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楼梦新说
7597300000027

第27章 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也说晴雯(3)

她品格崇高,心底澄澈,情感真纯。她可以当着袭人的面让宝玉替她焐暖因贴宝玉写的“绛云轩”三个字而冻僵的手,她可以不怕麝月看见一头钻进宝玉被窝儿暖热冻冷的身子,但她决不会像袭人那样与宝玉做那“鬼鬼祟祟”之事,更不会“偷试云雨情”;也不会像碧痕那样在打发宝玉洗澡时,“不知在做什么呢?洗了足有两三个时辰,弄得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都汪着水”。她始终保持着一个女孩的自尊自重,她和宝玉之间既是女奴和主子的关系,同时也是“知己”和“挚友”的关系。宝玉尊重她、信任她,真诚地关心她、呵护她。宝玉在宁府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包子,因想着晴雯爱吃,就向珍大奶奶说,给要了过来;宝玉为了让她高兴,纵她撕了自己的扇又撕了麝月的扇,使她化怒为笑;宝玉挨打,黛玉两个眼睛哭肿的桃儿似的,宝玉心疼心爱的恋人,支走了袭人,让她作为爱情的使者,为黛玉送去了两块旧帕;同时,晴雯也深深地理解着、支持着,并倾心地帮助着、维护着宝玉。是她,在宝玉被问书前夕,为宝玉出主意装病,逃过父亲贾政的责骂;是她,在宝玉为烧破了雀金裘而苦恼不堪之时,挺身而出为宝玉解了难。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宝玉与晴雯独特的情感关系,同时彰显出了这种关系之至真至纯的美。这是宝玉和其他女奴之间或晴雯与其他主子之间永远都做不出、达不到的。

当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宝玉,表现了一个女奴对封建叛逆主子的一片深情;在晴雯临死之前,她无限悲愤地对宝玉说:“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的比别人好些,却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我是个狐狸精!”“早知如此,当初也得有个想法”。这一方面,表现了她被诬蒙冤的怨恨和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她与宝玉之间情感的纯洁、深挚和真诚。

然而,在封建社会,在黑暗的时代,“自古红颜多薄命”。年轻美貌、地位低下,且“心比天高”的晴雯,在这“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的贾府,更是怎么也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开始,晴雯因美貌乖巧被贾府仆人赖大家的收买,既而又因美貌伶俐而跟了贾母,后来又跟了宝玉,被人喜欢,为人宠爱。可是,“风流灵巧招人怨”!她的美貌、她的伶俐、她的灵巧,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无限的不幸和深重的灾难:被人嫉恨,遭人毁谤。如变成了“死珠”、“鱼眼睛”的恶奴王善保家的就不能容忍晴雯的美,她在王夫人面前毁谤晴雯说:“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在王善保家的看来,晴雯“模样儿比别人标致”是罪过,“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是罪上加罪,而“生了一张巧嘴”,“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更是十恶不赦,罪该万死!

王夫人听信了王善保家的谗言,便将晴雯叫来训话:“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个轻狂样给谁看?”后第七十七回又进一步写道:

原来王夫人自那日着恼之后,王善保家的去趁势告倒了晴雯,本处有人和园中不睦的,也就随机趁便下了些话。王夫人皆记在心中。因节间有事,故忍了两日,今日特来亲自阅人。一则为晴雯犹可,二则因竟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因这事更比晴雯一人较甚,乃从袭人起以至于极小作粗活的小丫头们,个个亲自看了一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为了追求平等、自由和人格的尊严,具有“爆炭”性格、不畏邪恶的“勇”晴雯,“上不容于主,下不容于奴”,“虽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最终被“诐奴”“悍妇”迫害而死,封建统治者摧杀了这个只有16岁的稚嫩生命。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生得伶俐标致”、“风流灵巧”的晴雯会招来别人如此怨恨和毁谤?为什么贾母也“十分喜爱”的晴雯,王夫人却如此厌恶、仇视,且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难道美貌、聪明、灵巧,口齿伶俐,针线活好反倒成了晴雯的罪过?反倒该千刀万剐?为什么同一个王夫人当初见了晴雯大加赞赏:“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而今态度却如此相反?难道仅仅是由于晴雯这个丫鬟本身的原因吗?欲知问题的答案,我们且看:

第三十回写,宝玉到王夫人上房,看到金钏儿似睡似醒地给王夫人捶腿,先是往金钏儿嘴里塞了一粒香雪润津丹,又拉着她的手悄悄说道:“我明儿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此时,假寐的王夫人突然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随后任凭金钏儿苦苦哀求,王夫人仍狠着心肠将这个跟了自己十来年的丫鬟撵了出去。没过多久,难以忍受这种羞辱的金钏儿便投井自杀了。

第七十四回写,王夫人在得到邢夫人派人送来的绣春囊之后,在决定连夜抄检大观园之前,便先叫来晴雯训斥道:“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又向王善保家的说:“你们进去,好生防他几日,不许他在宝玉房里睡觉。等我回过老太太,再处治他。”然后喝声:“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待查清了绣春囊事件与晴雯毫不相干之后,王夫人仍然不放过晴雯,并亲自率人将“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晴雯“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去了”。且还在贾母面前谎称晴雯“一年之间病不离身”,“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

王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这样狠?这样凶?原来她是担心金钏、晴雯们会“勾引”坏了她的命根——“好好的爷们”宝玉!可是,晴雯并没有“勾引”宝玉呀?再说晴雯何时“一年之间病不离身”?何时得了“女儿痨”?这不是故意诬陷吗?我们再仔细一想,“一年之间病不离身”且得了“女儿痨”的哪里是什么晴雯,而是黛玉!原来王夫人是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王夫人是借收拾晴雯来影射、暗毁黛玉!你看她说晴雯的那些话:“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明里、暗里,说的、骂的不都是“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吗?王夫人不喜欢黛玉,不愿意黛玉成为宝玉之妻,她要让自己王家的亲侄女薛宝钗成为自己的儿媳妇。这就是王夫人厌恶、仇视以至残酷迫害晴雯最深层次的原因!谁叫晴雯具有“林风”呢?

确实,“晴有林风”。晴雯与黛玉,不仅她们都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晴雯被宝玉称为“芙蓉仙子”,黛玉掣到的签上面画的是“芙蓉花”),同有着西施一般的美貌,而且两人在性情、性格、品质、风骨以及情感的真诚、深挚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黛玉不满周瑞家的送宫花:“我就知道不挑剩下的不给我”;晴雯瞧不起秋纹得了太太赏赐的两件旧衣服:“把好的给她,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晴雯,林黛玉之“影子”,她活着是一个美人,在大观园的女仆里,晴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给人一种健康的、纯洁的美感;她死了是一个美神,她的“风流灵巧”和性格中的那种“使情任性”,使她成为一尊美丽的雕塑,保持着一种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