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撞痕
7528400000012

第12章 那些词语犹如路标

1

那些词语犹如路标。亘古显赫。

有人内心惶惶失落了它们,

就终日与寂寞争斗不息。

2

除了排列这些笔画,任何时候你都是孱弱的。

所以,你选了这个迷惑众人的诡计。

3

我研习韵角与虚无,

你求取体面与显荣,

谁说我们不一样呢?

我们都是追逐生命的仆役。

4

那些思绪,它们被我夹进纸页,

做成蝴蝶形状的标本。

5

再向那边走去——主观的极致。

6

词语——这里是末路,

你须如数清点你肉体里的诡计,

切勿自欺。

7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就如同蓝天里的苍鹰须自地面觅食一般。

但是,从没有看见和鸡一起,在土里刨食的鹰。

写作应如是。

8

村上说:轻飘飘地,一个虚幻的观念。

我把它背在身上,向世人展示它的无形和有力,

好让每一个人都看得见我被它压榨的腰身,奴役的心灵。

一个沉如大地,一个悲如樱花。

9

因为作者的严厉与无私,阅读者得以触知一种表达的隐秘、明智和瑰丽,

然而,又因为她似乎永远是个复制者的命运,

这个正在阅读的人,从她的幸运,认出了自己的不幸。

10

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常如这个黎明,

因为一些不适感,而万般无奈地醒来;

再不知所措地坐在桌前。

晨曦像老人的孤独,与就要熄灭的路灯,发出同样的青白之光,

就仿佛一个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失眠,连叹息都没有了。

这个黎明,我读着一个人的文字,感受着这张贫寒的脸,

这张脸,把深不见底的寂寞,刻画得纤细、含蓄、优美。

11

应该把欣赏与需要区分开,

就如同应该将艺术与生活区别对待。

对待艺术应该越来越严厉,

对待生活应该越来越宽厚。

12

“将内涵付之于形象”,

虚妄时,我就把这八个字扔给自己,

尔后我就因为想从一粒沙成为一朵云,甘愿坐在黑夜里。

13

神话、自然、仪式、肉体、时代——

这是些没有止境的路,每一条都通往自身,通往超验的宇宙;

但是,怎样才能使它们在纸页上的演进更迂回一些呢?

就像花园里,那些蜿蜒交叉的小径。

14

我经常在梦里收到一本响亮又粗暴的书

——《灵异词典》。

15

一个夏日清晨,柳叶在朝霞中闪光,许多迹象表明:

那些自诩为饱满湿润的心,只是缘于一次次的人工注射。

幸好,在清晨就要从尘土与扰攘中褪去之时,

一本书用它独一无二的音色、开阔的目光,

将我带入蓝天之下,另一些自由而坦荡的形象。

16

有篇散文,我写了一个女孩在六岁到十五岁期间所遭遇的死。

写完之后,整篇文字布满了对生的种种认知。由死见生,这是意外的获取。

文字像蛇,引出那些藏匿在混沌中的珍贵或者阴郁的意念。

17

我试图书写的这个形象,令我试图从不同方向去接近他。

然而,几乎是每一次,我又感到我撞在了自己的身体上。

有件铁青色冰冷的东西将我弹了回来。我知道,那是我的局限。

18

我觉得还是要付于这个形象以重量和责任,让他像阿特拉斯一样,右腿向前,左膝下跪,支撑在天地间,让灾难和幸福同时成为他本身。最终,在荣耀和疲惫不堪中死去。

否则,他轻飘飘地游荡于时间之中,永远会是一个无法触及的虚幻的影子。整本书,也就因此失去了重量。

19

可以尝试重建这位历史人物的形象,譬如:他对重量狂热的需求,犹如美人对珠宝的迷恋。

20

我喜欢在文字中写一些渺远的事物,正如我总将生活和艺术劈开一段足够宽的距离。

每一个白昼我都迎面遇见那些从时间中走出的幽灵,他们优雅、缓慢、沉默。每一个夜晚我都独自闯进那些幽灵前世的领地,并学着他们的模样,做一个渴望逃出时间的囚徒。

21

生命从不圆整。人在缺失中寻求令我们欣慰的补偿。

只是,寻求本身也带着缺失。所以,寻求只能带来更多缺失。

我在一个没有阳光的下午看见了那些构成我的唯一形态的缺失,于是决定书写它们,然后说出辉动在远方的光影。

22

谁在怜悯你?看护你?当然是我的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