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民族情怀
7586400000056

第56章 蔡畅何其明白

本世纪的同龄人,老一辈女革命家蔡畅,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十分洒脱地去见马克思了。她生前留下遗嘱,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蔡畅以一个功勋卓著,声名显赫之人,在90高龄,当生命走向终结时,不但未向社会提出什么非分要求,连沿袭成俗的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也不让搞,这是何等的明白,何等的豁达,何等的洒脱。真是英雄晚年更生辉。

以蔡畅的身份,甭说告别仪式追悼会之类,即便再提出些更多的要求,也不是办不到的。不要说她早年投身革命,赴法国勤工俭学,学习和传播马列主义的功劳,不用摆她参加北伐和长征的壮举,也不用讲她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只摆出蔡和森的胞妹和李富春夫人这一身份,提什么要求似乎也够格了。但蔡畅没有提,要求悄悄地走,不打扰别人,不为别人添麻烦,更不用说为子孙后代要官要权要钱了。有这样的老同志,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大幸。

蔡畅悄然而洒脱地走了,真有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非凡气度,而正因为如此,却在人民群众心中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有人说,蔡畅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这是历史公正的评价。蔡畅老人如此明智之举,使后辈们油然升起十分敬意,同时也升起几分希冀、几分律己之情:多几分奉献,少几分索取。

(载1990年10月9日《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