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中华笑话精典
7574000000030

第30章 民间笑话篇(3)

地主回到家,大病一场,幸而没有死掉。他命人把“吹破天”抓来,剥光衣裳,只穿一件白布小褂,锁进磨房。地主的意思是要把“吹破天”冻死。因为当时正是数九严寒、滴水成冰的季节,人穿着皮袄还浑身直抖,你想这“吹破天”就是铁打的汉子又如何熬得过这漫漫寒夜?可也怪,当第二天地主命人去拖“吹破天”的尸体时,“吹破天”不但没冻死,反而浑身冒汗,连衣服也湿透了。地主一见,惊得目瞪口呆,以为是神明在保护着“吹破天”。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磨房里有一盘石磨,“吹破天”刚被关进时,眼看要冻死,猛然看到那盘石磨,立刻有了主意。他推着石磨转起圈来,不一会儿就累得浑身冒汗。

“吹破天”见到地主在发愣,就毫不在乎地笑着说:“东家,你别奇怪,并没有什么神明保护我,我所以没有死,只是因为我穿着这件宝贝褂儿。”

地主忙问:“你说什么?一件破褂子算什么宝贝。”

“我这褂子呀,”“吹破天”又吹上了,“别看破,可是地道的宝贝,是祖上传下的家宝,叫火龙衣。穿上这件火龙衣,无论再冷的天,也会热得浑身冒汗。因为怕被别人抢走,所以,我家世世代代不敢把这宝贝张扬出去。现在,你既然起了疑心,我也不得不说了,我让你见识了这件宝贝,求你把我放了,并请你别把这件事告诉外人。”

地主到此不能不信,同时又动了贪心:天哪!这可是无价之宝呀!他骨碌碌转着眼珠子说:“‘吹破天’,我用我的皮袄换你的小褂怎么样?”

“吹破天”一听连连摇头:“使不得!使不得!我这是传家宝,祖上有话:‘世世代代,只要人不绝,这件家宝不能落到外人之手。’难道我能做祖宗的不孝子孙吗?你要真换,除非把我杀了。”

地主厉声说:“我不杀你!今天是换也得换,不换也得换,事到如今,由不得你。”说完,强行用皮袄换了“吹破天”的小褂。“吹破天”目的达到,随即溜之大吉。

地主把夺得的小褂视为珍宝,平时舍不得穿,锁进箱里。既怕被别人偷走,又怕给老鼠咬坏了,一天三次看不够。

一天,他有个亲戚要办喜事,请他喝喜酒,又正赶上大雪天,他这才把这件小褂穿上,准备在亲朋面前炫耀一番。走到半路,冻得浑身发抖,这才知道又上了一当!但为时已晚,他四周望望,旷野茫茫,一片风雪,无处避寒,只见路边有一棵大空心树桩。这树桩大概是被雷电击倒烧空了心,露着烧焦的黑茬,里面可容下一个人。这家伙此时小命难保,也顾不了许多,就钻了进去,把全身缩成一团,谁知越缩越冷,越冷越缩,片刻工夫,全身麻木,动弹不得,再没出来。

地主一家见他走亲戚两天未归,慌了神。到亲戚家一问,根本没见人影。沿途寻找,发现竟死在树洞里。全家人都大吃一惊——火龙衣这么厉害,把树洞都烧焦了。

秃财主的忌讳

过去,有个财主是个秃子,他最忌讳人们说“明”、“光”、“无毛”之类的话,如果谁说这些,就认为是骂他。他家有个长工,他对这个长工很刻薄,长工就想法戏弄他。

一天,长工很神秘地告诉他:“我听到骂你的坏话了!”

财主赶忙问:“谁骂的?”

“是老爷家的公鸡。”

“胡说八道,公鸡怎么会骂人?”

这个长工赶忙上前一步,说:“小人不敢瞎说,刚才我确实听到,它骂你——”

“说,它怎么骂?”

“它骂你:没——几——根!老爷,你说,这不明明是在骂你吗?”长工一边说,一边学鸡叫。

“哦!原来是这样……快!喊人逮公鸡,全都给我杀掉!”

事隔几天,长工又来告诉财主:“骂你的话我又听到了。”

“这一次是谁?”财主眨了眨眼问。

长工凑前一步说:“还是老爷家里的。你的一只看门狗,它不见生人还不骂,上次家里来客时它骂得可凶了,生怕客人不知道似的,‘光——光光!’一直骂个不停,要不是有人吆喝,还不知骂到什么时候哩!还有你那几头老牛,越是上晌人多,越是扯破喉咙大叫:‘没——毛!’”

“别说了!”财主气得坐不住了,胡子也翘起来了,忙说,“赶快拿刀,都宰了!”

此后好多天,财主老是忧心忡忡。吃饭时,觉得有人在骂他;睡觉时,也觉得有人在骂他。早晨,他提尿壶去茅房倒尿,也听到“秃秃秃”的声音,他气得狠狠地把尿壶扔进了茅缸:“妈的,你也给我作对!”尿壶往下沉时,发出“不秃、不秃、不秃……”的响声,财主一面扭头往回走,一面气呼呼地说:“再说‘不秃’也不行!”

雨怕抽税

南唐有一个演戏的叫申渐高。

南唐刚建国时,经费不足,向人民抽税抽得很重。正在这时,京城里老不下雨,闹起旱灾来,求雨也没有用。

有一天,皇帝在花园里喝酒,对他的臣子们说:“离京城三五十里以外的地方都下雨了,独独京城里不下雨,这是为什么?”

一些臣子你看我,我看你,都回答不出。申渐高走上去对皇帝说:“雨怕抽税,所以不敢到京城里来了。”

靠丈人的势力

有人靠他丈人的势力考中了,别人给他编了一个故事:

孔子的学生们去投考,等到揭晓,先报子张是第十九名,大家说:“他相貌堂堂,果然不错。”又报子路是第十三名,大家说:“这个人粗鲁,中在前面,是凭他有那么一股气魄。”又报颜渊是第十二名,大家说:“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这个名次委屈他了。”又报公冶长是第五名,大家很奇怪,说:“这个人平日并没有什么本领,怎么倒中在前面?”有一个人说:“你们不知道,还不是靠他丈人的势力嘛!”

免得麻雀散伙

苏东坡的邻人请苏东坡吃酒,桌上有一盘红烧麻雀,一共是四只。有个客人,一连吃了三只,把剩下的那只,请苏东坡吃。苏东坡说:“还是你吃了吧,免得它们散了伙!”

换鱼

李章的邻人向来很贪吃。有一天,他和李章并肩坐在一处吃酒,看见送上一盘葱烤鲫鱼,便马上拣了一条大的放在自己的碟子里。

李章便问他说:“苏州的‘苏’字,有人把其中的鱼字写在右边,也有写在左边的,到底是什么道理?”

这位邻人便说:“古人写字,有时很随便,所以不妨移左移右。”

李章便把邻人的碟子移了过来,说:“那么,我就要移动一下了。”

鸡有七德

画家倪云林的朋友家里,养了许多鸡,又大又肥,但是总舍不得请客。

有一天,倪云林对他的朋友说:“听说鸡有七德,你知道不知道?”

朋友说:“从来只说鸡有五德,哪里来的七德?”

倪云林说:“假使你舍得,我也吃得,加上这两‘德’,不就是七德了吗?”

两条梁

支元献造了一座大房子,把所有的钱都花尽了。等到房子造成,生活却遇上了困难,只好东借西挪地过日子。

他的朋友看了这座新房子,说:“这房子造得的确好,只可惜还缺少两条梁。”

支元献问他还缺少两条什么梁,他说:“一条是不思量(梁),一条是不酌量(梁)。”

靠谁养活

有个有钱人的儿子,已经三十岁了,还是什么事都不懂,依靠着父亲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一天,他父亲请了星相家来算命。他父亲五十岁了,星相家给算了一下,说可以活到八十岁。又给他算了一下,说可以活到六十二岁。

他很伤心地哭了起来,说:“我父亲只能活到八十岁,那么,我六十岁以后的两年靠谁来养活呢?”

假银

有个做官的人,贪污成性。刚上任时,到城隍庙烧香,看见神座两旁悬挂着银锭,对手下的人说道:

“快给我取下来,拿回去!”

手下的人说道:

“老爷,这是假银子!”做官的说道:“我知道是假银子,但是我今天刚到任,要取个进财吉利。”

偷鞋刺史

郑仁凯这个人,贪而无厌,肮脏透顶。在他当密州刺史时,有个家奴告诉他鞋破了。他就立即把穿新鞋的小官吏叫了一个来,让那人上树摘果子,然后使眼色,叫家奴把那人的鞋偷走。等那小官吏从树上下来,鞋已不知去向,就问郑仁凯,他耍无赖地说道:

“我这个刺史,又不是给你看守鞋子的!”

南辕北辙

有一个北方人,要到南方的楚国去。他从太行山脚下动身,骑着马朝北进发,一路上对人家说:“我要到楚国去!”

有人对他说:“到楚国去,要朝南走,你为什么反而向北呢?”

这个北方人回答说:“不要紧,我有一匹好马,它跑得快着呢!”

“不管你的马跑得怎样快,朝北走,总是到不了楚国的。”

“不要紧,我还带有充足的旅费哩!”

“旅费多也不济事,朝北走,无论如何是到不了楚国的。”

“不要紧,我还有一个顶可靠的马夫,他赶马的本领大着呢!”

这种人的条件愈好,他就只能离楚国愈远,因为他走的方向错了。

誓联

有个县官,在大堂上挂了一副用誓言写的对联:

“得一文天诛地灭,

听一情男盗女娼。”

然而,赠送金银财物的人络绎不绝,只要送来,决不会让你再拿回去;审理案情,也必定徇情枉法。有人对县官说道:“你错了,难道忘了堂上所写的对联吗?”

县官回答道:“我没有忘,现在所得的不止一文,所听的也不是一情。”

负麦饭

隋朝初年,有个同州人背着炒面到京城去卖。走到渭河边,当时正是隆冬,天气寒冷,河面结冰。这时他饥肠辘辘,想吃些炒面充饥。炒面得用水调和,于是他找来一块石头,把冰砸了个脸盆大小的窟窿;打算取水和炒面。他忽然想起没有带碗来,还是不能和炒面。他眼睛盯着圆圆的冰窟窿出神,心想:

“难道没有碗就吃不成了吗?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这圆圆的冰窟窿,不是跟碗一样吗?”

于是他便把炒面往冰窟窿里撒,不大工夫,把背来的一布袋炒面全撒光了,也没和成炒面。他觉得奇怪,只是唉声叹气,终究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过了一阵儿,炒面散尽,水清如镜,照见他的身影。他见水中有人,于是惊呼道:

“偷我炒面的就是这个人!这贼贪心不足,还仰着脸看我。”

说罢,拿起刚才砸冰的石头,狠劲地向水中砸去,河水混浊,人影消逝,他于是生气地说道:

“这贼刚才还在这里,他能跑到哪里去呢?”

他走到岸上,也没有找到贼,只好装了一布袋沙子背着回家了。

让鼠蜂

老鼠与马蜂结为兄弟,请一个秀才去主持它们的结拜仪式。秀才不得已,只好去了。鼠、蜂让秀才排行第三。

有人问秀才:“你为什么屈居在老鼠与马蜂之下,排行第三?”

秀才答道:

“它两个,一个会钻,一个会刺,我哪是它们的对手呢?只得让它们些喽。”

有理

有一官员贪而无厌。一天,他把原告和被告抓来,审问案情。原告事先送了五十两银子,被告听说后,送了一百两银子。等到审问的时候,官员不问有理没理,竟然打了原告。原告伸出五个指头说道:

“小人是有‘理’的,小人是有‘理’的!”

那官员也伸出一只手说道:“奴才,你说有‘理’?”又翻了翻手说道,“你说你有‘理’,他比你更有‘理’!”

刳马肝

有位客人说,马的肝脏有剧毒,能毒死人,所以汉武帝曾经说过:“文成是吃了马肝死的。”

迂公听到了这话,笑着说道:

“客人,你说的是哄人的话吧?肝生来就在马肚里,马为什么不死呢?”

客人开玩笑地说道:

“马之所以活不到一百年,就因为它有肝脏的缘故啊。”

听了客人的话,迂公恍然大悟。他把家里喂养的马,剖开腹部,取出肝脏来,马立刻就死了。迂公放下刀子,感叹地说道:

“人家说的话,可靠得很,马肝就是有剧毒啊。去掉肝脏,马还不能够活,更何况留下肝脏呢?”

烂盘子

从前有个官,在上任的初期,向神发誓道:

“我要是左手要钱,就烂左手;右手要钱,就烂右手。”

过了不久,有人拿了很多银子来行贿,他想接受,又怕触犯了以前的誓言。忽然心生一计说:

“老爷我拿一个空盘来,让那人把银子放在里面,叫人捧进去。当日发誓是钱,今天却是银子;老爷我又没有动手,就烂也只烂个盘子,与我毫不相干。”

岂有此理

有个人热心学习语言,听人说“岂有此理”一词,心里很喜欢这个词,并时常温习。有一回,他由于过河忙乱,忽然忘记,在船上转来转去地寻找。

船家问他道:“你丢失了什么东西?”

他答道:“是句话。”

船家惊奇地说道:

“话也能失落?岂有此理!”

那人喜出望外地说道:

“你拾到了,为什么不早说呢!”

妙处难学

有个人教导他的儿子说:“你的一言一行,都应当仿效你老师的所作所为。”

儿子遵父命,侍候老师吃饭。老师吃,他也吃;老师喝,他也喝;老师转身子,他也转身子。老师暗暗地看他的举动,不禁失笑,搁下筷子打喷嚏,学生不能强制自己打喷嚏,于是向老师作揖谢罪说:

“老师您这样的妙处,学生实在难学呀!”

吃糟饼

有个人,家境十分清贫,不善于饮酒,常常出门,只吃两个酒糟煎的饼子,就好像喝醉酒的样子。这一天出门,正好遇到一位朋友,问他道:

“你早晨喝酒了吗?”

“没有,只吃了两个糟饼罢了。”

他回到家里,把跟友人的对话告诉了妻子。妻子埋怨他道:

“你就说喝酒了,也装装门面。”

丈夫点头,表示同意她的指点。

过几天,出了门,又遇到这位朋友,像以前那样问他,他就用喝了酒来对答。朋友追问他:

“是烫热了喝的,还是喝的冷酒?”

那人回答道:“是煎的。”

朋友笑着说道:“你还是吃的糟饼。”

不多一会儿,回到家里。妻子已经知道了他的答话,就责备他说:

“酒怎么能说成是煎的?应该说是烫热了喝的。”

丈夫百依百顺地说道:“我已经晓得了。”

此后出门,又碰上这位朋友,不等人家问他,就夸口说道:

“我这次的酒,是烫热了吃的。”

朋友问道:“你吃了多少?”

他伸出两个指头说道:

“两个。”

滥竽充数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竽的大合奏,每次听吹竽,都要组成一支三百人的大乐队。有个叫南郭先生的本来不会吹竽,混在吹竽的人群中凑数,居然也得到齐宣王赏给的丰厚薪俸。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滑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轮流独奏。南郭先生生怕露馅,夹着铺盖连夜逃走了。

瞌睡法

有个保姆抚育婴儿,因为婴儿啼哭,不肯睡觉,保姆束手无策,忽然让孩子的爸爸拿本书来,孩子的爸爸问道:

“要书干什么用?”

保姆答道:

“我时常见你一看书就睡着了,我想拿本书来叫他看看,就会睡着的。”

量体裁衣

明朝嘉靖年间,京师有个裁缝,很有名气,经他手做的衣服长短宽窄,没有不合身的。有一次,御史让他裁制圆领袍子,裁缝跪着说道:

“请问,您当御史当了几年了?”

御史奇怪地问道:

“做衣服还用知道这些干什么?”

裁缝对道:

“年轻人初做大官,趾高气扬,挺胸凸肚,衣服应当后面短,前面长;当他到了中年的时候,在官场历练以后,意气稍平,衣服应当前后长短一样;等到做官做得时间久了,打算升官,这时心里更加谦虚,他的头时常低着考虑问题,这时候的衣服,应当前面短,后面长。因此,不知道做官做了几年,做出来的衣服就不能称身合体。”

骂放屁

有几个人坐在一起闲聊,不知谁放了个屁,大家都怀疑一个人,于是大家都指着那人骂。其实,那人并没有放屁,但他也不去辩解,只是冷笑,大家奇怪地问道:

“你有什么可笑的事情?说出来大伙儿听听!”

那人说道:“我笑那放屁的也跟在里头骂我。”

萝卜对

东家供给先生的饭菜很差,每顿饭只有一道萝卜菜,先生怨恨而不明说。

有一天,东家请先生吃便饭,打算考考学生的功课。先生预先嘱咐学生道:

“在你父亲的酒席前,若是要你对对子,你只管看我的筷子夹什么东西,就用什么东西来对他。”

学生连连答应。

第二天,摆了席,请先生坐在上座,学生坐在旁边。这时,东家开口了:

“先生每天费心,想必你的学生的功课,天天都有进步吧?”

先生说道:“若是对对子,还可以。”

东家说道:“我出两个字的对子让学生对:核桃。”

学生望着先生,先生拿筷子夹萝卜,学生对道:“萝卜。”

东家摇了摇头,说道:“不好。”接着又出一个是:“绸缎。”

先生又用筷子夹萝卜,学生对道:“萝卜。”

东家道:“绸缎怎么能对萝卜?”

先生说道:“‘萝’是丝罗之罗,‘卜’是布匹之布,有什么不可以呢?”

东家抬头一看,望见隔壁东岳庙,于是又出了一个:“鼓钟。”

先生又用筷子夹萝卜,学生又对萝卜。

东家说道:“这更对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