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三求:吃得下、睡得着、想得开
7564700000027

第27章 健康先健心(2)

当你爆发愤怒的情绪时,无论什么原因,不但会使你的肾上腺分泌急速上升,更正要的是,你根本得不到任何益处。用怒气恐吓你的朋友或对手绝不是交流的最好方式。通过控制你的进攻的情绪,你不但赢得自爱而且可以提高你的说服力。这样无论你是在同事、朋友还是陌生人面前,你都会知道采取平和态度而不是轻易发火的重要性。这是情绪智商的一个基本原则。

你的愤怒情绪爆发之后,可能你会感觉舒服一些,但是这不应成为生活中的习惯,除非你想和你的朋友们对立起来。所以当我们被烦恼、愤怒、绝望等负面情绪包围时,不仅要从事物本身找原因,更重要的是及时检查自己的态度,看看你是否在用消极的态度评价所发生的事情。

其实,使怒气徘徊不去的正是你自己的消极思维方式。一旦你意识到愤怒的情绪是源于自己考虑事情的方式,你就能负担得起控制情绪的责任。要知道愤怒心理可引起血压升高,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出来,情绪松弛了,血压也就跟着降了下来。如果愤怒的情绪受到压抑,不能自由地发泄出来,情绪上的紧张就不能得以松弛,血压也就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所以我们需要适当地疏导、宣泄心中的愤怒情绪,而不是积累压抑,长时间压抑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所以,心里专家建议:

(1)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周围那些精神愉快的人,你不难发现,他们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善意的幽默感。让别人开怀大笑,在笑声中品味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是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2)努力学会幽默。幽默可以让人觉得生活醇香扑鼻,它是语言的调味品。幽默会使你和其他人都得到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笑。笑声会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3)如果你依然不肯抛弃留存心中的愤怒火种,那么你应以不造成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愤怒的情绪。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是失望,但至少你可以消除那种不利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

人们的愤怒情绪大多数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许多时候我们觉得跟与我们直接产生矛盾的人沟通有困难,于是就不再沟通,而采取别的渠道泄愤。但真正成熟和有勇气的做法,是在产生愤怒的地方解决愤怒。比如与上级之间的冲突,与丈夫或者妻子之间的冲突,要尽量找机会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尝试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许多愤怒是沟通不畅导致的。

让愤怒之火自行消灭,关键还在于自己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1)用暗示、转移注意法。使自己生气的事,一般都是触动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很难一下子冷静下来,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言语暗示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或转而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或去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这些都很有效。

(2)深呼吸。这是让心情平静下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舒缓冲动情绪。还有一些办法来帮助我们处理自己和别人的愤怒:先意识到自己在生气,然后考虑对方,意识到对方也有生气的权利;此后,察觉自己的感觉,是害怕、愤怒还是自责?很多时候,我们是在用愤怒掩盖很多感觉,识别了这些感觉,才会更有效地处理问题;要控制自己不跟着自己的情绪走,也不跟着对方的情绪走;必要的时候暂时离开,好好冷静一下,走之前告诉对方自己会再回来,冷静后往往会对问题有新的看法,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会理智得多。

(3)宣泄。当然,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做某件事情,适当地发泄积在心中的怒气。

(4)独处。这样你的坏情绪影响不到别人,也能让怒火冷却下来。

(5)给自己深思的时间。情绪愤怒时要求自己首先要有一定的时间思考,并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

忧虑是挂在心上的一把锁

忧虑像一把锁,封闭了我们的内心。驱除忧虑的最好办法,就是经常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而不是总去纠缠生活中的不幸与丑恶。保持身心健康,也是矫正烦忧这种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

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忧愁是伤人的病菌。它会吞噬你的优势,而留下一个像废品一样的垃圾。”

一个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无谓烦恼上的人,是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固有的能力的。世界上能够摧残人的活力、阻碍人的志向、减低人的能力的东西,莫过于烦忧这一毒素。

一个叫乔治·布朗的人,虽然他已经成了大商人,每年都有上百万元的收入,他却经常情绪不稳,心里总提防着周围的人,包括自己的助手和家人,于是心里就产生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忧愁,十分痛苦。有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真诚地对他说:“乔治,相信人比怀疑一个人更让人心绪安宁。”这句话,深深打动了乔治,他这样做了,从相信这位朋友开始,他发现自己的忧愁每天都在减少。

烦忧能败坏人的健康,摧残人的精力,损害人的创造力,它使很多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人最终平凡庸碌。

你可曾听说人们能够从烦忧中得到丝毫的好处吗?它可曾帮助过任何人改善他们的生活吗?难道不就是这个恶魔随时随地都在损害人们的健康、摧残人们的活力、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使人们的生活陷入不幸之中吗?

一个人在心绪不定的情形下工作,效率自然不会高。人的各种精神机能,一定要在丝毫不受牵制时才能发挥出最高的能力。困于烦忧的头脑,尽管仍在思考,但往往不清楚、不敏捷、不合逻辑。在脑细胞受到烦忧的毒害时,脑部的思考力自然不可能像在毫无烦恼忧虑时那样集中。

良好的胃口、充足的睡眠、清爽的神志,都是可以减少烦忧的妙方。体力强健的人,烦忧偷袭的机会也比较少。而在体质衰弱的人的生命中,烦忧最易侵入与滋长。

当你觉察到恐惧、烦忧的思想侵入你的心中时,你必须立刻让心中充满各种希望、自信、勇敢与愉快的思想,不要坐视这些剥夺你幸福的敌人在你的心中盘踞起来,要立刻把那群魔鬼驱逐出你的心灵。

消除这种烦忧心理危机的办法是利用你潜意识的力量,用乐观的思想代替悲观,以镇定代替不安,用愉快代替烦恼。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命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旅行,假如把每一个阶段的成败得失时时都扛在肩上,今后的路还怎么走?

为你的“旧包袱”举行一场葬礼,将它埋葬,与过去说再见,跟往事分别吧!这样,你将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轻装上阵,生活会更加轻松、有质量。

学会处理心理压力

压力可以是问题也可能是机会。若是你不懂得如何处理压力,它便对你有害;反之,压力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使你更加成熟。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看起来很普通和平凡,但往往会因为个人的认识、既往的经历和思维方式不同而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心理学家早已研究发现,长期超负荷、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工作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危害,现代生活中高血压、心脏病、睡眠障碍等身心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与都市生活的竞争和压力有关。在现代社会里,压力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它是人们进取的动力,但也可能带给人们各种身心疾病,破坏生活品质。

所谓的压力是当我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时,我们的身体或者精神上的生理反应。这种反应包括身体成分和精神成分,还可以导致其他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反应。

人活着就会感受到压力。没有人是可以“免疫”的,不管你喜欢与否,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会每天伴随着我们。压力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每个人都会经历,譬如:头发剪坏了、争吵、迟到等,都是压力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