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历史系时,教授向我们展示过治学三境界,他是用三句古诗来概括的,即其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三,“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凝练精彩的表述,不能不令人称奇。但老牛终因做不到如陈垣先生倡导的通读史籍,“竭泽而渔”,也做不到范文澜先生主张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未能迈入史学殿堂,而写起了杂文。
写杂文,真然不敢侈谈治学,但“境界”说却时常萦绕于心。杂文虽不敢与史学论著并称,但它也有境界问题,确是不容怀疑的。
杂文家写杂文,便有一种潜在的境界追求。关于这一点,前辈杂文家虽未有明确论述,但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作了充分证明。笔者在四五年的写作过程中,也多少悟到了一些。
写别人心中无手下也无的东西,堪称最高境界。这就要求杂文家在披览文献,阅读书籍,投身实践,感受社会中更扎实、更深入,要求有更强烈的创造意识,发现意识,要求正向侧向全面多角度地分析比较和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并得出独到的结论。进而发而为文,昭示于天下。这是对杂文家学识方面的要求,也是对其胆识的要求。没有深厚的文史哲等方面的功底,没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便不可能发现很多很深的问题。除了学识,也不可缺乏胆识。若习惯于一切听信古人的权威的上司的文件的,即使“学富五车”,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此类应声虫式的所谓学者也不在少数,既作了应声虫,便不可能写出高境界的杂文,因为别人心中无的东西,他自己心中更是没有,从何写起!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这类杂文虽为精品,但因为具有独到性、超前性,读者的认识一时难以做到同步,所以有时会受到冷落,甚至被视为异端邪说。但毋庸置疑,它必将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迹。
写别人心中有,手下无的东西,可谓第二境界。此类文章如果写得及时写得好,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起到更好的社会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很多人都或深或浅或隐或显地感受到了,但由于勇气不足,不敢写;或由于缺乏文才拙于为文难以表达,不能写;或忙于他务,疲于奔命,无暇写。此时若有人戳破窗户纸,将众人的感受恰当地表述出来及时地宣泄出去,便可能产生轰动效应。老牛不才,于文学缺乏造诣,对唐诗宋词研读更少,但在浏览中我发现,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载的名篇佳作,本无多少文采可言,只不过用大白话表述出了人人心中有而手下无的感情感知感觉和感受。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比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它们的绝妙处,在于把大家朦朦胧胧的感受说白了,不由人不击节叫好,吟唱传诵。在杂文中,鲁迅的作品属于第一境界的固然很多,属于此类的也不在少数。
写此类杂文,需要有勇气,敢发人所不敢发;需要敏捷,发人所尚未发。它对于人们的胆识与应变力的要求更高一些。
写别人心中有,手下也有的东西,可谓第三境界。写此类杂文,也并非没有要求,某种意义上难度更大。因为如果写得与别人如出一辙,一模一样,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所以还必须比别人或在思想上更深刻一些,或角度和手法更新一些,或更具文采更具魅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倘做不到有独到发现,也做不到大胆及时地抓热点问题,便只能加入讨论一般问题的行列。此类杂文也并非写不好,别人探索了三丈,自己可探索三丈一三丈二;别人从此角度进行了分析,自己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分析;别人表述了三点,自己可再挖掘出一两点;别人的平白直露,自己可注意委婉曲折,注意文采。如此写来,也可在杂文王国大有作为,许多的杂文界同仁,一生都在吃这碗饭,成就也还是不小的。
(载《学习与交流》199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