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7542400000004

第4章 阴阳五行学说(2)

(4)阴阳转化与阴阳格拒:人体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寒热病证,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转化。不论是阳热证还是阴寒证,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向其相反方面转化而产生质的改变。阳热至极,可转化为阴寒证;阴寒至极,亦可转化为阳热证。

阴阳格拒,是指阴阳双方的盛衰悬殊过大,偏盛一方盘踞于内,而将偏衰一方排斥于外,致使阴阳双方不能平秘协调的病理变化。阳气极衰,阴寒相对偏盛,壅聚于内,而将虚阳排斥于外,致使阴阳不能相互维系,浮阳外越,形成“真寒假热”证,称为“阴盛格阳”。阳热盛极,郁闭于内,而将阴气排斥于外,致使阴阳二气不能内外平秘透达,形成“真热假寒”证,称为“阳盛格阴”,《伤寒论》称此为“热深厥亦深”。

(5)阴阳脱失:是指阴阳双方不能相吸相抱而出现一方脱夺引起另一方也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阴阳脱失,是属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阴阳不得相吸相抱而致;阴阳格拒,是属阴阳对立排斥关系失常,盛极的一方过度排斥另一方而致。

4.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所以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尽管错综复杂,但大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说明。诊察疾病时,如善于运用阴阳两分法,就能抓住疾病的关键。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在诊察疾病时,审辨阴阳大则可用以概括整个病证的基本属性是阳证还是阴证,小则可用以分析四诊中的某个具体症状和体征是属阴还是属阳。

在辨证方面,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在分析具体症状或体征时,可用阴阳来概括色泽、脉象、声音、呼吸等变化。

色泽辨阴阳:色泽鲜明为病在阳分;色泽晦暗为病在阴分。

声息辨阴阳: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大多属实、热而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大多属于虚、寒而为阴。呼吸微弱,动辄气喘,多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阳。

脉象分阴阳:以部位分,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脉动过程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5.用于疾病的防治阴阳学说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养生防病:养生,古称“道生”,又称“摄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二是防病。要保持人体健康无病,必须“法于阴阳”,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生活,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协调统一,使精神内守,形体强壮。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患者,夏用温热之药培其阳,则冬不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亏阳盛患者,冬用凉润之品养其阴,则夏日病减。

遵四时之变而预培阴阳,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2)确定治疗原则: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就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亢盛有余,故治用“损其有余”的原则。阳偏胜引起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清热,即所谓“热者寒之”;阴偏胜所致的实寒证,宜用温热药以祛寒,即所谓“寒者热之”。阳盛伤阴引起的实热兼阴虚证,宜用清热兼滋阴之法治之;阴盛伤阳所致的实寒兼阳虚证,宜用祛寒兼温阳之法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故治用“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阴虚不能制阳引起的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物直折其热,而宜用滋阴以制阳之法,即王冰所说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不能制阴而致的虚寒证,一般不能用辛温发散药以祛阴寒,而宜用补阳以消阴之法,即王冰所说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治宜阴阳双补,但应分清先后主次。阳损及阴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治宜“阴中求阳”,即在补阳的基础上兼以补阴;阴损及阳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治宜“阳中求阴”,即在补阴的基础上兼以补阳。如此则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阴阳格拒的治疗原则:阴盛格阳出现真寒假热证,治当“热因热用”;阳盛格阴出现真热假寒证,治当“寒因寒用”。两者皆属“反治”的范畴。

阴阳脱失的治疗原则:阳随阴脱者,本应补阴为主,固阳为次,但因有形之精血津液难以速生,故无形之气所当急固。阴因阳脱者,亦当补阳为主,养阴为次,阳气得固则阴不再脱。

(3)归纳药物的性能: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且还须掌握药物的性能。中医学对药物的性能,主要是从气、味和升降浮沉等方面加以分辨的,而气、味和升降浮沉都借用了阴阳学说加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又称为“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略次于寒),温、热属阳(温略次于热)。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凉性或寒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故临床上治疗热证,一般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寒证,一般用温热性质的药物。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此外,有些药物属于淡味或涩味,所以实际不止以上五种,但习惯上人们通常仍称之为“五味”。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进入人体后的走向特点。升即药性上升,降即药性下降,浮即药性发散,沉即药性镇敛。凡具有升散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大多药性上行向外,或升或浮,或兼见两者,故属阳;凡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和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大多药性下行向内,或沉或降,或兼见两者,故属阴。

总之,养生防病,须“法于阴阳”;治疗疾病,须根据辨证的阴阳失调情况确立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适当的药物,以纠正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第二节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内涵、特性、归类及生克规律,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既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与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它不仅认为宇宙万物万象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所生成,而且以朴素的系统观点,把天地万物看作是有统一结构的整体。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联系,维持着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因此,五行是宇宙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功能结构,五行学说也就是研究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最一般的功能结构关系的理论。

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则形成中医学的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联系,指导临床诊断和防治的一种中医学的独特的思维方法。

一、五行属性归类

五行学说是怎样概括和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呢?它的思想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分别归属之,并根据五行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

(一)五行的特性及其归类方法

五行特性,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的表象及性质的直观抽象而形成的理性概念,是分析、归纳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研究各类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的依据。《尚书·洪范》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木曰曲直”,是指木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其实木有屈与伸两个方面的特性:伸则舒其条达之性,屈则还其柔和之质。

“火曰炎上”,是说火有温暖、发热、光明、向上的特性。

“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庄稼、收获五谷的作用,进而引申为土有生长、承载、化生的特性。故曰“土为万物之母”。

“金曰从革”,是指金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的特性。其实金有顺从与变革,即刚与柔两个方面的特性,与木有屈与伸两个方面特性相一致。金铸成兵器则刚,但可随人意而更意义。

“水曰润下”,是指水有滋润、下流、闭藏、寒凉的特性。

以五行特性为依据,将自然界万物万象分归于五行之中,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首见于(尚书,洪范)的“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此将五味分归于五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