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双排以及四排列柱,它们的柱截面的粗细、柱间距的宽窄,都会影响到室内空间的分隔。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根据柱子的柱径(D),归纳出五种主要的柱间距:“密柱式”的柱边间距,为1.5D;“窄柱式”近似于密柱式,根据R.P.普拉姆,这种柱间距为1.52D;“正柱式”的柱间距,为2D;“宽柱式”的柱间距,为3D;“离柱式”的柱间距最宽,为4D。此外,维特鲁威还进一步提出了“柱间优美的柱子”,是2.25D。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柱间距一般为20英尺左右(约6.10m)。晚期哥特式和早期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主教堂,为把它建成一座大教堂,采用了把一般哥特式教堂的尖券按比例放大的办法,其结果将柱间距扩大到62英尺左右(约18.9m)。到了19世纪哥特复兴时期,西方人又沿袭了传统的哥特式做法,把柱间距缩至3m 左右。
2)固定的室内空间分隔
内墙、列柱两种隔断形式,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室内空间分隔方式。用内墙分隔空间,是一种“实隔”方式,室内空间被完全隔开,只以门相互连通。如上所述,墙壁上所开之门,主要有一道门、两道门和数道门。从它们在墙壁上的大小看,门所占有的面积远小于墙面的面积,况且墙壁上的装饰也显得特别重要,以上有许多实例都可以说明,装饰在某些时候甚至比门更为重要。此外,门本身也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由门框和门扇组成,属于实隔;另一种是只有门框,而没有门扇,属于虚隔。在西方建筑中,前者的使用较多,而后者的使用相对较少,一般来说,门厅与楼梯厅、大厅之间常用门框加以限定,不设门扇,而其他房间基本上是既设门框也设门扇,如凡尔赛宫的镜廊,与路易十四寝宫之间,使用带门扇的暗门,与战争厅和和平厅之间,只用门框,室内空间既有隔绝也有连通。
用列柱分隔空间,则是一种“虚隔”方式,它在分隔空间的同时,也形成了空间之间的连通。这种分隔方式在西方宗教建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由于各历史时期的柱间距不同,所以空间的开敞程度也不尽相同。如上文所述,希腊、罗马神庙的柱间距很窄,哥特式教堂的柱间距适中,佛罗伦萨主教堂的柱间距变得很宽,而哥特复兴式教堂的柱间距又变得较窄,如果我们撇开各种柱间距的尺度问题暂且不谈,就空间的开敞程度而言,显然,当柱间距很宽时,空间的开敞程度较高,而当柱间距很窄时,空间的开敞程度则较低。
以内墙为主的实隔方式和以列柱为主的虚隔方式,都是从水平方向上分隔空间。在西方建筑中也有一种是从竖直方向上分隔空间的方式,即“夹层”。这种做法是在较大的室内空间中,利用柱子在两侧或四周建有上下层的夹层。早在古罗马的巴西利卡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做法,由列柱划分出来的侧廊之上,常建有夹层。早期基督教建筑继承了这种做法,到罗马风时期,夹层又演变出两种形式,一种是面向中厅封闭,称为“盲拱廊”;另一种是面向中厅敞开,称为“楼廊”。哥特式时期,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侧廊的窗户、中厅侧墙的高侧窗,遂把盲拱廊降低,楼廊缩小,最后干脆取消了楼廊。但这种做法并没有完全消失,凡尔赛宫的礼拜堂即是一个代表实例,堂内四周被划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大厅由连拱廊将中厅和侧廊分隔开来,此处是供大臣贵族们用的,上层由科林斯式柱廊环绕着整个楼廊,此处是专供王室成员用的。夹层的封闭与开敞,和上下层的列柱大小、数量、柱间距有关。古罗马巴西利卡的侧廊,下层空间的高度一般大于上层空间的高度,这种做法也体现在中世纪教堂中,特别是哥特式教堂夹层的高度不断降低,以至于被完全取消。从这一演变过程看,中世纪教堂的夹层,上层空间较封闭,而下层空间较开敞。但凡尔赛宫礼拜堂的夹层恰好相反,上层空间较开敞,而下层空间较封闭。
西方建筑在室内空间的分隔上,主要有实隔、虚隔、夹层等方式。虚隔、夹层方式主要用于教堂建筑中,造成教堂空间的开敞与流通,而实隔方式广泛用于宫殿、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中,造成绝大多数建筑空间的封闭与隔绝。因此相对而言,西方建筑室内空间之间是封闭、隔绝的,也是相对静止的空间。这种空间状态,直到现代主义建筑的“流动空间”产生以后才被彻底抛弃。
第五节主从与序列
在中西建筑中,除少数建筑是单一空间外,绝大多数建筑都是由数个、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单一空间组合而成的复合空间,为了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常需要采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为达此目的,都使用了“轴线”这一手段来组织空间,然而,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主从”与“序列”两种完全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
一、中国建筑:主从分明的室内空间组织
1)轴线与方向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似乎并没有明确提到“轴线”一词,但纵观中国建筑与城市,这条轴线又是明确存在的。梁思成先生在1942-1944年撰写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说:“平面布局……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在1951年撰写的《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又说:“北京的城市格式——中轴线的特征。”从“中线”到“中轴线”,梁先生明确提出了中轴线的概念,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布局的重要特征。
中国建筑布局强调中轴线,而且这条中轴线是带有方向的,即南北向中轴线。建筑在这条轴线上延伸,广泛用于廊院式、合院式布局的建筑中,即使在自由式布局的园林中,也有一些建筑的布局使用了这种南北轴线。不但如此,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建筑实践中,还形成了一种“以北为尊”、“坐北面南”的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一、二号宫殿遗址,其宫殿的正门在主体殿堂之南稍偏东位置,与主殿尚未形成轴线关系,但周代陕西岐山凤雏村建筑遗址,已把大门、前堂、后室、院落都布置在轴线上,左右两侧厢房对称布置,形成了明确的中轴线之例。这种中轴线的院落式布局,一直延续了下来,到明清时期,绝大多数建筑都表现出这种布局特征,如北京故宫的前后三大殿,北京太庙的正殿、寝殿、祧殿,明十三陵长陵的祾恩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北京四合院的正房等,无不如此。而在这些建筑中,由于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这样,它们的室内空间也存在着中轴线,也具有坐北面南的特征,如皇帝宝座、祖先牌位、佛像坛座、家长座位都是如此,居于室内中央或中央偏北地方。
那么,室内空间除上述南北轴线、坐北面南的布置外,是否还有其他轴线及方向的布置呢?从有关史料看,在周代以前曾经有过“以西为尊”的观念,以及“东西轴线”、“坐西面东”的布置。由古代文献可知,当时宫室有“东西阶”制,即宫室堂前设有“东阶”、“西阶”,东阶供主人或臣属用,西阶供客人或尊长用,西阶地位比东阶高。周代宗庙已实行“昭穆之制”,天子之庙等级最高,排序也极为严格,始祖之庙居中,西边而面东,以下各世按“左昭右穆”排列,二、四、六世等为“昭”,列于北边而面南,三、五、七世等为“穆”,列于南边而面北。古人在席上座次也有讲究。《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坐不中席。”也就是说一人独坐时,以“中”为尊,既为人子,即使独坐也不能坐在席的中央,而要靠边坐。《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这是说席上客位在室的西边而面东,主位在室的东边而面西。有资料显示,秦汉时期室内布置中的坐西面东十分突出,在《史记》、《汉书》等文献资料中有大量记载。如《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载:“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乡坐,亚父南乡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乡坐,张良西乡侍。”这里是说项羽、项伯坐在西边最尊的位置,而刘邦仅坐南面,表明项羽的自大和对客人的不敬。此期也有不少实物资料,表明古人对室内西面的强调。如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的主体建筑,据考古发掘,在东墙、北墙开有门,南墙已毁,估计也开有门,而西墙未开门,为实墙,按秦人尊西的习俗,推测秦王宝座应该是置于西墙之下,与东面入口相对。秦汉有许多墓葬也采用了坐西朝东布局,如秦始皇陵园、西汉帝陵等,至于地下墓室也有实物,如河南密县东汉画像石墓等。杨宽先生指出:“在西汉、东汉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整个都城的造向由‘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这种城市朝向的重大变化,也带来了建筑朝向的变化。
从此以后,以坐西面东布置建筑的习惯,在汉族建筑中明显减少,至宋代逐渐衰微,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建筑中,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如辽代山西大同华严寺、沈阳故宫的清宁宫、北京故宫的坤宁宫和“南三所”的室内布置。
由此可见,“以西为尊”观念早已有之,至迟在周代就已流行,到汉代尤为突出,在室内布置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汉代以后,由于“以北为尊”观念的发展,使“以西为尊”观念发生了改变,室内布置在轴线及方向上,存在着以南北轴线为主、东西轴线为辅,以坐北面南为主、坐西面东为次的格局。
2)主从分明的室内空间组织
论及空间组织,常使人联想到空间布局中的“序列”。的确,“在优秀建筑中,结构的序列、功能的序列和审美上的序列统统都必须是紧凑而有机的。建筑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以这种组织序列的方法去进行他的设计。”在中国建筑中,确实存在着这种空间序列,它是由院落式布局来实现的,由一系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沿着一条南北中轴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
那么,在中国建筑室内空间的组织上,是否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空间序列呢?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作为地面建筑缩影的陵墓,其墓室就具有这种空间序列,如前文所述的汉代沂南画像石墓、唐代永泰公主墓、北宋河南禹县白沙一号墓、明代十三陵定陵等,它们的墓室或地宫,无不是沿着中轴线对称布置前后室和左右室,空间序列层层递进,其形制迥然是对地面院落式建筑的模仿。至于地面建筑,严格地讲,由于单体建筑规模不大,平面较简单,功能也不复杂,要在这样的室内空间中,实现外部空间的序列,似乎既很困难,也没这个必要。然而,中国建筑在室内空间的组织上,仍有自己的追求,创造了一种有“主”有“从”、“主从分明”的空间关系,形成了一种以“中心空间”为主、“边缘空间”为次的空间组织。
为深入阐明此问题,下面以单一空间、二元空间和多元空间的组织为例,结合现存建筑进行探讨。
单一空间组织:在现存建筑中,有一些重要建筑采用了单一空间,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北京太庙的正殿、明十三陵长陵的祾恩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永乐宫的三清殿等。虽然太和殿有左右夹室,属于多元空间,但由于正殿空间既巨大又完整,给人一种单一空间的意象。在以上建筑的室内,除佛光寺大殿采用东西轴线、坐东面西方向外,都采用了南北轴线、坐北面南方向。殿内沿中轴线布置皇帝宝座、祖先牌位、孔子牌位、佛像坛座、神像坛座等,它们都位居中央偏北地方,由于功能和性质不同,布置形式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种情形:一种是皇帝宝座,仅供一帝之用。第二种是佛像坛座、神像坛座,坛座之上一般供奉多尊佛像、神像,也有的坛座仅供奉一尊菩萨像,这是唐末以后追求供奉巨大佛像的结果。第三种是祖先牌位、孔子牌位,在牌位布置上与以上两种情形不同,如北京太庙的寝殿,殿内9间分9室,每室各设牌位;北京天坛的皇穹宇,殿内中央供奉昊天上帝牌位,两侧供奉清代前8位皇帝牌位;曲阜孔庙的大成殿,殿内中央供奉孔子像及牌位,两侧配奉颜回等十二哲像。空间组织的逻辑关系:北部是主要空间,南部是次要空间;北部明间是主要空间,东西次间、梢间是次要空间;西次间、梢间比东次间、梢间更为重要。
二元空间组织:在现存建筑中,二元空间并不多见,主要用于园林建筑中,如苏州留园的“林泉耆硕之馆”等。该建筑沿南北轴线布局,面阔5间,进深4间,带周围廊。馆内中间脊柱落地,在脊柱之间,明间用太师壁,左右两次间用圆光罩,两梢间为截间纱隔,将整个空间分隔为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空间,空间之间既有隔绝,也有流通,形成了一个环状路线,并与室外空间相连通。南部空间与北部空间的明间分别以太师壁作屏障,沿轴线在太师壁前设几案,案前对称布置一组坐椅,梢间也布置有坐椅。南部空间与北部空间的梁架、窗形、铺地、家具和陈设都不相同,北部梁架为“扁作”,线条直挺,雕刻繁复,南部梁架为“圆作”,敦实浑厚,朴素大方。北部太师壁上方,悬挂“林泉耆硕之馆”的匾额,提示了北部空间的地位要高于南部空间。空间组织的逻辑关系:北部是主要空间,南部是次要空间;北部、南部的明间是主要空间,梢间是次要空间,而处于两者之间的次间则是交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