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大智慧
7541200000013

第13章 老子智慧13

包容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团结在你周围。包容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一种深厚的性情修养。它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增进人的相互理解,在人间播撒爱的种子。包容的人有爱,因而也被别人爱;包容的人包纳万物,因而也能拥有万物。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释义】

极大的冤仇不论怎么去化解,还是必有余怨;所以,和大怨怎能算是善行?因此,圣人虽握有借据,却不强迫人家偿还。有德之人只持有借据,却不索讨。无德之人就像是征税者一般,只拿不给。天道对人是没有分别心的,但却常常跟良善之人亲近。

老子认为“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意即在付出帮助别人的时候,不应总惦记着别人的回报。期盼回报的付出不但狭隘,而且还会失去助人的本意,让原本高尚的行为蒙上了一层势利的阴影。

做好事的目的不同,结果就大不一样。人的善心不该用来作为交易,否则就失去善良的本义了。一旦计较了这些,人们的心里就失去了原本的安宁;为了得失寻找平衡,对受惠者颐指气使就不可避免了。这样,人们只能怨恨施惠者的虚伪,也不会再有丝毫的感激之情了。

唐玄宗时,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随着形势的不利,安禄山的心情越来越坏,他开始随意惩罚身边的人,包括他最信任的谋士严庄和贴身侍卫李猪儿。

严庄是安禄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当初,安禄山发现严庄是个人才,对他礼贤下士,很快就把他安置在重要岗位上。他曾对严庄推心置腹地说:“你是读书人,知道的道理比我多,你可以随时指出我的过失,我是绝不会怪罪你的。”

严庄受了安禄山的大恩,从此也一心报效,为他出谋划策,竭尽心力。他对朋友说:“安禄山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就是为他搭上性命也报不完呀。大恩不可言谢,我现在只有默默地做事报答他。”

李猪儿原是一个归降的僮仆,安禄山喜欢他的聪明伶俐,破例把他留在身边服侍自己。他给李猪儿许多赏赐,又给了他许多特权,随时都让他陪伴自己。

安禄山起兵叛乱不久,他的眼睛便失明了,身上也长了毒疮,他的情绪开始烦躁不安了。后来叛军进展不利,战败的消息接连不断,安禄山的情绪更坏,他杀身边的人泄气,平时总是大吼大叫。严庄劝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该过于认真。现在形势虽然对我军不利,但是并不是不可以挽救的。”

严庄话没说完,安禄山就指着他骂个不停,说:“我对你有恩,你就是这样报答我吗?早知道你是个不中用的家伙,我就把你一刀砍了,留你有什么用呢?”

他命人鞭打严庄,打得他皮开肉绽。这样的凌辱发生过多次,严庄从心里恨他入骨,只是表面还保持恭顺。李猪儿也经常无缘无故遭到安禄山的痛骂和鞭打,安禄山还恶狠狠地对李猪儿说:“我不收留你,你早死了,现在我就要了你的命也是应该的。”

严庄和李猪儿同病相怜,他们担心有一天安禄山会杀了他们,便勾结安庆绪,三人合谋,将安禄山杀死在床上。

安禄山自恃对严庄和李猪儿有恩,就无所顾忌地凌辱惩罚,而又不加丝毫防范,这是他对人缺乏了解的缘故。他施恩的用心并不真诚,严庄和李猪儿既已明白,他们当然会怨恨他了,对他不利便是很正常的了。

施恩不图报答,恩情才显得可贵。给人恩惠不论多少,重要的是,不是为了索取。一个人无私奉献之后,他的道德境界就会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他这个人便会高尚起来,面貌焕然一新。

付出其实不限于什么方式、什么人,付出也不需要书写,不需要描画,更不需要把它放在心中,只要把它表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惟有这样我们才是快乐的。有这样一则寓言正好验证了这层关系。

从前,一个男孩与一棵树一起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在树上荡秋千,上树摘果子,在树荫下睡觉,树也很留恋那些快乐无忧的时光。

小男孩一天天长大,他与树在一起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因为要生活就必须想办法去赚钱。

树就对男孩说:“拿我的果子去卖吧。”于是他把果子卖掉了,树感到很快乐,因为它为男孩做了事。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已经长大成为年轻人的男孩很久没有来找树玩,树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有一次,树看见男孩走过来,就向他微笑着说:“来啊,让我们一起玩吧!”但是男孩已经长大了,他要到外面去闯世界了,他不愿固守在这里,他要离开眼前的一切。

树很理解他,就毫不犹豫地说:“把我砍下来吧,拿我的树干去造一艘船,你就可以航行到达你的目的地了。”于是,年轻人就把树砍了下来,做了一艘船到外面闯世界了。

夏去冬来,时光一年年过去了。无数个寒冷和寂寞的夜晚,树都在默默等待,最后,那个男孩终于回来了。但他已经满头白发了,年老和疲惫使他不能再玩耍了,也不能赚钱或出海航行了。

树说:“我还是一个不错的树桩,你何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呢?”他坐下来了,树又是满心欢喜。

原来,付出不是把一切放在心里,而是要做出来呀!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期望回报的付出,常常会失望大于满足,沮丧大于惊喜;不期望回报的付出,则会惊喜大于失落,快乐大于悲伤。既然付出是一种奉献,何必去寻找奉献后的回报,让自己的内心奢望太多呢!

曲则全,枉则直。——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释义】

由于能委屈,所以可以求全;能弯,才能伸直。

老子在为人处事方面有这么一个观点:“曲则全,枉则直”。他认为能够经受得住委屈,才能够保护周全自己的利益;能够弯曲,才能有一展宏图的机会。

老子的这一观点,正是我们为人处事须时刻牢记的人生大智慧。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公与压迫,倘若仅凭一时之气奋起反抗,往往解决不了事情,反而会造成更不利的局面。

大丈夫能屈能伸。没有胜算的时候,就不能去硬拼,只能隐忍,隐忍并不可耻;只要在这段时间内积蓄力量,待形势一变,必能稳操胜券。

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张耳和陈余都是魏国的名士,秦国灭了魏国后,就用重金悬赏两人的头颅。

张耳和陈余于是改名换姓逃到陈国,以看门人的身份逃避追杀和维持生活。一天,陈余犯了过错被官吏鞭挞,他怒不可遏,便想起而反抗。这时张耳暗暗踩了他一脚,要他暂且忍耐。

等那官吏离开后,张耳就把陈余叫到桑树下,悄悄对他说:“忘记我们当初的志向了吗?今天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你就想去为一个小官吏而死吗?”

此事可以看出陈余的浮躁浅露,相比之下就比张耳差远了。后来的史实更加证明:两人虽然一同起事,却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张耳辅佐刘邦成了开国之臣。陈余一直辅佐赵歇王,被韩信、张耳打败,斩于水。

吕后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却有着过人的智慧,在能屈能伸这方面,她的做法不能不称之为女中豪杰。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匈奴单于冒顿曾把刘邦和三十万汉军围困在平城达七日之久,对大汉也很轻视,然而对刘邦还多少有些忌惮。

刘邦一死,冒顿单于便心骄气傲,想挑起兵端,便派使者给吕后送去一封信。上面说:“孤独苦闷的君王,生于荒野大泽之中,长于旷野牛马蕃育的区域,多次到达边境,希望能游览中国。陛下独立,孤独苦闷孀居,两位君主都不高兴,也没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希望以我的所有,换你的所无。”

这竟然是一封言辞亵慢的求婚书,冒顿单于妻妾成群,自不会对吕后这位老太婆有何兴趣,不过是借戏侮她来戏侮中国。

吕后见信后大怒,便召集群臣商议,要大举讨伐匈奴以雪此辱。

吕后的妹夫樊哙率先高喊道:“我愿带十万人马,横行匈奴!”吕后大喜,季布却怒声叱道:“樊哙理应斩首。”

朝堂上的人都吓了一跳,不知季布在哪儿偷吃了熊心豹胆,竟要斩元勋国戚。

季布接着说:“当年高帝率三十万精兵讨伐匈奴,却被围困在平城七日七夜,那时樊哙也在军中,却束手无策,今日为何就能以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之中,这不过是当面阿谀陛下,犯欺君之罪,按律当斩。”

樊哙被质问得哑口无言,其他众将也纷纷附和说,以高皇帝之英武,尚被困于平城,匈奴势力强盛,委实不宜擅起战端。

吕后见众将意思一致,回头细想也确实如此,便忍下这口恶气,退朝回到宫内,不再提讨伐匈奴的事了。

过后吕后为安抚冒顿单于,居然卑词婉约地写了一封拒绝信。上面说:“单于不忘我中国,赐给书信,我等国人都很恐惧,我自思自忖:身体老迈,气息也衰弱,牙齿也脱落得差不多了,走路的步子都不均匀,单于听信了传言,我实在不足以使您自污。我国无罪;应在您赦免之列。我有自己坐的车两辆,马八匹,送给您平时乘坐。”然后派宦官张泽送去。

单于冒顿原以为汉朝一定会倾竭国力攻击自己,因此严加戒备,没想到等来的不过是一个汉使,读信后反倒觉得羞愧,便又派使者送给吕后好马,回信说:“我生长荒野,没听过中国的礼义,多亏陛下赦免了我。”便又和汉朝和亲。

由吕后巧避冒顿的挑衅而获得胜利的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恰当的时候不与别人争长短,懂得避其锋芒、故意示弱,往往能令对手不寒而栗。因为谁都知道,能够如此做的人都是智者,而非莽夫。

古人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某些时候,我们就应该多运用老子的“曲则全,枉则直”的智谋——在该弯的时候一定要弯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伸”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