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滋阴清热,活血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麦冬10g,生地黄10g,玉竹10g,丹参15g,黄连5g,栀子10g,酸枣仁10g,柏子仁10g,磁石(先煎)25g,珍珠母(先煎)30g。水煎服,每日1剂。
7.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白,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治法: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人参15g,附子6g,肉桂6g,炙甘草6g,熟地黄15g,山茱萸6g,淫羊藿15g,补骨脂12g。水煎服,每日1剂。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等),每日3次,每次4~6粒含服,急性发作时每次l0~15粒。具有活血理气,增加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的功效,可治疗冠心病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
(2)冠心苏合丸(苏合香、冰片、朱砂、木香、檀香),每次1丸。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胸痹心痛、气滞寒凝者,亦可用于真心痛。
(3)补心气口服液(黄芪、人参等),每次10m1,每日2次。具有补气养心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胸痹心痛气虚明显者。
(4)滋心阴口服液(麦冬、沙参等),每次10m1,每日2次。具有养阴和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胸痹心痛阴虚明显者。
2.简易方
(1)毛冬青100g。用水浸泡24小时,煎4小时后,浓缩成20ml,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冠心病各证型。
(2)山楂20g,草决明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冠心病各证型。
(3)五灵脂(醋制)10g,生姜3g。共捣碎,每次3g,冲服,每日1次或2次。
适用于冠心病瘀血阻滞者。
3.外治法
(1)姜黄10g,乌头5g,血竭5g,胡椒1g,三七3g,桂枝5g,麝香0.1g,川芎5g,薤白10g。研末,加入赋形剂,制成每张重1.5g小膏药待用,贴敷膻中、心俞穴。
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者。
(2)栀子12g,桃仁12g,蜂蜜30g。上两药研末,加蜂蜜调成糊状,摊敷在心前区,摊敷的面积约7cm×15cm,然后纱布敷盖,初用时,每3日换药1次,以后7日换药1次,6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冠心病各证型。
【转归预后】
(1)胸痹心痛虽属内科急、重症,只要及时诊断处理,辨证论治正确,患者又能很好配合,一般都能控制或缓解病情。
(2)若临床失治、误治,或患者不遵医嘱,失于调摄,则病情进一步发展,瘀血闭塞心脉,心胸猝然大痛,持续不解,至真心痛,预后不佳。但若能及时、正确抢救,亦可转危为安。
(3)若真心痛伴脉结代,或见心肾阳衰,水饮凌心射肺之胸痹心痛重症合并症,应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安全性及综合效应的优势,警惕发生猝死。
【预防调护】
本病发作大多和外因有关,所以平时应养性怡情,避免情绪激动;坚持体育锻炼,注意防寒保暖;以清淡素食为主,忌膏粱厚味,忌暴饮暴食;要戒烟酒,适当饮茶。
保持大便通畅。曾发生本病者,应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或冠心苏合丸等急救药,以备急需。病人应注意生活起居,避免邪气外袭,保持大便通畅。发病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脉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厥脱先兆。
第七节胃痛
胃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发病率较高。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等疾病,当出现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有关内容。
【病因病机】
1.寒邪客胃
外感寒邪
收引作痛
过服寒凉
不洁
2.饮食伤胃不节
偏食、偏嗜
3.肝气伤胃
肝郁气滞
肝郁化火
素体不足
4.脾胃虚弱饮食劳倦
久病服药或肾阳不足
胃腹的生理病理,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在病机上的相互影响与转化如下。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为顺,不宜郁滞。胃痛的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肝与胃是土木乘克的关系。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腹,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及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以及正虚不复等,均能引起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机阻滞而为胃痛。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致虚寒胃痛。如脾润不及,或胃燥太过,胃失濡养,或阴虚不荣,脉失濡养,致阴虚胃痛。
阳虚无力,血行不畅,涩而成瘀,可致血瘀胃痛。
总结病因病机如下。
(1)病因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
(2)病位病变脏腑关键在胃,肝脾起重要作用,胆肾也与之相关。
(3)共同的基本病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不通则痛”。
【诊断】
1.症状胃脘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
2.病因病机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3.病史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4.理化检查上消化道X线钡剂透视、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可见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鉴别诊断】
1.胃痞部位相同,同在心下;性质不同,一痛一满;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的病证。
2.真心痛部位相近,但其痛多刺痛、剧痛,且痛引肩背,病情危急,应高度警惕。鉴别用心电图等。
3.胁痛部位与兼症有所不同,胁痛以胁肋疼痛为主,伴胸闷、喜长叹息等。
4.腹痛部位不同,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急缓(久、暂):凡胃痛暴作者,多因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或暴饮暴食,以致寒伤中阳,积滞不化,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凡胃痛渐发,常由肝郁气滞,木旺乘土,或脾胃虚弱,木壅土郁,而致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2)辨寒热: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
(3)辨虚实: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据按,脉盛。虚者多病热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4)辨气血:初痛在气,久痛在血。在气者胃胀且痛,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痛时止,此乃无形之气痛;病属血分者,持续刺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此乃有形之血痛。另外食积、痰阻、湿停等,亦属有形之痛,也当详辨。
(5)辨脏腑:胃痛主要病变在胃,但由于胃与肝脾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所以在辨证时应弄清与胃痛相关病变脏腑的关系。如肝气犯胃,肝胃郁热,则常兼见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嗳气频作,发病与情志有关等肝气郁滞的表现。如脾气虚弱,中阳不振,则兼见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四肢不温,食少纳呆等脾胃虚寒之征象等。
另外,有时亦与胆、肾等脏腑有关,当随证辨之。
2.治疗原则基本原则:理气和胃止痛。但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邪实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又当兼顾。《医学真传》云:“但通之法,各有不同。
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六腑(胃)以通为补”“通则不痛”,此通非仅通下一法,凡针对病因,切合病机,祛除疾病之法皆通法。
3.分证论治
(1)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随症加减。
高良姜4g,香附6g,厚朴9g,砂仁6g,乌贼骨20g,贝母9g。
(2)饮食停滞
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呕吐不消化实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随症加减。
半夏、陈皮、茯苓、连翘、山楂、神曲、莱菔子。
(3)肝气犯胃
症状:胃脘胀痛,攻撑作胀,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爽,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随症加减。
柴胡、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枳壳、甘草。
(4)肝胃郁热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方药:丹栀逍遥散随症加减。
牡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
又方:左金丸。
(5)瘀血停滞
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
治法:活血化瘀,和胃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6)湿热中阻
症状: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头重如裹。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合胃。
方药:清中汤随症加减。
黄连、栀子、半夏、茯苓、白豆蔻、陈皮、甘草。
(7)胃阴亏虚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
治法:滋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随症加减。
川楝子、生地黄、沙参、麦冬、枸杞子、当归、白芍、甘草。
(8)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随症加减。
黄芪、桂枝、白芍、饴糖、生姜、大枣。
【其他疗法】
针灸、推拿、敷贴等。
【转归预后】
预后一般较好,但是慢性化,虚实夹杂,应注意转归:①出血;②虚劳;③瘕。
【预防调护】
①饮食有节;②畅情志;③适劳逸。
第八节腹痛
腹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极常见。
注意区分内科腹痛、外科腹痛及妇科腹痛。
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道激惹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输尿管结石等疾病,当出现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有关内容。
【病因病机】
本病基本病机为气机不利,经脉失养。
1.外感时邪,内传于里六淫之邪,侵入腹中,均可引起腹痛。
2.饮食不节,肠胃受伤食滞,偏性,不洁,生冷寒凉。
3.情志失调,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忧思伤脾,肝脾不和,气滞血瘀。
4.阳气素虚,脏腑失调先天脾肾阳虚,后天饮食劳倦久病损伤。
总之,腹痛的成因,不外寒、热、虚、实、气、血等几方面,常相互联系,相兼为病。
另外,腹内有肝、胆、脾、胰、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三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其腹痛特点不同,在腹痛的辨证中,显得十分重要。
本病病机不离“不通则痛”,气机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不足,失于濡养。
【诊断】
(1)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2)病多缓慢,其痛发或加剧常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因素有关。
(3)腹部X线检查、B超检查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有帮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4)应排除外科、妇科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腹痛症状。
【鉴别诊断】
1.与胃痛相鉴别二者部位(病位)不同,伴随症状可不同。
2.与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相鉴别此类疾病均有相应的症状群,腹痛为伴随症状。有时起始症状为腹痛。其他症状尚不明显时,应特别注意病情变化或辅以其他手段以明确鉴别。
3.与外科腹痛相鉴别外科腹痛有肌紧张,反跳痛,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压痛明显,多先腹痛而后发热。内科腹痛则反之。
4.与妇科腹痛相鉴别妇科腹痛多在小腹,与经孕胎产有关,可详问之,疑惑时应及时进行妇检以明确之。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性质:重点辨明“寒,热,气,血,实,虚”痛之不同。
(2)辨急缓:①急性腹痛。发病突然,疼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蛔虫内扰等。②慢性腹痛。发病缓慢,腹痛绵绵,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
(3)辨部位:大腹痛病位在脾、胃、大小肠;脐腹痛多为虫积;胁腹痛病位在足厥阴肝经;小腹痛病位在膀胱。
2.治疗原则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痛之,郁者散之,并见者并治之。
3.分证论治
(1)寒邪内阻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冷痛者,寒滞肝脉,大便不通属寒积者)。
高良姜、干姜、紫苏、乌药、香附、陈皮。
(2)湿热壅滞症状:腹部胀痛,痞满拒按,胸闷不舒,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湿热重燥轻者,少阳阳明合病者,肠痈者)。
大黄、芒硝、厚朴、枳实、黄连、栀子等。
(3)中脏虚寒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