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者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也是人们日常中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物质世界由于阴阳二气的对抗而不断地资生、发展。这种在长期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观念,成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阴阳和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是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的。它不仅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而且至今在医疗实践中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阴阳和五行学说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所以不能完全解释医药中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予以批判地继承,吸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使它更好地为医疗实践服务。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它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示一对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运动变化规律可概括为:交感互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表示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以表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类经·阴阳类》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介绍阴阳之间的运动规律、形式及其对宇宙万物(包括人体)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作用和意义。阴阳之间的运动是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交感互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等几个方面。
1.阴阳的交感互藏是指阴阳之间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这是宇宙万物赖以产生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含有另一方,即阴中含阳,阳中寓阴,也称“阴阳互寓”“阴阳互含”。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构筑基础和维系纽带。阳中含阴,因而阳依阴而存在,阳以阴为源而生;阴中寓阳,因而阴依阳而存在,阴以阳为根而化。
若阳中无阴,阴中无阳,就变成“孤阴”“独阳”,其相互依存关系也就被破坏,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与阳之间也就失去了相互资生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阴阳二气的升降运动而引起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以致阴升阳降的理论用于中医学中,可对“心肾相交”的机理做出诠释。
心在上,为火脏,属阳而内含真阴;肾居下,为水脏,屑阴而内寓真阳。肾阴在其内含真阳的鼓动下上济心阴,以制心火,使其不亢;心火在其内含真阴的作用下下助肾阳,以暖肾水,使其不寒。如此则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维持了心肾水火之间的协调平衡。阴阳互藏之道还为我们调整心肾水火之间的关系失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肾阴亏虚不能上济者,当补肾阴,而肾阳虚衰不能鼓动肾阴上济者,当温肾阳;心火不足不能下温者,当温通心阳,而心阴亏虚不能牵掣心火下行者,当滋心阴。如《吴医汇讲》所言:“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则知水本阳,火本阴,坎中阳能升,离中阴能降故也。”
2.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1)阴阳对立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阴与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和现象,或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寒与热、动与静、上与下、水与火等,都是属性相反的矛盾双方,因而它们并不是互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的。
(2)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此处所说的“制约”,是指阴阳双方的相互抑制、相互压制。阴阳的相互制约,使事物取得了统一,阴阳双方维持协调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若一方过于强盛,则对另一方过度抑制,可致其不足;若一方过于虚弱,则对另一方的抑制不足,可致其偏亢。如此,则阴阳双方失去了相对平衡协调。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类经·阴阳类》说:“阴阳不和,则有盛有亏”。
(3)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是相互排斥的。这种相互排斥往往在阴阳双方中有一方偏盛至极时明显地表现出来。如热极似水,寒极似火,都是因一方偏盛至极而将另一方排斥于外而产生的现象与本质不一致的状态,中医学称之为“阴阳格拒”。
3.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1)阴阳相互依存,是指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对立面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
诸如此类,都说明阳依阴而存,阴依阳而在。阴阳相互依存的构筑基础和维系纽带是阴阳互藏及相互吸引。阳中有阴,阳依阴而存在;阴中有阳,阴依阳而存在。如此则阴阳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相互作用。阴阳双方的相互吸引是与阴阳相互排斥相对而言的,皆为古人在对自然界及人体自身的观察和体悟过程中获得的认识。阴阳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排斥在于阴阳的对立,而吸引维系阴阳的统一。因此,阴阳双方的相互吸引是维系阴阳同处一个统一体中的纽带。
(2)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阴阳范畴还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即所谓“阴阳互用”“阴阳互源”。这种关系在人体的生命过程中体现得十分普遍。如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与气之间、气与血之间,人体的基本功能兴奋与抑制之间、推动与宁静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阴阳双方,若有一方虚弱,久之必致另一方亦不足,从而出现“阴阳互损”的变化。
4.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与减少的变化之中。
(1)阴阳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这类消长变化主要出现在阴阳的对立制约过程中。如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其机理就在于由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所产生的消长变化:从冬至经春至夏,阳生而旺,阳制阴而阳长阴消;从夏至经秋至冬,阴生而盛,阴制阳而阴长阳消。在人体的生命过程中,亦存在着阴阳消长的变化。
(2)阴阳的皆消与皆长。这类消长形式主要存在于阴阳的互根互用过程中。如在自然界中,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增多,随着气候的转凉而雨水亦少,即为阴阳皆长与阴阳皆消的变化。
阴阳消长只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消长变化的根本原理是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阴阳的此消彼长与此长彼消,是建立在对立制约基础上的盛衰变化,而阴阳的皆消与皆长,是建立在互根互用基础上的消长过程。
阴阳消长与平衡的关系: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是不断的、无休止的。如果这一消长变化是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内进行的,那么事物在总体上仍然呈现出相对稳定状态,即阴阳平衡协调状态。因此,所谓阴阳平衡,实际上是由建立在阴阳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稳定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所维持着的动态常阈平衡。若阴阳消长变化超过了正常限度,阴阳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而出现偏盛、偏衰,或皆盛(阳生阴长太过)、皆衰(阴阳互损),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异常变化,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失常而进入疾病状态。
5.阴阳的相互转化一般是指事物的总体阴阳属性的改变,即属阳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阴,属阴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变为属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一般在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发生。阴阳的互藏互寓是事物阴阳属性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而阴阳的消长运动及与此相伴的相互转化是促使事物总体阴阳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总之,阴阳的交感互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是从不同角度阐述阴阳的运动规律和变化形式,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的交感泛指阴阳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前提;阴阳的互藏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是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最基本的原理;阴阳的消长与转化是事物的运动形式。阴阳的交感是在阴阳的不断消长与转化过程中实现的,而阴阳消长是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并以阴阳互藏为其内在根据,以阴阳消长为其必要条件。由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阴阳双方是平衡协调的,自然界表现为生机勃勃的有序变化,人体的生命活动也是相对稳定的。《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命曰平人。”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理论体系,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诊疗实践。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运用阴阳的相对性与可分性,可划分为阴阳两个部分。由于划分的层次不同,人体脏腑经络形体组织的阴阳所指也不同。就大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根据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道理,体表的组织皆属阳:皮肤为阴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体内的脏器皆属阴:五脏“藏精气”而为阴中之阴,六腑“传化物”而为阴中之阳。五脏之中,按其所居的位置高下及其生理特点,又可再分阴阳:心肺居上属阳,其中心属火主温通而为阳中之阳,肺属金主收下而为阳中之阴;肝脾肾位下属阴,其中肝属木主升发而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而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称为阴中之至阴。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说加以概括的。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是由精所化之气来推动和调控的。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节着人体的生命进程。体内阴阳,如精与气、精中的阴精与阳精、气中的阴气与阳气,它们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使阴阳双方保持相对协调平衡,从而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即所谓“神转不回”“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疾病是由病邪作用于人体而引起邪正相争,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及生理功能失常的过程。中医学常用阴阳失调来概括疾病的病理变化,把阴阳失调作为疾病的基本病机。
(1)阴阳偏胜:是指阴或阳中的某一方过于亢盛的病理变化。阴阳中某一方偏胜,必然过度制约另一方而使之偏衰。
(2)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中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阴或阳的某一方不足,不能制约另一方,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偏亢。
总之,阴阳偏胜与偏衰是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病证的病理变化,也是阴阳失调病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中医学把“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称为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这类病机变化可用阴阳的对立制约及其伴随的互为消长来阐释:阴阳偏胜属阴阳制约太过,出现超过正常限度的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阴阳偏衰属阴阳制约不及,出现低于正常限度的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但此“长”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增长。
(3)阴阳互损:是指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致另一方也不足的病理变化。
阴阳是互根互用的,若其中一方虚损,因不能资助另一方或促进另一方的化生,必然导致另一方也不足。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无阳则阴无以生”,故致阴精化生不足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为“阳损及阴”;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无阴则阳无以化”,故致阳气化生不足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为“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最终皆可导致阴阳两虚。但此阴阳两虚并不是阴阳双方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是有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一般说来,阳损及阴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阴损及阳引起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