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飞速发展,同时也迫切需要补充新的血液,这就好比要想果实长得又快又大,就要不断的给它浇水施肥。想要工业发展硕果累累,做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最好的养料,新的技术革命无疑成为催生婆。
在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主导,诞生了托马斯炼钢法、蒸汽涡轮、内燃发动机、汽钻、裁截机、发电机、电动机、远距离输电、电灯、电车、电话、无线电以及从炼焦煤中提取氨、苯和人造染料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设备。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利用和普及,推动了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等原有重工业部门凫趋雀跃地发展,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一系列新兴的重工业、化学工业部门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兴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迅速增长。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进一步调整,产业现代化运动在世界许多国家兴起,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也先后实现了经济起飞。
在科技革命不断兴起的潮流中,只有善于把握和抓住机遇,才有可能赶上时代的发展,或后来居上,反弱为强。在这次上升期中,美国抓住了时机,经济实力逐渐赶超英国,成为这次经济赛跑中的冠军。世界经济重心也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世界经济格局也由此发生重大转变。德国也超过英国的发展迅速,夺得了第二名,英国和法国则因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而屈居第三和第四位。俄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形势也有明显的提高。对世界其它国家而言,高科技革命的兴起给它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更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追逐利益的力也是永不止息的。美、德两国的经济高涨因之也免不了投机泡沫。特别是美国,是在英国资本的刺激下膨胀起来的。1873年危机之前,资本家为了大规模修建铁路,开办工业企业等,大量追加生产资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涨。投资和生产猛烈扩大,市场需求远远跟不上增长,结果便是企业破产,生产急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工资降低,经济萧条。美国铁路建设由景气转为萎缩,各国停止了对美国的资本输出,美国纽约对工业界的拨款也停止了。缺乏货币支持的经济增长,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路往下跌,美国人一时呼天抢地,虽然这样的消息在经济危机的今天来看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在当时,恐怕观者还是要扶一下眼镜。
电气时代的重工业大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科学家们对电力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发明了一系列的电气化机器。电力开始被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从此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初,美国已是一个有较好基础的农业国。南北战争前,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8%。在电力的推动下,1870年起美国工业产值开始超过了农业产值,占64.4%,其中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很大。在农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强有力推动下,美国的重工业在南北战争后的三十多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
德国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它因70年代初普法战争的胜利,夺得了法国的重要工矿区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及50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从而大大增强了德意志帝国的经济基础,并掀起了一个“滥设企业”的热潮。
19世纪70年代,国际竞争的加剧更使德国依赖先进技术,德国的企业主把先进技术当作发财致富的手段,十分注意科技情报,对新技术、新发明很敏感。一旦国外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只要是德国需要的,德国企业主就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派出工业间谍把情报弄到手,动作之快令人吃惊。例如,1856年柏琴偶然发现品红染料,当各国科学界还在惊愕疑惑之时,德意志新工业界大亨们就已经生产了。1879年,托马斯碱性衬里手炉发明后不久,这一技术就在德国各地推广,使得原来的冶炼工程师束手无策的洛林磷铁矿成为工业钢铁的主要来源,这一冶炼技术在德国的推广,极大地推动了钢铁工业及重工业其它部门的发展。因此,威斯特伐利亚的钢铁企业主在采用新技术和新发明成果方面比任何外国竞争对手都快得多。正因为这样,科学技术推动近代化的力量在德国表现比英、法两国要突出得多。从1867年至1873年,德国建成了近100座炼铁炉,炼焦设备也由920个增加到1720个。德国的生铁产量,从1866年的100万吨,增加到1873年的200万吨;钢产量从1866年的10万吨,增加到1874年的160万吨。
英国的重工业在这个时期也获得较快的发展。煤产量从1868年至1873年连续增长5年,从1.05亿吨,增加到1.31亿吨,增长了25%;生铁从1866年至1872年持续增长6年,从459.7万吨,增加到685万吨,增长了49%。英国资本还大量参与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铁路建设,并向这些国家出口生铁、铁轨、机车车辆和铁路建设所需的机器,从而带动了国内重工业的发展。
法国在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高涨中表现乏力。在普法战争之前,它的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经开始下降。普法战争之后,由于重要工矿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德国,不仅使得法国的棉纺织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而且因煤、铁等资源的丧失,抑制了重工业的发展。但由于70年代初的农业丰收扩大了市场购买力,因此1873年上半年也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俄国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围绕着创办工业企业和修建铁路等,也掀起了“企业滥设”的高潮。
总之,在7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经济高涨中,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各国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的使用,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重工业建设的发展,导致了固定资本投资热潮,“滥设企业”成为一种国际现象。随之而来的则是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大,超越了市场的容纳能力和广大群众的购买能力,终于导致了一场不可避免的生产过剩危机。
飞速延伸的铁路带来了什么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扫除了南部奴隶制的障碍,扩大了南部对北部工业品的需求,也加快了西进的步伐,铺设新的铁路线仍然有着诱人的利润前景。但是美国经济每年的产出只有13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铁路的总投资就高达100亿美元。联邦政府为了筹措资金来发展铁路建设,制定了很多有利措施吸引私人投资和外国资本。美国私人资本在修建铁路项目上创造的财富效应很快就吸引了大量欧洲资本的流入,欧洲追逐利润的剩余资本推动了美国第二轮铁路建设的高潮。
从1850年到1873年20多年间,美国修筑铁路所需资金中,来自英国、法国、荷兰和德国等其他国家的境外资金的投资额占到50%,州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只有25-30%。在丰厚的资金基础上,美国铁路建设得以飞速发展,到1870年营业里程达5.3万英里,1880年超过9.3万英里。到1900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9.3万多英里。尤其是在这期间,美国建成了横贯大陆的五条铁路大动脉,即:联合太平洋铁路(1869年)、北太平洋铁路(1883年)、南太平洋铁路(1883年)、圣塔菲铁路(1885年)和大北铁路(1893年)。这样,美国在几十年之内,就建成了一个连接南北、横贯东西、沟通城乡的庞大铁路网。铁路线的不断延伸,周边城市日益繁华,新的工厂不断落成,成为领跑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小巨人”,极大地推动了工、农、商等各行业的发展。
英国是最早出现铁路的国家,从1840年到1900年的60年是英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期,铁路营业路程由1350公里增加到35165公里,增加近25倍。铁路在速度、运量、成本等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使英国的内河航运黯然失色,很快确立了在运输市场中的“霸主”地位。
在铁路建设和美、德两国繁荣的带动下,英国经济也摆脱了上一轮危机的阴影。从1868年至1873年,英国钢铁出口值增加一倍多,从1760万英镑增加到3770万英镑,煤出口值从540万英镑增加到1320万英镑,但纺织品增加较慢,从7970万英镑增加到9420万英镑。但英国国内市场扩展缓慢,英国工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不过,虽然英国经济已让出第一的位置,但其规模仍不可小视。1970年时,英国的采煤量占世界采煤量的51.5%,生产生铁占50%,钢产量所占比例更高,而英国的棉花消费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德国从19世纪70年代起出现了全境范围内的筑路高潮,铁路里程由1870年的18560公里增加到1890年时的41818公里,其总里程为西欧和中欧之冠。
在19世纪下半叶的几十年当中,法国铁路也有了迅速的发展。1870年,法国铁路营业里程约为1.6万公里,到1900年,铁路营业里程已达3.6万多公里。
俄国、日本等国也都加紧了铁路建设的步伐。俄国在1837年才有了第一条铁路,但到1870年,铁路里程已达6400公里,而到1900年时则猛增到5.3万公里。日本建设铁路的历史更晚,1872年日本开通第一条铁路,1900年铁路里程也已增加到6000多公里。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是世界铁路发展的高潮期,截止到1900年时,全世界铁路营业里程超过65万公里,而到20世纪20年代则已增至127万公里。铁路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快速发展所引起的巨大运输需求,同时,铁路的快速发展也为工业和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运输保证。对于大多数国家,只有铁路才是使它进入世界市场的工具。因此,环绕世界的铁路网的初步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兴起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就是德国。当拿破仑的军队在1806年悍然入侵时,这个所谓的帝国根本无力抵挡,帝国中两个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遭遇惨败,普鲁士还被迫割让了一半的国土,支付1.5亿法郎战争赔款。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轰然解体,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当这片土地上连一个名义上的国家都不复存在时,人们想起了德意志诗人席勒的一声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席勒的朋友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颗德意志的心灵。
特定的历史环境必然出现特殊的历史人物,被誉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至19世纪70年代,德国已是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但英明的俾斯麦虽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却从不用于扩张领土,这为德国赢得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尾声时,德国的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早在19世纪30年代,便是德国这片土地起步工业革命的时期。与工业革命早期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德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然而,这一时期德国纺织业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显得很落后。德意志帝国建立前夕,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巴登等地的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在工业革命中,铁路建设对德国的工业扩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迅速转向以铁路建设为重点的重工业,通过铁路建设来带动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是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行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可是,饱经风霜的德国根本没有多少积蓄可用,不能像英、法这样资本雄厚的国家一样大手笔的进行改革。为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德国通过创制股份公司与股份银行等新的管理渠道,来筹集分散流动的社会资本。1846年,普鲁士政府将柏林的皇家银行转变为普鲁士银行,并赋予它发行纸币的权力,当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它便转变为中央银行。
德国的银行系统与企业保持更为密切的联系,双方共同参与企业发展,互相促进。德国银行不仅为企业提供长期贷款,甚至直接参与创办企业,这对本国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从1850到1859年,德国成立的股份公司高达251家。德国的一些大银行,如1851年成立的贴现公司、1856年成立的德意志信贷银行等都创设于这一时期。
至1870年,德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3%,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国的10%,进入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行列。同期,英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2%与23%。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从法国手中获得阿尔萨斯及格林地区后,使德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增加了宝贵的铁储备。而且,从工业革命一开始,德国就拥有比英国更有效的新式机械。此外,德国政府还通过建立运河网与铁路网,并提供关税保护和津贴,以及制定出能培养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与技师队伍的教育体系,为完成以电气化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914年,德国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方面,超过了欧洲其他所有的国家,并在采煤与纺织工业紧随英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