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了解疾病护理(实用生活文库)
7582600000021

第21章 鼻出血

疾病简介

鼻出血亦称鼻衄,是一种常见疾病,大量出血可危及生命。儿童及大多数青年人出血常为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黎特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的鼻咽静脉丛,同时与老年人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有关。

疾病解析

【病因】

1.局部因素。鼻外伤、鼻异物、鼻腔肿瘤、鼻腔急性炎症、鼻中隔偏曲。

2.全身因素。高热、血管病症、血液病、维生素C、K缺乏症、内分泌的影响,以及汞、磷、砷等化学物质中毒等。

【临床表现】

反复出血可发生失血性贫血。

轻者鼻涕中带血或点状滴血,重者大量出血不易控制,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反复出血可发生失血性贫血。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

(1)应取坐位或半坐位,疑有休克时,可取平卧头低位。

(2)嘱患者将流入口中的血液尽量吐出,以免咽下刺激胃部引起呕吐。

(3)酌情给予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钠、异丙嗪等。

2.止血方法

(1)指压法:轻者可用拇指、食指捏双侧鼻翼10~15分钟,指压期间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可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简易止血法:少量或鼻黏膜弥漫性出血可用1%麻黄素或肾上腺素棉片,塞入出血部位,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3)烧灼止血法:包括化学药物烧灼止血法和高频电刀烧灼法。

(4)冷冻止血法:用液氮进行局麻冷冻。

3.药物治疗

注意安全防护,避免鼻部外伤,看护幼儿勿将异物塞入鼻腔。

(1)止血药物的应用,可注射或口服维生素K、C,肌内注射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洛(安络血)、静脉点滴、氨甲苯酸(止血芳酸)等。

(2)输液,必要时输血。

(3)中药治疗。

【护理】

1.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嘱患者静卧、取半卧位,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用缓泻药。

3.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复方硼砂液漱口,每日4次。

4.对鼻腔已填塞的患者,口部盖湿纱布,减轻患者因张口呼吸而引起的口、咽部干燥不适、口唇干裂者可涂液状石蜡,每日3~4次。

5.嘱患者每日多饮水、减轻口、咽部干燥,并嘱患者勿自行抽取纱条。

1.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尤以春、冬季更应注意,可使用加湿器或地面洒水,增加拖地次数来增加室内的湿度。

2.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多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有关,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3.注意安全防护,避免鼻部外伤,看护幼儿勿将异物塞入鼻腔。

4.经常鼻出血患者应到医院查找原因,以免延误病情。

5.给予鼻腔填塞的患者,应注意多饮水,勿自行抽取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