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行走中的玫瑰
7536200000033

第33章 关于名利

七年之前

出名好不好,当名人有什么感受?

这是这一年来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对于我自己来说,出名当然有好处。每个人都有爱慕虚荣的一面,只是程度大小而已。早在几年前,我已经有在不同的场合被别人认出来的经历,我的第一个反应是,看来这个人是凤凰卫视的忠实观众,至少是关心时事的。因为毕竟我是记者,能够记得记者的名字和脸孔的人不多。

本来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出名的了,这些观众对于自己的认可,已经让自己非常满足。后来去了伊拉克,回来之后,从媒体对于自己的兴趣程度,才发现,原来这次才是真正地出名了。

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吗?认出自己的人多了一些,被人指指点点的机会多了一些,赞扬的声音多了一些,希望认识自己的人多了一些,邀约访问似乎更加容易了一些。其它的,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出名有什么好处?出名当然有很多好处。因为出了名,我就可以出书了,如果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相信也没有什么出版社找我,除非我的文字让别人觉得这个人是一个具有文学天分的人。因为所有的作家,都是靠他们的作品,而不是靠他们的名气起步的。

出了名,面对的诱惑就多了。这个时候,自己需要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到现在为止,我想自己还算清醒,我知道这份工作,这个职业对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于是进行选择就变得简单和容易得多。

作为名人,做一些事情会容易一些。比如在采访现场,对于我的提问,如果被访者认出我的话,接受采访的机会会高一些。打电话去约访问,报上家门之后,如果对方知道我的名字,就会特别的热情。我想每个名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别人也不需要觉得不公平,因为名人之所以出名,绝大部分是付出了比常人要多很多的努力的。

很多明星喜欢戴墨镜、鸭舌帽,怕的是别人认出自己。我觉得有点好笑,因为这无疑是在提醒别人,我是一个名人。

有些朋友批评我,闾丘,你也算是一个名人,怎么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经常穿得这样随随便便。还好,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出不出名,生活总是要继续,出了名,只是出了名,闾丘还是闾丘。

在公共场合,也有过给人认出来,要求签名合影的事情。我从来没有觉得不自然,对于那些要求签名的观众,我会从心里面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对于我的喜爱。所以我从来不拒绝,如果时间场合允许。

必须承认,出了名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倒不是要特别注意在公众场合的行为,因为我觉得,只要不做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事情,有什么怕别人知道呢?我说的压力,是来自自己和周围的人的期望。当我出去采访的时候,我会要求做得更好,我的上司也期望我能够做得更好,压力无形当中真的会变大。

出席记者招待会,在那么多的同行面前,如果是以前,自己可以想也不想就问要问的问题,很多的时候,必须承认,有的问题会比较naive(天真,幼稚),现在,总是要深思熟虑一番,担心被我的同行笑话。

采访的时候,越是知道难采访的人,越是想要做到,必须承认,渴望做到的东西更多了。

任何问题都必须从两方面来看,好的地方是,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不好的地方是有些事反而绑住了自己的手脚。所以我需要不停地提醒自己,平衡自己,告诉自己,工作的时候,我只是一个记者,从来没有改变过,不要让太多别的因素参杂在我的工作里面。不然的话,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名人,在马路上站一天,拿着话筒在人群里面采访,一定会不屑这样去做的,会认为有失自己的名人身份。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同行们,在我们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们一直把我看成他们当中的一分子,即使私下的时候会说一些赞美的话,但是当我们一起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们看我,我看他们,我们完全一样。

看过一个电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场面。一个曾经因为一首歌而红了一段时间的歌手,经常在不同的场合被人认出来。面对别人那种看到了明星的眼光,他总是在心里面窃喜,但是又要装出一种毫不在乎的样子。结果有一天,他和朋友出去吃饭,隔壁桌子的一对老夫妻礼貌地和他打招呼,他马上用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和对方说:“是的,我就是那个歌星。”那对老夫妻被说得莫名其妙:“对不起,你的凳子压住了我们的衣服了,我们是想请你让一让。”歌星被自己的朋友们笑得灰头土脸。

相信身为名人,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微妙的感觉,被别人捧得久了,别人多看自己一眼,都会觉得自己又被别人认出来了。有点沾沾自喜的同时,又要摆出毫不在乎的样子。但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想当然,而且,别人有没有认出自己,难道那样重要吗?谈到名,当然也要讲到利。利到底是什么?

利应该是指利益。利益包括的东西很多,可以是实实在在的金钱,也可以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可以清清楚楚感受到的权力。

金钱对于人生重不重要?当然重要。我相信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只是,这些钱应该从哪里来?

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很忙,他们做不止一份工作,他们很坦率地说,我希望多赚一些钱,因为我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也希望能够有一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喜欢这样的朋友,尊重这样的朋友,因为他们靠的是自己的付出。

我也认识很多这样的人,很多时候我会疑惑,如果只是依靠他们的工资,为什么他们可以有这样大的房子,可以有这么漂亮的车子,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可以在国外的名校读书?

我不敢问他们,慢慢地我明白了原因。也明白了,为什么对于他们来说,名利场是那样重要。做人为什么那样的放不开。其实他们也有付出,精神上的,道德上的,对于我来说,这些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可能我们真的是志不同、道不合吧。

我倒是没有看轻他们,只是有的时候会为他们担心。因为在我看来,他们的付出风险太大。如果有一天他们失去了这些,他们能够接受现实吗?

或许我是杞人忧天了。因为很多人已经把这样的事情和做法看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不这样做的人反而是不正常的了。

我没有话说,每个人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力,但是一定要记住,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的。

说到权力,权力有很多种。和我有直接关系的,就是我在工作上的自由度。适当的权力,可以让工作的自由度增加,可以让自己的很多想法得到实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愿意,同时也觉得有必要担当中层管理的工作。

只是有了权力之后,有的人就会产生欲望。如果不能够控制的话,这种欲望就会不断膨胀,直到遮住自己的视线,让自己迷失了方向。

在名利场,最难分辨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不知道什么对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诱惑太多,当你得到了一些之后,会有更好的让你看得到,却摸不着,于是逼着自己不停地向前走着。

在名利场上,也很难分辨别人对自己到底是真心诚意,还是因为自己也算是一个名人。我希望那些不知道我是谁的人,当他们对我好的时候,我会清楚地知道,那是因为他们喜欢我的为人,而不是因为我的名声。

七年之后

很多人问我,出名对自己的工作有怎样的好处?

仔细想想,确实有不少,比如约访问的成功率相对要高了,也有机会出席一些场合,带来实际的物质收益。当然也有坏处,比如在工作中出错,被留意到的概率变大了,因为人们会有更高的要求,谁让你是名人呢?

名声,其实不是一个人自己可以控制的,人们的兴趣热点来去匆匆。也因为这样,当自己被关注的时候,不需要忸怩作态,不要把这种关注拒之门外,要好好享受,好好利用,毕竟对于自己的工作来说,这样的态度没有任何坏处,而当人们兴趣迅速转移的时候,也不要失落,毕竟名声只是身外之物,对我来说,就好像是奖金,有没有,虽然自己的努力可能成为考核的标准,但是说到底,决定权从来都不在自己身上,偶然性因素甚至远远超过了必然性。

名利常常会考验一个人的道德和职业底线,不过对于讲求原则的人来说,这并不是让人困扰的事情,有的人的原则是坚守底线,也有的人的原则就是不惜一切地名利双收。而那些没有原则的人,就会纠结于得失,辗转反侧,不知如何取舍。

当然,中国社会是一个声名可以迅速套现的地方,也因为这样,声名会带来很多机会,机会会产生利益,于是就会面对各种诱惑。诱惑是很容易腐蚀人的,特别是特权享受,还有直接的金钱收益。

也因为这样,名利这个词变得相当负面,代表着一种浮躁,缺乏道德的价值观。这和中国社会的现实有关,名利和坚持道德以及职业底线的人无缘,他们甚至被看成是这个社会中的失败者,人们看到的只是坐拥名利的人,虽然他们的做法颇受争议,但是在这个只看结果,不关心程序正义的社会,这些争议,最终只是提升这些人的知名度,带来更多名利的催化剂。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名利这个词也是一样,不需要抱着一种清高的抗拒的姿态。

对于我来说,保持底线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名利,首先的好处,是可以让自己有独立的生活,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只有这样独立,才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可以开始把名和利从一个更宽泛的角度来看。

声名意味着拥有影响力,因此可以去做一些可以影响更多人,可以推动这个社会产生哪怕一点点改变的事情,比如传播信息,分享观点,发出自己声音。

虽然如果用狭义的利来看,所有这些都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不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但是我们把这个概念放得宽泛一点,所有这些事情,可以让受益的人,从原本的一个人,扩展到几个,几十个,几百个,甚至更多。

也因为这样,我甚至开始希望拥有更大的名声,因为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而传播的点和面越大,创造出的利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