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桑榆情
7552900000031

第31章

二件事是因为我的顽皮,在一次参加校外劳动的时候,用小刀在正生长的包心菜上乱划乱割,被一位姓汪的老师无限上纲、组织学生对我和另一位学生进行批斗,后又报请学校给予我们纪律处分。当时在现场的薛汉福同学力争替我辩护:“他们是调皮,绝对不是故意‘破坏’生产……”和我一样是学生的薛汉福,唯一抗争和抱打不平的方式是那位姓汪的老师组织的班级同学毕业合影照相他拒绝参加。这次40多年以后,我们再重逢时,薛汉福才将那次班级全体师生合影照片,未有他的形象的谜底告诉了我,我为能有这样仗义诚挚的好同学好朋友自豪。

三件事,1960年,我们国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国际上“帝修反”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我们学生相应党和学校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垦荒地办小农场,种植粮食蔬菜和油料作物。到了秋天(10月)时候,我们收获的南瓜有脸盆口大,种植的萝卜有大人的胳膊粗……一次往学校运送南瓜和萝卜的活动中,对分配给每人80斤重任务,自小身体孱弱的我,可真是难度很大,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薛汉福同学,二话没说,将我箩筐里的南瓜放在他已满载的挑担里去,扬长而去。望着诚心相助的好朋友,我泪流满面……

往事如烟,记忆万千。这次我们的再重逢,不仅圆了薛汉福同学的去西北访亲拜友的梦想,也成全了对我一生成长有着里程碑意义的美丽富饶的饶河县山山水水,和现在仍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同学和朋友的想念和牵挂之情。这联谊友情的使者就是薛汉福夫妇。

金秋艳阳天,友爱之花开我家,还有我下乡插队时候认识的女知青江女士和过去的工作同事解某带来他们子女结婚的喜讯。为了表示对他们的祝贺,我都一一致信并献金做了回应。在我看来,金秋十月,友爱之花开我家,花开艳丽,层出不穷啊!

请客

在我的生活中,请家人和朋友及同事们吃饭的经历,可谓多矣。

过去请人吃饭,多是在自己家里,亲自动手下厨做上几样可口饭菜,招待来访的亲朋好友们,遇有知己的亲朋们来临,再来“酒逢知己千杯少”酣畅淋漓,一醉方休。既加强了与亲朋们的友谊,又品味了亲自下厨做出的佳肴,受到亲朋好友们的赞赏而喜悦的良好美感,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是难以用笔墨所能写出来的;在我宴请亲朋好友的经历中,大多的是欢快而情趣横生的,但也有为请客一事遭遇尴尬,心灵遭受熬煎。尽管那是个例,但终究好长时间内都不能抹去在心灵里遭受“伤害”的感觉。

回忆逝去岁月里我的请客历史数不胜数……

最早的请客是我在玉门市昌马公社农村的两次请客:一次是我结婚。我年龄已是近30岁,在下乡的玉门女知青中找到了知己(即现在的妻子),为了庆贺新婚燕尔,请了同事们和要好的朋友们,在所任教的学校食堂里吃了一次“喜筵”,主要是喝了一些红薯酿造的白酒,大家喝的有滋有味,许多年过去了,终是不能忘记那次我的请客情景。

二次请客是1978年,我离开农村去玉门市区任教。当时从我离开下乡插队到参加教学工作,整整10年时间都在昌马公社农村,那是调职去玉门市区某学校任教的一次,也是我感触颇深的一次。为什么这样讲呢?在我接到调往市区学校任教的调令之后,曾期待着学校的领导能组织学校员工举办送别聚餐会欢送我。事隔几天,我的调动手续基本交清,一位与我关系较好的同事的一席话提醒了我:“老兄,你调走,要先请客呀。学校领导发话了:只有你先请客,学校才会给你开欢送会的,懂吗?”感谢这位知己同事的提示,幡然大悟的我,急忙找商店领导批条子去购买商品(主要是买酒),请大家“海吃狂饮”一番,才换取了单位领导组织的“盛大”欢送会和会餐。

这件事情过去了许多年,至今我记忆犹新。那件事对我来说,第一,使我知道了请客是相互的,而且必须是当事人要优先做到的道理;第二,请客必须是请客方的人际关系好,请客才会有人去;第三,还要看是谁请客,若是某领导请客,人们是争相蜂拥而至的,若你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老百姓,那就只有请君优先请客,才会有回请的道理啊。

1989年我又一次请客,那是我为了答谢由于我的调职回到兰州,同学和朋友们前来看望我和家人。回忆那时候的情景,至今刻骨铭心。乍来兰州,单位上没有住房,我只好租住兰州市雁滩乡附近(即,张苏滩)的一户农民同志的房子。住房面积大约为18个平方米的一间房子栖居了我们一家3口人。吃住同为一堂。我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20多年前离开,中年才回来的兰州。我自是感慨不止;我的一些过去的同学和朋友们,为我的回归,争相前来探望和慰问我们一家。有的同学来时,带来了锅碗盆等帮助我安家;也有人带来米、面和食油等生活用品……有一位绰号叫“老肥子”的同学,带来了精心劈砍的木条及生炉子用的夹煤球的“火剪”和铲煤球用的炉铲子等。(注:至今这“火剪”和铲子,虽然几经搬家,我都未舍得丢弃,我一是忘不了感人的此情此景;二是我要留给我的传人,让他们记住前人的艰辛和那代人的真挚友情。)正是同学和朋友们对我真诚帮助和感人情感,使我和家人们感动不已,在房东苏大哥一家人的帮助下,邀请了前来的同学和朋友们吃一次家常便饭,拿出玉门市酿造出产的“敬酒”,请大家畅饮,品味这人间真诚的友谊和潺潺流水般的悠悠真情。

自从2001年离开工作岗位以后,随着生活环境的安定和自己的年龄增高,对父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和对同学及朋友往日情深的答谢心理,也日趋迫切。从2004年起,我又连续举办请客宴会,对亲人和不是亲人胜亲人的同学和朋友们表达我的感激和回报之情。其中规模较大且又意义深厚的请客近10余次。最使人难忘的是:1.2003年和2005年,我和我的弟妹们,分别在父亲和母亲80岁生日的日子里为他们举行了生日庆典宴请。表达我们做子女的对含辛茹苦,养育我们长大成才的父母亲孝敬和祝福之情。同时请来了我的朋友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同享人世间天伦之乐。

2.2006年十月“国庆节”,一则是为了表示对节日的庆贺,二则是对父母亲的崇敬情怀和养育之情的报答。在征得大妹妹的支持,将父母亲请到酒楼款待一番。这个中原因,一是我从未在酒楼饭店宴请过父母亲,心中一直感到不安,二是10多年前胞弟能在饭庄请父母亲吃海鲜,我也应该效法。过去我在数千里之外的玉门市工作,未能如愿,今日当补上这一课。当我看到父母亲吃的香甜的样子,我和妹妹都舒心地笑了。

3.2005年,为了两位分别了近30多年的当年同窗好友与我的再相逢,我通知了上高中的同班的在兰州居住的同学20余人,在兰州名流火锅店——“竹园村”设宴盛情庆祝聚会。在热情洋溢的欢乐中,庆祝学子们的再相会,祝福大家一生平安……

4.2006年,金秋十月,分别迎来了我在黑龙江省饶河县上初中的挚友薛汉福夫妇,和我在甘肃省玉门市昌马公社下乡插队时候的插友张振华夫妇到兰州探视我和我的家人。不论是分别40余年再相逢的薛汉福同学,还是几十年与我心心相印的张振华、闻扬同学,我们能在有生之年实现再聚首,倾诉我们同时代人的喜怒哀乐故事及对美好人生的祝福和祝愿……为了表达我对他们到来的喜悦心情,更为了表达地处西北的东道主——我的感谢之情,我和我的家人们,将尊贵的客人们请到了兰州“土坛子”酒楼和“马菇拜”酒楼等,品尝西北风味的特色饭菜味道。既尽了地主之谊的深情,又宣传了我可爱的第二故乡——兰州。薛汉福同学离别之际,深情地说,为了永远不忘记兰州的朋友们,二、三年后,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他还要来兰州。你们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有人间真情啊!

5.2006年7月18日,我尊敬的岳父“老吴爸”,在他经过87年漫漫人生路之后,带着对人世间的留恋和对亲人们的无比眷恋,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在他生命弥留之际,将照顾与他相濡以沫一生的老伴,托付给了前来探病的儿女们。为了实现他老人家的遗愿,几经商量,决定先将其老伴——我的岳母,接到在兰州的两个女儿家。(二女儿即是我妻子,特注。)在2006年10月“国庆节”来临之际,为了安慰岳母,也为表达生者对亡者托付之事完成的心意,我们全家人与妻姐一家人一起将老岳母请到酒楼,要上一些老人爱吃的饭菜,一是庆祝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二是对仍健在的老岳母表示做儿女的对她的孝敬关爱之情,让她愉快度过晚年,渐渐淡化和忘掉失去亲人的悲伤和后顾之忧。看着老岳母吃的开心,我们做子女的都笑了。同时也为完成老岳父的遗愿而感到欣慰。

我所讲述的“请客”故事结束之前,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为了答谢那些在我出版发行—情海轶事》一书的时候,在精神上和财力上都给予了极大帮助的领导和同志们,我准备再自费请他们做客。我相信这个心愿一定会实现的。

“盘点”情感故事

2006年,我的情感生活中发生了许多事,并演绎了许多人间真情感人故事。

一“谁呀?”当我按了门铃数次之后,传来母亲的苍老的疑问声。当我说明是来送药的大儿子(我)的时候,紧闭的防盗门打开了。望着冒着摄氏零下13度严寒的儿子前来送治病的药品,母亲心疼地说道:“可把我的孩子冻坏了……”我再三安慰母亲道:“没事。”并说明对身患疾病的母亲,若是因为缺医少药而延误了病情治疗,那才是儿子的不恭不孝啊!母亲破涕为笑。张罗着给我做爱吃的饭菜。这是一幕发生在2006年12月16日的故事。

时间前移半个月。已是耄耋老人的父亲,长时间因肠胃不适,吃饭量很少,在这严冷的季节里,更是进食很少。母亲对我数次提起这件事,声音带着心疼和无奈。我理解母亲对父亲的真挚感情和关爱之情,更心痛这两位历经沧桑之苦的老人。回到家以后,与妻子商定,买回了羊肉,妻子连夜煮好了羊肉(汤),次日一早,我就启程去父母亲居所,送羊肉(汤)。许是老天爷考察和检验我的孝心和毅力,天气骤变,气温降至摄氏零下10度,当我风尘仆仆坐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赶到父母亲住处时,煮好的羊肉(汤)温热着呢!父亲无语;母亲再三说“真难为了儿子的孝心一片啊!”我笑而答道:“媳妇交待说,我们在你们有生之年,能使你们快乐和安康,比啥都好。”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了1990年发生的一件往事来……

那是我工作调动回到兰州的第二年。因为单位上没有住房,我租居在市郊的农民的房子。关心我的父亲受母亲的嘱托,多次从外地来兰州看望我们。事隔不久,父亲因患病,在兰州某医院住院治疗。为了表达我们对父亲孝敬之心,我和妻子专门包了父亲爱吃的水饺。当我和妻子及女儿骑着自行车,将用饭盒盛装的水饺送到父亲病榻前,父亲看着粘连在一起的水饺,眼神是那样的专注和深情……许多年过去了,父亲仍记得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说,事小情深啊!

对父母亲一辈人的关爱,我尽量做到体贴入微。对于已进入耄耋年龄的父母亲,他们有着对其先祖的祭奠纪念的愿望,且因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实现。我摸透他们的心思,在中国传统的祭奠亡者的日子里,我都是主动代替父母亲进行祭祀活动。用这种朴素的情感和举动,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成全他们祭奠怀念逝去亲人们的心愿。

尊敬爱戴父母亲,我注意从小事做起。每年的挂历,或购、或是朋友馈赠,我想尽办法搞到,给父母亲送去,以示祝福。我这样做其深意,一是对老人的一种孝敬感情使然;二是表达了我们作为晚辈对前辈人,他们喜爱文学艺术欣赏和研究情趣的尊重之情。

二2006年7月,辛劳了一生的“老吴爸”——我敬爱的岳父,在怀着对亲人的眷恋和对人世间的留恋,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离我们而去另外一个世界。在我们送走他老人家以后,将他的遗孀安置问题,放在了我们做子女的首要议题上来了。对于老岳父的去世,无疑给一直没有工作、生活经济来源靠子女赡养的岳母,今后的生活经济来源问题造成了压力和不安。为了能让老岳母安度晚年生活,在其儿女们商定好的情况下,作为“半个儿”的女婿我,不顾某些人说三道四,凭着晚辈应尽责任的使命感和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千方百计地为老人的今后生活问题落实赡养费,使老人老有所养问题得以解决。对老人的今后去向,尊重大家意见,暂时接到离我们住地较近地方赡养,尽晚辈孝敬之意。在老岳父病故的日子里,我不顾自己身体不适,陪伴着多年有病的妻子,千里迢迢去奔丧,为的是成全女儿最后见上老父亲一面的心愿。事后亲属们都为我的真情所感动。我只是笑笑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岳母来到异地,对生活环境和方式不太适应的情况下,我主动和妻子多次上门看望和慰藉她老人家。对她所出现的思想问题,和亲属们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在一些生活问题上,力所能及地帮助得以解决,使她能在失去老伴后,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安然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

三我的亲属里,让我最为牵挂的有几位长辈。心目中位置最重的是我的张宝玉姨姨和她老伴施老先生。这里有我幼时在姨姨跟前,吴月香他们夫妇对我情同“己出”恩情的回报,也有我对故乡热土亲人们的眷恋之情。在我敬爱的张宝玉姨姨辞世,离我们而去以后,我仍一如既往地关心问候年老的姨父:逢年过节的时候,我总是忘不了给他老人家打电话请安问候;还给他寄去表达心迹的祝寿“贺年卡”等。

前不久,我得知老姨父从外地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为了表达我对他老人家关爱之情,想方设法得知他的新住址和电话号码,去电话问候,表达晚辈对他的纯纯慰藉真情。

我牵挂我的两位叔叔,一方面是渊源于他们都是“血浓于水”我的本家叔叔。更有的是他们在我童年的时候,对于我关爱有加,为我的健康成长,付出了作为长辈的心血和努力;另一方面我出自对父亲那一代人兄弟亲情“纽带”联通作用所致。例如2006年,与我从小两小无猜的挚友薛汉福来兰州看望我一家人。他不仅带来了和他同在东北的我小叔的消息,并反馈于我的父亲。而且返回去的时候,受我的拜托,亲自冒着摄氏零下20度的严寒,驱车60多公里,代我们在祖国大西北的亲人看望我小叔一家人,送去亲人们纯纯真情和思念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