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延缓衰老,预防癌症发生。近年来,衰老与癌症关系的研究受到了极大关注,多数癌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老化而增长,所以延缓衰老对于预防癌症息息相关。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它对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等过程起着主导作用。肾气盛则寿命长,反之则早衰,所以能保持肾阴肾阳的协调平衡是延缓衰老的根本措施。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肾中药能增强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改善机体代谢和神经功能,增强抗癌的能力。
(5)调整机能,减轻毒副反应。使用扶正固本疗法防治癌症病人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一大特色,癌症病人在施以放疗或化疗时配合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气血双补、健脾和胃、滋补肝肾等扶正固本疗法时,不但能确保顺利完成放疗或化疗过程,还有明显减毒增效、延长病人生存期的作用。
(6)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达到直接控制肿瘤的发展。如斑蝥、狼毒、紫杉醇等,特别是狼毒,除其有本身杀伤癌细胞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这又是其他治疗方法所不能代替的。
现代研究证实,癌症病人的血液中往往存在着癌细胞或微小癌栓,在随血液流动时,不易附壁着床生长。当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微循环功能障碍时,淤血停滞,这样癌细胞就易着床生长。而血液循环中的癌细胞往往还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凝集,将其包绕起来,避开人体防御系统的搜捕与攻击。血小板还可以释放某些物质,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表现出癌肿增大或转移。临床上用莪术、丹参、三七、牛膝等活血化淤药,同时配合化疗药物治疗,具有抗凝抑瘤、改善微循环以及抗转移的作用,正可谓“流水不腐”的功效。
中医学所说的“痰”,是指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而产生的有形之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许多疑难杂病的致病因素。张景岳谓之“痰在周身,为病莫测”。陈士铎亦云“天下怪病多生于痰”。痰在癌症的形成过程中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痰浊与淤血为伍,交结为痰。朱丹溪谓之“痰夹淤血,遂成巢囊”。癌瘤从痰论治,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化痰导浊之类的中草药不仅能清除病理垃圾,深捣癌瘤巢穴,有的还可直接杀伤和抑制癌细胞,如天南星、半夏、山慈姑等,有的还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茯苓、猪苓等。
由于癌瘤细胞的不断增殖,靠近瘤体中心的许多交织血管受到挤压。受到紧密挤压的血管和血浆产生均匀的高压,形成局部“高血压”,阻止血液负载的分子(包括治疗药物)进入高压区,成为“癌瘤屏障”。软坚散结药物能使癌瘤内部的高压区软而散之,为抗癌药物进入瘤体扫清障碍。这就是软坚散结药物疗效的奥妙之所在。其次,许多软坚散结药物都可直接杀灭细胞,如海藻、牡蛎等。
中医学的病理观具有高度概括的特点。清代医家叶桂在《临症指南医案·积聚》中指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癌毒性本阴寒,一旦发病,血络先伤,从而血淤、湿聚、痰凝、气滞、毒蕴等病理变化相继而成。在癌变局部形成邪气所凑之处,并且彼此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叶氏首倡“久病入络”理论,并推崇仲景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并谓“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以全蝎、蜈蚣、土鳖虫等为代表的虫类药不只松透病根,攻坚破积,且大都有毒,又可“以毒攻毒”,在癌症治疗中起着“一箭双雕”、一药多效之用。
清热解毒法,目前应用较多,此即为驱邪。中草药驱邪并不是单纯地杀伤消灭癌细胞,而是使癌细胞改邪归正,促使细胞分化,使癌细胞重新逆转为正常细胞。如白花蛇草、半支莲、夏枯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均可使癌细胞逆转,而马齿苋能将各组织细胞的活力提高4~5倍,故使异常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很多清热解毒药在具备抗癌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这要比化疗药物单纯“攻瘤”优越得多。也就是说,他们既能攻,又能补,如山豆根、白花蛇草等。
肿瘤的局部疗法,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外用抗癌中药有强大的生命力,前景喜人。中医学认为肿瘤病人“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根据这一病机特点,应用以上疗法,口服扶正中药,以增强全身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同时于肿瘤局部或肿瘤相应的体表部位外敷抗癌抑瘤的中药,使肿瘤局部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并让抗癌抑瘤的药物与瘤体组织细胞直接接触或靠近,以更好地发挥药物消瘤止痛的作用。
外治法主要通过皮肤、粘膜等给药途径,有许多优点。透皮给药,由皮肤渗透剂协助药物透入表皮,进入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组织,并聚集于血管丰富的瘤体部位,发挥其药效。其有许多长处:①不像口服药那样受消化道酸碱度、细菌、酶的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量的变化较小,能提供较恒定持久的血药浓度,且对紧靠敷药部位和血管丰富(如肿瘤)的组织内药物浓度较高,从而克服了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平均主义”。②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减少药物代谢过程,保留较高的效价。③避免口服药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可减少注射给药,尤其是静脉给药的潜在危险及痛苦。同时外治疗法减少了给药次数,方便病人,且易敷易除,增加了病人受药的主动权。尤其对那些不能口服的病人,如食管癌、肠癌梗阻者的治疗意义更大。
中药治癌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可选择的方法很多,可辅助于手术、放疗、化疗,也可单独应用,内外治结合,现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尤其是对中、晚期肿瘤病人,中医药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人类回归自然”和“绿色医药”的呼声中,中医治癌的研究不断加强,前景将更加美好。以上各种治癌方法,必须根据病人的肿瘤部位、病期、症状和全身体质状况,有时单用,有时联合应用,判断选用。
除了中草药以外,我国中医的其他疗法对肿瘤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我国在古代就认识到热疗的作用,并逐渐发展成针灸等手段。现代医学对中医热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其作用机理,作者结合热疗和中药,以及放射治疗等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肿瘤热疗发源于中医,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地将热疗、中医学、物理学、中医经络学及透皮控释技术整合为一体,在热积聚药效应下完全崩解癌细胞,已成为肿瘤治疗中极为科学、完整的方法,堪称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后的第五种肿瘤治疗方法。
研究临床中医药学、肿瘤放射治疗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热治疗学,不仅扩大了肿瘤患者的治疗范围,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而且对提高防护医学水平,特别是高科技战争、核战争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卫勤保障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在国内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甚多,尤其在基层,由于医疗设备、技术条件的限制,能接受手术、放化疗治疗者有限,接受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人数往往超过接受某种单一西医治疗方法的人数,中医、中西医结合所治疗的肿瘤人群多为中晚期肿瘤病人,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被国外学者誉为肿瘤治疗的中国模式。
中西医对肿瘤的认识和治疗虽然存在差异,但在治疗和结果上皆有所长,合理应用中西药物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一)对放化疗减毒增效,减少手术副反应
在肿瘤临床治疗中,西医某些疗法常常出现较明显的毒副反应,若配合中药常可减轻或避免这些毒副反应。如目前西医药对放化疗引起的呼吸系统受损、肝胆毒性反应、药物外渗、组织坏死溃烂等尚无良策。若在放化疗同时,配以相应的中药,则此类副反应轻微,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再如放化疗后白细胞低下,多次应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无效时,若在辨证基础上加用鹿角胶、阿胶、大枣等,可使血象升至正常,而且能够预防因白细胞较低引起的感染。
术后伤口愈合慢,影响放化疗如期进行,如配以炙黄芪、当归、丹皮、金银花、党参、连翘、白及等药物,能使术后伤口迅速愈合;术后胃肠道蠕动减弱,如给予小承气汤贴脐,剂便矢气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