司棋的婶娘。司棋的父母虽是大老爷那边的人,他这叔叔却是咱们这边的。”从第七十一回起,作者逐渐掀起司棋命运的高潮:写司棋与表兄潘又安幽会,被鸳鸯无意撞破;第七十二回写司棋因私情被人撞破后,担惊受怕、抑郁成病,鸳鸯赶去安慰,发誓决不告发;第七十三回写司棋与情人的信物“绣春囊”被傻大姐拾到,为后来抄检大观园留下因由;第七十四回写被搜出男子物事和情书,司棋并无畏惧惭愧之意;第七十七回写司棋被逐;第七十八回借宝玉之口,提及司棋:“忽又想到去了司棋、入画、芳官等五个……”;第九十二回借他人之口,转述司棋因其母不同意其婚事,以头撞墙而死。

对于司棋其人,旧红学家洪秋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人奇事奇,志节尤奇”,游国恩等先生也予以高度赞扬:“自信光明磊落”。对于其死,或谓表现了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捍卫了做“人”的尊严;或谓“表现了奴隶们宁死不屈的可贵精神”。

司棋的正式出场是第六十一回的“厨房风波”:司棋叫小丫头莲花儿来厨房要碗蒸鸡蛋,却被柳家的拒绝。小莲花儿回去添油加醋地汇报给司棋,司棋听了心头火起,便带了小丫头们奔厨房走来,不问青红皂白就喝命小丫头们动手,“凡箱柜所有菜蔬,只管丢出来喂狗,大家赚不成。”

小丫头子们巴不得一声,七手八脚抢上去,一顿乱翻乱掷的。众人一面拉劝,一面央告司棋说:“姑娘别误听了小孩子的话。柳嫂子有八个头,也不敢得罪姑娘。说鸡蛋难买是真,我们才也说他不知好歹,凭是什么东西,也少不得变法儿去。他已经悟过来了,连忙蒸上了。姑娘不信瞧那火上。”司棋被众人一顿好言,方将气劝的渐平。小丫头们也没得摔完东西,便拉开了。司棋连说带骂,闹了一回,方被众人劝去。柳家的只好摔碗丢盘自己咕嘟了一回,蒸了一碗蛋令人送去。司棋全泼了地下了。

一个丫头,脾气如此大,性格如此烈,竟敢如此大胆率众砸厨房,从司棋来看,一则她是二小姐迎春的大丫头,自视比别的丫头、仆妇高一等,故周瑞家的在后来押送她出园时讽称她为“副小姐”;二则她有王善保家的这样的外祖母做靠山,哪会把柳家的放在眼里。所以,司棋的正式出场“厨房风波”,就表现了这位与众不同的大丫鬟泼辣、火暴甚至有些霸道的性格。

第七十一回写鸳鸯从稻香村回来,走到一块湖山石后的大桂树底下——

刚转过石后,只听一阵衣衫响,吓了一惊不小。定睛一看,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鸳鸯眼尖,趁月色见准一个穿红裙子梳鬅头高大丰壮身材的,是迎春房里的司棋。鸳鸯只当他和别的女孩子也在此方便,见自己来了,故意藏躲恐吓着耍。因便笑叫道:“司棋你不快出来,吓着我,我就喊起来当贼拿了。这么大丫头了,没个黑家白日的只是顽不够。”这本是鸳鸯的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生恐叫喊起来使众人知觉更不好,且素日鸳鸯又和自己亲厚不比别人,便从树后跑出来,一把拉住鸳鸯,便双膝跪下,只说:“好姐姐,千万别嚷!”鸳鸯反不知因何,忙拉他起来,笑问道:“这是怎么说?”司棋满脸红胀,又流下泪来。鸳鸯再一回想,那一个人影恍惚象个小厮,心下便猜疑了八九,自己反羞的面红耳赤,又怕起来。因定了一会,忙悄问:“那个是谁?”司棋复跪下道:“是我姑舅兄弟。”鸳鸯啐了一口,道:“要死,要死。”司棋又回头悄道:“你不用藏躲,姐姐已看见了,快出来嗑头。”那小厮听了,只得也从树后跑出来,嗑头如捣蒜。鸳鸯忙要回身,司棋拉住苦求,哭道:“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超生要紧。”鸳鸯道:“你放心,我横竖不告诉人就是了。”

这一段写司棋与姑舅表兄潘又安在一个月色之夜于湖山石后的树丛中幽会,被路过此处的鸳鸯无意中撞见。鸳鸯起初误以为是司棋与别的丫头也在此小解,故意躲藏吓着玩耍,所以鸳鸯开玩笑说,若再不出来,就“喊起来当贼拿了”。于是,司棋吓得赶快从树丛后面跑了出来,一把拉住鸳鸯,双膝跪下,央告鸳鸯千万别嚷出去。司棋表兄潘又安也从树后爬出来,磕头如捣蒜。鸳鸯知道原委后,看着司棋吓得直哭并苦苦哀求的可怜样,便发誓不告诉别人。一对青年男女私下幽会,在司棋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她不顾封建束缚和统治者压制、敢于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另一方面她与情人潘又安被鸳鸯发现后表现出的万分惶恐和苦苦求情,同时反映了男女正常爱情在封建时代是怎样地被视为“洪水猛兽”而无容身之地。在鸳鸯方面,既表现了她对和自己命运一样的奴婢的深切同情以及宁可冒“知情不报”之罪也发誓为司棋保守秘密的善良品格,也表现了鸳鸯“名”与“实”形成的极大反差:她虽名为“鸳鸯”,却既没有中意的男子与之配为“鸳鸯”,也宁死不从老色鬼贾赦的逼娶,决不与之成为恶“鸳鸯”;没有“鸳鸯”之命与福的她,命运偏偏又让她在无意中撞见司棋与潘又安这对“鸳鸯”的幽会,善良的本性与人格促使她决意信守诺言,保护这对有情鸳鸯。

原来那司棋因从小儿和他姑表兄弟在一处顽笑起住时,小儿戏言,便都订下将来不娶不嫁。近年大了,彼此又出落的品貌风流,常时司棋回家时,二人眉来眼去,旧情不忘,只不能入手。又彼此生怕父母不从,二人便设法彼此里外买嘱园内老婆子们留门看道,今日趁乱方初次入港。虽未成双,却也海誓山盟,私传表记,已有无限风情了。(第七十二回)

这段话追述了司棋与其表兄潘又安如何从小青梅竹马,近年长大以后如何“旧情不忘”、彼此相亲相爱的过程,因怕父母不从,所以私下幽会、私传表记。一方面说明了他们的爱情并非一见钟情,而是从小在一起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交代了他们是因为“怕父母不从”,才“买嘱园内老婆子们留门看道”私下幽会的,说明封建家长、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禁锢之森严,作为奴婢阶层的司棋,她敢于冲破封建秩序的束缚,独立地寻找爱情的伴侣,追求爱情的幸福,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