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章中,本书以空间本身的研究和探讨为主体,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对中西建筑的空间现象、空间结构和空间本质进行了比较。而这些空间特征在形成过程中,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应给予明确的回答。因此,在本章中,将以空间形成原因的研究和探讨为主体,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对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阐释。
梁思成先生指出:“建筑显着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个因素:
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取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布鲁诺·赛维也指出:“含义最完美的建筑历史,是一种具有多种决定因素的历史,它转述历代建筑,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事物的全部。建筑所满足的是如此多样的需要,因此,若要确切地描述其发展过程,就等于是书写整个文化本身的历史。”建筑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要满足的是人的多种需求,因此影响建筑空间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时以这个因素为主,有时又以那个因素为主,综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建筑空间,由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空间特征。纵观中西建筑空间的发展,这些影响因素有来自自然的,也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文化的、技术的等多个方面。
为此,本书将从空间观、自然观、伦理与宗教思想、美学思想、科技思想等几个原因展开,揭示它们对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特征形成的影响。
第一节空间观念的原因
空间观通常是指人们对外部世界空间关系的根本看法。空间是一个历来被哲学家们广泛关注的重要范畴,因为对空间的认识,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我们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中国人与西方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在空间直观体悟的基础上,对空间概念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由于彼此的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观念。当这种空间观念一旦达成共识,又会影响和制约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也不例外。
一、空间观念与中国建筑室内空间设计
1)中国古代空间观念
中国古代空间观念的形成,是随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的不断认识和理解而产生的。古代中国人将日月年岁、春夏秋冬、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宇宙与房屋等概念,和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具体的空间、时间概念,并从对空间、时间的长期直观和体悟中抽象出时空概念。宗白华先生对此问题曾做过十分精辟的论述:“古代中国人的宇宙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的世界。
他们从屋宇得到空间概念。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
他的生活是从容的、是有节奏的。对于他的空间与时间是不能分隔的。春夏秋冬配合着东南西北。这个意识表现在秦汉的哲学思想里。时间的节奏(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率领着空间方位(东南西北等)已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可见,“空间”在古代中国人那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与“时间”、“方位”、“实体”有关,也与“人”有关,它不是一个孤立于人的生命活动以外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融时间、空间和人于一体的充满生命活动的时空体系。
(1)空间方位
空间观念的形成,最初与“方位”有关。中外学者在此问题上都有过研究,吕思勉先生说:“日月之代明,水火之相克,此皆足以见故人阴阳二元之信念者也。顾时则有四,何以释之?于是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说。日生于东而没于西,气燠于南而寒于北,于是以四时配四方。四方合中央而为五;益之以上方则为六;又益四隅于四正,则为八方;合中央于八方,则成九宫……”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多种因方位的不同而产生的空间观念,如二方位、四方位、五方位、六方位、八方位、九方位等,既有平面的空间观念,也有立体的空间观念。不过,在这些空间观念中,最基本的是“五方位”。张衡《东京赋》曰:“辩方位而正则。”薛综注:“方位,谓四方中央之位也。”将方位直接解释为由五方位构成。所谓五方位,是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位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个中方位构成的。中国古代有阴阳五行之说,与五行相对应的又有五大类内容,且相互对应。其中,就包括了“五方配五行”,即“东、南、中、西、北”五方,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这种说法在古代文献中可谓比比皆是。
五方位的平面空间观念作为一种“图式”,在被确定下来的同时,各个方位不是各向同性的,它是随着人们空间意识的觉醒,才逐渐认识到主导方位的重要性。在远古时代,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以东西向为主导方向,并以“东向为尊”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可能与当时的原始崇拜有关,在科学尚不发达而古人对自然现象又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产生某种崇拜,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例如,对“日”、“月”的崇拜,特别是对“太阳”的崇拜十分普遍,古代神话中就有十日神话和射日神话,《山海经》有“羲和生十日”的记载,庄子《齐物论》有“十日并出”的记载,《淮南子》也有“羿射十日”的记载,汉代画像石上还有羿射十日的图像等。由于太阳给人的生存带来光明、希望和生命,因此古人把它当作膜拜的对象,面对东方朝拜祭礼“太阳神”,其结果,使“东”与“西”这两个方位概念在古人的观念中逐渐形成。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人以居于天空东方的太阳为尊,发展出地面上以东向为尊的观念。
另外,至迟不晚于商周,古代中国人又形成了以南北向为主导方向,并以“南向为尊”的观念。此观念的形成与“北斗星”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古代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北斗星的重要性,通过对它的观察,来确定四季的更替与变化。由于对北斗星的依赖,使其地位日益提高,《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把“北辰”的政治意义表达得明明白白。《史记·天宫书》也有“斗为帝车”的记载,汉代武梁祠画像石上刻有天帝坐于斗车上的图案。北斗星有一个特点,即北斗七星的连线,始终指向几乎不变的北极星。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古人逐渐形成了以居于天空北部的北辰为尊的观念,并由此衍生出大地上以南向为尊的观念,如《圣迹图》中的“孔子拜北斗七星图”即是如此。
(2)空间与实体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最早提出“有”、“无”的空间相关性的是老子。他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通过三个具体的事物(车轮、陶器、居室),来论述“有”与“无”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老子的学说中,“有”与“无”代表着宇宙天地中两个对立力量的方面,万物都不可能只有“有”而没有“无”,也不可能只有“无”而没有“有”,即“有”与“无”是“有无相生”的关系,也是“有生于无”的关系。老庄的有无相生的空间观,在《淮南子》中得到发展,书中写道:“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又写道:“物之用者,必待不用者。故使之见者,乃不见者也。”
到魏晋时期,何晏、王弼将这种观点进一步发展为“贵无”论或“尚虚”论。《晋书·王衍传》记载:“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着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王弼《老子注》:“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若将以上观点落实到建筑中,那么,建筑的墙垣、门窗是“实体”,由墙垣、门窗围合、限定出来的则是“空间”,实体为“有”、“实”、“有形”,空间为“无”、“虚”、“无形”。由“有”与“无”、“实”与“虚”、“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可知建筑的实体与空间,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资”、有形与无形相映生辉的关系。这种辩证的建筑空间观,引导着人们从对建筑实体的关注转移到对建筑空间的重视。
(3)空间与时间
古代中国人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中,由空间的变化而得到时间的观念。何谓“宇宙”?《尸子》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也就是说,“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宇”与“宙”的组合,为无限延展的空间与时间的统一。这种把“宇”与“宙”两字连用,从一定程度上讲,显示出古代中国人习惯把空间与时间联系起来,甚至把两者当作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来看待的独特性。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许多关于空间、时间的论述。早在殷商时代,哲学家们就以《易经》成书于世,总结出“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阴阳学说,把“变”看成是宇宙的普遍规律,认为宇宙万物皆来源于变化,而变化又是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
《易经》曰:“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宇宙万物都处于一种周而复始的变化之中。正是《易经》的阴阳学说,为中国的空间观念奠定了最早的也是最根本的哲学范畴。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继承了《易经》学说,他不仅把《易经》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着作,还承认事物的变化是由两个对立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中庸”思想,主张“过犹不及”、“无可无不可”的中立而不倚的观点。孔子临川视水而发出喟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通过空间的变化而得到时间的感受,引发圣人对宇宙、人生流逝的感叹。道教学派创始人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同样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有无两种对立力量相互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结果。老子又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里的“橐龠”即风箱,他认为天地间犹如风箱一样充满了虚空,但这种虚空绝不是虚无,而是在虚空之中充满了“气”,正是由于虚空的存在,才有了万物的变化和运动。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不久,就为中国文化所同化,逐渐产生出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佛教强调:“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与“色”隐喻着物质世界与非物质世界的相互共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佛教教义中的因果、轮回,都是强调对立的两极在更高层次的时空结构中相互转化,不仅要考虑到在世,还要考虑到前世和来世。”
儒、道、佛教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尽管它们所使用的哲学语言不同,但在空间观念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即都持有融空间、时间于一体的时空观。
2)中国古代空间观念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中国古代在空间方位、空间与实体、空间与时间上所形成的观念,对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空间方位上,形成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为辅的方向,以及坐北面南为主、坐西面东为次的空间向背关系。受中国古代方位观念的影响,早期室内空间中存在着以东西向为主导方向,以及坐西面东的空间向背关系。如《礼记·曲礼上》曰:“为人子者,居不主奥。”规定了为人之子不能坐在“奥”。因为奥在室内四隅中是最尊贵的位置,即“西南角”。《尔雅·释宫》解释:“西南隅为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窔。”“奥”与“窔”都有幽深、黑暗的意思,“屋漏”与“宧”这两个名字,据许嘉璐先生研究,其来源说法很多,大多附会礼制,难以自圆其说。由室内四隅的含义可知,以坐西面东位置为尊,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而坐东面西位置为卑。汉代时,方位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坐西面东也改为坐北面南。传统的方位取向虽然在建筑布局中消失了,但作为一种礼俗,仍然保留在室内空间中,并转变为一种室内布置方式。如清代学者凌廷堪在《礼经释例》中说:“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说明即使到了清代,在坐北面南取向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坐西面东的取向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