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以五志分属五脏来说,脾之志表现为思的情志。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响。若考虑问题,过度思虑或所思不遂,则可影响机体生理活动,主要是影响气机调畅,出现郁结不畅的情志,有“思则气结”之说。思为脾志,气机不畅,脾气郁结而不升,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和化生气血的功能。初则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甚则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心脾两虚之证。思虽为脾之志,亦与心主神明有关,如《类经·疾病类》:“思动于心则脾应”。
7.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俗称“口水”,为腮腺所分泌,它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将咀嚼的食物润软便于吞咽消化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脾精上溢于口而化为涎。
如果脾气运化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化生为津液与精气上注于口而为涎。而涎液不溢出口外又赖于脾气的固摄功能。若脾气虚弱,失于固摄,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涎自口角流出等病态。故说脾在液为涎。临床上,对于小儿多涎症,多用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8.脾与长夏相互通应按照中医五行学说,脾在五行属土,土为长夏之主气,故脾与长夏之气相互通应。长夏,是夏季的第3个月(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此时气候多雨而潮湿。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从季节上来说,脾气的生理功能在长夏季节时最旺盛;从气候上来说,长夏的潮湿气候最易伤脾,困遏脾运化功能,可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痰饮、水肿等病变;从治疗方面来说,脾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脾虚易生湿,湿易困阻脾运,而使用健脾燥湿的方法治疗,可有效地解除病证。
(二)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脾与胃相为表里脾位于腹中,与胃以膜相连。脾和胃在经络上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活动中,互相联系、依赖、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所以说脾与胃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完成消化、吸收等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的收纳和腐熟水谷,是为脾的运化做准备;脾的运化,“为胃行其津液”,是适应胃继续纳食的需要。两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消化运动。胃纳不佳,能导致脾化生气血的原料不足;食欲虽好,但消化不良,能食而不能化,也是病态。《医方考》所说“胃主受纳,脾主消磨,故能纳而不能化者,责之脾虚”,就是这个意思。然而胃主受纳与脾主运化又有区别,所以在临床上认为:食欲不振或嘈杂易饥,其病主要在胃;消化不良,食后饱胀,大便稀薄,其病主要脾。前者需开胃和胃,后者需健脾助运。
脾主升,胃主降,也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脾主升,就是说,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消化食物,还包括吸收和输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脾的这种输布作用,主要是向上输送到心肺,所以有“脾主升”之说。如果脾气不升,即可产生中气下陷的病理变化,出现脘腹坠胀、腹泻、脱肛等症候。胃主降,实际上包括胃与肠,是指胃肠向下传送食物,进行逐步消化的功能,所以胃气以通降为顺。如果胃失通降而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以及大便不通等症候。清代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又是相互为用的。脾升的是清气(即水谷精气),胃降的是浊气。清气不升可导致浊气不降,浊气不降也能影响清气的上升。
因此,食欲不振、脘腹饱胀、恶心、嗳气、消化不良、腹泻、舌苔厚腻等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其治疗须用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之法。
此外,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在治疗脾和胃的疾病时应有区别。湿邪易犯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失健运,水谷不化,也容易生湿。脾为湿困,采用苦温燥湿法治疗,可达到健脾的目的,故有“脾喜燥恶湿”的说法。热邪容易犯胃,灼伤胃津;胃气上逆,频繁呕吐,胃津耗损,也会出现燥象,多用润燥养胃法治疗,故有“胃喜润而恶燥”的说法。
脾与胃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其中特别是脾主升、胃主降之间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脾胃的消化运动,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遭到破坏,是发生消化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治疗脾胃的病变也就以调整脾升、胃降的失常为主要原则。
2.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统血,肝藏血脾与肝的关系,体现在脾胃的消化功能方面,与肝气的正常疏泄有关;而在血液的生成、贮藏和运行方面,脾与肝有协同关系。
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与肝气的正常疏泄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分泌胆汁的功能,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所以脾气健运须要肝气的调畅来协助输布。而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肝气的疏泄。如果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就会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胁下、上腹闷痛,嗳气纳呆,腹痛泄泻等。这种病理现象,临床称“肝气犯脾”“肝脾不和”。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脾统血,肝藏血。脾主运化,以生化血液;脾主统血,控制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逸出于脉外。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肝脾协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化生、贮藏与运行。若脾虚则运化失司,必然影响生血功能,则肝无血藏致肝血不足,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爪甲不荣,肢体麻木,耳鸣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经少色淡或闭经等。若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则可出现各种失血、出血证。
3.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人类的生殖繁衍,须依赖肾中所藏的先天精气,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生命活动,亦须依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又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肾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脾之运化功能必须有肾阳的推动、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主水,藏精,又必须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的滋养补充,才能不断充足。若肾阳不足(又称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脾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减退,临床上则出现脾肾阳虚的病变,如腹部冷痛,腹胀,纳呆,形寒肢冷,浮肿,便溏、五更泄泻等症。当脾虚时则中阳不足,生化无权,致水谷精微难以化生人体之阴精,以致肾精不足,不能充养髓海,出现未老先衰,齿摇发白,腰膝酸软,不育不孕等。小儿则发育不良,生长迟缓。
四、肝
肝,位于腹腔,横膈膜之下,右胁之内,胆附于肝。中医文献中均有关于肝重量、部位等记载。关于肝形态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肝脏是基本一致的。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藏血”“主筋”。“肝主疏泄”表现在气机的调节、精神情志活动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等;“肝藏血”,就是说肝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主筋”即是维持全身的筋肉关节等正常运动。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前人称为“刚脏”。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主动、主升,又被称为“将军之官”。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在志为怒。肝经与胆经相互络属为表里。
中医脏象学说里的肝、胆生理功能,只有分泌与排泄胆汁的功能与现代医学基本相同,其他方面的生理功能,则与现代医学所论述的不同。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肝主疏泄疏泄,即疏通、宣泄之义。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舒畅、条达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气机的调畅:人体气血、经络、脏腑、器官的活动,主要表现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这是“气机”的作用。气机的调畅与否,是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或异常的一种表现。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表现为气机调畅,于是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也活动正常;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气机失调,表现为种种病理变化:肝气郁结,则可产生胸胁胀痛、乳房胀痛、少腹胀痛等症;肝气横逆犯胃,则可出现胃脘攻痛、恶心、呕吐、嗳气不舒等症;肝气犯脾,则可出现胸胁及腹部胀痛、肠鸣、腹泻等症。
气是血的运行动力,与肝主疏泄的功能亦有关,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血液循环保持通利状态;若肝疏泄失职,通利作用失常,则可影响到血液的运行,气滞而致血瘀,出现血瘀等种种病证,形成积、痞块,如胸胁刺痛,并积肿块,月经不调等。也可因气郁化火,而致耗血、动血,影响肝的藏血功能。
肝的疏泄通利作用在促进水液代谢、保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肝调节水液代谢,主要是通过调畅三焦的气机,从而维持三焦水道通畅,使水液流行通畅。如肝的疏泄失职,气机失调,影响到三焦水道的通利,使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会产生痰饮、水肿。而水液停聚,化为痰饮,痰停肝经,也会发生乳癖、梅核气、瘰疬、瘿瘤、臌胀等疾病。
(2)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附于肝叶间,内藏胆汁,与肝相连,肝、胆的经脉互相络属而相为表里。胆汁的形成与分泌,来自肝脏,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故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是肝的疏泄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肝疏泄正常,气机调畅,胆道畅通,胆汁方能顺利排入消化道,以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肝失疏泄也可表现为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异常,出现黄疸、口苦、呕吐黄水以及胁肋胀痛、腹中胀气、饮食减少等症状。
人体的消化功能,包括对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水谷精微的输布和吸收等生理、生化过程。这些生理活动,虽然主要由脾胃主管,但也需要得到肝主疏泄的促进作用,方能维持消化过程的顺利进行。肝助消化作用还表现在协调脾胃的正常升降方面。脾与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只有脾升胃降协调,饮食物的消化过程才能正常。
而脾胃的正常升降不仅与脾胃本身的生理活动有关,而且还和肝主疏泄的功能活动有密切联系。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功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不但影响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而且还会导致脾胃的升降功能紊乱。如脾不升清,在上发为眩晕,在下发为飧泄;如胃不降浊,在上则发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前者称为“肝脾不和”,后者称为“肝气犯胃”,二者可统称为“木旺乘土”。对此,临床常采用疏肝理气、调和脾胃的方法予以治疗。
(3)情志活动的变化:人的情志变化,如喜、怒、忧、思、悲、恐、惊,被称为“七情”等,是人的头脑对外界客观事物及外界刺激的反应。在中医学中认为“七情”是病因的-种,能影响脏腑的功能,其中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最为常见。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能保持乐观的精神,心情舒畅,五脏气血和平协调。肝疏泄失职,则可引起情志的异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可导致人体气机阻滞不畅,出现胸胁、两乳的胀闷疼痛,同时还可出现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多疑善虑等病理现象,中医称之为“肝气郁结”。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太过,亦可出现情志亢奋、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则不能卧寐等症状,中医称之为“肝火亢盛”,严重时气随血逆,会发生中风、猝然昏倒等危证。另外,肝调畅情志与肝藏血的功能密切相关。如果肝血充足,肝体得到肝血的滋养,则疏泄功能正常,“肝藏血”,“血舍魂”,方能很好地调节情志活动。若肝血亏损,疏泄无权,则出现种种情志活动异常的病症,如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梦游等。
所以,肝失疏泄时,除可表现为气机失于调畅和胆汁的分泌、排泄失常外,还可出现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等情志活动失常的证候。反之,外界长久反复不良的情志刺激,特别是郁怒,会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产生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因此,中医学又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暴怒则伤肝”的说法。
肝主疏泄的功能,虽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但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气机失调,既可影响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又可影响到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也会引起气机失调;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异常,又能影响脾、胃、肠的生理活动,而致气机失调,进而也能影响到精神情志活动。因此,对于肝主疏泄的三个方面,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对待,而应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理解和掌握肝主疏泄的功能表现和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