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7542400000067

第67章 方剂学总论(2)

综上所述,除君药外,臣、佐、使都各具两种以上含义。在每一首方剂中不一定每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具备,也不一定每味药只任一职。如病情比较单纯,用一二味药即可奏效,或君、臣药无毒烈之性,便不须加用佐药。主病药物能至病所,则不必再加引经的使药。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苏沈良方》就曾说:“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给相为用。”若病情比较复杂,亦可用至二味,但君药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而且互相牵制,影响疗效。总之,每一方剂的药味多少,以及臣、佐、使是否齐备,全视病情与治法的需要,并与所选药物的功用、药性密切相关。

(二)六气淫胜理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两个组方的基本规律,一为君臣佐使理论,二为运用五运六气学说制定的六气淫胜理论,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等。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通篇都在讲这个组方规律,但是有关内容过于晦涩难懂,至今不能被正确的挖掘整理出来,普遍运用于临床制方用药。

后世医家用此理论者,据有关专家评论,用错者不鲜见,即便是吴鞠通之流也有对此理论进行断章取义之使用之嫌。因此,本书对此问题不过多阐述,以免误导后学。

(三)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中医关于药物的补泻学说主要有三种:①五味作用的补泻学说,根据中药的五味中酸能收能涩,苦能泻能燥能坚,甘能补能缓能和,辛能散能行,咸能下能软,将甘和酸作为补药,辛苦咸作为泻药,成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②从阴阳分类,称作阴阳药味补泻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③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写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这种补泻对每一个药味来说都有补泻两个方面,根据各个脏腑生理病理特点而不同。因其不好理解,故而历史上只有少数医家,如张元素、王好古、李时珍、缪希雍等,阐发较多,本理论对临床组方用药意义重大,但后世医家真正用其指导组方者却不多。

本书主要以传统的方剂配伍组成理论君臣佐使来阐释方剂的组成配伍规律,其间间或夹杂以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来分析方剂的配伍组成。

二、方剂配伍的变化形式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临证组方时在遵循君、臣、佐、使等的原则下,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与季节、气候以及生活习惯等,组成一首精当的方剂。在选用成方时,亦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灵活化裁,加减运用,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试其方而不泥其药”,即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也。常见的方剂组成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药味增减变化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因此,方剂中药味的增减,必然使方剂的功效发生变化。药味增减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佐使药的加减,另一种是臣药的加减。

上述变化主要用于临床选用成方,其目的是使之更加适合变化了的病情需要。必须指出,在此所指的药味增减的变化,是指在主病、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方中的次要药物,以适应变化了的病情需要,即我们常说的“随证加减”。

例如桂枝汤与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去芍药汤的加减就属于这种情况。

2.药量增减变化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具体药物用量各不相同,则其药力便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也会有君臣佐使之变,从而其功用、主治则各有所异。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虽均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但小承气汤以大黄四两为君,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而厚朴三物汤则以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黄四两为佐使。前者行气以助攻下,病机是因热结而浊气不行;后者是泻下以助行气,病机是因气郁而大便不下。药量增减变化引起了功用主治病机的变化。

3.剂型更换变化方剂的剂型各有特点,同一方剂,即便用药、用量完全相同,如果剂型不同,其作用亦可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药力大小与峻缓的区别,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已。

在所有教科书中都喜用抵当汤与抵当丸为例来说明此问题,两方基本相同,前者用汤剂,主治下焦蓄血之重证,其人发狂或如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后者用丸剂,主治下焦蓄血之轻证,只见身热,少腹满,小便自利。同样理中丸与人参汤也是组成相同,但功效不同。类似例子在中医方剂学当中还有很多。

上述三种方剂配伍的变化形式在实际运用时,经常两种或三种结合起来同用,以适应临床千变万化的病情需要。

第四节剂型

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称为剂型。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丹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多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制药工业的发展,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现将常用剂型的主要特点及制备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汤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如桂枝汤、补阳还五汤等。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

汤剂特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用于病证较重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李杲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量生产,亦不便于携带,其功效的发挥也因煎药人煎药水平的高低而受到影响。

2.散剂是将药物打碎,均匀混合,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类,内服散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取汁服的,称为煮散,如银翘散。散剂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携带。李杲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如金黄散、生肌散,亦有作点眼、吹喉等,如八宝眼药、冰硼散等,应研成极细粉末,以刺激疮面。

3.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运用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丸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李杲说:“丸者缓也,舒而治之也”,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但也有些丸剂药性比较峻急,含芳香类药物与毒剧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如安宫牛黄丸、舟车丸等。

常用的丸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其他剂型还有膏剂、酒剂、丹剂、茶剂、露剂、锭剂、条剂、线剂、搽剂、栓剂、冲剂、片剂、糖浆剂、口服液、注射剂、胶囊剂、灸剂、熨剂、灌肠剂、气雾剂等各种剂型,因为在临床最常用者即为汤剂、散剂、丸剂,其他不常用者限于篇幅不予介绍。

以上诸般剂型,各有特点,临证应根据病情与方剂特点酌以选用。此外,临床随着制剂水平的提高,还在不断研制新剂型,以提高药效、方便临床使用。

第五节方剂的服法

方剂的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服法的恰当与否,对疗效也有一定影响。

因而,方剂的服用方法,也应予以重视。

服药时间的传统讲究是:宜在饭前约1小时服药,以利于药物尽快吸收。但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宜饭后服,以防产生副作用。滋补方药,宜空腹服用;治疟方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急证重病可不拘时间服用;慢性病应定时服用,使之能持续发挥药效。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的可一天数服,有的可煎泡代茶时时饮用。个别方剂,古人对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如鸡鸣散在天明前空腹冷服效果较好,可参考运用。

这是历版教材的提法,我们想要说明的一点是: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多数患者,如果不是病情特别需要,可能在服药完毕不感觉腹胀是最佳的服药时间。

还有,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的提法值得商榷,失眠证型有多种,倘若病人因为肝血不足而致失眠,恐怕睡前服药就不一定正确,因为肝血不足不可能在睡前服药就一下改善,应当是如其他常见病一样来掌握服药时间的。

服药方法的传统做法是:运用汤剂,一般情况下是一日一剂,将头煎、二煎兑合,分2次或3次温服。但特殊情况下,亦可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药力。散剂和丸剂是根据病情和具体药物定量,日服2次或3次。散剂中有些可直接用水送服,如七厘散等;有些粗末散剂,可加水煮沸取汁,如香苏散等。还有些散剂是用于外敷或掺撒疮面,如生肌散等;亦有作为点眼或吹喉用的,如八宝眼药、冰硼散等。各种丸剂都可以直接用水送服。至于其他不同剂型,可参考制剂情况及方药功用酌情而定。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煎出药的量一定要足,太少有浪费药材之嫌疑,而现在被很多人采纳接受的机器煎药应当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选择,因为这种方法煎出的药量太少,药物的有效成分不一定被完全煎出。

至于峻烈药或毒性药,如大多数教材所说应审慎从事,宜先进小量,而后逐渐增大,至有效止,不可过量,以免发生中毒。

总之,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能情况来决定不同的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