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7542400000071

第71章 方剂学各论(4)

鉴于橘红、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煎加味辛而凉,豁痰止呕的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乃取其性酸合甘化阴,以滋胃津,防半夏、橘红劫阴,消痰而不伤正。以甘草甘平无毒,补中缓急,甘守津还,与乌梅相合,酸甘化阴,制半夏之辛燥太过也,为佐使。

方中半夏、茯苓、生姜三者乃《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橘红以收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本方随证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梅尼埃综合征、神经性呕吐、癫等属湿痰者。

【医案选】李今庸治痰壅喘咳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患儿,男,1岁,1985年8月15日初诊。

主诉:2个月前发病,呼吸喘促,咳嗽有痰,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哭叫不已,数夜未眠,不食,形体消瘦,大便泄利,小便次数多而量少色黄。

诊查:舌苔白,指纹粗大紫黑伸出命关。

治法:拟二陈汤加味。

处方:法半夏6g,陈皮6g,茯苓6g,炙甘草5g,厚朴5g,杏仁5g(打),前胡5g,天花粉6g。

服药3剂,喘平就睡,大小便亦正常,指纹色转浅淡;尚微有咳嗽、发热、食欲不振。遂于方中去厚朴、杏仁而加白术继服。

处方:法半夏6g,陈皮6g,茯苓6g,炙甘草5g,前胡5g,天花粉6g,炒白术5g。

服药3剂,诸证悉退,其病痊愈。

(二)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一钱五分(4.5g)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各3g)白术三钱(9g)甘草五分(1.5g)

【用法】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痰厥头痛,胸膈多痰,动则眩晕者;兼治风痰旋扰,眩晕耳鸣,泛恶欲吐,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者。

【方解】本方证缘于脾湿生痰,湿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空所致。风痰上扰,蒙蔽清阳,故眩晕,头痛;痰阻气滞,升降失司,故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内有痰浊,则舌苔白腻;脉来弦滑,主风主痰。治当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李杲在《脾胃论》中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两味为君药。以白术、茯苓为臣,健脾祛湿,能治生痰之源。橘红理气化痰,俾气顺则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调药。煎加姜、枣以调和脾胃,生姜兼制半夏之毒。综观全方,风痰并治,标本兼顾,但以化痰息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此方从二陈演绎而来,二陈燥湿化痰,加白术健脾化湿,以杜生痰之源,天麻、蔓荆子,平息肝风,于风痰上扰之眩晕,最为合辙。

【加减】若眩晕较甚者,可加僵蚕、胆南星等以加强化痰息风之力;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钩藤等以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镇逆止呕;兼气虚者,可加党参、生黄芪以益气;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泽泻、桂枝以渗湿化饮。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

【医案选】郝洪江治疾厥头痛案(选自《吉林中医药》)。

高某,男,61岁,教员。1984年11月6日初诊。主诉头痛年余,经检查诊为神经性头痛,服药罔效。诊见:右侧头痛为着,虽服止痛药可缓解,但停服即痛。有时剧痛难忍,发作时伴有眼黑,恶心欲吐,纳呆,二便正常,舌质红胖,苔白腻,脉弦滑。

证属脾胃虚弱,痰浊内生,上扰清窍所致。治宜理湿化痰,活络镇痛。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姜半夏、天麻、白术、苍术、陈皮各15g,干姜7.5g,麦芽、神曲各20g,茯苓25g,枳实10g,全蝎5g,蜈蚣2条。

共服8剂,头痛止,疾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三)越鞠丸(芎术丸)(《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份(各6~10g)

【用法】为末,水丸如绿豆大(原书未着用法用量。现代用法:水丸,每服6~9g,温开水送服。亦可按参考用量比例作汤剂煎服)。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气、血、痰、火、湿、食等郁结所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方解】本方所治证乃因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致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证。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气郁而肝失条达,则见胸膈痞闷;气郁又使血行不畅而成血郁,故见胸胁胀痛;气血郁久化火,则见嗳腐吞酸吐苦之火郁;气郁即肝气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气滞,运化失司,升降失常,则聚湿生痰,或食滞不化而见恶心呕吐,饮食不消之湿、痰、食郁,气郁又可因血、痰、火、湿、食诸郁导致,治宜行气解郁为主,使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

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行气解郁为君药,以治气郁;川芎辛温入肝胆,为血中气药,既可活血祛瘀,以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气解郁;栀子苦寒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辛苦性温,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味甘性温入脾胃,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共为臣佐之药。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品,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丹溪立方原义:“郁病多在中焦”,其治重在调中焦而升降气机。然临证难得六郁并见,应视何郁为主而调整其君药并随证加减运用,方不离辨证论治之旨。本方所治诸郁终属实证,若为虚证郁滞,则当扶正为主,理气解郁佐之即可。

吴仪洛曾云:“越鞠之芎穹,即逍遥之归、芍也;越鞠之苍术,即逍遥之白术也;越鞠之神曲,即逍遥之陈皮也;越鞠之香附,即逍遥之柴胡也;越鞠之栀子,即逍遥之加味也。但越鞠峻而逍遥则和矣,越鞠燥而逍遥则润矣。”可资参考。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胆石症、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妇女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辨证属“六郁”者。

【医案选】高辉远治郁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案(选自《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丁某,男,52岁。1991年10月18日就诊。因情绪不稳定,近5个月来常有头晕头痛,且日渐加重,伴胸闷胁胀,脘堵纳少,惊悸烦躁,重则坐立不安,或时有心前区闷痛,少寐多梦,曾在北京某医院检查未发现异常,查心电图正常范围,血压不高。

经服地西泮(安定)、柏子养心丸等药物,未见明显改善,特就诊于中医治疗,观舌质淡红,苔白稍厚,脉沉弦。高师四诊合参,辨为肝郁气滞,肝阳上亢之证,治拟行气解郁,平肝潜阳之法,用越鞠丸加味:苍术10g,川芎8g,香附10g,栀子8g,建曲10g,菊花10g,白蒺藜10g,天麻10g,白薇10g,豆豉10g。每日1剂,水煎分服。连服12剂药后,头晕头痛,胸闷胁胀,脘闷纳少,惊悸烦躁等症减轻,但心前区闷痛,少寐多梦无显着变化,且又见脉律不整。再予上方去白薇、豆豉,加石菖蒲10g,远志10g,夜交藤15g,又进12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l年后随访,患者心绪稳定,精神爽利,身体健康。

(四)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苏叶二两(6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方解】本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之症;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治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乃辛开苦泄之法。

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共用为佐药。苏叶芳香行气,理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一升一降,用为佐药。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加减】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青皮助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酌加玄参、桔梗、木蝴蝶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癔症、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医案选】丁德正治焦虑性神经症案[陕西中医,1992(9):412]。

曹某,男,43岁。愁郁焦虑,惶恐不安,胸闷气急,眩晕呕吐,卧床不起,自谓“病危”“顷刻即死”。故昼夜呻吟,唉叫连天。近日益剧,每于人嘈杂及闭户掩窗时,则觉心悸憋闷,喉头似堵,呼吸极度困难,顷之,喘促声粗,痰声漉漉,窒息昏厥。病起于暴怒气逆之后,始则愁虑少寐,后则渐觉胸闷痰多,焦虑遂起。曾诊为气机怫郁,心神不宁,屡服疏郁宁神药罔效。诊见:面容愁悴而苦楚,目光呆凝而疑虑。苔白腻,脉沉滑。证属痰气交阻,予半夏厚朴汤加香附、郁金各20g,枳实、远志各15g。

二诊:服15剂,喘促憋闷、悸厥得止;且焦虑愁悴及惶恐大减;又稍增损服35剂,焦虑惶恐等消失。惟胸闷痰多,夜寐欠佳,予六君子汤加酸枣仁等以善后。

(五)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紫苏子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各75g)川当归去芦,两半(45g)甘草,二两(60g)前胡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各30g)肉桂去皮,一两半(45g)[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4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6g),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子一个,苏叶五叶,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二片,大枣一枚,苏叶2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由痰涎壅肺,肾阳不足所致。其病机特点是“上实下虚”。“上实”,是指痰涎上壅于肺,使肺气不得宣畅,而见胸膈满闷,喘咳痰多。“下虚”,是指肾阳虚衰于下,一见腰痛脚弱;二见肾不纳气,呼多吸少,喘逆短气;三见水不化气,而致水泛为痰,外溢为肿等。本方证虽属上实下虚,但以上实为主。故治以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重,兼顾下元。

方中紫苏子辛温除寒温中,降逆定喘,祛痰止咳,润肠通便为君药。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前胡下气祛痰止咳,三药助紫苏子降气祛痰平喘之功,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以治上实。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以治下虚;当归既治咳逆上气,又养血补肝润燥,同肉桂以温补下虚;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上为主,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

本方原书注“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则理气燥湿祛痰之力增强。《医方集解》载:“一方无桂,有沉香”,则温肾之力减,纳气平喘之效增。

【加减】若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可酌加沉香以加强其降气平喘之功;兼表证者,可酌加炙麻黄、杏仁以宣肺平喘,疏散外邪;兼气虚者,可酌加党参等以益气。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属肺气壅实者。

【医案选】董飞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国中医药报网站)。

林某,男,1岁零6个月。1998年12月12日初诊。咳喘1周,加重1天。经西医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给予抗病毒、扩张支气管治疗后病情未缓解,求中医诊治。诊见:发热38.8℃,体质瘦弱,烦躁不安,咳嗽气促,张口抬肩,口唇发绀,喉中痰鸣。

辨证为上实下虚,痰热闭肺。予苏子降气汤加地龙5g、蝉蜕6g、红花5g。3天后病情控制,1周后出院。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发病急,以突然发作性喘憋为特征。小儿肺脏娇嫩,抵抗力差,其病理机制主要是上实下虚,肺气郁闭,故配合苏子降气汤可以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较单纯应用抗病毒疗效显着提高,并且减少不良反应。

(六)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四钱(12g)红花三钱(9g)当归三钱(9g)生地黄三钱(9g)川芎一钱半(4.5g)赤芍二钱(6g)牛膝三钱(9g)桔梗一钱半(4.5g)柴胡一钱(3g)枳壳二钱(6g)甘草二钱(6g)

【用法】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