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波兰闪击战
7522200000007

第7章 骑兵与坦克的交锋(2)

古德里安指挥部队用坦克炮轰击对方的阵地,用履带碾压波兰的士兵,冲撞破坏波军的车辆。

军长在战场上能够使用装甲指挥车,亲临一线与战车一起行动,这是古德里安的一个首创。

更为先进的是,古德里安的战车上都备有无线电设备,这样,他就可以随时与其手下的各个师保持密切的联系。

由于能见度太差,以致时有误伤自己人的事情发生。而且,德方部队多是第一次参加战斗,尤其在执行“闪击战”这样的新战术时,先头部队也不是很在行,这也暴露出了当时几乎不可一世的德军部队的一些弱点。

远在苏联的斯大林焦虑不安地关注着德军对波兰大举进攻。德军的长途奔袭残酷地显示了德国军队机械化的强大和可怕。斯大林的军事专家们认为,苏联红军从装备至训练等许多方面都顶不住这种闪击进攻。

斯大林在一次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上说,“拥有大量坦克和摩托化部队的一方将具有极大的优势。”在装甲集团军的建设方面,苏联军队十分落后。

苏联国防工业正在向这方面努力,力图赶上德国。但这需要时间,在战前的每个月都非常珍贵。

随着浓雾逐渐散去,德军加快了向波兰腹地推进的速度,开进了波兰走廊。

9月1日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德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希特勒的演说激起了议员们的一阵阵狂热的欢呼。

德国航空机群对波兰的主要城市、交通要道、军营、指挥所、空军机场等目标进行了狂轰滥炸,完全取得波兰上空的制空权。

德国装甲机械化部队迅速推进,在波兰大地上如入无人之境。

波兰骑兵无法适应与坦克兵团作战,他们还以为坦克是用汽车加锡板做成,用来威吓他们的。波兰骑兵用马刀砍向德军坦克,他们狂风般冲来,喊杀声一片。然而,德军坦克的炮火覆盖了骑兵群。骑兵们成排倒了下去,偶尔有靠近坦克的骑兵,被坦克活活碾死。

波兰骑兵成排扑向德国装甲兵团,成群的人倒下去,后边的又冲上来,德国官兵觉得这不是战场,而是屠宰场。被德军装甲部队包围的波兰骑兵一个个像羔羊一样,德国坦克兵们开着坦克来回碾压,波兰骑兵没有投降的,甚至没有后退的。这是骑兵与坦克的碰撞,是愚昧与科技的碰撞。

北方集团军群中古德里安指挥的第19装甲军团的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步兵师,于9月3日来到维斯瓦河一线,第23步兵师也快速跟上,填补了进攻空隙。

南方集团军群的攻势也获得了很大进展,已经过了瓦尔塔河,强渡成功。李斯特的集团军从两翼朝克拉科夫夹攻,波兰军队被迫撤到尼达河与杜纳耶茨河防线。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将对德宣战。

根据希特勒的译员希米德回忆:当希特勒接到英国的最后通牒时,沉默着,静坐不动。戈林则回过头来说:“假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上帝应该饶恕我们。”

正午时分,法国也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期限为下午5时。

但是,希特勒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置之不理。

英法两国被迫相继对德宣战,同一天,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向德国宣战。就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月3日晚,希特勒将办公地点从柏林的总理府移到了“亚美尼亚”号火车专列上,乘车去前线视察,并在火车上处理了东线和西线的战事。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每天以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机械化部队的大进军。

龙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群以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为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14集团军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掩护下,从西面和西南面向维斯瓦河中游挺进;而博克的北方集团军群以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为主力,向东直插波兰走廊,以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向南直扑华沙和华沙后方的布格河。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击战”的滋味。

“闪击战”已经超出了波军的想像。波军原以为战争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敌军先以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以重骑兵进行冲击。波军对德军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闪击战”毫无准备。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指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波兰军队的思想落后了80年。”

尽管如此,战前波军对自己的军事力量仍自信不疑,并指望英法的援助。波军全部部署在德波边境,以为只要坚决反击,就可以胜利。

这种毫无弹性的军事部署,在德军高速度大纵深的推进下不是被歼灭就是被分割包围,成为留在德军后面的孤军,从而迅速导致波兰抵抗土崩瓦解。

让人百思不解的是,英法虽然在德军西线陈兵百万,却按兵不动,宣而不战。

英国军事史家富勒写道:“当波兰正被消灭之时,西线也正发生了一场令人惊奇的冲突。它很快就被称为‘奇怪的战争’,而更好的名称是‘静坐战’。”

3.激战“波兰走廊”

“波兰走廊”是德国通向华沙的交通要道,占领波兰走廊,华沙就失去了屏障,因而德军与波军在波兰走廊的战斗异常激烈。

在北方,来自东普鲁士由屈希勒尔中将指挥的德国第3集团军发动了两个方向的攻击,所属第1军和伍德里格军向南朝华沙方向猛攻,所属第21军向西南波兰走廊底部方向猛攻。而由克鲁格上将指挥的第4集团军所属第19军由古德里安指挥,这个集团军向东突击,从波麦腊尼亚进入波兰走廊。

第一场恶战发生在曾贝堡以北、大克罗尼亚附近的地区,德国战车与波军直接遭遇,当时波兰的战防炮命中了好几辆德国战车,德国的1名军官、1个见习官和8名士兵当场阵亡。

由党卫队和当地自卫队组成的埃伯哈德旅,迅速占领除了城市北部的韦斯特普拉特要塞外的但泽。

第4集团军穿越波兰走廊,进入较宽的底部,以便切断波军撤退的路线,同时与第3集团军会合。这时,第3集团军向南穿过波兰走廊向华沙突击。

在东普鲁士边界附近的马拉瓦,第3集团军遭遇到一些波兰最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是装备着反坦克武器的混凝土工事。在这里,第3集团军有些性急,没有绕过这个城市迂回解决,而是妄想直接冲过去。不料,遭到重创,被迫停止进攻。

在南方,第10集团军负责主攻,他们首先向东南挺进华沙。他们的左翼是第8集团军,向罗兹突击。他们的右翼则是第14集团军,沿着维斯瓦河向克拉科夫推进。在那里,天气晴朗,大展身手的德国空军给予了地面部队很大的支持,装甲部队所做的只是绕过敌人的要塞,继续前进,其余的都交给了空军。甚至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德军坦克尚未抵达波军阵地,波军的防御已经被德军空军彻底击溃。

就在德军发起“闪击战”的当天下午,第10集团军已经深入波兰24公里,克莱斯特的第22装甲军迅速突破了克罗伊茨堡以东的波兰防线。

克莱斯特(1881-1954年)于1939年率部入侵波兰,为德军迅速攻占波兰立下了汗马功劳。1940年3月中旬,希特勒同意了入侵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决定担任突击的古德里安第19装甲军和莱因哈特的第4l装甲军组成装甲军团,由克莱斯特统一指挥。6月9日,克莱斯特在贡比涅突破盟军阵地。法国之战于6月22日结束,克莱斯特晋升上将。为了实现德国吞并巴尔干半岛的计划,李斯特的第12集团军集结在保加利亚西部。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兵团配属于第12集团军。1941年4月8日,第1装甲兵团越过南斯拉夫边境,向贝尔格莱德进发。4月12日,德国第2集团军所属的装甲部队攻下贝尔格莱德,迫使南斯拉夫军队投降。4月23日,希腊军队投降。克莱斯特率第1装甲兵团于27日到达伯罗奔尼撒,进攻欲登船撤退的英军。不久,第1装甲兵团开往罗马尼亚。

1941年6月,在苏德战役的第一周内,第6集团军和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兵团赶到达罗夫诺和卢茨克地区。苏军2400辆坦克同克莱斯特的600辆坦克经过激烈交锋后败退。克莱斯特率部向南方追击,8月24日,攻下第涅伯河以西地区。9月26日,该会战中德军共俘虏65万苏军士兵,缴获884辆坦克。

当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扑向克里米亚时,克莱斯特率第1装甲兵团在第涅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渡河,消灭苏军5个师。不久,第1装甲兵团在亚速海会战中与第11集团军共同消灭苏军两个集团军。1942年9月9日,希特勒将A集团军群司令李斯特罢免。三个月后,克莱斯特升任A集团军群司令。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苏军展开反攻。克莱斯特率A集团军群撤退。1943年3月底,A集团军群在哈尔科夫与塔甘罗克一线组织防御。9月中旬,由新的第6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编成新的A集团军群,仍由克莱斯特率领。1944年4月,第17集团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1944年3月30日,克莱斯特和曼施坦因被希特勒召往上萨尔茨堡后,解除职务。

二战结束后,克莱斯特被美军抓捕。1946年,他被引渡到南斯拉夫,被判刑15年;1948年被引渡到苏联,投入监狱。1954年,又被转移到弗拉本米罗夫卡,死在将军俘虏营里。

在德国占领区内,派来维持的德方工作人员也是闪击式工作,边界自卫队和警察部队很快恢复了地方秩序,实现了对占领区的控制。

9月2日早晨,北方德军第4集团军的先头坦克部队,德军的精锐部队古德里安的第19军汽油和弹药竟然全部耗尽。在波军尚未发现这个惊人的秘密之前,德国的支援纵队已经迅速跟进,使得德军的装甲战车又重新启动了。

就这样,一队又一队的坦克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不停地突进波军的阵地,挺进波军纵深,很快对波兰走廊构成合围。

这时,第4集团军已经封住了波兰走廊的底部,完全包围了波麦腊尼亚军团的两个师和波莫尔斯卡骑兵旅。被包围的波军骑兵试图突围,以自杀性的方式飞驰向德军的坦克,但是都失败了。

在马拉瓦受阻的第3军团肯普夫装甲师重新部署,成功地从侧翼包抄到马拉瓦防线的南部。在此之前,德国第3集团军的先头部队遭到了波兰莫德林军团的阻拦。

莫德林军团凭借坚固的防御阵地抵抗了3天,见德军突破了城东的环形防御圈,只好在9月3日全线撤退。有1万多名波兰士兵未能及时撤退,成为德军战俘。

这时,负责其他地区军事行动的军队也派给第3集团军,当这些德军向西进攻波兰走廊时,在维斯瓦河边的格罗坦兹遇到了波军的猛烈袭击,在向北突进的过程中,德斯查河附近的一座大桥又被波军拆毁了。德军很快组织工程兵搭建浮桥,在维斯瓦河畔的梅威渡河。

古德里安在《闪击英雄》一书中对当时的情景这样描述道:

到9月3日,我们对敌人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当前的敌军都被包围在希维兹以北和格劳顿兹以西的森林地区里面。波兰的骑兵,因为不懂得我们坦克的性能,结果遭到了极大的损失。有一个波兰炮兵团正向维斯托拉方向行动,途中被我们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歼灭,只有两门炮有过发射的机会。波兰的步兵也死伤惨重。他们一部分架桥纵队在撤退中被捕获,其余全被歼灭。

在围歼波军的作战中,被围的波军显然还不了解坦克的性能,波兰骑兵蜂拥而上,用他们的手中的马刀和长矛向德军的坦克发起猛攻。德军见状大吃一惊,但很快就清醒过来,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机枪向波军扫射,用履带碾压波军。

至9月4日,波兰波莫瑞集团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全部被歼灭,而古德里安指挥的4个师一共只死亡150人,伤700人。

上午8时,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博克上将向希特勒汇报报况。不久,两人在元首大本营司令隆美尔的陪同下,乘车前往北部战区进行巡视。

9月5日,北方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在格鲁琼茨地区会师,切断了波兰走廊,波兰波莫瑞集团军被合围。至此,波兰走廊战役结束。

9月5日,希特勒来到第19装甲军团视察,古德里安加入陪同希特勒巡视的行列。希特勒等人沿着古德里安的部队几天前走过的路线巡视。半路上,古德里安与希特勒谈到与波兰作战的经验。

当希特勒询问他部队的伤亡情况时,古德里安回答道:“在过去几天里,我们的4个师死亡150人,700多人受伤。”

希特勒感到震惊,他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所在的团在第一次战斗中就死伤达2000多人。

古德里安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惊的。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损失之所以会这样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巨大威力的缘故。”古德里安对坦克集群的结论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希特勒一行人来到维斯瓦河时,已经是傍晚了。河对面,遥远地显现出一个城镇的模糊轮廓。希特勒问道:“那里是库尔姆吧?”

古德里安说:“那是我的祖籍库尔姆。想当年大克罗尼亚曾有一块我祖父的菜地。我的曾祖父埋在那里,我父亲出生在那里,而我第一次看到我的祖籍。”

古德里安的话使希特勒感到心情激动,这些一战以前原德国的土地,终于又重新回到德国人手中。希特勒赞叹道,这都是“闪击战”的巨大威力造成的。

可以说,二战初期,德国人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胜利都应该归功于古德里安。因为,从当时的兵力和装备来讲,德国并不足以战胜任何一个欧洲强国,只是成功地运用了高速坦克战,才使得德国的胜利显得如此辉煌。

仅从入侵波兰来讲,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的装甲军的高速前进就使战术落后的波兰人陷入重围,德国步兵部队所起的作用就是捕杀包围圈里的波军。

克莱斯特也是德军著名将领,他出生于布劳恩费尔斯。高中毕业后,克莱斯特在野战炮兵第3团担任军官。1906年,他升任营副官,一年后升任团副官。1910年,克莱斯特考入军事学院。

1914年,担任驻但泽近卫骠骑兵第1团的连长,参加过坦能堡会战。1916年,升任第17军近卫骑兵师首席参谋官。1917年11月,近卫骑兵师参加过兰斯、香比尼与马斯河等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