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民族情怀
7586400000135

第135章 藤对树的深情

看了一幅漫画,颇受震撼。画上的树对藤说,你缠了我这么多年,该给我松绑了。而藤却回答,给你松了绑,我就立不起来了。而这树不是树,这藤也不是藤,上面分别标着“企业”和“主管部门”。

说“震撼”,绝非夸大其词,矫情造作。作为共和国的一位公民,我虽然对“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违背经济规律的干预深感忧虑,也急切盼望能给企业松绑,但却从未感到“主管部门”与企业是树与藤的关系。在云南原始森林里,很多几人合围的高大树木被青藤缠成枯木。如要带点感情色彩思维,其情确实可怖。而多年来一直被奉为企业至高无上的“婆婆”的“主管部门”,过去以为是企业之树的阳光土壤雨露,而今换一种正确的视角一看,却原来是依“树”而生的“藤”。人们心头的震撼由此而生。

电影《刘三姐》中唱道:“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树对于藤,恐怕已是害怕得要死厌倦得要命了。但藤呢,压根儿这品种就是属“缠”的,缠了几十年树,甭说离树而去,就是松松绑,恐怕也要爬到地上去了。所以不从根本上改变体制,不使“主管部门”“脱胎换骨”,要其给企业松绑,等于割自己的肉要自己的命,那是万万行不通的。

行文至此,老牛不禁对所谓“主管部门”产生些许怜悯。看来在当今的形势下不松绑是不可能了。松绑后的前途有两种,要么爬到泥地上去,要么脱胎换骨变种,也长成直硕挺拔的大树。看来后者要比前者美妙一些。但有难度,而且难度很大。倘无危机感紧迫感,不立即着手行动,恐怕未等你变成树,企业之“树”早已将你挣脱并弃之于地了。“主管部门”们,是自我反省与改革的时候了。

(19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