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在中国
7579200000010

第10章 管理高素质学校(2)

2.学校教育质量。其含义所指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教职工的质量和学生的质量三者的总和;学生是学校的主要“产品”,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集中反应在学生质量高低程度上。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化组织)的“消费者至上”的核心观点,学生理应是学校的第一类消费者,是学校的“产品”。因此学生质量(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学校生存与发展以及社会信誉的基本标准,是学校管理的生命线。

3.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所谓质量管理指的是对构成产品质量的诸要素所施行的一种质量控制方式;而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则是从分析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入手,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及过程所实施质量定格控制方法。

学生质量主要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等活动过程中渐渐形成、创造出来的。学生质量是学校工作质量的函数。

因此,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管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服务工作的重心却应当放在对学校中的“中介性消费者”——广大的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为“第一类消费者”(学生)的中介性服务行为质量的控制之上。也就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是以提高教职工(中介性消费者)的服务质量来满足学生(第一类消费者)的质量需求的。这是学校教育质量定格管理的实质所在。

(二)主要特性

依据“ISO”的界说,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一切成员及社会受益而实现长期成功的途径。”这种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两个核心思想:一是“消费者至上”。二是“质量的延续提高”,并具备质量管理的“三全”的基本特点,即:(1)全面性;(2)全员性;(3)全程性。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移植到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上,则具有如下五个主要特点:

1.社会适应性。社会需要教育是需要教育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在知识经济的当今时代,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当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所以,以质量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服务,不管是设置课程、革新教育教学、重整学校教育环境的,还是师资队伍组建等各方面,都要反应出“社会适应性”特征,适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2.教育性。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是对育人职能的管理,是组织学校中所有力量(人力、财力、物力等)对受教育者予以教育影响,帮助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运作过程。其管理过程本身富有显著的教育性。为此,学校质量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步骤或措施等,都要以是否具有教育性为前提,保证给受教育者以良好的教育影响。

3.延续性。教育质量的产生、构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分成了若干阶段、若干环节、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过程。在每个教育发展阶段(不管是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制发展阶段,还是期初、期中、期末的学期发展阶段,或是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等教育环节阶段等)都有其独特的质量发展方向。所以,为达到各个阶段质量发展标准的质量管理活动都体现为一种有层次、有规律的连续发展运动。假如忽略了这种全过程延续性特征,不留心质量管理过程环节之间的互相衔接,就会造成整个过程脱节甚至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

4.协调性。现代学校是多层次、多结构、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质量是学校内外教育环境、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学校质量管理就不能仅仅追求眼前的成果或效率,而要综合协调教、导、学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关系,以促进教育质量的共同发展。

5.迟效性。学校的教育周期较长。教育质量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目标教育质量的发生作用也要有一个过程。教育质量的迟效性特征,决定了教育质量管理面向未来,要对未来进行预测,服务于未来。

(三)因素的影响

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学校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必然且经常地会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的运用发展过程,而社区、家庭和学校风气正是最直接的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环境因素。

1.社区教育影响。社区是由聚居在固定地域内相互联系着的,具有相同成员感、归属感的人群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学校所在社区的各种社会的、自然的环境因素,比如:居民职业、文化水平、经济情况、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生活方式和习俗民风等等,均会对学生产生着耳濡目染的(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影响。社区风气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源。优化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与发展各种影响因素的有利方面,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各种负面因素的不良影响。

2.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影响学生的首所天然课堂。S·魏斯曼在曼彻斯特的教育质量研究所的研究中注意到:小学生的成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中,儿童的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从量上分析,家庭影响是邻居和学校二者影响之和的两倍。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以及相互间的态度与情感关系,家庭的文化氛围与教育方式等各种因素,都会点点滴滴地影响着儿童的独立性或依附性,积极或消极,友善或对抗,关心或妒嫉、勤奋或懒惰等人格特征的发展。特别是在童年,模仿欲强而又是非分辨能力不足,家长的言行表现时刻会对孩子起到正面或反面的教育影响作用。所以,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是有效增强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3.学校风气。J·杜威曾指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校风为一种隐性的教育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呈现着学校所有成员的精神风貌。一旦成形良好的校风就会变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建立良好的校风是学校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建设。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涵义及其表征特点,科学分析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对于形成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非常重要。

教育质量管理的定格准则

定格就是规定教育质量的标准。全面实行教育质量管理首先要确立教育质量标准。有了质量标准,才会有质量发展目标,才会有质量评定的依据,反之,质量管理则将成为笑谈。

(一)定格是质量发展的目标

目前,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综合指标就是看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它集中体现在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目标以及学校的质量规格标准上。可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1.总体目标标准。所谓总体目标标准即是指在普遍范围内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和方向性的教育目标标准。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我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为学校确立了教育质量发展目标的总体目标。

2.总体标准具体化。目标标准具有层次性。国家依据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特点和任务,运用目标分解法令总体标准具体化,规定出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例如:198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小学和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地规定为:“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3.质量标准体系化。作为一所具体的学校,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总体教育目标和具体的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各门学科的教育质量标准,并使其纵横衔接体系化。

学校有了一套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自然就有了教育质量的发展目标。而使国家规定的教育总体目标标准具体化、体系化、则是学校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这也是学校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

(二)教育竞争本质上是质量标准的竞争

既然质量标准就是质量发展的目标,那么要让自己所在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符合社会需求,首先要解决的是学校制定的教育质量标准的科学性水平问题。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的科学性水平集中地体现在三个特性上:

1.正确性。指教育质量目标标准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与党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相符的,是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趋势的。

2.切实性。指教育质量规格标准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的,通过努力之后这样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可以达到的。

3.先进性。指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能反映出时代的发展水平,能推动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以及实践能力的增强,在同类学校中占有领先地位。

其中,正确性呈现出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规律;切实性表现出实际的社会价值;先进性则标志着时代的水准。这三者的总和形成了教育质量标准的科学性水平。

(三)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的结构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创始人费根堡曾提出:“质量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依照学校工作的特性,学校所须建立的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包含了相互关联的三个部分:

1.依内容系列分,学校要有学生质量标准,教职工质量规格标准和教育、教学、科研、后勤和管理等每项工作质量规格标准;

2.依结构层次分,为校领导层、部门职能层和班组层等部门岗位要区分不同的质量规格标准;

3.依动态过程分,根据教育周期的不同阶段或年级发展阶段建立相互联系、衔接的质量规格标准。

有了质量标准体系,教育质量管理才能发挥出导向、激励、控制和标准等整体效应作用。随着学校的发展,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应得到持续的补充、修改与完善。

综上所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前提是建立教育质量规格标准及其结构体系。把握住这一点对于做好质量服务工作是大有帮助的。

教育质量控制方法

教育质量管理属于一种控制方式。其本质在于通过反馈的信息,对教育质量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并加以控制。其控制方法主要有如下四种:

(一)定向控制法

所谓定向控制,就是确立教育目标与质量规范,用以掌控教学发展的目标方向与质量规格,并去除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具体做法主要应需注意三点:

1.了解并把握质量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及其偏差性资讯。教育质量发展是个矢量,它可能是上扬的或是下降的,也可能是平展的或是上下波动不稳定的。因此,需要通过各种形式(例会、座谈会、听课、质量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来调查了解并把握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趋向、性质、程度和范围等方面具有偏差性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调控措施,促使教育教学质量沿着预定的目标方向稳步发展。

2.建立与制定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范。质量控制的组织特征及其功能作用,是依赖于根据教育目标所制定的各种质量标准、规格和条例等来体现的。因此,教育质量管理中需要制定比如调控教职工职务行为的规范条例与标准,调控学校教育秩序的规范、条例与标准,以及调控学校各门类工作关系的规范、条例与标准,藉以掌控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3.确立并规定教学质量效果差别化的范围与幅度。因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偏离目标质量的差别化现象是必然会出现的,要求质量发展目标分毫不差地完成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把教育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与幅度之内就成了教育质量定向控制的基本任务。这就要求学校要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和基础水平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质量发展的具体发展标准,同时明确其差别化幅度或比率。如果突破了指标幅度,差异过于悬殊,就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将质量差异控制在容许的范围与幅度之内。

(二)程序控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