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上最伟大的犹太商道
7576800000011

第11章 犹太人的生意经(7)

一个欺骗他人的人会为自己的行为而产生负罪感和羞耻感,尤其在信仰宗教的民族。但在多得到一分金钱之后,他们往往再不去做过多的考虑。钱财确是增加了,作为人,却失去了人格和信念,失去了作为人的坚实的精神基础。而欺骗行为也终究会失败。所以即使从利害这方面打算,诚实也是最好的策略。而且,从正当途径得来的名誉和价值,要比从欺骗中得来的利益大过千倍。

一次,某人到神父那里忏悔:“我有罪。‘二战’期间,我把一个富有的犹太人藏在我的地窖里,每月向他收一大笔保护费。”神父说:“是呀,这的确是罪过,可是已经过了这么多年……”“问题就在这儿,”这个人说,“他本可以恢复自由,而我为了一己私欲,一直没告诉他,战争早已结束了。”

另一则关于不劳而获的故事:

一个人来到智者面前向他诉苦,说有人骗了他。智者问他:“那么他做了什么呢?”这个人说:“他能够把任何一种金属变成金子。他做给我看了。我亲眼看见了事情的发生。然后他说我应该把我所有的金子带来,他将使它变成l0倍的金子。所以我集中了我所有的金银首饰,而他拿着这些逃走了。他骗了我!”

智者告诉这个人:“是你的贪婪骗了你。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你犯了世界上最愚蠢的错误:贪婪。但改过为时不晚!”对于商人来说,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想要在经商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就应该平心静气,收敛拙劣的欲念,通过勤俭、信心和智慧,走上真正的致富之路。

审时度势,学会取舍

即使精明如犹太商人,事业上也难免不遭遇挫折。在遭遇挫折时,犹太人最重要的化解办法就是理智地看待。事业不顺利的时候,固然要坚忍,但也不能一味地忍下去,究竟应忍耐到什么程度,应该什么时候放弃,需要才智和判断力。

犹太人一旦决定在某项事业上投资,通常会分别制定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投资计划。短期计划投入后,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测有出入,他们也会毫不动摇,仍按原计划实施。经过短期计划的实施后,即使效果不及预料的好,犹太人仍会推出第二套计划,继续投入,设法完成各项策略的实施。

第二套计划深入进行后,仍未达到预测的效果,而且又没有确切的事实和依据证明未来会发生好转,犹太人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这项投资。

犹太人认为,放弃已实施了两套计划的事业是明智的选择,即使亏掉了不少投入也无所谓。因为生意虽然未尽人意,但没有留下后患,不会为一堆烂摊子而影响未来的工作。

在经营活动中,犹太人的忍耐是天下闻名的。但关键是,他们的忍耐是建立在合算和有发展前途的投资的基础之上的,当发现不合算或没有发展前途时,不用说几个月,哪怕几天他们也不会等下去。

法国犹太人詹姆士原来沾染了恶习,像个花花公子,把父亲给他的财产败光之后才觉醒要努力奋斗,决心从头做起。他从哥哥那里借钱开办一间小药厂。他在厂里组织生产和销售工作,从早到晚每天工作l8个小时。然后把工厂赚到的一点钱积蓄下来扩大再生产。几年后,他的药厂就颇具规模了,每年有几十万美元赢利。

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后,詹姆士觉得当时药物市场发展前景不大,又了解到食品市场前途光明。因为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食物。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出让了自己的药厂,再向银行贷得一些钱,买下“加云食品公司”控股权。这家公司是专门制造糖果、饼干及各种零食的,同时经营烟草,它的规模不大,但经营品种丰富。

詹姆士掌控该公司后,在经营管理和行销策略上进行了一番改革。他首先将生产产品规格和式样进行扩展延伸,例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香口糖等更多品种;饼干除了增加品种,细分儿童、成人、老人饼干外,还向蛋糕、蛋卷等发展。接着,詹姆士在市场领域上大做文章,他除了在法国巴黎经营外,还在其他城市设分店,后来还在欧洲众多国家开设分店,形成广阔的连锁销售网。随着业务的增多,资金变得雄厚,詹姆士又随机应变,把英国、荷兰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购,建设成一个大集团。

詹姆士时刻注视着市场风云的变化,忍耐性子,灵机应变,逐步由食品行业经营,开拓到地产业、石油业、金融业、出版业。经过20多年的经营,他已成为世界20位超级富豪之一。詹姆士的成功,既得益于他当初对小药厂经营前途不佳的理智分析,及时转向食品行业,同时也在于他懂得取舍的经商之道。

一箭双雕的经商智慧

谁不愿意一次生意赚两份的钱呢?这里面也大有文章。德国的犹太人亨利·莱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844年,亨利·莱曼从维尔茨堡迁居美国。他在南方做了一段时间的长途贩运之后,就随同在他之后移居美国的两个弟弟伊曼纽尔和迈耶定居在亚拉巴马,做起了杂货生意。

亚拉巴马是一个产棉区,农民手里的棉花很多,但由于缺少现金,农民更愿意用棉花来交换日用杂货,但很少有杂货商喜欢这种“物物交换”的经营方式。不过莱曼兄弟除外,他们甚至鼓励农民用棉花交换杂货。

这似乎与犹太商人“现金至上”的经营原则不符,但是莱曼兄弟却有自己的打算:以棉花交换日用杂货的买卖方式,不仅有利于吸引手里一时没有现金的顾客,扩大销售;而且在以物易物时,由于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有利于操纵棉花的交易价格;此外,经营日用杂货本来需要进货运输,现在趁空车进货之际,顺便把棉花捎去,岂不等于赚了一笔运输费?

用莱曼兄弟的话来说,这种经营方式叫做“一笔生意,两头赢利”。

截止到1887年为止,莱曼兄弟已经在纽约的证券交易所里获得了一个席位,成为一个“果菜类农产品、棉花、油料代办商”,从此规模不断扩大,直至成立美国著名的犹太银行。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犹太人对理性算计特别感兴趣,即合理追求效率或叫做投入产出比。通俗地说,就是同样的投入能有多大的回报。

犹太人在其经营活动中不仅追求高产出,而且追求一次或一项投入可以有多次或多项产出。

例如美术商贾尼斯在对待顾客方面,特别注意招徕潜在买主,特别是那些公关学校或大学中的女孩子。因为这些女孩子即将步入社会,一旦培养出她们对现代美术的兴趣,那么不仅能使她们经常光顾,将来还能使她们偕同丈夫前来购买艺术品。这几乎是众多商家屡试不爽的一个营销策略,基于对具体的文化、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细枝末节的把握,在各种具体的买卖中发现潜在的市场,开拓消费渠道,一箭双雕,一本多利。

想赚大钱,就得走钢丝

杂技演员在表演时难度越高,动作越奇,其观赏性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例如杂技表演中的走钢丝,赢得的掌声总是比其他表演多出很多。

商场上也是如此。人们常说,付出越多,收获也越多。同样地,在实际的商业运营过程中,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得承受更大的压力。换句话说,经商的风险越大,赢利往往也越多。在某种程度上来看,风险与利润是同时存在,并且成正比关系的。简言之,高风险,便意味着高回报。

从商人的角度来讲,把握机会的能力每个商人相差并不大,关键在于:有些人在看到机会的同时,也被风险弄得犹豫不决;或是在那一点点风险面前麻木不仁,没有反应,让机会白白溜走。

而犹太人是否也会这样?毋庸置疑,犹太人的确是风险财富的拥有者,因为犹太民族历经磨难,风险压力决不会小,风险意识尤其强烈。但尽管如此,他们在看待事物的发展趋势时却常常持积极而乐观的心态。他们总能凭借一身肝胆和化险为夷的生存技巧,将风险游戏“玩”得出神入化。

犹太人摩根从哥丁根大学毕业后,来到邓肯商行任职。由于摩根有着不凡的内在素质以及生活的多番磨练,在邓肯商行任职期间他干得相当的出色。而且他过人的胆识和冒险精神,也时常让总裁邓肯目瞪口呆。

在摩根从巴黎到纽约的一次商业旅行的途中,一名陌生人敲开了他的舱门,他冲着摩根劈头盖脸地问道:“听说你是专搞商品批发的,是吗?”

“有何贵干?”摩根发现对方似乎很着急。

“啊!先生,我有件事有求于您,有一船咖啡需要立即处理掉。这些咖啡原是一个咖啡商的,如今他破产了,付不了欠我的运费,便把这船咖啡作抵押,可我不懂这方面业务,您是否可以买下这船咖啡?我只收你半价。”

“你很着急吗?”摩根盯住来人。

来人便说:“是的,很急!否则这样的咖啡我能以这样的价钱卖出去?”说着,他拿出咖啡的样品。

“我买下了。”摩根瞥了一眼样品答道。

“摩根先生,你就这样决定买下了?你还没检查咖啡的品质,就做出决定,未免草率了吧!谁能保证这一船咖啡的质量都是与样品一样呢?”他的同伴见摩根轻率地买下这一船还没调查好质量的咖啡,在一旁提醒他。

“我知道了,但这次是不会上当的,我们应该践约,以免这批咖啡落入他人之手。”摩根对自己的眼力非常自信。但邓肯听到这个消息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混蛋,拿邓肯公司开玩笑吗?去,去,把交易给我退掉,损失你自己赔偿。”邓肯冲着摩根咆哮。

面对如此粗暴的邓肯,摩根决心赌一把。他写信给父亲,请求父亲助他一臂之力。在父亲的资助下,摩根还了邓肯公司的咖啡款,并在那个请求摩根买下咖啡之人的介绍下,又买下了许多船咖啡。

大好机遇来临了!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灾,大幅度减产,咖啡价格上涨二三倍,摩根大赚了一笔。就连邓肯也忍不住啧啧赞叹。

与邓肯公司分道扬镳后,在父亲的帮助下,摩根在华尔街创立了一家商行。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迹史一样,摩根财产的聚敛,首先也是从细枝末节的地方开始的。刚刚赢得一次胜利的摩根,又踌躇满志地盘算着下一个计划。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前线枪支弹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这又是赚钱的好机会。他和克理姆再次合作,设法从华盛顿陆军部的枪械库里买来5000支报废的老式步枪,转手以高价卖给了北方军。北方军危急中错买了废枪,损失惨重,摩根却又大赚了一笔。侥幸的是,摩根竟然没有被查出来。要是被查了出来,他的职业生涯必定结束,因为他这种发战争横财的行为一经发现,他是会被告上法庭的,他将被关进监狱,闹不好还会终身监禁。

从摩根的事例不难看出他在经商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他的举动大有“顶风作案”的嫌疑,但也是在这些关键时刻,他偏偏拥有在看准了市场时便孤注一掷的勇气,就恰似一名杂技演员一般,踩着钢丝完成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最后获得一片热烈的喝彩声。

但赚大钱赢暴利就非得如此吗?并不尽然。摩根绝不是盲目地冒险,他心甘情愿去冒险,是基于他对市场行情和形势的清晰把握!除此之外,他还敏锐地捕捉时机,出奇制胜。这看似容易,事实上那些内心犹疑者,患得患失者,是很难在这上面取得成功的。正所谓:“懦弱者等待,强者主动创造。”机会是创造出来的,不是等来的,作为商人,有精明的头脑的同时,还得有胆识,有冒险意识,只有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平衡术,方能表演得出彩,赚得热烈的喝彩声和大把的钞票!

学识广博,是成功商人的一项重要素质

知识和智慧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知识,主要是指一种现成的普遍经验,是一种材料,一种业已获得认同的共识,也可以说它近于常识。而智慧则是一种发现力和创造力,是思想与具体生活所碰撞出来的历史性的产物,它有本质性的指导性力量。

在犹太人眼里,智慧是极为重要的,但他们对知识也同样重视。知识与智慧本也密不可分,知识可以开阔视野,扩大见识,增强思考的强度和广度,而且智慧的产生也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因此,没有知识,智慧很难生成,它不可能凭空而来。不妨这样说,拥有知识,并不代表拥有了智慧,而智慧却通常是借助于知识的累积而产生出来的。在犹太人眼里,知识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知识与金钱成正比关系。具体来说,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仅能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也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人。

分析众多犹太商人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是先通过钻研成为某一行当的行家里手,尔后再凭借这一技能而独立经营。与犹太商人打交道你会发现,犹太商人的知识面非常广,眼界也非常开阔。作为拥有几千年辉煌的商业智慧和丰富的商业实践的民族,纯商业上的知识就更不待说了。犹太商人追求学识渊博,他们当中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不在少数,他们视外语为世界商人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