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中国经济1000问
7535100000030

第30章 市场经济(4)

生产要素市场是指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生产要素的交换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生产要素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新的生产要素会不断进入生产过程和市场。在生产要素市场中,通过供求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使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流动组合和配置。生产资料市场是满足生产消费需要的生产资料商品的交换场所,在我国已得到初步发展,并且形成了以国营物资企业为主渠道,包括工业部门的供应机构、工业企业自销机构、集体个体经营单位在内的多种流通渠道。资金市场是货币资金融通活动的场所或形式,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组成的新的金融体系,开始形成纵横交错的资金融通网络,改进了结算办法,开展了同业拆借、抵押贷款、金融租赁业务,建立了各种票据的交换结算中心,有效地促进了资金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流通的场所,在我国尚处萌芽阶段,随着它的发展,必将对促进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挥积极作用。技术市场是商品化技术的流通场所,是实现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它推动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加速了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过程。信息市场在我国正在酝酿或试验。房地产市场也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房地产事业的兴起而出现,土地批租业务已开始试办,买卖商品房交易会也相继举办。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两种运行机制交替转换的过程中,因此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规模和程度也不相同,但其已经在经济发展中显示了它的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必将进一步发育和完善。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

劳动力市场产生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是否是商品、是否存在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人才交流咨询服务中心”、“人才、智力交流会”,并且出现大量的雇佣劳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批转移。所以,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只不过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它是社会主义灵活地调节劳动力使用的场所,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的重新出现有其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不可遏止。它满足了各种用工需要,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大量计划外用工、临时工。20世纪80年代,我国劳动力市场主要是自发的,又称“民间劳动力”市场。现在,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促进招工和就业的市场化,也有利于社会市场体系的发展完善。

何谓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从技术商品的开发到技术商品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技术商品有其特殊性,主要特征是:交换过程具有延伸性;技术市场价格完全由交易双方自由议定,国家不加干预;列入国家计划的技术项目也可以进入技术市场流通。技术市场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形式包括:科技交流会和科技商店。它们都是以科技成果为交易内容的。其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集市性质的市场,后者则是常设的市场。咨询服务公司。它的业务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决策咨询服务、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行业技术开发。服务的重点是行业内的中小企业。许可证贸易。通常指许可方通过与被许可方签订书面合同,允许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专利权人所拥有的某种技术的一种贸易,目前已成为技术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什么是信息市场,它的功能是怎样的

信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专门进行信息交换的场所。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社会各项活动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的生产、储存、分配和交换日益成为一个专门的部门和行业。信息市场提供的商品是信息。信息的使用价值是抽象的,它不能像其他生产资料那样以被感知的形式加工转化成最终产品;信息的使用价值最终表现为通过信息的使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所提高的经济效益要大于信息本身的价值。信息商品不是固定的物质形态商品,同一个信息可以同时为多种部门、多个企业服务。信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生产需要大量知识、技术,要消耗人们大量的劳动,所以信息市场是同商品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信息市场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价值实现功能。信息的价值是生产该信息所花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只有通过买卖行为才能使信息生产者的劳动得到补偿和实现。服务转移功能。信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参与流通和竞争,买方必然要对信息的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提出严格要求。信息的销售者必须采取相应手段,保证信息达到一定的标准,为买方提供合乎标准的服务。横向联系的功能。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各企业只有通过信息交流,相互之间才能实现良好的合作,促使整个国民经济联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将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企业联系在一起。加快转化的功能。信息是生产力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信息市场的发展,把科研、信息和生产部门较好地结合起来,加快了科技和信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产权市场是怎样的,它的体系包括哪些

产权市场也称产权转让市场,是产权交易的场所。产权交易是指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或两者之一,按照市场法则在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上实行有偿让渡的交易行为,是一种权益转让,是具有价格形态以市场为媒介的经济行为。从广义来讲,产权交易的对象包括物权、债权和股权。产品交易是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将企业视为商品,以资产评估为基础,以供求关系为依据,以综合经济效益为准则,制定合理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产权市场是一个多元素混合体系,包括:多种产权转让形式,如企业横向合并、纵向合并、交叉式合并,以及跨地区、跨所有制合并等。多元转让主体,有国家、集体、私营企业、个人等。多重产权转让方式,如合股、购买、租赁、购买实物资产所有权、购买使用权、购买股权等。证券交易所是产权交易市场最发达、最成熟、最高级的形式。产权市场已在我国逐渐发育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产权交易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买方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买方市场是指由市场所联结起来的买卖双方在市场运行中,买者处于有利地位,买者选择卖者、卖者围绕着买者而活动的市场状况。买方市场上,买方处于支配的地位。买方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市场有效供给超过市场的有效需求,在市场供求关系上表现为供给过剩,这时供给者相互展开竞争,需求者选择供给者。市场有效供给和市场有效需求的总量是平衡的,但是具有同一经济用途的产品在品种、式样、规格、售后服务、价格等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买者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而单个产品的供给者被迫接受买方的选择,等待社会的认可。由于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的合理化,市场信息充分,消费者按照自己的经济理性选择满足自己需要的物品,以至于使供给者感到消费者偏好难于满足,这时供给者只有详细研究消费者的经济理性和消费偏好,研究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饱和程度,以此决定自己的竞争策略,把更多的需求和消费者吸引到自己的产品上来。

卖方市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卖方市场是指由市场所联结起来的买卖双方在市场运行中,卖方处于支配地位。卖方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市场有效供给满足不了市场的有效需求,在市场供求关系上表现为供给不足、需求过旺,这时各个买者相互展开竞争,供给者无市场压力。市场有效供给和市场有效需求的总量是平衡的,但具有同一经济用途的产品的品种、式样、规格和花色单一,以至于使买者不得不接受卖者提供给他的产品。否则,他的某种消费愿望就得不到满足。由于市场封锁等原因使买者无法有理性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被迫接受供给者提供给他的、自己并不太满意的产品。在卖方市场上,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他被迫接受供给者给予他的不合理的经济强制。供给者由于不愁利润和销路,也无技术革新、产品升级换代、增加花色品种的内在冲动。

黑色市场是非法交易场所吗

在有控制的市场上,某种经济行为严格控制、不准自由发生。但各经济行为主体不顾市场控制的外在限制,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而从事“非法交易”,通常把“非法交易”的市场称为黑色市场,简称黑市,把非法的交易称为黑市交易或黑市买卖。在黑市上发生的经济活动又称为地下经济。比如,在国家严格控制外汇自由买卖的情况下,居民或社会集团私下用本币兑换外币的交易活动;在国家严格禁止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由于该商品的供给短缺、需求过旺,不顾国家物价管制而发生的非法交易等,便属于此。

自由市场的特征是什么

在市场经济和市场运行中,各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和活动方式不受任何限制的市场,通常称为自由市场。它是“控制的市场”的对称。自由市场并不表明市场与市场机制发育程度的高低,它只是表明各个经济行为主体无任何限制,没有超出市场范围、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社会权威对其进行干预与控制。在自由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各个经济行为主体完全按照自己对利益追逐的内在要求,以及自发形成的市场状况和市场环境并按照自己对未来利益的预期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由于市场无任何限制,市场运行的整体状况如何,各个经济行为主体对市场的判断和自己行为的选择完全是自由的。因此,自由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有可能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市场竞争的益处何在

市场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在商品市场上,为争取商品交换的有利条件和取得较好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角逐。商品生产者把自己生产的商品拿到市场去出售,都希望自己的商品不但能顺利卖掉,并尽可能使价格高一些,以获得较高的利润;而商品的购买者则希望以最低的价格得到更多的商品。因此,有市场就一定会有卖者之间、买者之间和买卖者之间的竞争,它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竞争主要是通过产品质量和价格进行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竞争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和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开展竞争必须严格地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国家对市场竞争要加强引导和管理,给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以保证竞争的正常进行。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要有哪些

不正当竞争也称不公平竞争,是指经营者违背诚实信用和公认的商业道德,以侵害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手段,获取某种经济利益的行为。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特征有:它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它是一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行为。它是一种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它还是一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要有: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包括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使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入误解的虚假表示;经营者在商品宣传中作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以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限制正常市场竞争的行为。包括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商业贿赂行为。包括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实现销售或者购买的目的;经营者在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时,在账外给予对方折扣,或者给予作为合法的中间人的佣金。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的他人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力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不正当的贱卖行为。采用强迫、欺骗等手段销售商品的行为。包括经营者违背购买者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违反法律规定,采取有奖销售的方式。商业诽谤行为。包括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恶意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权利的行为。串通招标投标行为。包括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故意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的行为;招标者与投标者互相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参与公平竞争的行为。

一些国家为何要对市场垄断进行限制

市场垄断指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由少数人或少数企业独占市场,对生产、经营或原料等进行控制的一种市场结构。它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垄断的形式及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但由于垄断阻碍了技术进步,加深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因此,一些国家的政府采取措施对垄断加以限制。有的国家政府不仅制定了垄断的法律,而且还建立了反垄断的机构。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为了保护正当的竞争,对垄断也实行必要的限制,除国家指定的由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门经营的产品外,其余的不得进行垄断、搞独家经营。反对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鼓励同行业集团间的竞争。集团内部也要引入竞争机制。

自然垄断通常要由政府经营或认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