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7542400000019

第19章 病因与发病(2)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其性清冷,凛冽冰凉,性质属阴,故寒为阴邪。寒邪伤人,使体内阴气增长,“阴盛则寒”,引起怕冷怕寒之象。易伤阳气,是指“阴胜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正常情况下,阳主温煦,以制阴气。若阴寒偏盛,阳气无力驱散寒邪,反被阴寒耗伤,致阳气亏损,故有寒邪易伤阳气之说。阳气被伤,失却温煦和气化,导致机体产热不足和脏腑功能活动减退,则可出现全身和局部的寒象。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在病理上可表现为:①单纯的实寒证,如寒邪袭表,卫阳被遏引起的恶寒无汗、鼻塞清涕等表实寒证;②寒盛兼阳伤的虚实夹杂证,如寒邪直中脾胃,初见呕吐清水、腹泻、腹痛等里实寒证,继之又见食欲不振、肢冷、神疲等阳气虚弱证。

寒邪伤阳与内寒证,都是既可见寒盛,又可见阳虚。区别点在于,寒邪虽易伤阳,但总的特点是以寒象为主,兼有阳虚;内寒是以阳虚为主,兼有寒象,此寒乃阳虚不制阴所致。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的意思。感受寒邪,寒伤阳气,阳气失于温煦和推动,可使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闭阻滞,不通而痛。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为阴邪,其性清冷,故寒邪所致疼痛多为冷痛或剧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临床中,寒袭肌表致一身疼痛,寒凝关节致关节疼痛,寒中脾胃致脘腹冷痛,都是寒邪入侵,气血津液凝滞而引起的痛证。不过,寒邪不是引起疼痛的唯一因素,诸如湿、虚、痰等原因均可引起疼痛,但以寒邪更为多见。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的意思。寒性收引引起气机收敛,而使皮毛腠理收缩紧闭,经络筋脉收引挛急。临床表现可分两类:一是病在肌表,腠理收缩,汗孔不开,卫阳被遏,见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二是病在经络,筋脉收引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屈伸不利,拘挛作痛等症状。因此,寒性收引,是以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为致病特点。

寒邪致病的伤阳、凝滞、收引三个特点,在病理过程中常是互相影响的,伤阳可加重寒凝、收引;寒凝、收引之性常同时并作,又可再伤阳气。三者互为因果,加重病情。

寒邪具有伤阳、凝滞、收引三大特性。寒象、疼痛、拘挛为寒邪致病的主要特点。

三、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邪,是指自然界中具水湿之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由湿邪引起的疾病称为外湿证。外湿证多发生在长夏季节。长夏为农历六月,正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又多阴雨连绵,氤氲熏蒸,水气上腾弥漫,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时期。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由水气化生,常言曰:“湿为水之散,水为湿之聚”。水性寒凉,所以,湿邪在六淫中相对而言为有形之阴邪。湿为阴邪在病理上有两个特点。其一,湿邪易阻气机。湿为有形之邪,侵犯人体,易黏滞、沉着于脏腑、经络之中,阻碍气机,致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闭头目,清阳不升,清窍壅塞,则见头目昏重;湿阻中焦,脾胃气滞,升降失常,则胸脘痞闷,呕吐下利;湿阻中焦,气化不行,水液失调,则见小便短涩、大便溏泄不爽;湿阻经络,则关节肿胀疼痛。其二,湿邪易伤阳气。湿为阴邪,性偏寒凉,故易损伤阳气。但湿邪伤阳与寒邪伤阳有所不同,湿邪伤阳多侧重在伤及脾阳。因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赖阳以运,为机体运化水湿的主要环节,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湿邪入侵,脾土先伤,以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水湿停聚。外湿与内湿相互影响为患,发为腹胀、大便不爽、小便短少、水肿等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胜则濡泻,甚则水闭胕肿”。而寒邪伤阳,重在失于温煦而出现寒象。总之,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病的症状特点为脘腹胀闷、小便不利、大便不爽。

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的意思。浊,即浑浊、秽浊之意。湿性重浊是与风性轻扬相对而言的,常有两方面特征。

(1)湿性沉重不移:①湿邪伤于经络,常有沉重感。如湿邪袭表,经气阻滞,可见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四肢酸重等症。《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②湿留肌肉、筋脉、关节,常有重着感,可见关节疼痛,固定不移,肌肤不仁,称为“着痹”。

(2)湿性秽浊不清:指湿邪为病,其排泄物和分泌物等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反映在上,面垢眵多,舌苔厚腻;反映在表,湿疹浸淫,病灶潮湿不净,或流黄水,甚则糜烂破溃;表现在下,大便溏泄,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腥浊。

3.湿性黏滞黏,黏腻;滞,停滞。湿性黏滞在病理上说明了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症状上的黏滞不爽。如湿滞胃肠,见脘腹胀闷,大便后重不爽;湿滞膀胱,见小便淋沥不畅;湿邪犯肺,湿积为痰,则痰多黏腻。二是指在病程上多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这是因为:①湿邪黏着,停滞于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难以化解,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②湿邪易阻碍气机,伤及脾阳,脾阳失运,内湿产生。内湿与外湿相互影响为患,病难速愈。③湿邪郁久,随体质不同,可从寒化形成寒湿证,又可从热化形成湿热证。湿与热合,难分难解,故病程较长。在临床中的湿温病、湿痹、湿疹都能体现湿邪的这一性质和致病特点。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阴位与阳位是一相对的概念,此处的阴位多指人体的下部。湿邪的这一性质在病理上说明了两方面的特点。①人体的下部易感受湿邪而发病。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②湿与水同类、同性,火炎上而水流下,湿性沉重,故湿邪有下趋、下注的特点。湿邪犯人后,在症状上多见于下部,如淋浊、带下、泻痢、足部浮肿等,都表现在下部。

归纳而言,湿邪为病,在症状上多有气阻胀闷、沉重不仁、秽浊不清、黏滞不爽的特点。病位多伤及脾及阴位。病程长,反复发作。

四、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人感受燥邪而出现一系列干燥症状,便为燥病。

秋天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自然界出现一派植物凋零干枯萎黄的肃杀景象,所以说燥为秋天的主气。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干,干燥;涩,涩滞。燥与湿相反,燥邪侵犯人体,损伤津液,津少失于滋润,表现出干燥和涩滞两大特性。

(1)燥性干燥。燥邪伤人,吸水伤津,皮肤官窍失其滋养,故常见各种干燥症状。

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皮肤干燥等。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燥胜则干”。

(2)燥性涩滞。《素问玄机原病式》曰:“湿,物润而滑利,干则涩滞……由水液衰少而燥涩,气行壅滞而不得滑泽通利”。外感燥邪,津亏不能载气敷布,脏腑组织失却滑泽,故表现涩滞不利之状,如皮肤粗糙而不滑利、痰少不易咯出、小便短少而不通利、大便干结不畅。

2.燥易伤肺机理一是因燥为肺所恶,肺为娇脏,喜清润恶燥湿,既不耐湿,更不耐燥,湿则饮停,燥则津伤,故燥邪犯肺,可致肺燥津亏证;二是因肺主气司呼吸,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气与外界相通。燥邪犯人,常自口鼻而入,肺首当其冲,肺失去濡润,则宣发和肃降功能均受其影响。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能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肺被燥邪所伤的症状可见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大便干燥不通等。

归纳起来,燥邪外犯,病位上多伤及肺,症状上易见津伤干燥枯涩的表现。

五、热(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自然界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称为热邪。由热邪所致的疾病称为外感热病。

1.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火热邪气为自然界阳盛所生,具有热蒸躁动、升腾向上之性,故在阴阳属性划分时,就明确规定了寒属阴,热为阳。热为阳邪在病理上具有四方面的特点。

(1)多见阳热之证。热邪为病,常见火热之象,如高热、面赤、恶热、脉洪数等症。

(2)易伤津液。热邪伤津的机理:一是热邪有发散之性,易致腠理开张,迫津外泄。

《素问·举痛论》曰:“炅则腠理开,汗大泄”。二是热邪能消灼煎熬阴津,致津液暗耗。

除有热象外,症见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液耗伤表现。

(3)易于耗气,见阳气不足的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说明正常之火能够生气,过亢之热则能耗损元气。另外,因津能载气,势盛迫津外泄,热必导致气随液耗。气伤可见身热倦怠懒言,神疲乏力,气不接续的气虚证。也可由火盛伤阴,阴损及阳,致阳气损伤,见肤冷、肢凉、汗出不止等阳虚证。

(4)传变迅速。热属阳盛之邪,其动迅速,致病具有发病急、传变快的特点。常易突然发病,从卫分很快传入气分,见气分证。

2.热(火)性炎上热邪性热而似火,燔灼焚焰,蒸腾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这里的“冲上”,即指上逆之势和炎上之性。故热邪常犯人体上部,如风热上壅见头痛、耳鸣、咽喉红肿疼痛,阳明热盛见齿衄、唇口糜烂等症。

3.热(火)易生风、动血

(1)生风:是指热邪易侵犯肝脏,出现风样动症。形成机理有二:其一,热邪内侵于肝,使肝中阳气亢盛而升动不止,阳气升动无制则化风,风胜则动,见“动”的症状;其二,是热邪燔灼肝经,劫耗阴液,筋脉失养而挛急,致肝风内动。由热邪所致的“动”症,临床上又称为“热极生风”,症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就是此意。

(2)动血:是指热邪犯人而见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的特点为血色鲜红、黏稠、量多。引起出血的机理为,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得火则妄行横溢。火入血分,一则血脉扩张,血行加速;一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此外,火热邪气易伤津液,津少血浓,迟滞成瘀,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致出血。或热邪耗气,气泄失固,致血外逸,也是火热之邪迫血妄行的原因之一。

4.热(火)易扰心神是指火热之邪致病易出现神志症状。首先,火热之性急迫躁动,与心相应。火热致病,发病急,传变快,易入营血,躁扰心神。其次,火热邪气升腾焚炎,易逼灼心包、扰乱心神,引起神志失常。临床表现轻者心神不宁,见心烦失眠之症;重者神志错乱,见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等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5.热(火)易致疮痈是因热邪易入血分,聚于局部,阻碍气血的运行,使气血壅聚不散,火热蕴蒸,肉腐血败,发为痈肿疮疡,表现为局部红、肿、高突、灼热,其性属阳。《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

概而言之,热邪致病,以阳热之证为主,可伴见津伤、气虚、风动、出血、神志、疮痈诸证。病位多表现在上部及心包。具有发病急、传变快的特点。

六、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是夏季的火热之邪,凡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

暑邪为病又称为暑病。

暑邪为病有两个十分显着的特点。①有明显的季节性。若发生在夏至以前,感受热邪,发为温病。只有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虽感受热邪,但发为暑病。《素问·热论》所言:“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②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这在六淫中是独一无二的。

暑邪为病,还有伤暑和中暑之别。伤暑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为暑伤气阴;中暑发病急骤,病情较重,为暑热闭窍。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所化,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为阳邪。《丹溪心法·中暑》曰:“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者,火也。”暑邪为病,见一派炎热之象,并与其他热邪所致的阳热证有所不同。暑热侵犯人体,初期卫表的证候非常短暂,很快恶寒消失,呈一派阳热之象。如壮热、汗大出、口大渴、心烦、苔黄燥、脉洪大。古人称“夏暑发自阳明”。另外,暑邪发热比热邪发热更高,也易扰动心神而致心烦闷乱不宁,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在病理上说明:①暑热上升。暑邪伤人,可上犯头目,见头昏、目眩证。气随之而升,阻塞胸中,还可见胸中烦闷、气粗喘喝有声。②暑热发散。指暑邪伤人易致腠理开,加之暑热在内蒸迫津液外泄,故见大汗不止。③暑热伤津。暑病多汗,汗出伤津,可见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症。④暑热耗气。津液外泄大量散失的同时,阳气也常外泄而被耗伤,导致气虚,易见气短、乏力、神疲、脉虚等症。进而引起津气两虚,甚则气随津脱,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危重证候。《灵枢·岁露》曰:“……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明医杂着·暑病证治》曰:“若夏月伤暑,发热,汗大泄,无气力,脉虚细而迟,此暑伤元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