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清风拂尘
7578500000056

第56章 感谢生活

感谢生活这样的说法,如今显得有些土气,甚至有“土包子”的气息,与当今的时尚相比确实是老土了。今年我出差时,在某大都市宽敞的街道两旁悬挂的巨幅广告上看到“体验时尚,体验休闲,体验生活,体验幸福”这样洋气的话语。甚至还看到“享受生活,感受贵族时尚,体验贵族气派”的广告词。让人深刻地感受到,这时代的确是富裕起来了,不能不去享受和体验。而我仍然认为,首先应该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不然生活就会苍白或空虚,即使成为真正的贵族,也难以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幸福和乐趣。于是,在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年人时,感到更应该感谢生活。因为生活养育并赋予我生命与精神的所有含义。

基督教徒在用膳时要祈祷,感谢上帝所赐予的食物,感谢生活所赋予的一切。我觉得,这样的形式无非是为了不断地提醒人们热爱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美好的生活。我没有祈祷的习惯,也厌弃这种形式。因为任何形式都是虚假的开始和迷信的肇端。宗教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各种形式束缚并迷惑信徒,同时将形式逐渐教义化。而且形式主义最易迷惑人,也最具有麻痹性,又是慢性毒剂。因此我只能感谢甚至感激生活,感谢生活给予我的一切,包括苦难和痛苦。

我常常想,是生活历练并成就了我,如果没有生活的阅历,仅仅只是书本上的文化知识,我就不会有独立的思想,就不可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感受到世间百态和人性的复杂;也就不会体会到世事的变化,人间的冷暖,真善美与假恶丑。生活的经历使我在艰难困苦、冷暖人生中,获得了感性的和理性的认知。我所经历的生活成为我全部人生,困惑和痛苦,欢乐和幸福,都是不可分割的每一个部分。我感谢生活给予我的一切。于是我在感谢生活的同时,也记述了我所感受的生活。尽管我对生活的感受是肤浅的不全面的,或者只是十分零散的一鳞半爪,一片叶子,一个斑点,或者仅仅是一片叶子、一个斑点的某一个部分。但是我记述了我所看到和想到的那些部分,而且我觉得是真实的,没有掩饰和矫情,记述了不同时期生活给予我的不同感受。90年代中期,我整理出版了散文诗歌集《顾盼人生》,诗文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写的,记述了青年末期即将步入中年时对世事和人性的一些感受。新世纪初,我与周伟、王若冰合著了《天籁水影》,表述的是对天水的人文关怀,书中我所写的18篇文章受此限制,颂扬多于思考,未能把生活的感受冷静地叙述出来。但是也表述了我在天水20年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及对接纳并养育我的天水城的感激。《清风拂尘》这本散文集,收集了90年代中期至今的大部分作文,是我在这一时期所经历的生活感受和思考。

今天是猴年正月十五,就在我写这篇后记时,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由远至近,又由近至远,人们的欢笑声和喜庆的鞭炮声融会在一起,天水城喧闹着节日的愉悦和祥和。我分享着人们的欢乐,感受着节日的祥瑞,期盼着人们在猴年的美好生活,也欣慰《清风拂尘》这本散文集终于整理完成了。这本集子,是在我时间极不宽裕的情况下挤出节假日,在夜深人静时整理的,断断续续,拖了好长时间。所以,今天能够整理完毕,确实使我感到轻松和愉快。

时下,许多人热衷于赚钱或做官,把赚钱多少或做官大小,看作人生成功与否的一个潜在的标准,已经很少有人做学问或专心写作了。而我仍然在生活中真诚地感受生活,并不断地舍弃某些东西,平静地书写我所有的体验。看来我真的是落伍了!可是,我固执地认为,生命的生存方式应该是多样的,生命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学养的历练,精神世界的充实,文化修养的丰厚,对从事任何工作都是有补益的。感谢生活对我这样的启示和教益。感谢生活,使我能够在冗杂的工作之余,养成写作这样熬心费神的爱好,记述生活的感受。同时,也使我舍弃了轻松的时尚生活方式,付出了生命的真诚。感谢生活并感谢所有关爱我的人们,真诚地感谢!

2004年2月5日于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