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了解疾病护理(实用生活文库)
7582600000020

第20章 斜视

疾病简介

两眼球协同运动由大脑中枢所管制,使分开的两只眼成为同一个功能单位。如果中枢管制失调,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时,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称为斜视。

疾病解析

【分类】

一类是共同性斜视,又包括共同性内斜视、共同性外斜视;另一类为麻痹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

【病因】

1.调节性内斜视是因远视眼过度调节,引起强烈的集合力,使两眼内直肌的力量不均衡所致。

共同性外斜视多发生于青春期或中年期。

2.非调节性内斜视多因眼外肌解剖异常,集合力过强或过弱。

3.共同性外斜视开始时为间歇性,随年龄增长而变为恒定性。

4.麻痹性斜视多为眼外肌的神经或眼外肌本身的病变。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多为眼外肌发育异常,或分娩时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

1.共同性内斜视表现为一眼偏向鼻侧,无复视,遮盖健眼后病眼眼球运动正常,斜视角在任何方向相等。

2.共同性外斜视表现为一眼的眼位偏向颞侧,眼球运动无障碍,任何方向斜视角相等。

3.麻痹性斜视的表现为一眼注视,另一眼偏斜,眼球运动障碍,愈向麻痹肌的作用方向注视时,斜视角愈大,有明显的复视、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患者为了避免复视的干扰,常采取一种特殊的代偿性头位,遮盖一眼后,这些征象即可消失。

【治疗】

共同性斜视治疗可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目的是恢复两眼视功能和获得正常眼位,以达到功能治愈。共同性斜视治疗可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共同性斜视治疗措施如下:①矫正屈光不正。②治疗弱视眼。③正位训练。④手术治疗是用手术方法调整肌肉间的不平衡现象,对较强的肌肉,减弱其作用,对较弱的肌肉增强其作用。

【护理】

1.协助医师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幼儿不配合检查者,应耐心引导解释。

2.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

3.术前应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或青霉素皮试。

4.术后观察伤口敷料包扎是否完好,伤口渗血情况。嘱患者勿自行撤去或松动敷料,以免引起出血。

5.术后监测体温,每日4次,连续3天。

1.共同性斜视多发生在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为间歇性,后期为恒定性,家长应注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避免看一件物体的时间过长,而形成斜视。

2.术后患者应避免伤口的感染,勿用手或脏物擦眼。

3.麻痹性斜视的患者常出现复视、眩晕、恶心及步态不稳,应注意安全,必要时有专人陪伴。

4.平时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免造成斜视及弱视。

5.嘱弱视患儿家长常监测患儿视力变化,根据需要随时更换眼镜。

6.坚持视力训练,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