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7543400000032

第32章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主要特征的比较(14)

其实,这种象征意义,在明清以前的宫殿中同样存在,而且在《周易》中可以找到它的思想根源,即《周易》诸卦中,与建筑直接相关的“大壮”思想。《周易·系辞下传》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大壮”卦中,爻辞和小象与建筑关系较少,彖辞和大象则与建筑关系紧密,彖辞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大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也就是说,规模上有气势之壮,制度上有等级之礼。正是这种“大壮”思想,客观上为宫殿追求壮丽提供了理论依据。于是,有了秦始皇大建阿房宫,西汉萧何据此提出“非壮丽无以重威”。从秦汉到明清,宫殿在空间上追求壮丽的内涵始终未变,以空间的“壮丽”,象征帝王的“权力”。

2)表达性处理

为凸显以宫殿空间为代表的人居空间的性质与意义,中国建筑在室内空间的布局、大小与形状、室内外空间关系、分隔方式、组织方法、界面处理上莫不浸染着“以人为本”的追求,这种追求在表达性处理上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空间布局强调“水平性”,以人伦为出发点。在建筑的水平性与垂直性上,水平性常用来“表示人的具体行动世界”,与人的世俗生活相联系。中国建筑正是如此,由一座座体量与空间都不大的单体建筑组成的、在水平方向上向四周延展的建筑组群,造成了一种建筑物匍匐于大地的感觉。平面布局和功能安排,常根据“人伦秩序”的原则来处理,如院落式住宅,长辈住正房,兄住东厢,弟住西厢,女眷住后罩房,不出二门。

第二,空间大小强调“宜人尺度”,以人的生理尺寸和心理感受为准绳。

在“卑宫室”、“适形而止”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建筑一般不建造过分巨大高敞的建筑空间,均以宜人尺度的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要求,显得亲切平和,即使宫殿、坛庙等重要建筑在尺度上有所扩大,但也很节制,很少出现那种超越人的生理尺寸和心理感受的空间,更没有出现过像哥特式教堂那种超人尺度的空间。

第三,室内外空间关系强调“自然之光”,达到人与自然的有机共生。中国建筑以横向的长方形空间为主,并以长边为主立面,中央设门进入室内,在北边落座后,便可掌握全部空间,没有丝毫的神秘感。主立面是面南的,明间、次间均设有隔扇形式的门窗,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来,使室内空间整天都是明亮的、暖和的和愉快的,人在这样的空间中与自然达到了有机共生。

第四,空间分隔强调灵活隔断,适应人的各种生活需求。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是在木结构建筑中采用自由灵活的隔断形式,以虚隔、实隔、仙楼等分隔和组织空间。由于隔断可以随时安装或拆卸,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操作,如在夏季来临时,常把隔断拆除,由小空间变成大空间,保障空气的对流、通风,冬季来临时,又将隔断装上,由大空间变成小空间,以减少空气的对流,达到保暖的效果,从重要建筑到一般建筑都是如此。

第五,空间组织强调“中心空间”,突出“人的空间”的重要地位。在“以中为尊”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各类型建筑都十分重视室内空间的中央位置,常把皇帝宝座、祖先牌位、佛像坛座、家长座位等设置在中央或中央偏北的位置,构成中心空间与边缘空间、主空间与次空间的组织关系,以此来凸显位于中央的人的空间的重要地位,形成一种主次分明、等级分明的有机整体。

第六,空间界面处理利用匾额楹联等装修手段,达到对人的教化目的。中国建筑的另一大特色,是各类型建筑常利用匾额、楹联等装修手段,把人生哲理、传统美德、儒教家训同空间结合起来,形成强烈的人文空间环境,以此来达到空间环境的教化功能。在各式各样的装饰手段和丰富多彩的装饰题材中,有一类题材即“吉祥如意,福禄寿禧”是社会各阶层人们共同的理想,从平民住宅空间到帝王宫殿空间、贵族府邸空间,甚至佛寺空间均可见到,莫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西方建筑:以神居为主的室内空间特质

1)性质与意义

西方建筑在空间的性质与意义上,与中国建筑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上一章中,从研究室内设计的角度,将西方建筑空间分成了宗教、宫殿、公共、住宅建筑空间几种类型。其中,宗教空间中的神庙空间是供神灵居住并为人礼拜用的,教堂空间是供上帝居住并为人礼拜用的,宫殿空间是供帝王处理朝政、生活起居用的,公共空间是供不同社会身份与地位的人社交用的,住宅空间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由这些物质性的用途,形成了空间的物质性功能。

而这些空间的功能与用途,从服务对象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即供“人”居住的和供“神”居住的。这样,也可以从空间性质上,把西方建筑室内空间分为“人居空间”与“神居空间”两大类。

从两种不同性质空间的发展看,人居空间中的宫殿空间,早在爱琴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但真正得到发展的是在15世纪末以后,到19世纪就停滞了;公共空间的发展虽然类型很多,但许多类型都不具有连续性,有些类型空间的形制也不够成熟。与人居空间相比,神居空间的发展则大不相同,从爱琴文化的正厅空间开始,古希腊的神庙空间就已经成为主要类型,古罗马虽以世俗的公共空间为主,但也充分发展了神庙空间,并于晚期产生了为基督教服务的教堂空间,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以教堂为代表的宗教空间成为此期的主要类型,从此以后,教堂空间便作为一种重要类型得到了持续的发展,由于发展很充分,它的形制、空间、结构、材料、装饰等方面都很成熟,常作为各时期不同空间形式的代表。可见,西方建筑在人居空间与神居空间的历史发展与文化选择上,与中国建筑恰好相反,它是以“神居空间”为代表,其中又以“教堂空间”为典型代表。

教堂空间作为基督徒奉献给上帝的居所,在中世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在欧洲一些保留下来的中世纪城镇中,我们常可以见到,教堂以高耸的外观形象成为一个城镇、街区的中心,成了“上帝之城”的象征;教堂立面以门廊、钟塔、飞扶壁、彩色玻璃窗、墙壁等将外部世俗世界与内部神圣世界隔绝开来,成了上帝“天堂”的象征;教堂内部以中厅的“路径式空间”导向半圆形圣坛的“终点性空间”,提供了通往“天堂之门”的象征。而“天堂”,正是教堂空间的意义所在。为了使教堂空间具有意义、象征天堂,“中世纪的基督徒有个明确的答案:他们可以在《圣经》中寻求依据。”比如,《圣经》中的“诺亚方舟”、“摩西圣幕”、“所罗门圣殿”、“雅各天梯”等,其中所罗门在圣城耶路撒冷建立的圣殿最为重要,成为后世教堂的滥觞。教堂空间的象征意义,也可以在《圣经》中寻找到它的源头。《旧约·创世纪》记载:“他(雅各)到了一个地方,因为太阳落了,就在那里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块石头枕在头下,在那里躺卧睡了。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头顶着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耶和华站在梯子以上,说:‘我是耶和华你祖亚伯拉罕的神,也是以撤的神,我要将你现在所躺卧之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你的后裔必像地上的尘沙那样多,必向东西南北开展,地上万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我也与你同在,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保佑你,领你归回这地,总不离弃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应许的。’雅各睡醒了,说:“‘耶和华真在这里!……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门。’”

2)表达性处理

为凸显以教堂空间为代表的神居空间的性质与意义,西方建筑在室内空间的布局、大小与形状、室内外空间关系、分隔方式、组织方法、界面处理上处处体现出“以神为本”的理念,这种理念在表达性处理上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空间布局强调“垂直性”,以尽可能的高度接近天国。

相对于水平性,垂直性“常被看成是加入空间的神圣次元”,与神的神圣世界相联系。西方建筑着力于垂直方向的发展,源于宗教观念中的“天堂”与“地狱”概念,以及《圣经》中的“通天塔”故事,西方人从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对天国的向往,而哥特式教堂把这种向往表达到了极致,向下挖地下墓室,向上几乎没有极限,使教堂空间表现出一种尽可能向天国接近的强烈愿望。

第二,空间大小强调“超人尺度”,以表现上帝在人世的天国。

西方建筑从古罗马开始,就追求巨大高敞的室内空间,这一传统为中世纪建筑所继承,经过罗马风建筑的发展,到哥特式建筑已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建造超大尺度的纵向空间和高直空间,目的是竭尽一切所能创造上帝在人世的天国,无视人的尺度以及人与空间的关系,只是让人在这种空间中感受到上帝的伟大、威严和慈悲,实现宗教对人的心灵的震慑。

第三,室内外空间关系强调“神性之光”,以表现超自然的天国图景。

西方宗教建筑从古希腊开始,都是以纵向短边为主立面,早期是“坐西面东”,后来改为“坐东面西”,以清晨阳光的顺光和逆光来增强宗教空间的神圣感、神秘感,哥特式教堂由于窗户大开,可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接受自然光线的普照,然而,正是由于彩色玻璃窗的大量使用,使原本“自然”的光线转变为充满“神性”的光线,在这种神性之光的照射下,教堂空间表现出一种超自然的天国图景。

第四,空间分隔强调固定隔断,将“神的空间”与“人的空间”隔绝开来。

西方建筑由于采用砖石结构,室内空间主要通过内墙、柱子等隔断形式来实现对空间的分隔与组织。在中世纪教堂中开始使用以金属、石、木等材料制造的“屏障”,把圣坛与教堂其他部分隔开,主要是把代表“神的空间”的圣坛与代表“人的空间”的中厅隔开,以显示神与人的区别。屏障是固定的,但是通透的,屏上常用《圣经》题材的壁画、雕刻装饰,后来,屏障被栏杆所取代,有的教堂甚至连栏杆也不设。

第五,空间组织强调“终点性空间”,突出“神的空间”的重要地位。

西方建筑由于采用集中型布局,特别重视空间序列的创造,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手法。教堂空间的序列可以通过一条路径得到阐释,而这条神圣的路径,在哥特式教堂中有着最精彩的表达,以门廊为起点,经过路径式空间的中厅,达到终点性空间的圣坛,在这里“从耶稣基督身上,看到了生命路线的终点”。

第六,空间界面处理利用彩色玻璃窗画的装饰手段,达到对宗教的宣扬和对人的教化。

彩色玻璃窗自罗马风建筑开始使用后,到哥特式建筑达到高峰,教堂为了引导信徒们接受上帝的启示,将窗户用一幅幅彩色玻璃窗画填满,这些镶嵌画的内容都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作为“不识字的人的圣经”,以此达到对宗教思想的宣扬和对人的思想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