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相原一下从拿听诊器的医生,摇身一变成了“土木建筑师”“电器设计师”,外加“施工监理”。在砖瓦泥水铺天盖地的施工现场,灰头土脸地盯着干了一个多月。
没有比曹相原那张“设计图”更外行的图了。可没这张图还真不行。她和施工队干着争着,争完了再干。她是半清楚半糊涂地指挥,施工队是半糊涂半清楚地干。曹相原心眼儿多,成天盯在病房里,到处敲敲打打,施工队前边铺好地瓷砖,她跟在后边用小锤挨着敲,只要听到“砰砰”的空响声,二话不说,就掀了起来,让人家返工重来,把个施工队气得没脾气。安装电源时,她坚持要让电工班班长给每张病床都装10个电源插座,班长问了半天,也没搞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多。但他为临床服务的意识很强,便没多问,按曹相原的要求办了。后来,他总算明白了,也庆幸自己当时打破了常规,给了ICU足够负荷量的配电装置,不然的话……
精明能干的曹相原,也有傻得可爱的时候。她怕人家在用料上多算钱,便打听:“铝合金多少钱一斤?”把对方问得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
当了十几年院长的宋家仁没听说过,装修一个几张床的病房会有几十万元的预算。领导们心疼医院的钱,生气地问她:“曹相原你想干啥?
难道想把病房装修成三星级宾馆不成?”宋院长咬紧铁牙不松口:“装修只能控制在10万元以内,多一分钱没有!”曹相原闻言涨红了脸,掉头就走。没走多久,又笑嘻嘻地返回来,找领导批这批那。主管领导太忙,批慢两天都不行,她就直接找院长去批。院长批了,主管领导就觉得难堪,说你曹相原能耐大,越级批条子,那以后再别找我,直接找院长好了。曹相原打破了领导们的办事程序,领导们当然有意见了。可曹相原不管,装不知道,心说我哪能等得起?有意见就有意见吧,先把事办了再说。她又拿着领导的批条去找主管部门领物品,人家也不理解,说:“你怎么那么特殊?凭什么领这么多东西?”
第一次装修ICU的费用真没超过10万元,可陆续到位的高精尖设备,花去了医院150万元。
一个ICU科,像刮来一阵风,吹皱了一池涟漪,把许多正常的工作程序给打乱了。又像给所有人出了个偏题、难题,让人不知ICU科的谜底到底是什么,投入这么多资金,前景如何。
F·Nightingale启示录
要了解ICU科,首先要了解“危重病医学”。
对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Nightingale),业内人皆知。但南丁格尔与危重病医学之间的关系,却鲜为人知。
150年前,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就把可望救活的重伤员安置在最靠近护士站的地方。她撰文主张:把手术后的患者安置在靠近手术室的“一间小房间”内,以便等待他们从手术后的即刻反应中恢复过来,再送回病房去。
北京协和医院陈德昌教授曾撰文介绍:“把危重患者集中在医院内专门设立的区域内或病房里,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建设中日益增长的趋势。
ICU的诞生,激发了危重病医学(CCM)的崛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把这一切全部归功于Nightingale未免过分。然而,她所提出的观念能够激励人们付诸于行动,付诸于实践。这是她的功绩。”
“危重病医学”于1970年在美国崛起。因其危重病基础理论研究、危重患者临床救治的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整个医学界所瞩目,被称为21世纪“最有意义”“发展最快”的临床新学科。
ICU并非药物,亦非治疗,是医院内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是危重患者集中诊治的场所。
它包括三个主体部分:人——训练有素的医生护士;物——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系统;高技术——对生命重要脏器功能进行长时间延续的有效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引领了我国ICU发展的新潮流。1984年,在当时的曾宪九教授的倡议下,正式成立了以综合性ICU为模式的“加强医学科”。
1989年,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ICU专业成为其中重要的指标之一。
1991年起,全国各省、市、县级医院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的ICU。
从此,ICU走上了逐渐成熟和发展的快车道。
ICU是集电子计算机、机械和电子传感技术于一体、以医学工程的最新科技成果发展起来的“科技密集型”专业。它只能诞生在医学科学和总体科学技术发展到相当高度的时代。
ICU在我国,完全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它在强手如林的医学专业中崛起,在对医院传统结构及功能、对医疗常规的双重挑战中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的伟大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为宁夏这块封闭已久的地域,带来了世界医学进步的新信息。曹相原所在的这家医院在全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一马当先。
80年代,医院已有专科ICU床,即心胸外科TCU床4张。90年代,心内科设CCU床6张;新生儿科设NCU床6张;呼吸内科设RCU床2张;后来成立的“麻醉术后恢复室”RR床4张。急诊ICU床1张。至目前,医院共有ICU床位33张,占全院总床位数的2.8%。
1994年3月,医院综合性ICU正式成立,第一阶段设6张床;后增至现在的10张。现有副主任医师等各级医生7名;护士(师)26名,清洁工2名。
截至新世纪的头一年,已救治各种危重患者997人次,年龄最小的出生仅4小时,最大至92岁高龄。抢救总有效率达82.7%,死亡率为17.3%。
数字最枯燥乏味,可翻开这一页,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幅浓缩了时代精神的艰难创业的画卷。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遥想当年,万事开头难啊。
第一难是没有患者。头一年,ICU的床位使用率才是31.8%!
ICU“生不逢时”。此时,医院开始全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科收治患者的热情高涨,谁愿把患者往他们科送?
按ICU收治宗旨:救治有希望的生命。可这时,曹相原把宗旨降格使用:哪怕还有一口气,只要是患者就成。
终于,第一位垂危患者被医生护士们迎进了病房。他们手忙脚乱一气,患者还是没救活。
最初,死亡率很高。有的患者刚被推到走廊,就没救了。
最初,缺这少那,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中心供氧。一个患者24小时就要用掉4筒氧气,护士们成天像鞭打陀螺似的,将一筒筒氧气快速挪到患者床旁。氧气瓶在病房外走廊林立,ICU科快成了氧气厂了,万一哪个人扔个烟头,就是了不得的事。曹相原去找领导解决,可领导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坚决不同意给ICU安装中心供氧设备。
一天晚上,正忙着给患者吸痰的夜班护士小黄,忽听无氧的报警声刺耳地响起,患者的脸马上被憋得像紫茄子一样,她一紧张,嗓子像漏了气的哨子,变了调地尖叫起来:“曹主任,氧气没了!快来呀!”曹相原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患者床旁,“啪”地拔掉全自动呼吸机,人工气囊一接,“咕哧咕哧”就捏了起来,并指挥护士赶紧给液体里加入呼吸兴奋剂,直到患者的脸色恢复了正常,悬在她俩嗓子眼儿的心才慢慢“复归”原位。
曹相原下决心,非解决局部区域中心供氧问题不可。
第二天一早,她嗵嗵嗵地进了领导办公室,一句话说明了来意。
领导也很干脆地回绝:“不行!你不是不知道,当初为给一个病房建中心供氧,医院花了多少钱?结果怎么样?你一个只有6张病床的科室,医院已经花了上百万了,再给你投入6000元,我不如雇俩工人,专门给你送氧气,这点钱也够一年用的。”领导坚决不答应,曹相原就一趟又一趟地找,不达目的不罢休……
院长办公会终于批准了ICU的申请。
两年后,医院为前景开始看好的ICU又投入16万元,进行了第二期装修,并新进了200余万元的德国德尔格公司生产的监护设备。这使ICU如虎添翼,发展步伐加快。
向现代化奋进的ICU科,成为医院的几大骄傲和专业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所有来医院访问的国内外贵宾无一例外被领到这里参观。
宁夏各大小医院,比这家医院早的ICU科,没有;比这里条件和设备好的ICU科,没有;比人才技术力量和医疗技术水平高的ICU科,更没有。
在西北地区呢?在全国呢?
1999年的“全国危重病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上,从来排不上名次的宁夏,在如此规模的会议上,被首次提到。
全国本专业着名专家景炳文教授,不知从哪里得知医院ICU科的实力,特意向全体与会人员介绍了曹相原及其ICU科。曹主任被额外安排作了介绍,博得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和极大的兴趣。景炳文教授大声说:“在宁夏这样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还有这样毫不逊色的ICU科,的确是了不起啊!”在景教授的提议下,学委会一致同意,将下一年度的“全国危重病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定在宁夏召开,由曹相原主任具体牵头办会。
这一年的8月份,由ICU科主办的“全区危重病急诊医学培训班”召开时,景炳文教授专程来到宁夏讲学,他特意参观了医院ICU科,连声说“真没想到”,并高度评价了ICU科的医疗护理工作。
“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ICU的医生到底与普通病房的医生在工作性质上有何不同?
我囫囵吞枣地翻看了手头所有的材料后发现,这个科其实是个“横跨”内外妇儿的“杂科”。
在这个科,可以见到各种术后高危的患者、复合伤、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各类休克、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各种中毒性疾病、重症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肾衰、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MODS/MOF(多器官功能障碍与衰竭)等等病症。
这个科的医生,以处理多科问题、对各大脏器进行功能支持和控制原发病为重要职能。
这个科在对危重患者实施监护的同时,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无创和有创血压检测、Swan-Gans导管、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深静脉穿刺术、血浆置换、完全胃肠外营养以及电转律与除颤等急救措施,且多是数术并用。
这个科的救治原则是:打破专科限制,不囿于传统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应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治疗观念,抢救更多有存活价值的危重患者。
这个科优于普通病房的重要之处在于:人机形成治疗反馈体系;把功能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手段搬到了病床旁,如床旁功能检查、床旁呼吸动力学、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血滤过(透析)、急诊生化血气仪中的血乳酸和P50测定等等。
ICU之综合性,正突现于此。因这一特点,它与麻醉科和大外科等各学科的关系就具有极强的交叉性、协调性与联合性,在各学科的有力配合下,形成了“病源供给——协同救治——治疗、监测、护理‘三加强’——专科恢复”的生命支持系统。这一系统宛如天罗地网,将死神遏制在了最小范围。
ICU的工作性质其实就是一句话:它是“生命支持中心”。
好一个“生命支持中心”!危重病医学将患者的各个脏器功能分为11个部分,不管11个部分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部分出了“事”,医生考虑的就是一个问题:保持生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在功能支持中,各脏器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尤需格外小心。这对已经定型的医疗常规和传统的临床经验当然极具挑战意义。
好一个“生命支持中心”!进到这里的患者,一只脚在人间,另一只脚已踏在地狱门前。护士调侃地告诉我,ICU的电话号码为什么是“3446”?那是因为,这里的工作,就是为了“再三把患者死死地挽留住”。有位患“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住进来20多天了,还在抢救,其家属怕交费,便偷偷地跑了。ICU继续救治。不久,家属蹬着平板车来,准备拉尸体。但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患者已经清醒了;一位27岁的农工在基层医院行“阑尾炎切除术”,引发术后感染,肾脏等器官功能严重受损,转入时,已处于深度昏迷状,点头样呼吸,无尿,持续高热。柳明医生打破常规,果断采取每天肾透析等急救措施,天天调整治疗方案。第10天时,患者生命体征开始平稳。第14天,患者终于睁开了眼睛。转出ICU科时,完全清醒。不久,准备出院的患者自己走到了ICU科,说来看看她的救命恩人,令全科医生护士高兴和激动不已。而当时在ICU抢救时,她的父母彻底丧失了信心,两次表示放弃抢救,柳明医生两次极力说服,并竭尽全力救治。
好一个“生命支持中心”!为了挽救生命,医生们没白没黑没报酬没补休,谁又说过一个“不”字?话极少的马少林副主任,说了一句最符合职业要求的话:“当大夫的,责任心一定要强。多看一眼、少看一眼,患者可能马上就不一样。”他为了“多看患者一眼”,家住医院,连续5天没回;24小时不回家是常事;连续20多个小时粒米未进也是常事;患者家属半夜1点直接给他家打电话,就想让他看一看患者,他放下电话、穿好衣服就往病房赶;凌晨3点多,呼吸机头和泵坏了,护士一个电话,他又从家里赶了来,修好、用上、一起参加抢救,直到天亮。这样的事,更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