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中国经济1000问
7535100000005

第5章 发展规划(5)

集聚效应是指企业或经济活动的区位相互接近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会产生集聚经济效益,这种集聚效益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与动力。城市集中着众多的企业,首先是同一产业或性质相近的许多企业的集中,这种集中使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的企业数目增大,生产规模也相应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总量的增加、分工协作的加强和辅助产业的发展,其结果不仅创造了大规模的外部经济,而且也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随着城市的发展,属于不同产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也会不断集中,这种集中较之于前一种集中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海岸带有何战略意义

海岸带是指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为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一定宽度,依海岸线自然弯曲的狭长带形区域。海岸带可以分为:海岸,即潮上带。指现代海岸线以上狭窄的地带,包括上升的古海岸带。潮间带。指平均低潮面与平均高潮面之间的地带。水下岸坡,即潮下带。指平均低潮面以外的浅海地带,包括下沉的古海岸带。海岸带的大片滩涂是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可以发展水产养殖和围垦造田,已被沿海国家广泛利用;海岸带河口水域,饵料来源丰富,是鱼类繁衍生息的主要场所,许多优良渔场都分布于河口附近。平原海岸带是海盐的主要产地和油气潜在富集区;丘陵砂质海岸带蕴藏有铁、镁、钨、锡和海滨砂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许多风景名胜景区也都位于此。海岸带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能源,可供开发利用。

新欧亚大陆桥经过哪些国家

新欧亚大陆桥是指从东欧经俄罗斯、蒙古,由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口岸进入东北地区到达日本海的一条交通大道。1990年9月12日,我国北疆铁路与苏联的土西铁路顺利接轨,形成了继西伯利亚大陆桥之后,又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更为便捷的铁路通道。这条大陆桥目前确定的东桥头堡是我国的连云港和日照,西行穿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经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等欧洲国家,抵达大西洋东岸荷兰的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1992年12月1日,新欧亚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输开始进入试运营阶段。

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包括哪些地区

1985年1月,我国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步骤,是对外开放的第三个层次。随后又陆续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包括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以及河北省、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许多沿海市、县。至此,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唐山沿海地区、广西钦州湾三角洲七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组成了我国东部由北到南连接成为近万里的一大片狭长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何谓渔港经济区

渔港经济区指以渔港城市为中心建起的经济区。其规划与渔港建设规划、渔港的城镇化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推进渔业产业化,海洋旅游业、渔民转产转业,渔港环境保护、文化科教、周边乡镇等各社会和经济要素的发展,充分发挥渔港的海洋渔业、海洋产业、信息、物流、保障、文化、休闲、环保、产业集聚等功能作用,按现代渔港经济区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科学合理规划,促进渔港的城镇化,使渔港城镇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哪些地区

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部分内陆城市中划出的具有明显地域界限、实行经济特区某些政策的区域称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国家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为引进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国家还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如减免各种税收、放宽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兴办生产性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发展新兴产业为主,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开发区域。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到1988年,国务院在沿海开放城市中首批批准了14个开发区: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闵行、虹桥、漕河泾、宁波、福州、广州、湛江;1992-1993年,批准了第二批18个开发区:营口、长春、沈阳、哈尔滨、威海、昆山、杭州、萧山、温州、福建融侨、福建东山、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芜湖、武汉、重庆、乌鲁木齐、北京;2000-2002年,批准了第三批17个开发区:合肥、郑州、西安、长沙、成都、昆明、贵阳、南昌、石河子、西宁、呼和浩特、南宁、太原、银川、拉萨、南京、兰州。此外,国务院还批准在苏州工业园区、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沧投资开发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54个。

我国有哪三个经济地带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和西北地带。它们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东部地带是我国经济实力雄厚、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皆居三大地带之首。中部地带处于全国的腹地,位置重要,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但已有较好的工农业基地。“西部”在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界定:一是1985年8月在兰州市举行的“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讨论会”上专家们的界定——内蒙古、广西、宁夏、西藏、新疆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6个省共11个省区;二是体现在国家“七五”计划中的“三个经济地带”的划法,这是依据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地理位置而界定的——包括大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大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9个省(区),这种界定把广西划入“东部沿海地带”,把内蒙古划入“中部地带”。

三江两河是指哪三江、两河

三江两河是长江、黑龙江、珠江和京杭运河、淮河的合称。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丰沛,无冰封期,所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历来是航运事业发达的地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发展航运的条件十分优越。长江干流宜宾至长江口2 813千米的航道,贯通西南、中南、华东三大经济区,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珠江水系从右江上的百色至磨刀门入海口,长1 269千米的航道,连接两广,与陆上运输衔接,是云贵地区出海的重要通道。淮河与钱塘江水系航运也较发达,是我国内河水运网的主要干线。秦淮以北的河流,大多含沙量大、流量不稳、冰封期长,影响航运。东北区黑龙江水系可通航半年左右,西北和华北地区的多数河流,水量不足,缺乏航运条件。

长江流域包括哪些地带

长江流域即长江流经的地带。它地处我国中南部,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干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支流伸展到甘肃、贵州、陕西、河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8个省(区)。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

长江中游有何特征

长江从湖北宜昌起,进入中下游平原。中游流经湖北、湖南、江西3省,至江西湖口止,长938千米,水位落差315米。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5~17℃。历年最大暴雨多出现在6-8月,5-10月为汛期,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的70%~80%。

长江经济带有何战略意义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经济腹地广阔,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涉及沿江9省市的43个城市。其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同时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长江经济带的7省2市,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占38%,GDP占46%,是目前世界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流域经济带。无论从长江经济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目前的发展基础,还是从未来发展前景看,“龙头”上海与“龙尾”重庆都应该合力担当起构筑长江经济带首尾呼应、联动发展战略格局的重任,进一步携手,谋取合作共赢之道。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实力的区域之一吗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地理上指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在城市经济上指苏浙沪毗邻地区的都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交会部。其区域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等8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6市。区域面积1001万平方千米,人口135亿。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发展,充分展示了该区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占全国1%的陆地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的国内生产总值、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进出口总额。长江三角洲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开放程度最高、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的地区,形成了梯度发展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是我国最具实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第六大都市群。

环渤海湾地区的特征是什么

环渤海湾地区包括京津冀地区、辽中南地区以及山东半岛地区。它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在环渤海地区5 800千米的海岸线上,有20个城市遥相呼应,有数千家大型企业,包括天津、大连、青岛、秦皇岛等中国的重要港口在内的多个大小港口在这条线上星罗棋布。以北京和天津双合的世界型城市,带动着两侧的扇形区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区、工业区、港口区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黄河三角洲有何特征

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由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所形成的全国最大的三角洲,也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它是以垦利县宁海为轴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河口,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海拔高程低于15米,面积达5 450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年轻的陆地。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黄河冲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该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原生性滨海湿地演替系列,生态系统类型独特,湿地生物资源丰富,高等植物有116种,海洋生物有800多种,鸟类有187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有丹顶鹤、白头鹤等32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种类有108种,是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

太湖流域有何特征

太湖流域是指长江最下游的以太湖为中心、以黄浦江为主要排水河道的一个支流水系。流域西抵天目山和茅山山脉,北濒长江口,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总面积36 500平方千米。太湖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以春夏的梅雨和夏秋的台风雨为主,年平均降水量约1 100毫米。地形总趋势为由西向东倾斜。流域西部为山区、丘陵,中、东部为平原、洼地,面积分别占全流域的22%和78%,其北、东、南三边均筑有江堤或海塘。山区高程一般为200~500米,丘陵高程一般10~30米,平原高程一般4~8米,最低的如太湖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高程仅25~4米。区内主要水系有入太湖的苕溪、南溪水系,出太湖的黄浦江水系和连接长江与太湖的沿江水系等。流域平原由长江、钱塘江和太湖水系冲积形成,其特点是湖泊众多。全区共分布大小湖189个,面积约3 231平方千米,其中太湖面积达2 460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水深2~3米,容积443亿立方米,是调节流域洪、枯水的中枢。水网密布。河网纵横交织,与湖泊相互沟通,兼起蓄、泄作用。河道十分平缓,泄水能力小,易成洪涝灾害。

黄淮海地区具有较高的农耕条件吗

黄淮海地区是指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平原及部分丘陵地区。它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东临黄海、渤海,西倚太行山及豫西山地。黄淮海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热量资源可满足喜凉、喜温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光、温、水资源的配合优于东北、西北地区,光照仅次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其中黄淮平原又优于黄海地区,具有形成较高产量及优质农产品的条件。

河套平原有何特征

河套平原亦称“河套地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广义的河套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黄河在此先向东北流,后转向东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马蹄形的大弯曲,称为河套。河套平原为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东西沿黄河延展,长500千米,南北宽20~90千米,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海拔1 000米左右,地表极平坦,除山前洪积平原地带坡度较大外,坡降大多为1/8 000~1/4 000。河套平原可分为三部分:贺兰山以东的称银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称后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称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

河西走廊有何战略地位

河西走廊亦称“甘肃走廊”,是中国“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成为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从地图上看,黄河流出青藏高原后,从甘肃兰州到内蒙古临河的一段是自南向北流的,所以在甘肃及西部就有了“河西”、“河东”之说。西出兰州,沿312国道西行约50千米,在一个叫河口的地方,过了黄河,就是“河西”;继续西行过了乌鞘岭,才算进入“河西走廊”。

青藏高原包括哪些山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和新疆南部山地等地区,面积约为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 5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这些大山海拔都在5 000~6 000米。青藏高原湖泊众多,是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丘陵地区有利于多种经济综合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