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第2辑传染科)
7561100000008

第8章 基础知识(4)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D 3.E 4.B 5.D 6.C 7.C 8.A

简答题

1.非典型肺炎的诊断要点:①有流行病学史: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②临床表现: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啰音。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③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不同程度浸润性阴影。病原体检查,急性期取血、痰、咽拭子做分离,可培养出SARS病毒。血清学检查,抗体阳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可检测到SARS CoVRNA。

2.有以下指征时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①有严重中毒症状,高热3日不退;②48h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③有急性肺损伤或出现ARDS。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原则有:①密切监测病情变化;②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镇咳祛痰,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镇痛药,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加强营养支持;③吸氧;④ 有指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⑤ 预防和治疗继发细菌感染;⑥ 早期可试用抗病毒药物;⑦ 重症可试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⑧ 重症病例需要时可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⑨ 必要时进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⑩ 出现休克或MODS,予相应支持治疗。

4.对患者应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必要时应戴口罩。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疫苗正在研制中。

病例分析题

(1)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主要鉴别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细菌性肺炎,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等。

(3)治疗原则:①卧床休息;②剧咳时镇咳;③体温过高(>38.5℃)时降温;④ 保护心、肝、肾功能;⑤ 加强支持治疗;⑥ 吸氧;⑦ 必要时予肾上腺皮质激素;⑧ 可加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

九、流行性腮腺炎

一、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分期是:( )

A.前驱期,腮腺肿期

B.前驱期,发热期

C.腮腺肿期,发热期

D.前驱期,腮腺肿期,发热期

E.前驱期,腮腺肿期,发热期,并发症期

2.以下选项中不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的是:( )

A.脑膜炎

B.卵巢炎

C.胰腺炎

D.结膜炎

E.睾丸炎

3.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方式除外:( )

A.说话

B.蚊虫叮咬

C.咳嗽

D.喷嚏

E.哈气

4.下列选项不是分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主要样品来源是:( )

A.血

B.唾液

C.大便

D.尿液

E.脑脊液

5.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描述错误的是:( )

A.全球均有流腮流行,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B.2岁及以上儿童发病较多

C.流腮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的易感染者中常引起爆发

D.1岁以下儿童和成人不发病

E.一次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6.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B.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C.是丙类传染病

D.临床表现为腮腺化脓性肿胀

E.能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

7.以下哪种不是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

A.淀粉酶测定

B.中和抗体测定

C.角膜印片法

D.脑脊液病毒分离

E.血常规检查

8.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性措施,错误的是:( )

A.只需要在儿童1岁时进行一次免疫接种

B.使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常规接种

C.在流行季节,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减少集体活动

D.定期开展对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流腮知识宣传

E.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患者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

二、是非题

1.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淋巴细胞比例一般增高。( )

2.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尿淀粉酶增高程度与腮腺肿大的程度成正比。( )

3.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常为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发展,边缘不清,质地坚硬,有压痛,有波动感。( )

4.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后,应进行室内湿式扫除,通风换气。( )

5.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应尽早开展疫区内易感者的腮腺炎疫苗应急接种。( )

三、简答题

1.简述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病理。

2.简述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措施。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D 3.B 4.C 5.D 6.D 7.C 8.A

是非题

1.√ 2.√ 3.× 4.√ 5.√

简答题

1.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病理是: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病毒在此进一步繁殖复制后,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器官,因此临床上出现不同器官相继发生病变。受累组织有非化脓性炎症状为本病的病理特征,表现为腺体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或有出血点等。

2.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抗病毒治疗:发病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每日1g,儿童15mg/kg静脉滴注,疗程5~7天。亦有报告应用干扰素治疗成人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能使腮腺炎和睾丸炎症状较快消失。

(3)对症治疗:头痛和腮腺胀痛可应用镇痛药。睾丸胀痛可用棉花垫和“丁”字带托起。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对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睾丸、心肌炎患者,可应用地塞米松,5~10mg/d;或氢化可的松,150~250mg/d,静脉滴注,连用5~7天。

十、麻疹

一、选择题

A型题

1.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麻疹属:( )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病,按乙类管理

E.以上都不是

2.麻疹特异性的口腔黏膜斑称为:( )

A.Koplik

B.Kerbs

C.Chick

D.Measles

E.Plibif

3.麻疹的潜伏期是:( )

A.6~18天

B.7~14天

C.7~21天

D.10~20天

E.8~19天

4.麻疹的传染期是:( )

A.发病到皮疹消失

B.发病到疹后5天

C.发病前2天到疹后7天

D.发病前2天到疹后5天

E.发病前3天到皮疹消失

5.麻疹的皮疹常始见于:( )

A.耳后、颈部

B.躯干

C.上臂

D.四肢

E.下肢

6.麻疹的皮疹形态是:( )

A.充血性斑丘疹

B.出血性斑丘疹

C.充血性丘疹

D.出血性丘疹

E.充血性斑疹

7.在所有的麻疹并发症中,以下选项中远期出现的罕见的危害严重的疾病的是:( )

A.肺炎

B.喉炎

C.中耳炎

D.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E.心肌炎

8.常用的快速监测麻疹的实验方法是:( )

A.噬斑减少中和实验

B.血凝抑制实验

C.补体结合实验

D.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病毒分离

9.我国规定,麻疹免疫的起始年龄是:( )

A.8月龄

B.1岁

C.1.5岁

D.2岁

E.7岁

10.麻疹病人应隔离到出疹后5天,有呼吸道并发症者应延长至出疹后多少天:( )

A.6天

B.8天

C.10天

D.12天

E.14天

11.任何医疗单位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后,城市地区向疾病预防控

制部门报告应在:( )

A.6h内

B.12h内

C.24h内

D.48h内

E.72h内

12.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是:( )

A.秋冬季

B.冬春季

C.春夏季

D.夏秋季

E.春季

二、是非题

1.麻疹的临床表现分为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 )

2.肺炎是麻疹常见的合并症。( )

3.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

4.经常开窗通风,可以降低麻疹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

三、简答题

1.简述麻疹的皮疹特点。

2.如何早期诊断麻疹?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A 3.A 4.D 5.A 6.A 7.D8.D 9.A 10.C 11.B 12.B

是非题

1.√ 2.√ 3.√ 4.√

简答题

1.麻疹的皮疹特点是:3~5病日出现斑丘疹,自耳后向颈及全身发展,手、足、心见疹,初为淡红色,稀疏,疹间皮肤正常,逐渐增多,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全身症状加重。出疹3~5日后,全身情况迅速改善,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逐渐消退,并留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2.诊断早期麻疹:①首先出现发热及上呼吸道炎症状。高热,甚至超高热,伴咳嗽、流涕、打喷嚏、畏光、眼结合膜充血、咽部充血等。第2~3病日,90%以上的病人于双侧近第一臼齿对应的颊黏膜上检出麻疹黏膜斑。

②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③血清抗体测定:采用ELISA法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早期特异性诊断方法。

十一、流行性出血热

一、选择题

A型题

1.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 )

A.血尿素氮增高,二氧化碳结合率降低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检查阳性

C.肝素类物质增加

D.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升高明显

E.外周血发现异型淋巴细胞,尿中出现大量蛋白

2.下列治疗中出血热患者并发高血容量综合征时首选治疗的是:( )

A.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B.血液透析疗法

C.纠正酸中毒

D.扩容

E.免疫抑制剂

3.下列对出血热患者并发高血钾的治疗,错误的是:( )

A.10%葡萄糖酸钙

B.高渗葡萄糖+胰岛素

C.输全血

D.5%碳酸氢钠

E.血液透析

4.20岁,男,急起发病2日,于1月5日就诊,高热40.5℃,伴头痛,身痛,乏力,呕吐多次。体查:急性重病容,神清,颈软,胸前、腋下可见条索状出血点,心肺正常,肝于肋下1.5cm。血象:血红蛋白180g/L,白细胞30.2×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血小板40×109/L,尿蛋白(4+)。应考虑: (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伤寒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流行性出血热刚进入低血压休克期的主要治疗措施为:( )

A.使用强心利尿剂或激素

B.使用血管活性药

C.纠正DIC

D.纠正酸中毒

E.补充血容量

6.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治疗应特别注意:( )

A.出血的处理

B.纠正低血钠

C.纠正心衰

D.限制静脉输液量

E.使用利尿剂

C型题

第7~8题

A.流行性出血热

B.钩端螺旋体病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7.球结合膜水肿:( )

8.眼结合膜充血:( )

第9~10题

A.大出血

B.高血容量综合征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9.钩端螺旋体病:( )

10.流行性出血热:( )

X型题

11.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血象变化特征有:( )

A.血小板降低

B.白细胞总数增高

C.中性粒细胞增高

D.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E.血红蛋白下降

12.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三痛症状为:( )

A.头痛

B.腓肠肌痛

C.眼眶痛

D.胸痛

E.腰痛

13.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体征包括:( )

A.上臂潮红

B.眼结合膜出血

C.颜面潮红

D.颈部发红

E.胸部发红

14.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时的治疗有:( )

A.透析疗法

B.扩容

C.强心

D.利尿

E.活跃微循环

15.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透析指征,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高血容量综合征

B.低血压休克

C.颅内出血

D.尿毒症

E.高血钾

二、填空题

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出现的“三红”体征指的是____。

2.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____。

三、简答题

1.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2.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3.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依据。

四、病例分析题

1.李某,男,40岁,发热4天,无尿1天,于1月25日入院。患者于1月21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39℃,伴头痛、全身不适,咽痛,经抗生素及退热药治疗病情无好转,24日晨昏倒,即送当地医院,当时Bp65/40mmHg,WBC20.0×109/L,N0.90,L0.10,拟诊为“败血症”,给予青霉素及卡那霉素并用升压药后血压回升,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未解出小便,以“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转来我院治疗。

既往体健,当地有类似发作患者。

查体:体温37.5 ℃,脉搏10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5/80mmHg,重病容,神志尚清,颈软,眼结合膜充血,胸前可见数个皮疹,压之不褪色,手臂及臀部注射处有多块成片淤斑,双肺清晰,心率108 次/分,律齐,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1.5cm,质中等,脾未扪及,克、布氏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145g/L,白细胞25.5×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3,异淋0.05;血小板50×109/L。

尿常规:蛋白(3+),红细胞(+),白细胞0~1/HP。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