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建筑:朴素的室内空间界面处理
1)地面
中国建筑室内地面曾经使用过多种铺筑方法,有夯土地面,即在土地面上用细泥抹面或火烧烤地面;有用席铺地,所以说“席地而坐”;有用织物铺地,称为“地衣”;有用木板铺地,宋《营造法式》称为“地棚”;还有用地砖、石板铺地等。不过,总的来说,室内地面使用较多的是土地面和砖铺地,并由涂饰土地面发展到砖铺地面的做法。
(1)涂地与铺地
从新石器时代起,建筑中就开始使用夯土地,在室内夯土地表层,用细泥抹面或火烧烤地面,使其硬化,以防潮湿。周代有在地面上涂饰一层由细泥掺合砂子、石灰组成的面层,如陕西岐山凤雏村建筑遗址的地面处理即是如此。《说文》曰:“墀,涂地也。从土犀声。礼,天子赤墀。”段玉裁注:“尔雅,地谓之黝。然则惟天子以赤饰堂上而已。”说明当时室内地面主要涂成黑色,唯独宫殿涂成红色,为天子专用。随着夯土技术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已经能用夯土构筑大型的台榭建筑。由于夯土台基、夯土高台的表面不平整,往往需要进行二次装修处理,即在夯土层表面用泥灰找平,然后在找平层上涂饰面层,以起到保护夯土层及美化装饰的作用。如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主体殿堂的地面处理,就是在夯土高台的基础上,先用黄土找平,然后抹细泥,再敷砂泥面层,最后涂饰红土色。汉代宫殿室内地面又有“丹墀”、“玄墀”的做法,即把地面涂成红色、黑色。《西京赋》记载了未央宫前殿作“青琐丹墀”,《西都赋》记载了未央宫后宫为“玄墀砌扣”,就是其例。西汉时,宫室建筑已用砖铺地,当时称砖为“令壁”,到东汉时,砖已在民间建筑中使用,这从洛阳汉河南县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可知,当时的人们不仅用砖铺地,而且还用砖砌墙和井壁、包囷。随着地面铺砖的不断使用,在夯土层表面涂饰面层的做法逐渐减少,即使在后来的一些建筑中仍使用此法,那也只是传统做法的余韵。
“砖”,是一种以粘土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迄今发现最早的铺地砖,是陕西扶风县齐家区黄堆出土的西周铺地砖,形状为方形,尺寸约50cmX50cm,底面四角各有半个乒乓球大小的乳突,使用时可以紧嵌在黄土底层。春秋战国出土的铺地砖,一般为方形,尺寸约35cm~45cm之间,正面除素面外,还有各种纹饰,如米字纹、绳纹、回纹等,多为阴刻图案,如山东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出土的地面砖;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出土了一种截面为平行锯齿纹的铺地砖,尺寸50cmX35cmX5cm。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制砖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秦始皇陵俑坑长廊内,出土了一种略呈楔形的铺地条砖;汉代墓葬主要以砖为材,仅砖墓类型就有空心条砖、楔形砖、企口砖、楔形企口砖等,不过用于铺地的主要是方砖和条砖。南北朝室内地面情况不详,从出土的建筑构件看,很少有铺地砖。唐代宫殿室内地面,据《含元殿赋》记载,前殿“丹墀夜明”,后宫“玄墀砥平”;另据考古发掘,大明宫室内地面有铺石板和铺地砖两种做法,麟德殿前殿、中殿和通道的地面,主要用石板铺砌,中殿西梢间用黑色素面方砖铺地,尺寸50cmX50cm,后殿和回廊用灰色素面方砖,尺寸35cmX35cm,砖的铺砌技术也很讲究,侧面磨成斜面,从砖的正面看,几乎看不到灰缝。宋代建筑对砖的使用量大增,表明此期的制砖技术较唐代又有很大的发展。《营造法式》中有专门“砖作”制度的记载,“铺砌殿堂等地面砖之制,用方砖,先以两砖面相合,磨令平;次斫四边,以曲尺较令方正;其四侧斫令下棱收入一分。”规定了殿堂地面铺砌方砖的做法。
从明代起,建筑室内使用铺地砖已经很普及,不仅用于重要建筑,也用于民间建筑中。根据砖的质量和铺砌技术,可分为“粗墁”和“细墁”两种做法,同时分为“条砖粗墁”、“方砖粗墁”、“方砖细墁”、“金砖墁地”四个等级。粗墁是用较普通的条砖、方砖铺墁;细墁须用五面加工的方砖,油灰挂缝,坐浆铺墁,然后用水磨平整,最后上生桐油浸透。至于“金砖”的制作过程,明代工部官吏张问之在《造砖图说》中作过详尽记述:首先是成泥,“土必取城东北陵墓所产乾黄作金银色者。掘而运,运而晒,晒而椎,椎而舂,舂而磨,磨而筛,凡七转而后得土。复澄以三级之池,滤以三重之罗,筑地以晾之,布瓦以日希之,勒以铁弦,踏以人足,凡六转而后成泥。”其次是成坯,泥“揉以手,承以托版,砑以石轮,椎以木掌,避风避日,置之阴室,而日日轻筑之,阅八月而后成坯”。最后是烧制,“凡百三十日而后,窨水出窑。”如北京故宫室内铺地转中,“有一种尺七以上的方砖(一般为二尺和二尺二寸),质地极细,敲之铿然,声若金属的方砖,称为金砖,产于苏州松江等七府。故宫主要宫殿的室内都是用金砖墁地。”
(2)须弥座与地平
在室内地面的处理上,还有一种方式,即在一些重要建筑的室内,常在地面中央或中央偏后地方做成抬高的地台。
佛教建筑的殿堂内,就设有一种高起的佛坛——“须弥座”。
它原是印度佛教中佛像的坛座,东汉时随佛教传入中国。“须弥”为“Sumeru”的音译,意为妙高,是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被认为是人类所居世界的中心,日月环绕此山旋转,三界诸天依此层层建立,以须弥名座,取其稳固之意。中国最初的须弥座实例,见于北魏石窟的塔座及佛像座,形式较为简单,仅用数道直线叠涩和较高的束腰组成,也没有太多的装饰,如山西大同云岗北魏第6窟的塔座。从唐代起,须弥座的使用渐多,如佛光寺大殿的砖砌佛坛、南禅寺大殿的砖雕佛坛,都是须弥座式。宋代须弥座不仅有文献记载,也有实物留存。《营造法式》对其形制和做法都有详细的规定:“垒砌须弥座之制,共高一十三砖,以二砖相并,以此为率。自下一层与地平,上施单混肚砖一层,次上牙脚砖一层,次上罨牙砖一层,次上合莲砖一层,次上束腰砖一层,次上仰莲砖一层,次上壶门、柱子砖一层,次上罨涩砖一层,次上方涩平砖两层。如高下不同,约此率随宜加减之。”实物中的正定隆兴寺佛香阁的须弥座佛坛,其形式与法式大体相同。辽代独乐寺观音阁的佛像底部,建有木雕须弥座式佛坛。辽代善化寺大雄宝殿,把佛坛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通长的坛座,上层分别建有五座须弥座式坛座,形式繁常通过须弥座与背光互为配合,烘托出佛像的神圣和高大。从元代起,须弥座形式开始简化,一些装饰已不太使用。到明清时,除佛教建筑外,其他一些重要建筑也使用了须弥座,既有砖石雕也有木雕,木雕须弥座主要用于室内。此时,人们早已忘记了它在佛教上的意义,只是把它作为代表尊贵的象征。
宫殿建筑的殿堂内,也设有一种高起的地台——“地平”。清史料记载:养心殿“中三楹为当阳正座,中设黼扆地平”。“黼扆”是指屏风,“地平”即抬高的地台。地平的大小、形式和装饰,常根据它所处空间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里主要以北京故宫宫殿内的地平为例加以说明。在重要的礼仪空间中,地平一般较高,如太和殿的地平,高0.98m,有7级台阶;乾清宫的地平,高0.45m,有4级台阶;保和殿的地平,中阶有7级,东西两阶为6级;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的地平也较高,有4级台阶。在一般性的礼仪空间中,地平高度较为低矮,如中和殿、交泰殿、养心殿、储秀宫等的地平仅1级台阶之高。地平一般为横向长方形,面阔采取充满1开间的尺寸,进深3m 左右。但也有特例,如太和殿地平的进深就大于面阔尺寸,形成纵向长方形。地平形式均为须弥座式,因采用木雕,常采取与砖石雕不同的比例,一般随高度的变化,按比例缩减上下枋、上下枭及腰串的尺寸。地平装饰有繁复与简洁的区别,较高地平常在表面作雕刻,有的还要贴金,较低地平几乎没有装饰。北京故宫的地平常与宝座、屏风互为配合,组成“地平宝座”和“宝座围屏”的格局。地平在这种格局中起到扩大宝座整体形象的作用,突出宝座在整个室内空间中的核心地位。
2)墙壁
中国建筑的墙壁,按材料分,有土墙、砖墙、石墙、木墙、编条夹泥墙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土墙和砖墙。土墙又有夯土墙、土坯墙等。夯土墙是中国最古老的墙壁之一,自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都有使用,即使在唐大明宫遗址中也可以见到。砖墙的使用晚于土墙,从晋南北朝开始,用砖砌筑地面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到明清时,重要建筑和部分民间建筑都使用了砖墙。
新石器时代,室内墙面使用细泥抹面、烧烤土墙面,与地面做法相似。夏商周室内墙面用白石灰抹面。《尚书》记载:“若作家室,即勤垣墉,惟其涂暨茨。”《尔雅》曰:“墙谓之垩。”《释名》解释为:“垩,亚也;亚,次也。先泥之,次以白灰饰之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出土的白灰抹面墙,证实了这种说法。西周还对柱子上所涂的颜色作了规定:“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黊。”将建筑色彩纳入到严格的等级制度中。春秋战国宫殿中的室内墙面及柱身,都涂成了红色。据考古发掘,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的墙面做法,先是涂墁细泥,然后在其表面加墁红色细泥,最后用砾石磨光压实,做成平整光洁的红土色面层。此外,在陕西凤翔秦都雍城出土了一批青铜构件,称为“金釭”,用在土木混合结构房屋承重墙内侧壁柱与壁带的连接处,起到加固构件的作用,其表面铸有装饰纹样,据此可以了解当时室内装饰的情况。汉代室内墙面及柱身的做法,形成了墙面涂白、柱身涂红的基调,当时的赋文中有不少关于“皓壁”、“丹楹”等的描写。柱、枋等木构件上常施以彩画,以起到保护材料和装饰美化的作用。西汉未央宫的后宫,据《西都赋》记载:昭阳舍“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裹以藻绣,络以纶连……金釭衔壁,是为列钱”。《汉书》记载:昭阳舍“壁带往往是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可见,室内墙面及壁柱的装饰,极为华丽。
魏晋南北朝,木构建筑仍沿用秦汉以来的夯土墙做法。在墙壁表面,嵌入隔间壁柱,柱身半露,壁柱之间用壁带联系,魏晋时仍以金釭作为连接构件,但到了北朝,文献中很少提到金釭。这时期,重要建筑的墙面及柱身,流行着墙面涂白、柱子涂红的做法。
如《景福殿赋》记载:“周制白盛,今也惟漂。”说明曹魏时墙面涂色,是上承周制涂成白色。《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洛阳胡统寺“朱柱素壁,甚为佳丽”。同书载:北魏洛阳高阳王雍之宅“居止第宅,匹于帝宫,白壁丹楹,窈窕连亘,飞檐反宇”。由此可知,白璧红柱是此期宫殿、庙宇、贵族住宅的常用做法。隋唐建筑的室内墙面及柱身,与南北朝大抵相同,如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殿阁的柱枋、斗栱等木构件,表面都涂成赭色或红色,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及重玄门附近殿庑墙壁的内壁均为白色粉刷,现存唐代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的柱枋等木构件多是红色,墙面为白色。宋代初年敦煌莫高窟木构窟檐室内墙面的做法,保留了晚唐五代的许多特点,在壁柱、额枋、斗栱等木构件上有不少彩画。汉代以来在柱、枋上使用金釭和装饰珠玉的方式被彩画所代替,彩画中的箍头式样就是对昔日金釭的模仿。《营造法式》中有“应以灰刷砖墙之类”的规定,也有合红灰、黄灰、青灰的配合法,还将彩画分为“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三晕带红棱间装”、“解绿装饰屋舍”、“解绿结华装”、“丹粉刷饰屋舍”、“黄土刷饰”、“杂间装”九种做法。这些都说明宋代在墙面柱身的处理上已有多种淡色、多彩的做法,与唐代建筑相比,宋代建筑更加华丽。
明清时期,由于制砖业的大发展,建筑墙壁普遍使用砖墙。嵌入墙壁隔间的壁柱,其柱头之间常用额枋,随梁枋等作水平构件,使柱网本身的整体性加强,加上用砖砌筑墙壁,墙面上其他水平构件已经明显减少。清代室内墙面的处理,因建筑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做法。宫殿等重要建筑的殿堂常刷成黄色,如北京故宫殿堂用“包金土”粉刷,这是一种优质黄土,主要产于京郊及山东等地。
北方住宅的厅堂刷成白色,在使用白灰的基础上,还用纸裱糊墙面,所用纸张,早期是生宣纸,后期为银花纸、大白纸。南方住宅、园林建筑的厅堂刷成白色。清代柱子以金色为最高等级,但涂饰红色仍然是最高贵的建筑色彩,额枋上常施以彩画。清代彩画较前代又有发展,官式彩画大体分为“和玺”、“旋子”、“苏式”三类,和玺彩画主要用于宫殿、坛庙、陵寝的主体建筑,旋子彩画多用于宫殿、坛庙、陵寝的次要建筑和寺庙的主次建筑,苏式彩画用于离宫、苑囿中。与官式建筑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的色彩不同的是,南方住宅、园林建筑大多使用栗色或黑色涂饰柱枋,其上也不施彩画,整个色调素雅、和谐。
此外,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建筑除了用粉刷、油漆、彩画、壁画、雕刻作装饰外,还有一种特有的装饰,即“匾额”、“楹联”。它们常置于建筑的主要墙壁、柱子、额枋上,成为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