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中华笑话精典
7574000000026

第26章 名谜掌故篇(11)

一次,乾隆下了一道旨意,要抄卢雅雨的家(两淮盐运使卢雅雨是纪晓岚的儿女亲家)。纪晓岚得知此信,要给亲家送个信,叫他早作准备,可是不能亲自去,又不能明言,若要人知道了这可是要掉脑袋的。毕竟是纪晓岚,学古代用隐语告诉亲家,看明白了躲过一劫,看不明白该着倒霉。

纪晓岚用一个信封,信里装了点茶叶,里外一个字没写,又用面糊沾盐封好,然后连夜打发人给亲家送去了。

卢雅雨接到信,拆开看一个字也没有,这是什么意思呢?茶、盐、封、空……卢雅雨终于明白了亲家的意思:盐亏空查封,于是立即把重要的财物转移出去。等到抄家时,并没损失多少。

和珅感觉其中有诈。他明知道纪、卢两家的关系,可是没有证据,无法跟皇上说。

纪晓岚包庇亲家私自泄露机密让皇上知道了。乾隆问纪晓岚,纪晓岚一字不漏地如实说了实情。乾隆见他还算诚实,又爱惜他的才华,有意从轻发落,将他一人发往库伦充军。不久,皇上又召回纪晓岚,让他主持编修《四库全书》。

乾隆自知,朝廷没有纪、和两家相互挟制,大事就不好办成了。

俞樾灯谜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位谜家——俞樾,在清代末年享誉谜坛。

俞樾(1821—1907),清学者。字荫甫,号曲园,道光进士,年轻时便因才华横溢享有盛名。他通古文假借、审字义,并分析其特殊语文现象,重视小说、戏曲,强调其教化作用。所作笔记,搜罗甚富,包含有学术史、文学史的资料,所撰各书总称《春在堂全书》,共二百五十卷。

俞樾16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曾以“花落春仍在”的诗句,深受曾国藩之赏识。后依此文义取书斋名“春在堂”。其有《隐语》一卷,收入他创作的灯谜百余条。值得称道的是,他经常给弟子出谜,凡猜中者,即以藤萝糕赏之。他的谜作不尚曲折,讲求平易通达。后人曾编有《俞曲园灯谜大观》。

俞樾灯谜选析:

1.匪(七字口语)

析:独字谜面,可将其析为“非、匚”,“非”字成为一单独字;“匚”析为开口的“口”字,组合成“非”字另加开口的“口”字,压缩为“是非只为多开口”七字口语。

今人将“匪”字作谜底,配之以“若求正方形,除非加直线”为谜面,莫不是源于此谜?手法新,技艺巧,源于传统,重在创新。如是,称其较老谜胜三筹不为之过。

2.北史(水泊梁山人名)

析:谜面“北”指古代北国为燕地;“史”古称之为“青史”,组合成谜底“燕青”。

此谜扣合于今不适,北地尚有赵、冀、蓟等之称,“史”解作“青史”,此二字为修饰(形容)与名词关系,不可以史代青。

3.当头卒(成语)

析:中国象棋的双方当头卒(兵)在将、帅之正当头;“子”别解作子嗣后人,谜底为“将门之子”。其中“子”均为名词,别解作棋子之“子”,实为此谜之“眼”。别解有致、得体、有趣。

4.九十九(打一字)

析:谜面增一为百,百字减一为九十九,故谜底为“百”字去掉一,扣合谜面。今人以“一百减一”打节气名,谜底为“白露”,别解作“白字露出”之浓缩。此谜谜底为“白”字。百余年前之谜,于今仍不显旧,清末灯谜中别解有致,足见一斑。

5.小人勿用(中草药)

析:谜面系口头语,从其否定一面入手,即解作供大人使用,即不成谜矣,是解词,而不是别解。若将谜面中“小人”别解为卑微之人,其对立意则应是“君子”,由此意会意为“使君子”即谜底。

使君子是驱虫杀菌的中草药,又称“留求子”。

今人为“使君子”配谜面为“阿斗”,即刘使君(备)之子也。

6.凭君传语报平安(《孟子》一句)

析:谜面系唐代岑参《逢入京使》诗之末句。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谜面意思是说,面对回京的使者,又无纸笔,只好拜托他给家里捎去口信,我这里平安无事,就不必写回信了。据此会意为“言不必信”,即谜底。此信已别解为书信之信,非信任、信义之信矣。

今人也用此诗句作谜面,(打成语)言而无信。即古为今用之翻版。也可猜三字口语:“捎口信”。

此谜之面系七言唐诗句,为今人制谜频繁应用,可为几十个不同词语作谜面,选作如下:

凭君传语报平安(四字称谓)省委书记

(四字市招)代写书信

(四字口语)马路消息

(三字邮政用语)开口信

(四字邮政用语)有声信函

(金融称谓)信托人

(“三国”人物)陈泰

(外国作家)托尔斯泰

注:此谜为清末民初灯谜大家张起南首次以外国人作谜底之谜作。

(电影演员二)陈述、康泰

(四字历史机构)行中书省

(成语)言而无信

(离合字一)人言信

(四字金融名词)个人信托

(二字机构简称二)信托、人行

(《诗经》一句)谓予不信

(故事片名二)寄托、没有字的信

7.挟泰山以超北海(宋代人)

析:谜面用《孟子·齐桓景文之事》一章原句,原句指夸张之行为,入谜则落到实处,挟泰山飞越北海,会意为岳(山)飞。谜底:岳飞。

8.春色满园关不住(市招)

析:谜面系宋代诗人叶绍翁七绝诗《游园不值》第三句: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句原意为百花竞相怒放,争奇斗艳。会意为各种花都开了。压缩为市招“各色花露”。“市招”即商号门前的招牌。花露即今化妆品中的花露水、香波之类名称。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谜人以此诗之三、四句作谜面,谜底为“对外开放”(国策用语)。这两句诗近几十年来也多为谜人用来作谜面,谜底也有不同词语几十个,今选如下:

春色满园关不住(七字俗语)墙内开花墙外红

(四字军事名词)对外扩张

(国际外交用语)中英外长

注:英、花;中,园中,别解中国简称。

(化妆品名)百花露

(水泊梁山入名二)周通、花荣

(水泊梁山浑号二)一枝花、没遮拦

(食品冠产地)开封杏露

(歌手名二)那英、张也

(电影演员名)任秀艳

(词牌名)墙头花

(四字国策用语)对外开放

(电影名)红墙外

(五言唐诗一句)花树出墙头

(成语二)花枝招展、隔墙有耳

注:耳,文言虚词。

(二字法律名词二)释放、出境

(成语·卷帘格)施展才华(华才展施)

注:花、华古通假。

(小食品冠产地)开封花生

(二字商标名二)丰华、露美

(二字词牌名)露华

(影片名四)邻居、家、墙头记、花枝俏

9.非是张生小姐之过,乃夫人之过也(《红楼梦》人名)

尤老娘

析:谜面系《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拷红”句,红娘说的话。她埋怨老夫人当初悔婚的过错。谜底尤,埋怨、怨恨。意思是当受埋怨的是莺莺的老娘,转意为“尤老娘”,即谜底。尤老娘即尤氏三姐妹之母。

清中叶灯谜

从费源与俞樾的谜作可以看出,同为清代人,年限之隔也不久,而灯谜创作的风格各有不同。包括谜面取材、谜底之差异,都有一定的区别。费源的谜作底材显得老了些,而俞樾的谜作则是通俗易懂,谜材也较新颖。但对于灯谜的别解都逐渐为谜人所接受。此时的谜作与前朝相比,已有很大差别,前进的步伐也很大。谜材从古籍到人名、俗语等,出现了不少与时代相适应的词语。这种风格上的变化,决定因素是谜作者思维上的变化。一部分谜人包括诗人、画家、文学家等,他们在谜材的拓宽方面,无疑是推动灯谜发展的巨大力量,对后世的谜作,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文人制雅谜,迅速转变为文义谜,是清中叶灯谜最突出的特点。在成谜手法上的离合法,也逐步为谜人接受,如俞樾的“匪”字谜,已展示了增损离合体之极大特点,完全摒弃了前朝那种拼凑之弊,而且在自拟谜面文采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文采的升华。

当时谜人共识的“别解”,是灯谜趣味性的神髓。清中叶以来,多数谜家将谜材别解处理后,从而产生灯谜的特定效果,成为灯谜创作的主流。正是由于灯谜别解的奇异趣味,才吸引了更多的爱好者走上了“谜途”。这个主流一直沿袭到今天。字谜的创作也发展了自汉代以来的离合体技法,而且将谜底离合增减的技法,化入谜面文字之中,变化多端,富于文采,从而使灯谜朝着美、雅的艺术境界跨进了一大步。请看下列“熊”字谜的谜面:

初月半明云脚下,

残花并落马蹄前。

谜面文字可与唐诗句媲美,而且两句文字在对仗、音韵方面,都达到了清新、和谐、淳厚的境地,近百余年来无出其右者。当然这不是说,每一则谜的谜面都必须达到如此优美程度,而是指对于谜面文字的艺术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又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打一字,谜底是“能”字等。这些都是这一时期与会意体并驾齐驱的离合体字谜佳构。

清中叶灯谜选析:

1.垂老皤皤雪满巅,纷然女伴恰随肩。

洞中羽客披蓑去,峰项高僧仗锡还。(打鸟名四)

白头翁、十姊妹、雨道士、山和尚。

2.日予未有室家(古人名)陈无宇

3.踏破贺兰山阙(宋代人名)岳飞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打中草药)水安息

5.平原村(鱼名)居陆

6.应声虫(古诗句)唧唧复唧唧

7.二百载(中草药名)半夏

注:夏朝四百载。

8.饥寒交迫(鸟名二)布谷、情急了

9.善观气色不取分文(方言)好白相

注:谜底为苏吴地之方言。

10.吕后(《四书》句)邦君之妻

注:吕后即吕雉,刘邦之妻。

11.老而无子(食品)木耳

注:老,老子姓李,名耳,即李字无子,耳为虚词。

12.二月既望(曲牌名二)一半儿、春去也

注:谜面指农历二月十六日,正值春季的一半儿。

13.铁木真(《尚书》句)元首起哉

注:谜面系元朝之首帝。

14.明伦(打剧名一)学堂

注:明伦堂是孔庙中读书的地方。

15.缙绅录(打剧名一)清官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