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桑榆情
7552900000024

第24章

2004年8月上旬,在当年同学们的呼声中,由常吉国担任总指挥的同学聚会赴“官鹅沟”旅游终于成行。为了回归自然,让同学们思绪回到学生时代的记忆中去,这次聚会旅游无疑是一件好事。虽说观光旅游联谊活动只有两天时间,但它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且不说陡峭悬挂的山体,悬空而下飞流百丈的瀑布,鸟鸣蝶舞的花苑树丛,等等,都让这些当年的学子,今天年近六旬的学友们流连忘返,沉迷在花海洋、树丛下、鸟语花香胜景中的喜悦,更不说让大家激动的是,不管过去同学之间情谊深与浅,但在走过天命之年数载的学子们,手拉手,牵手相扶跨过道道沟堑,淌过潺潺流水的小溪。

他们是用自己的足,重新丈量几十年所走过的路和经受的坎坷有多少……暂短两天的同学聚会,是对几十年生涯的回味和总结,意义大着呢!

乐极生悲,狂欢忘乎所以。常吉国这位当年的班、团干部,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妄自尊大中,忘记了分寸,深深地伤害了他人。鲁绪娥在电话中断断续续说起了事情的经过和原委:第二天,大家从“官鹅沟”游览回来,路过兰州X站,我因腰腿疼痛不已,意欲提前下车返回自己家,其他同学理解和同情我,同意我下车回家早点休息,以解鞍马劳顿之苦。而常吉国却满脸不高兴,挡住不让我下车。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常吉国竟板着面孔吼道:“我说不让下车就不能下车!我是总指挥,连你都管不住还行?你连我的命令都敢不听……”听着他不近人情的话,我满腹委屈,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你是我的什么人?你有什么权力不尊重我的选择……”我连珠炮般发泄放射出去。我的腰腿更痛了,而更是刺痛了我的心。我不求你关照我,但至少你常吉国应该理解和尊重我的选择,为什么当着众同学的面,几十年后对我如此大的伤害,你不觉得这样做过分和缺少理智吗?

听了鲁绪娥怨怼的电话叙述,我深为两位同是我的挚友,他们之间产生误解而遗憾。那次同学聚会,我因为父亲患病住进医院而未能成行,如果我当时在场,加以调和,此事也许不会发生,我心里暗自这样想。

此次电话之后,恰好有一位外地定居的同学回兰州探亲。为了表示同学友谊,我做东道主,将所有的在兰州的同学请到某餐馆叙旧,也有为鲁绪娥和常吉国“一笑泯恩仇”之意。我的中心发言如下:……我们本无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什么化解不了的矛盾所在。大家只要多一份理解,就有原谅的一切。看在今年大家将给全班同学过生日的情由和缘分上,请让我们共举杯酒释怨怼。理解的一切是原谅,原谅的一切是理解。谁让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人是同学和挚友!

鲁绪娥、常吉国两位同学和挚友,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借古说今劝君重视暮年健康

人生如梦,转瞬间步入了暮年。尽管心里不服年老,但身体各部件大不如往年。我现在不得不承认,年龄不饶人啊!

离开工作岗位后的头几年,家中不断有事:先是妻子患重病,后是女儿大学毕业面临就业问题,以后又是年逾80岁高龄的父母亲体弱多病,我是东奔西走,求医问药,托关系走门路安排孩子就业等等。待这些情况有了好转,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接踵而来自己身体有了心悸、胃痛等不适疾病找上门来。跑医院、寻医生问大夫,想方设法弄清楚自己的身体本钱现状如何?结果出来,大夫讲解,吓了我一身冷汗,你道是为啥?原来我患上了“冠心病”、“胆囊炎”和“胃酸倒流”等疾病。俗话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不久的一次外出购物,在结冰的道路上行走,不慎又摔倒,左膝盖骨受伤。想到家中亲人们期盼我早归,只好跛着腿忍痛坚持回家。

现在想起来,真是到了暮年。俗话说,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

那次外出的摔倒,正应了这句话。不久,一次我在求医的时候,碰到一位医学院教授医生,他听完了我叙述腿痛的全过程,宽慰道:“这是神经上的毛病。今后一是加强锻炼;二是食用维生素B;三是理疗,伴之揉、推、搓、摩等。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行走如故。”照此法炮制,果然疗效显著。这件事情,使我重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并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现时流行的“1+0”健康法则:健康是1,其余的一切都是1后面的0;没有了1,后面的0再多也是0的“关爱生命,珍惜自己”的哲理。

有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觉得确有道理。我喜欢观赏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前段时间播放的电视剧—雍正皇帝》、—康熙大帝》、—唐宫情史》及后来演播的—成吉思汗》、—汉武大帝》等等,让我受益匪浅。这些古代被人称道的帝王,他们年轻时上马驰骋,出生入死,建国安邦;下马立国治域。但是他们也都和常人一样面临着暮年,由生而死这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其中关于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祯(即雍正皇帝,特注)我提笔一叙。且不说他所处时代的政局如何关系错综复杂,也不论他是如何登上皇帝的宝座的千古之谜,这些事情自有史学专家们去探索弄清楚并评说。我要说的是雍正皇帝毕竟也要老的,也要死去的。尽管他也想长寿不死,迷信丹术,但是他最终还是死于丹药中毒而身亡。在他当政的时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杀了多少政敌:上有亲王、贝勒、贝子……

下至平民百姓。凡与他统治不利者,统统杀死或流放。但是他到了晚年,知自己将不久人世,赦免了一些政敌死罪,还提出要善待他们。

固然现时其统治地位已稳,但在那个封建社会晚期的历史阶段,他能做到这些,已算是不易了。

说完雍正皇帝,再来说“汉武大帝”刘彻。这位开拓疆域到河西四郡和建立都察使的皇帝,晚年也迷信长生不老,找方士炼丹药,结果也逃脱不了死亡的自然规律。我虽然对他的健康之道不齿,但对他在晚年对自己连年穷兵黩武,加重人民徭役负担等损国害民的做法,下“罪己诏”向全国谢罪,也算是在那个历史时期的壮举。这里面有多大的决心和意志,也是留给子孙后代和世人称道不衰的话题。

“俱往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哪个不想长寿?但是他们都采取不得法的长寿办法,结果无不是加速了自己的死亡之路。“看今朝”,国家为了人民的健康,制定了医疗保障制度。又设置了让大家保障身体健康的锻炼场所,我们为什么不去珍惜和体验品味呢!

“小熊”同志逸事选辑

小熊同志是我参加教育工作那一年结识的。虽然说我们是同学校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校友,上学时候只知道有其人,而对其事一无所知。下乡插队以后,再后又一起参加教书育人工作。从那时候起,在一起相处了整整比“8年抗战”还多2年的时间。我们共同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日日月月,有过为前途命运的焦虑,也有品味人生道路跋涉艰辛之苦的感受,更有为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而取得的阶段性成功而共同享受喜悦和快乐的经历……

小熊同志,姓熊,单名为雄。称他为小熊,一是因他家兄弟二人,他居小,故称他为小熊;二是他个头矮小,且不说丑陋的脸上长的那个鹰钩鼻子令人感觉不佳,再说他那长着鸡胸的胸脯,也让人一点不觉得其魁梧刚阳。而男子汉气概在他身上没有展现的踪影,综观这两个方面原因,故称其为“小熊”。人们将其名字熊雄不叫,而对其称叫“小熊”,除了是对其名字的替代,更有对他“我虽然很丑,但很温柔”言语的褒奖和肯定意思。久而久之,大家叫惯了,反倒不叫他尊名大姓。皆直呼其为“小熊”是了。不言而喻指的就是他了。

我和“小熊”同志都是经过师范暂短培训学习,又回到下乡插队的原公社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开始时被分别分配在各个生产大队学校担任“戴帽子”初中班的教学工作,后来统一集中在公社农业中学(简称“农中”)任教。那时候大家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牵无挂,凭着一腔报国之热情,发誓要在进入社会的最早时光里,干出名堂。在被公社指定学校负责人的小熊同志的带领下,为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弄出“动静”。小熊同志虽说长相平平、貌不惊人,但却很有心计,知人善任,注意发挥和调动同志们的积极性。对我这位在上中学时候,担任过青年团干部的同仁格外青睐,提议并任命我负责学校共青团和学生青年思想工作。现在回忆起度过那段美好时光的情景,仍觉得心情舒畅,干劲无穷,对那位“小熊”老师怀有由衷的感激之情。小熊同志是位工作很有主见,又平易近人,虚心听从大家意见和建议的人,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永远的回忆和思念。

小熊同志和我们共同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往事,至今在我脑海里仍记忆犹新。

那时公社党委号召全公社干部社员掀起积肥高潮,说是为了打好农业翻身仗,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作为党的教育阵地更是闻风而动。我作为学校青年团支部书记,提出并号召学校(青年)教职工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积肥,任务是一周内人均积肥100斤。与学校负责人小熊同志的意见不谋而合。青年们热情高,说干就干。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清晨早早起床,利用上课前的时间去放牧牲口的河滩地方捡取牛马驴等牲畜粪便。当我满载而归,将捡来的肥料倒在指定的地方;只见步我之后而来的小熊同志背着一大筐粪肥归来。但见他,身着翻毛羊皮袄,足蹬军用大头鞋,面红耳赤,“吭哧,吭哧”将粪肥倒在另一个粪堆上。我看那粪堆大小足有我所拾粪肥数量两倍之多。我不禁对这位身体单薄的小熊老师肃然起敬了。

这时有一位负责记录捡粪数量的乔老师:“小熊老师,你这是第三次回来倒粪吧?”我听此言,自愧不如小熊老师。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一次给学校校办农场耕地浇水的往事,我至今不忘。按照配水计划,轮到公社农中浇水的时间已是晚上。仅有的一位农场员工因孩子有病,请假回家照顾患者。小熊老师和老师们商定,决定不放弃这次给校办农场耕地浇水的机会,由学校(团员)老师承担此次浇水任务。那是初秋的一天晚上,处于高寒地带边缘的农村,夜色茫茫、北风嗖嗖,地面坎坷不平……随着漫入耕地的大水来临,许多进水口被冲成豁口,我们几人,东转西移,应接不暇,弄得狼狈不堪。老天也有意考验我们这些当过农民而后成为教师们的本领,不是这里冲开了豁口,就是那边的地块,被“水漫金山”……我们几人忙得团团转。有一块紧挨着埋葬为解放这片土地而献身的无名烈士坟墓的地块,溢水已偷偷向埋葬忠骨的地方流去……说时迟,那时快,这时候“小熊”老师,真得像被激怒的“熊”——雄起来,只见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扑通一声跳进豁口,双脚堵住流水,喊道:“快往这里铲土……”那声音近乎声嘶力竭。我们几人被他的举动激励着,一齐上前,终将豁口溢出来的水用土止住了。此时,被云层遮住的月亮终于露出脸来。借着月光,大家发现,我们几人都和小熊同志一样,两脚浸泡在泥水地里而浑然不知。这真是人多热情高、力量大,怎怕它天寒地又冻!

第二天,我们再接再厉,和学生一起将埋葬烈士忠骨的坟墓迁往较高台阶的荒地上,我心里默默念道:“安息吧,烈士英魂!”

次年的清明节,小熊同志和我与全校师生给烈士们扫墓,望着新耸立的墓碑,我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拳头宣誓:誓将烈士们遗愿进行到底!

小熊同志按照全公社规划蓝图要求,决定和师生一起,将原有的农中校址扩建。新修建的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等工程,除了砌房屋的砖柱和打地基,是外请的师傅完成的以外,其他活计基本上是师生自己动手,如和泥,抹墙等等。值得自豪地是,小熊同志和我都是抹墙泥的高手。那时虽说累得手腕酸痛,但谁也不呻吟和叫苦,倒是看着彼此对方脸上被泥土和汗水溅的左一道、右一竖,活像戏剧里大花脸模样,开心地互相“打斗”、逗乐,笑个不停。一天的劳累和疲劳云消雾散。那时候,我真的觉得无忧无虑,尽享集体生活其乐无穷情韵的畅快啊。到了婚配年龄。小熊的长相不佳,可以说成了大家关心的焦点问题。学校有两位年长的教师,出了个主意,可将本地农中毕业女学生送师范学校培养学习,回来以后,可在其中推荐一位女子给小熊老师做个如意娇娘。这个主意得到公社领导的重视并批准,选送一些女学子外出学习,终使其中一位与小熊老师结为“秦晋之好”。值得一说的是,已经近30岁的小熊同志,对婚姻问题却表现得出奇的冷静,不急不闹,照常他的教学工作,照常和一些酒友们亮拳比试,吆三喝五猜拳喝酒……他笃定泰山,稳坐钓鱼台。那个时候,一则我们关系极好;二则我和他同是学校领导,年龄又相仿,常在一起谈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类话题,他总是淡淡一笑。后来我才弄明白,因为有了一位女孩子已答应学习回来嫁于他做新娘,我这天天做他婚姻促进派的心愿终算可以放下来了。在我离开工作了10年的农村中学之际,小熊同志终于完成人生的大事之一——成家立业了,我为他高兴。

至今,小熊同志和我同在一个都市里。虽说不常见面,但我仍很想念他,我们毕竟是在那个艰难的日子里共同生活和工作过,有过忧愁,也有过欢乐的同一时代的人。有一次我和小熊夫妇邂逅在一位过去的同事家里,和他爱人谈起小熊同志的故事。其妻如是说:他还是小熊,不像“老熊”。作为丈夫,他在家不争发言权;作为父亲,他和儿子相处得像兄弟。生活了许多年,我没见他耍过大丈夫威风,也不见对儿子摆老子威风……

听着似乎像是抱怨,实则褒奖的话语,我忍俊不笑言道:“因为他是小熊啊!”

2005年,我的“舞步曲”

这个文章标题命名很别扭,但我还是引用“舞步曲”的说法,实际上,即是我要拿起笔,将2005年所经历和要去办理的几件“大事”写出来。要不我会觉得很遗憾和不安的。

新的一年,国家要发展,再上新台阶,要制定短中长计划和蓝图。作为国家的组成“细胞”——家庭,新年里也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作为我们这个小家庭的一家之长,不得不考虑丁酉年该干些什么,达到的奋斗目标?虽然说在过去的甲申年岁末,我脑子里就为此反复转动过,想留下些只言片语。由于懒惰和有其他事情缠身,一拖再拖,拖至如今,春天也将过去了。但是总放不下那份心,这也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吧!罢,罢,罢!还是将那新一年的“舞步曲”的计划写出来,权当是为写作练笔而为吧;再说写作也可以陶冶情操,去掉烦恼和忧愁,何为而不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