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大智慧
7541200000007

第7章 老子智慧7

冒顿战胜东胡的智慧,正是以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为指导思想才成功的,或者说是一种退一小步而进一大步的胜利。倘若东胡是一块巨石的话,那么冒顿就必须要让自己成为一堆棉花,而不是同样硬的岩石。因为棉花与巨石相碰,会很轻松地将其包在里面。而如果巨石与巨石相碰,必然会两败俱伤。

至柔治刚的智慧,并非让我们在面对强者时一味退缩忍让,而是让我们适时地避开锋芒,与别人巧妙地周旋,最终达到制胜的目的。历史上最有名的以柔克刚的事例莫过于《将相和》:蔺相如正是善于使用柔术,不但避免了窝里斗,还使廉颇自己认识到错误,主动请罪。

阳刚是年轻人的标志,然而处事过于阳刚就不明智了。遇到问题应该以冷静的心态去对待,在某些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上不妨退一步,以一种柔弱的态度转到另一个方向去解决。这就是那些会办事的人通常采取软硬兼施手段的原因了。8诚实守信,务实无虚【原典】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释义】

若是诚信不足,才会有不被信任的事情发生。

为人,首先要学会做人;二是学会做事。然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离不开一个“诚”字。古代做生意讲究“童叟无欺”,现代做生意讲究“诚信为本”;古代交朋友讲究“肝胆相交”,现代交朋友讲究“一诺千金”。怪不得老子一直告诫我们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让我们在做人方面一定要紧守诚信美德。因为诚信可以让我们交更多的朋友,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赖,使人生之路更加顺畅。

抗战时期,某县内有一个姓胡的石匠,为人忠厚。一次,应人要求去修石磨,那人叮嘱了他几句就离开了。胡石匠在打开磨底时,突然发现石磨内藏了数十个金元宝,石匠先密封石磨,再找到主人告之,一时传为佳话。

当时这个县内有一伙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土匪,抗日力量念这帮土匪几次伏击日伪军有功,根据政策对其开展争取团结的工作。匪首对此感激涕零,但又考虑到自己曾有劣迹,一时踌躇无语。几经争取,匪首才以实言相告,惧怕投诚之后遭到清算,想找一可信之人作证,以担保其日后的安全。

抗日力量列举了这个县内绅士、名流数个为其担保,匪首都摇头否定,最后匪首自报人名一个:胡石匠!

匪首并未见过胡石匠,然而匪首根据胡石匠的信誉就能够相信他的担保,这无不说明坦诚之人,容易让人信服的道理。

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由此可见,“诚”和“信”,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相连使用,在古代都是同一个意思,诚实守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古以来,诚实守信就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诚实不欺”,一直被公认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

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后来项羽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愤怒之下,刘邦下令缉拿季布。

幸好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是关东一霸,素以“仁侠”闻名。此人很欣赏季布的侠义行为,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跟刘邦起兵,转战各地,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处境,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还封他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为河东太守。

当时,楚地有个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辩,专爱结交权贵。季布和这个人是同乡,很瞧不起他,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过厌恶之意。曹丘生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结他,特地请求国戚窦长君写一封信给季布,介绍自己给季布认识。窦长君早就知道季布对曹丘生印象不好,劝他不要去见季布,免得惹出是非来,但曹丘生坚持要窦长君介绍。窦长君无奈,只好勉强写了一封推荐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读了信后,很不高兴,准备等曹丘生来时,当面教训教训他。过了几天,曹丘生果然登门拜访。季布一见曹丘生,就面露厌恶之情。曹丘生对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楚地有句俗语,叫做‘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样得到这么高的声誉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处宣扬您的好名声,这难道不好吗?您又何必不愿见我呢?”

季布觉得曹丘生说得很有道理,顿时不再讨厌他,并热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几个月。曹丘生临走时,还送他许多礼物。曹丘生确实也照自己说过的那样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扬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这样,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后人用“一诺千金”来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

诚实守信,在社会交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说话实实在在,说到做到,就会使人产生信任感,愿意同他交往合作。相反,轻诺寡信,一而再地自食其言,必然要引起人们的猜疑和不满。只有彼此守信,友谊才会持久。因此老子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智慧,仍然是现代人立足的法宝。

一个人要做到“诚信”,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必须具备诚信的世界观,养成诚信的品格才能做到。一个人要做到“诚信”,就需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处处以诚为本才行,凡与诚信相符者就做,与其相悖者坚决不做。如若不然,必将一事无成。9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原典】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老子《道德经》第九章【释义】

当拥有了不能再多的物品时,不如适时地停止拥有。

老子提倡“知足知止”,他认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当拥有的物品不能再多的时候,就要学会停止,如果依然不知道满足,放纵欲望,无休止地追逐声色名利,最终他会受到私欲的毒害。

清乾隆年间最风光大臣非和珅莫属,其实和珅的一生是非常成功的。他由起初的一名默默无闻的三等侍卫,成长为一名皇帝身边的红人,不论说他会拍马溜须也好,有真才实学也罢,总的来说他是成功的:乾隆在位时,他可谓呼风唤雨,乾隆对于他的贪污之事并非全无不知,然而由于对他甚为喜爱,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和珅之死,一是与乾隆退位有关,另一个就是他过于贪得无厌。据查抄时记载:他的家产中包括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有的甚至皇宫里都不曾拥有。他的家产折合了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还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宝物无法估价。如果按现在的估价一算,大概和珅拥有11亿多两白银的资产,简直富可敌国。

这么多的资产是和珅不知疲倦、不知休止地贪污而来的。也可以说这些资产加速了和珅的灭亡,是他的催命符。试想,如果和珅能够适可而止,在乾隆退位之后,他也不至于人头落地而一无所获。

“知足知止”是明智之举,尽管这样不会得到很多,然而它却可以让我们拥有某些实在的东西,更不会为了无底的欲望而丢掉性命。

有个阿拉伯神话说:有一个人去寻宝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他小心翼翼地进了山洞,看到里面有个宝瓶,宝瓶上贴着一张字条写道:“打开瓶盖,里面就会冒出金沙。请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后把盖子盖上。”这人欣喜若狂,打开了瓶盖,果然金沙就像礼花炮一样飞射而出,黄金灿烂,就像做梦一样美。

“发大财了!”这人用袋子装、用帽子接、用衣服兜、用双手捧,甚至鞋子里面也盛满了金沙。宝瓶里的金沙如喷泉般涌出,越喷越多,渐渐地这人没东西装了,金沙从他手上溢出……,但他还是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捧着手接。他太高兴了、疯狂了、太痴迷了,只顾欣赏金沙狂涌的美景,忘了宝瓶上的告诫:“请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后把盖子盖上。”最后,他被埋葬在了金沙堆里。

很多人就像这个寻宝的人一样“不知足”、“不知止”,结果一无所获。

“知足知止”用在人们的创业之路上,更多地表现为“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智慧。许多创业者曾盲目地坚信“胜利往往来自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结果把企业成本一压再压,甚至连个人的生活都逼到了边缘,最终的结果还是被迫放弃。

“做生意不是赌博”,明知无望还固执地期望出现奇迹。其实,创业是为了“第一桶金”,而这第一桶金子出自哪个项目并不重要。商场上的机会比比皆是,只要你有心,放弃一个项目,肯定还会找到另一个项目。放弃并不等于抛弃,只要不是一败涂地,完全有可能东山再起,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开始。

成功创业者当中很少有人是在最初的项目上一次成功的,大多都尝试了很多项目。而每一次尝试都意味着上一次的放弃,但大多数的创业者还是在这种选择与放弃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项目实现了成功梦想。

“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说的就是这种“知足知止”、“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智慧。这种智慧表面上看似是一种中庸之术,然而它却能使人们正确地对待欲望与现实,让人们能够享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欲望太多,人生就会变得疲惫不堪。每个人都应学会轻载,如果生命之舟负荷太重,就会搁浅、就会沉默!10不必烦恼,

办法总比困难多【原典】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释义】

大道毁坏之后,才产生仁义。智巧出现之后,才产生虚伪。六亲不和之后,才产生孝慈。国家昏乱之后,才产生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