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经济危机教你学理财
7549400000010

第10章 1900-1903年——日俄的第一次重感冒(1)

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如同涨潮落潮,该涨的年头经济必定繁荣,该跌的年代经济必走向衰落,因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它表现得跌宕起伏,在风雨飘摇中不断成长,因而金融危机频频不断的出现似乎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时间走到1900年,在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后,危机再次不请自来了。

过去人们看到的不是美国经济出汗,其他国家发烧,就是美国经济打喷嚏、其他国家着凉感冒,新兴的日、俄两国也在这一轮危机中跟着患上了重感冒。

1900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不需要繁琐地从种种经济层面来解释,单从年代之间的内驱力解释就很简单。该涨的年代就繁荣,该衰退的年代就衰退,历史的时钟好像被事先调试好了,到了那个点就自然的响一下。

钢铁拉动的繁荣

1873年,世界各国与危机“魔王”的再次交手使得各自都元气大伤。到1893年时,德国经济才超过危机前的情形而开始真正复苏;美国经济于1878年开始好转,但到1890才有了大规模的进步;英国经济复苏的时间与美国差不多。

不过,到1900年时,短短几年间,世界经济就已经元气大增,煤产量增加65%,生铁产量增加70%,而钢产量增加将近两倍,因为大部分铁被炼成了钢。1890年美国的钢产量为142.7万吨,1900年达到1018.8万吨。由于提炼技术不断进步,钢轨的价格从1878年的120美元每吨,降到1898年的17美元。而美国最大的卡内基钢铁公司还依然利润丰厚,每年净赚2000万美元之巨。

在这一过程中,是钢铁拉动了世界重工业的兴起钢材价格的不断下降,使一切钢制品,如机器、工具、铁轨、桥梁、机车、轮船等的需求都迅速发展和扩张,从而带动了新一轮经济繁荣。

1860年,美国人还不会炼钢,没有钢铁业,而到了1900年,美国的钢铁产量超过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总和,这些国家在当时可都是欧洲列强。30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其实正是钢铁业的发展,结实地壮大了美国经济。

1870年,美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工业股票,而到了1900年,它的工业股票已占据世界资本市场主流。1900年,美国GDP首次超过英国,而英国在此之前还是日不落帝国。

就像前面所讲到的,铁路的发展让美国迅速崛起,华尔街虽然为此也经历了不少动荡,但也因之变得越来越强大。而铁路的发展最需要什么?正是钢铁。

在当时西欧和北美的工业区,蒸汽动力火车已成为平淡无奇的代步工具,电气化的地铁都已经在各大都市里投入运营了。从1885年到1892年的7年时间里,全世界修筑的铁路线达19万公里,其中美国就修筑铁路7.5万公里。铁路给山川大地穿上了一件再也脱不下来的珍珠衫,资本和商业的统治,从此步入正轨了。欧美的富国可以更快地把落后国家和殖民地的商品运走,更快地倾销工业品和运输军队。铁路的普及也影响着芸芸众生的生活,对于美国西部的庄稼汉来说,他可以买一张火车票,跑到纽约去闯一番天地了;而对于城市小职员来说,他虽然可以住得离公司和衙门远一些了,但是从此上下班要在烦闷的咣当咣当声中度过。

铁路系统是工业社会最伟大的机械应用之一。不管刮风下雨,火车说几点几分到就几点几分到,乘客掏出怀表看一眼就知道了,完全不必与窗外的大自然发生瓜葛。能做到这样,一则需要倚仗钢铁做成的机器足够牢靠,二则就是需要用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报来指挥工人扳道岔、联车组等,保障轨道和时刻的有条不紊。否则的话,这些钢铁做成的大家伙跑得飞快,里面的乘客又多,要真是出点儿什么乱子,那麻烦可就大了。要想求得放心,得在时间上搞个“大一统”,由格林威治标准时间说了算,每个地方的“私有”时间要通通取消,必须对“时区”的概念绝对服从。这样下来,世界的联系便更紧密了。

但世界经济的分布也更加不平均了,由英国带头,各强国的工业和资本互相推波助澜,在时间和空间上一个区块一个区块地大铲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地皮。蒸汽机车在铁路上奔驰,把千里马和大力士都比下去了。滚滚的铁轮子后面,资本和商业也跟着撒欢儿。资本也在狂奔,货物在买进、卖出,东西还远在天边,就已经被定出了价钱。我们今天所赞叹的“全球化”,其实在一百年前就已经蔚为大观了。那时工业文明一片繁荣,如同乘风破浪的泰坦尼克号,不撞到冰山上是不会停下脚步的。

俄罗斯的振兴

1900年之前的30年中,世界上主要兴起了四个工业国家,即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其中美、德两国在1885年之前都已经很强大,而至1900年时,俄罗斯和日本已各自发展成为世界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国和德国前面已有讲述,这里不再赘述,下面讲下俄罗斯和日本。

俄罗斯自从脱离蒙古金帐汉国的统治后,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由一个并不大的莫斯科公国成长为地跨亚欧面积达228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持续不断的扩张能力让人惊叹,因为俄罗斯的扩张野心是其它国家难以做到的。

19世纪前的俄国是落后的农业国,19世纪初,俄罗斯险些被拿破仑灭国,但凭着睿智的统帅、英勇的士兵、广袤的国土和寒冷的气候,它奇迹般地打败了拿破仑的大军,并在之后的十几年内迅速发展成一个欧洲强国。

俄罗斯国土辽阔,东西方向横跨11个时区,铁路始终被视为国家领土的标记和象征,起着联结各部分领土的纽带作用,因而俄罗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铁路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伴随工业革命的展开,俄国掀起了铁路建设高潮,铺设了2.26万公里的铁路。铁路的发展又带动了冶金、煤炭、机械制造等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国工业体系的建立,推动了城市化进程。顿巴斯的煤、巴库的石油、南方的冶金业的进展都非常大。作为一个刚刚摆脱农奴制羁绊的后起国家,俄国以极快的速度跨入了帝国列强的行列。到90年代末,俄国的生铁和钢产量已超过法国居世界第四位,铁路线的长度也仅次于美国。俄国很快在世界面前站住了脚跟,并很快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化国家。

俄罗斯诗人丘切特说过这样一句话:“用理性不能了解俄罗斯,用一般的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着特殊的东西。”俄罗斯以东西方融合的智慧加上强健的体魄以及永不消减的贪婪,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力量相当的情况下,能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占据战略的主动地位,俄罗斯七百多年持续不断的扩张,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近代化过程中与欧洲诸国的合纵连横,更是玩耍的得心应手,于是它终成了一个面积、规模、军力、现代化和综合国力都很强的国家。

日本的崛起

日本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和开始产业革命的。在1868年后,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从这时起,日本就换了模样。

“明治维新”后日本主动迎接世界列强主导的全球化,第一次走上“脱亚入欧”型崛起之路时,欧美先进国家已经完成了产业革命,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为了避免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的维新改革宗旨很明确,即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在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同时,从增强军事力量和培植资本主义经济出发。

1868-1885年间,在接收幕府和各藩经营的军工厂和矿山的基础上,日本引进英国等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聘用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建设了一批兵工厂、采矿场,以及以生产纺织品、水泥、玻璃、火柴为主的民用“模范工厂”。这批官营工厂企业的建立,标志着日本产业革命的开始。

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明治维新各项重要改革陆续完成,政局也日趋稳定。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日本在1880-1885年整顿了货币,稳定了通货,还大规模地引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为促使私人向工矿业投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880年后,明治政府廉价地向私人转让官营模范工厂,出现了私人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的高潮,产业革命进入了迅速展开的新阶段。1884-1893年的10年间,工业公司的资本增加了14.5倍;1893年拥有10个工人以上的工厂已达3019家,其中使用机械动力的675家,职工38万人,产业革命已逐渐扩展到每个主要工业部门,重点也从过去以官营军事工厂为中心的重工业转移到以私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1885-1894年,纱锭生产量就增加了5.8倍。到1890年,日本就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了棉纱出口国。

但是,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一开始就没有稳固的基础。发展工业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靠农民缴纳的地租和地税,进口机器设备主要靠出口生丝的收入,工业品的市场也主要依靠占人口70%的农民。而农业是沿着半封建的小农经营的道路发展的,广大农民长期呻吟在高额地租和地税的压榨之下,生产和生活水平都极为低下。工人大部分也是农村来的打工者,薪水很少,并受着资产阶级严重的盘剥。落后的农业、狭小的国内市场同迅速发展的大工业之间的重重矛盾,使刚刚发展起来的纺织工业,在1890年就陷入了生产过剩危机。

而当时的明治专制主义政权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和进行对外掠夺,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这直接影响了之后50多年日本的国策和国家目标。

1894年7月25日,日本未经向中国宣战便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战胜后又迫使中国清政府与之订立了《马关条约》。这次战争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家变为压迫者的转折点,也是日本产业革命进入完成阶段的转折点。在战争中,政府比战前高出两倍的军事开支,使资本家得到大批军事订货,也积累了巨额资本。战后日本靠从中国索取的巨额赔款作基金,在1897年10月实行了金本位制,提高了日本的金融地位,并利用战争赔款大规模加强陆海军建设,扩建铁路网,极大地推动了私人资本的发展。同时,战争也使日本独霸了朝鲜半岛的市场,并夺占了部分中国市场,这就扩大了日本商品的销路。以甲午战争为起点,日本再次出现了投资热,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金融贸易,都获得了大发展。

在1895 -1900年的5年间,日本国内公司数增加了4665个,实缴资本额增加了4.7亿日元。增加的行业主要是运输业和金融保险业,这两种行业分别增加了390个公司,1.46亿日元资本金和1016个公司,1.96亿日元资本金,占实缴资本金增加额的72%。制造业增加了1429个公司和7971万日元资本金,其中增加最多的是纺织业,增加了406个公司和3222万日元资本金。与此同时,日本的进口货物激增,贸易逆差呈现慢性发展,进口品中20%以上是金属品(钢铁等)和机械类,由此可见这个时期设备投资额颇为活跃。

到1898年,日本的纱锭突破了100万支,机器纺纱占了绝对优势,1900年机器缫丝也占了生丝总产量的51.7%,日本进入了世界纺织工业发达国家的行列。在军事工业带动下,重工业也开始改变面貌。1897年开始动工兴建的最大钢铁厂——八幡制铁所,于1901年投产,使日本迈出了钢铁自给的第一步。20世纪初时,日本的煤产量已自给有余,1905年已有260万吨出口。以钢铁工业和采煤工业的发展为基础,造船、铁路和航运的发展也很快。1898年,三菱的长崎造船所建造了6172吨的大型轮船“常陆丸”,接近了世界水平。这一年建造轮船总吨位达到10万吨,日本已成为造船大国。

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轻工业、重工业发展迅速,公司企业和公司资本额成倍增长,纺织企业摆脱了危机,大量工业产品流向朝鲜及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

俄罗斯拉开了危机序幕

虽然俄国于19世纪九十年代迎来了其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可观的一次经济高涨。但是,俄国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国资本和进口机器、铁轨。外国投资者看中的是俄国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他们在本国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出路,就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1890年,外国资本在全部股份资本中约占25%,到1900年则占到了40%以上。

一瓶好啤酒可以摇晃出很多泡沫,摇得越久泡沫越多,极端情况下则是只见泡沫而见不到酒。俄国的发展类似于摇啤酒泡沫,因此,这一轮高涨既是俄罗斯大规模开发的开始,也使俄罗斯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迅速而持续的扩张最终引来狂热投机,滥设企业,虚估前景,股票和债券高溢价发行。

结果,1899年9月,俄国彼得堡发生了严重的交易所危机,从而拉开了这次经济危机的序幕,紧接着是铁路建筑的大规模削减,钢铁进口猛烈下降。有3000家工厂、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1901--1903年失业工人达20万人。没有停业的工厂企业也开始降低工人工资,延长工作日,把法定的11个半小时延长为12甚至14小时。

由俄罗斯拉开了通向经济危机的序幕后,1900年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在俄罗斯有大量投资并向俄罗斯大量出口的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最先跟进,英国尾随其后,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也进入了持续衰退期,一起被卷入危机的漩涡,20世纪世界经济的序幕便在这场危机中拉开。

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危机发生时,英国正在南部非洲进行侵略战争(英布战争),战争使英国的一系列工业部门获得了巨额的军事订货。即使如此,也未能免遭危机袭击。这次危机在英国从1900年一直持续到1904年。在此期间,一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如钢铁工业和造船工业)的生产下降了15--20%,失业人数增加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