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肿瘤综合治疗与康复
7542100000072

第72章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综合治疗(3)

5.前列腺B型超声检查,经直肠或腹部B超可发现前列腺内低回声占位病变,并可根据其向被膜外浸润的程度做分级诊断,根据图像有助于和前列腺增生相鉴别。

6.细胞学或病理诊断:①尿液或前列腺液涂片细胞学检查,由于前列腺患者前列腺液中可能有癌细胞,因而可在尿液或前列腺液的涂片中检查发现,前列腺液可用导管法采取,涂片只能作为辅助方法,不能代替前列腺活检。②经直肠或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准确率可达80%~90%。用B超导引穿刺可显着提高准确率。

7.影像学检查,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显像不仅可确定癌灶等部位,而且可以观察前列腺包膜是否光滑、完整,精囊有无扩张、积液,癌结节在声像图上表现,大多表现为低回声光团,不规则,还可表现为等回声和混合回声。前列腺癌的CT示,前列腺内结节状的低密度区,前列腺增大变形,边缘呈波浪结节状,周围脂肪层的受侵,膀胱壁不规则增厚,精囊增大不对称,膀胱精囊角模糊、消失及盆腔淋巴结肿大等。前列腺癌MRI检查效果优于CT,可了解肿瘤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骨扫描和X光检查有助于骨转移的诊断,雄激素及雌激素受体测定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三、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需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肉芽肿、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纤维化、囊肿、结石等鉴别。

前列腺增生症,其前列腺呈弥漫性增大,表面光滑,有弹性,无硬结,前列腺内光点均匀,前列腺包膜反射连续,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化验前列腺酸性酶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在正常范围内。

前列腺结核,有前列腺硬结,但病人一般为青、中年人,有生殖系统及其他器官如精囊、附睾结核病变,或有泌尿系统结核症状,尿液、前列腺液、精液内有红、白细胞。

四、病理分类

前列腺癌绝大多数为腺癌,极少数为鳞癌或移行上皮癌。病理分为四级。

Ⅰ级:腺体大或中等,细胞大小正常,有核仁而不清楚。

Ⅱ级:腺体较小或中等,细胞多型性,核仁小而明显。

Ⅲ级:腺体小而不规则,呈筛状或硬癌样,腺泡形成差,细胞明显多型性,核仁大、嗜酸性。

Ⅳ级:无腺泡形成,呈硬块或膨胀的癌细胞团块,成为弥散浸润的小细胞癌块,细胞大小不等,核有丝分裂明显。

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后叶,占75%;前叶和侧叶分别占15%和10%;一般分为3个类型。①潜伏型:小而无症状,无转移,常见于尸检。②临床型:有局部症状,侵犯明显,转移较晚。③隐蔽型:原发灶小而难于发现,常早期广泛转移。

五、临床分期

临床分期方法很多,目前尚不统一,多采用Jewett分期法;TNM分期比较繁杂,未被广泛采用。

1.Jewett分期法

A期:潜伏型,临床上不能检出,肛诊不能触及肿物

A1局灶性且分化好

A2弥漫性或分化差

B期:肛诊能触及肿瘤,肿瘤限于前列腺内

B1结节≤1.5cm,局限于一叶

B2结节>1.5cm或侵犯一叶以上

C期:肿瘤穿破前列腺包膜

C1包膜外小肿瘤

C2侵犯精囊,膀胱颈或盆腔其他器官

D期:临床和病理均有转移

D1盆腔淋巴结转移,未超过主动脉分叉以上

D2主动脉分叉以上淋巴结转移,骨、器官和软组织转移

D3内分泌治疗无反应

2.TNM国际分期(UICC,1992)

T-原发肿瘤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未发现原发肿瘤

T1针吸活检或切除组织中有肿瘤,但临床未扪及或影像学未能显示

T2肿瘤局限于前列腺

T2a肿瘤侵犯一叶的≤1/2

T2b 肿瘤侵犯一叶的>1/2

T2c肿瘤侵犯两叶

T3肿瘤已超出前列腺包膜

T3a肿瘤侵出单侧包膜外

T3b 肿瘤侵出双侧包膜外

T3c肿瘤侵犯精囊

T4肿瘤固定或侵犯精囊以外的邻近组织

T4a肿瘤侵犯下列部位之一,膀胱颈、外括约肌或直肠

T4b肿瘤侵犯提肛肌或与盆壁固定

N-区域淋巴结

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

N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单个淋巴结最大径≤2cm

N2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单个淋巴结最大径>2cm,但不超过5cm,或多个淋巴结,最大径均不超过5cm

N3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一个淋巴结最大径>5cm

M-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不能确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只有骨转移

M1b有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

2.临床分期法

0期TisN0M0

Ⅰ期T1N0M0

Ⅱ期T2N0M0

Ⅲ期T3N0M0

Ⅳ期T4N0M0 任何TN1、TN2、TN3M0 任何T任何NM1

六、综合治疗原则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及氩氦刀冷冻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及肿瘤分期而定。

根据前列腺癌分期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A1期:老人可不处理,发生转移约8%,治疗与否对生存率并不产生影响,5~10年内死于癌的仅2%。其他人可行根治术前列腺切除术和中医治疗。

A2期、B1期:①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②睾丸切除术。③内分泌治疗。④中医治疗。⑤基因靶向治疗。

B2期:①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②睾丸切除术。③内分泌治疗。④放射治疗。⑤组织内放疗。⑥中医治疗。⑦基因靶向治疗。

C期:有下列几种方案可供选择:①年老体弱、全身情况较差者适用扩大范围的体外放疗。②全身情况较好者行组织内放疗+体外放疗。③内分泌治疗(包括双侧睾丸切除)+扩大范围体外放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④中医治疗。⑤基因靶向治疗。

D期:①D1期,无理想治疗方案,一般采用以下措施,小部分(15%~25%)仅有轻微淋巴结转移者(1~3个),作扩大范围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有希望长期存活且无肿瘤复发;扩大范围的放疗对部分D1期患者可延迟远处转移的发生;早期应用内分泌治疗和中医治疗可能会延长无肿瘤复发的存活时间。②D2期,可酌用内分泌治疗、化疗、冷冻治疗或免疫治疗、中医治疗、基因靶向治疗。

1.手术治疗 ①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包括前列腺及其包膜、精囊和局部淋巴结;近年来应用“保留神经”的前列腺根治手术,可使多数病人保持原有性功能。②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A期5年无瘤生存率为93%,B期5年、10年、1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2%、56%。并发症有阳痿、尿失禁及切口感染。

2.放射治疗 前列腺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适应症:(1)T1~T3期的非转移性局限性前列腺癌。(2)肉眼或显微镜下肿瘤切除不完全者。(3)T3期前列腺癌的复发率较高,术后应行辅助性放射。(4)当术前的Gleason分级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偏高以及肿瘤侵犯精囊和膀胱颈时均应实施放射治疗。(5)如术后病理发现有局部肿瘤复发或PSA值升高时应行放射治疗。(6)当前列腺癌患者出现骨盆和淋巴结转移所致骨骼疼痛、下尿路梗阻和血尿时,可用放疗作为姑息治疗。

放疗照射方式 ①外照射:用60Co或直线加速器,(65~70)GY/(6~8)周。包括常规外照射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②内照射:用198Au、222Ra、125I或192Ir等。经直肠超声定位、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成为近年来治疗前列腺癌的新技术,是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另一有效治疗方法;前列腺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排尿困难,夜尿症、尿频、尿急、尿失禁、血尿和尿潴留,一般为轻度和短暂发生,后期最常见的是尿失禁,其次是尿道狭窄,而阳痿发生率较低。③骨转移同位素治疗:用32p或89Sr对缓解骨转移局部疼痛及病变发展有一定作用。结果:A期5年、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3%、67%;B期5年、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51%;125I植入前列腺组织内照射:B期5年、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44%;C期5年、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8%、20%。并发症有便血、黏液分泌、里急后重、腹泻、大便失禁或肠梗阻等消化道症状。泌尿系并发症有尿频、排尿困难、血尿、尿道狭窄及阳痿。并发症在剂量>50Gy时易出现,放疗结束后6个月内大多数能恢复。

3.冷冻疗法 适应症:①一叶或二叶前列腺癌患者;②年龄较大不能承受其他手术者;③已行去势或减雄激素治疗或肿瘤手术后复发或残留者;④曾行放化疗失败而无其他治疗选择者;⑤对部分已有骨转移而全身状况良好,仍可选用局部冷冻手术治疗。禁忌症:①全身恶病质明显或心、肺、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②肿瘤局部已侵犯直肠、膀胱者,或已有广泛转移者。此手术创伤较小,出血不多。冷冻治疗还可促进患者的免疫能力,使骨、肺等转移病灶发生退化。并发症有直肠瘘(发生率不到1%),阳痿。

4.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 HIFU属于前列腺癌局部治疗方法的一种,根据发射方式不同,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HIFU设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直肠腔内的HIFU设备,代表性产品有法国EDAP公司生产的Ablathem和美国聚焦外科公司生产的Sonabate;另外一种是经会阴体外发射的HIFU设备,代表性产品是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FEP-BY系列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Chaussy等报道了1000例前列腺癌的腔内HIFU治疗结果,对局限性前列腺癌和非局限性前列腺癌分别采取根治性和姑息性HIFU治疗,为减少HIFU治疗时间并对前列腺中叶进行治疗,同时结合TURP,结果显示,根治性HIFU活检阴性率达到93%,PSA稳定达81%;姑息性和补救性HIFU治疗活检阴性率为79%,并能明显降低肿瘤引起的局部症状;HIFU治疗可保留更多的性功能。腔内HIFU治疗前列腺癌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尿道损伤、直肠损伤、尿潴留、尿失禁和尿路感染等,随着技术的改进及治疗经验的增加,其发生率已明显降低。国内何申戌等报道,采用体外HIFU治疗非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取坐位,超声波从会阴部入射,近期效果显着,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但例数较少.未见远期随访结果报道。

5.内分泌治疗 近50余年来,内分泌治疗一直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已知前列腺癌的生长调节受下列因素影响:①类固醇激素(雄激素、雌激素)。②肽类激素(GnRH A,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③生长因子。④营养因子。⑤某些糖蛋白。而①和②是最重要的因素,故而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主要针对上述两个环节。

按EORTC评价标准,前列腺癌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5%~10%达CR,20%~35%达PR,客观缓解30%~45%;40%~50%的患者可稳定一段时间。前列腺癌的激素依赖性是显而易见的。

初次内分泌治疗称之为一线内分泌治疗,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再次内分泌治疗称之为二线内分泌治疗。一般来说,除双侧睾丸切除术和雌激素外,其他方法均可作为二线内分泌治疗的方法,下面简述内分泌治疗的方法。

(1)雄激素撤退

手术去势,双侧翠丸切除术,阴囊下睾丸切除术;药物去势,雌激素类己烯雌酚,1~3mg/d,聚磷酸雌二醇,160mg/d,磷雌氮芥,560mg/d,LHRH A(促黄体生成素类似物);雄激素阻断,抗雄激素类(醋酸环丙氯地孕酮300mg/d,氟硝基丁酰胺,750mg/d,尼鲁米特,300mg/d,Casodex,100mg/d)联合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B),LHRH A+抗雄激素药,去势+抗雄激素药。

双侧睾丸切除术,可使多数前列腺癌消退或稳定,多数患者病情缓解可持续1~2年。手术简便、疗效好。但患者心理上不易接受,不良反应有阳痿、阵发性发热、出汗等症状,短期应用环丙氯地孕酮(CPA)或己烯雌酚可改善症状。

(2)雌激素类药物

可抑制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激素(LH),进而抑制睾丸产生雄激素,消除雄激素对前列腺的刺激,并且可直接抑制睾丸酮产生,常用药物如下:

①己烯雌酚DES为雌激素类的代表药物,用量,口服每日3~5mg,7~21日后血睾酮可达去势水平,维持量每日1~3mg。可有恶心、呕吐、水肿、血栓性静脉炎等出现。

②聚磷酸雌二醇( polyestradiol phosphate)为长效制剂,用量,肌注每次80~160mg,1月1次,不良反应较DES少。

③炔雌醇( ethinylestradiol,乙炔雌二醇)为人工修饰的雌激素,口服易吸收,在体内不易被代谢破坏。用量,口服每次0.05~0.5mg,每日3~6次。不良反应有头昏、恶心、呕吐等。

④三对甲氧苯基氯乙烯(chlorotrianisene)口服每次12mg,每2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