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公共关系学
7571700000003

第3章 公共关系导论(3)

另外,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产品的极大丰富,需要公共关系来培育市场。公众不可能了解那么多的新产品,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商品知识、消费知识、安全保险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消费群体与组织认同。

6.科学预警,危机管理

组织危机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大敌,处理不好往往给组织造成重大损失,甚至断送组织的“生命”,因而组织公共关系将危机处理作为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和工作重点之一。随着公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事前预测管理危机已成为公共关系对待危机的主流方法,这是组织公共关系的新发展。

1.2.2公共关系的功能

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起到的独特作用与影响。公共关系的功能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可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

1.直接功能

公共关系的直接功能是指其直接对组织生存、发展带来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向作用,二是增强组织实力的作用。

1)导向作用

(1)组织观念导向。公共关系为组织设计并培养独特的企业精神、组织文化、组织哲学和组织方针,使组织能顺应形势,在竞争中有精神支柱,发挥组织的整体实力和优势。

(2)组织政策导向。公关理论的导入,为组织制定经营政策、质量政策及多种有效措施增添了新鲜内容,使之更具生命力。例如,一些省市重奖有功科技人员的政策就对组织吸引人才产生了巨大的效应,极大地增强了组织的优势和竞争能力。

(3)组织行为导向。公共关系对组织的员工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组织自身整体行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改善组织的经营作风、工作效率,提高组织的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都很有意义,有利于为组织赢得良好的信誉。

(4)组织形象导向。公共关系的主要任务是为组织塑造形象。公共关系将争取公众的活动变成一项自觉、科学的系统工程。例如,运用公关技巧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科学地进行组织形象设计、定位、确立,为组织创造巨大的无形资产。

(5)组织舆论导向。公共关系将组织放在信息社会之中去考察它的生存与发展,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与手段来传播组织形象,传播组织的观念与政策,赢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公共关系这五种导向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导向系统。它对优化组织的发展环境、减少前进阻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在竞争中通过导向作用去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公众的这种公关功能,是其他管理手段和功能所无法比拟的。

2)增强组织实力的作用

强大的实力是组织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公共关系作为组织竞争中的一大资源,若能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有效地增强组织实力,创造无形资产,促进有形资产积累。

2.间接功能

公共关系的间接功能是指公共关系对其功能对象(社会、组织、个人)所发挥的一种间接作用。间接功能主要表现在公共关系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两方面。

1)对个人的作用

公共关系活动对提高个人素质,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公共关系促进个人观念更新。

①注重个人形象的观念。公共关系是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它灌输给每一个人有关形象的意识,使人们由重视组织形象进而注重个人形象。从个人形象的组成因素来看,它既包括内在形象也包括外在形象,内在形象是个人形象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以及一个人的学识修养、个性心理特征等。外在形象对个人来说也很重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举止得体的人总是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②尊重他人的观念。公共关系强调“公众至上”,以尊重公众的意愿、满足公众的需求为己任,因此它培养了人们强烈的尊重他人的意识。

③相互合作的观念。为了给组织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公共关系活动广结人缘,沟通信息,带给人们一种现代交际观念。同时公共关系还谋求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合作,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识,并把这种合作意识灌输给每一个人。

(2)公共关系有助于个人能力提高。

公共关系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实务技巧的传授和训练。因此,公共关系不仅促进个人观念更新,还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

①创造能力的提高。与急剧变化的社会相一致的是人们求新、求异心理的日益增强。为了树立组织形象,公共关系常以其独特新颖、别具一格、出奇制胜的专题活动吸引公众。这种创造性的劳动能够培养和提高人的创造能力。

②交际能力的提高。公共关系活动可以培养个人出色的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包括:掌握各种交际规范和礼仪;善于进行各种沟通协调工作;有广泛的社交范围等。

③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公共关系活动中经常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在这些过程中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2)对社会的作用

公共关系主要用于对组织内外环境的监测与调试,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必然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优化社会经济环境。公共关系可以帮助组织引进先进的管理科学技术,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组织经济的横向联合、协调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

(2)优化社会互动环境,净化社会风气。社会互动是指社会横向关系——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公共关系引导社会树立新观念,提倡双赢,并首先从我做起,引起社会互动,为净化社会风气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公共关系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培育健全的社会心理,通过利益调整与心灵沟通达到和谐发展,从而使社会心理环境得到优化。

1.2.3公共关系的原则

任何组织在策划和实施公共关系活动时,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1)坚持真实性原则的意义

真实性原则是指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必须建立在组织良好行为和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向公众如实传递有关组织的信息,同时向组织决策者如实传递有关公众的信息。

公共关系是建立信誉、塑造形象的艺术,但它又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或宣传的技术,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公共关系不能“制造”,只能“塑造”良好的形象,这种塑造所用的材料就是事实。所以说,真实是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对公共关系人员的根本的道德要求,是公共关系的生命。隐瞒、歪曲、推诿是公共关系的大敌,坦诚、亲切、负责的态度是公共关系成功的要诀。

信息是组织决策的依据,是组织经营等活动有秩序进行的手段,是搞好组织管理的基础。正因为信息如此重要,所以失真的信息给组织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失真的信息会造成对组织真实形象的错误估量,会使组织目标决策走向歧途。

公共关系为组织树立良好形象的大部分工作是信息传递工作。公共关系传递信息的首要原则是真实可信,绝对不能有任何虚假。如果公共关系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受到怀疑,那么公共关系工作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一败涂地。公共关系传递信息是双向的,即把组织外部信息向组织内部输入,把组织内部的信息向外部输出。

如实地输入外部的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有思想方法问题,也有职业道德问题。信息不是外部现象的罗列。对组织有用的信息应是在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加以整理分析,才是比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的信息。因此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有个思想方法问题。反馈信息时,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公正而不主观。

公共关系如实地输入信息很重要,如实地输出信息更重要。真实与信誉相通,真实是取信于民的资本。真实性受到怀疑,组织的声誉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中国有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说的就是这样的哲理。近年来在经济生活中,一些企业对外宣传不实事求是,传递掺假失实消息,甚至做虚假广告,这将严重损坏这些企业的信誉。

2)如何坚持真实性原则

坚持对外宣传的实事求是原则,要求在宣传中既做到真实、客观,又要全面、公正。不全面的宣传,也是一种不真实,全面就是既报喜也报忧。

真实性的宣传,还有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企业有过失时,要敢于承认缺点和不足,这是一个企业自信心的表现,也是取得公众谅解的基础。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有些企业不愿老实承认错误,而是企图把过失掩盖起来,或找借口推托,或是隐瞒真相以图蒙混,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最愚蠢的。千金买名,万金买誉,利润可创,信誉难得。企业要自尊自爱,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去赢得良好的声誉。企业公共关系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并刻意追求。在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的基础上,辅以实事求是的公共关系,让人感到名实相符,企业的信誉就很快树立起来。

2.平等互惠原则

1)平等互惠原则的意义

平等互惠原则是指公关活动要兼顾组织与公众的双方利益,在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互利互惠。

公共关系活动必须遵守平等互惠的原则,不能单纯追求组织单方面的利益。只有在公众也同样受惠的前提下,才可能得到公众的支持和合作。事实上,任何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要得到维护和发展,都必须对双方有利。公共关系强调主体和客体的平等权利和义务,尊重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各自独立的利益,谋求本组织利益与相关公众利益的平衡协调并促成组织运作与环境达成自动平衡。公共关系必须信守组织与自己的公众对象共同发展、平等相处、互利互惠、共存共荣的坚定信念。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为本,一个失去了公众的组织也就丧失了生存的环境。为了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有时可能要求组织对眼前利益作出必要的“牺牲”。从长远来说,这是对组织生存环境的维护,属于组织的公共关系投资,是形象建设的要求。所以,组织在与公众交往沟通的过程,应从公众利益出发,真诚地对待公众,设身处地为公众着想,以公正平等的态度为人处世。

对工商企业来说,平等互惠是与物质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公共关系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取利润。为此就要生产、经营对他人有用的商品。商品生产者不能随心所欲地“赚钱”,它要受等价交换原则的支配。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公共关系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互助的道德人情的联系,又有讨价还价的交换关系,不讲互惠是建立不起科学的公共关系的。在我国,企业与公众的关系,特别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种互助合作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企业又是相对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企业与公众之间,特别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要通过物质利益来维系的。不讲互利是建立不起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的。

平等互利,就是既讲“利己”,又讲“利他”。公共关系并不是一味地讲“利他”,也要讲“利己”(局部利益),但“利己”不是利己主义。公共关系是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让别人先得益,最后对自己也有利。

2)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平等互惠原则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简单对等的原则。平等互惠原则的基点,就是要把公众利益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把能否满足公众利益作为衡量公关效果的重要尺度。任何组织都要对公众与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即对由组织行为引起的特殊社会群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就是要为解决人们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而分担责任。这就要组织把自身的运行建立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关心由组织行为引起的问题及由此设计的公众利益。满足公众利益和要求,关心社会问题,有时会牺牲组织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远看,这是对组织生存环境的维护,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的公关投资。

3.整体一致原则

1)整体一致原则的意义

整体一致原则是指社会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对由活动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几方面的影响综合起来统一考虑,使诸方面均符合公众的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这种力求使诸因素效益一致的思想和做法称为整体一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