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波兰闪击战
7522200000011

第11章 闪击战的“实验场”(2)

因为空地一体的作战方式尚属首次使用,陆空协同失误也经常发生,有几次德国空军竟轰炸了德国陆军。9月3日后,这种失误就大大减少了,而波兰空军也全面瓦解,德国的轰炸机开始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横扫波兰。戈林宣布“在波兰全境获得了绝对的制空权”。

4日,波兰陆军全线溃退,主力逃到中部维斯瓦河以东地区,德空军支援装甲部队展开“超越追击”,把大量波兰官兵炸得藏在森林中不敢出来。在空军强大火力的支援下,德军装甲部队在波兰境内所向无敌。

8日,德国陆军各部队到达华沙外围,创下一周推进300公里的战争纪录。空军也是幕后推手之一。

9月9日,德国陆军向撤到维斯瓦河一线的波军残余部队和华沙守军展开攻击。10日晚,维斯瓦河支流布祖腊河附近的波军波兹南集团军突然对德军第8集团军侧翼发起反攻。波兹南集团军在东撤时巧妙地在德军各部队之间的空隙运动,昼伏夜出,仍具实力。

德军第8集团军突遭攻击,一时间吃了大亏。德军统帅部马上调围攻华沙的部队救援,命令空军火力支援。德军轰炸机从四面八方飞来,对波兹南集团军进行猛烈轰炸。德军轰炸机每10分钟在战场上空往返一次,把炸弹投光,返回机场时一枚炸弹都不准留下。

其中,德国第2飞行训练联队驾着一架架HS-123强击机自10米高度一次次掠过波军阵地,将螺旋桨转速加大到每分钟1800转以上,巨大的噪音震得波军丧魂落魄。布祖腊河岸边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波军损失惨重,被迫突围。

9月17日10时,一批批德军轰炸机顺着公路、田野,低空屠杀逃跑的波军官兵。尤其在维特科维茨渡口附近,波军受到的轰炸之猛烈是罕见的。波军调动、集结都遭到了密集的轰炸,这里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都是血肉横飞。许多波兰官兵一直趴到中午停止空袭时才继续行动。

18-19日,波兹南集团军丧失了战斗力,只剩下几个师的兵力逃走了,17万人成为俘虏。这是战争史上第一个由空军决定胜负的战役。

华沙已经成了孤城,德军装甲兵团于17日到达郊区布勒斯特。英法没有提供任何支援。德机一连几天飞到华沙上空,投放大量劝降传单。但华沙军民拒不投降。

9月25日,370架满载燃烧弹、炸弹的轰炸机和运输机对华沙展开大规模空袭。华沙市区变成一片废墟。运输机的投弹精度太差,一些燃烧弹飘到德国陆军那里。陆军强烈要求停止大规模空袭。希特勒亲自赶到前线视察后,命令空军继续轰炸。当天,空军投放了560吨炸弹、72吨燃烧弹,燃起冲天火光。

9月26日,华沙守军同意投降。9月27日,波兰投降。在波兰空战中,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85架,主要是轰炸机。

2.海军——殊死的搏斗

与其他很多欧洲城市一样,但泽有过很多名字。波兰语称“格但斯克”是指位于格但尼亚河岸的城镇,德语称其为“但泽”。

但泽是波兰北方沿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波罗的海地区重要的航运和贸易中心。尽管但泽多次在战乱中衰落,但每次衰落后不久,都能迅速恢复繁荣。

但泽市区位于维斯瓦河干流左侧的一道支流摩特拉瓦河西岸,与波兰的大部分平原地区一样,但泽也是土地肥沃的平原。但泽地处维斯瓦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其地势比波兰其他地区低,海拔为7-13米,分布着大片的沼泽和湿地。但泽附近的图尔姆伯格有海拔331米的丘陵,是波德平原最高的地方。

从1308年开始,在长达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但泽是日耳曼(德意志)和斯拉夫(波兰)两大民族反复争夺的焦点。但泽控制着维斯瓦河的入海口,是波兰最理想的入海口。但泽是联结东普鲁士和德国大部分地区的纽带。

波德两国均将但泽视为生命线,每次战争后,失去但泽的一方视为奇耻大辱,很快就爆发下一次大战。为此,国际社会试图解决这一难题,把但泽变成自由市。但波兰和德国都不满意。

波兰有着悠久的航海史。16世纪,西格蒙德·奥古斯特国王组建了第一支波兰海军。大量来自沙俄、奥匈帝国和普鲁士的波兰族军官纷纷前来参军。

波兰共和国第一任海军部长博格米尔·诺活提尼出身于奥地利海军,第二任海军部长卡西米尔·波雷比斯基出身于沙俄海军。

波兰海军曾向英国订购了一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和若干鱼雷艇,但都被后来上任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否决了。经过国际联盟的调解,1921年,波兰海军得到了六艘破旧的德国鱼雷艇。后来,波兰又从芬兰和丹麦那里买来四艘扫雷艇和几艘小舰艇。

1930年,在波兰海军部长斯维尔斯基的要求下,波兰政府向法国订购了“旋风”号驱逐舰和“暴风雪”号驱逐舰以及三艘潜水艇。1936年,波兰向英国订购“雷霆”号驱逐舰和“闪电”号驱逐舰,又向荷兰订购了两艘潜水艇。另外,波兰自己造了几艘扫雷舰。

波兰主要的海军基地在但泽海尔半岛的格丁尼亚港,建设了炮台和要塞,拥有4门152毫米要塞炮。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17分,当剧烈的爆炸声把波兰守军从酣睡之中震醒时,德军特种攻击部队已经蜂拥而至。

停泊在但泽的德国海军“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以主炮向波兰但泽湾畔的韦斯特普拉特军需库猛烈开火。当时的但泽是国际联盟管辖下的自由市,市内驻防人员少得可怜。战火映红了整个海面,这比德国地面部队入侵波兰的行动提前了28分钟。在此后一个多月里,隆隆的炮声一直持续着。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波兰海军在开战前做出了舰船避难的决定。这是因为,波兰和德国的海军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德国海军拥有两艘战列巡洋舰、两艘旧式战列舰、3艘袖珍战列舰、8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20艘鱼雷艇和57艘潜艇。而且,德国海军扼守波罗的海的出口,拥有南岸绝大部分海岸线,波兰海军的舰船根本无法与占压倒性优势的德国海军交战。

为保存实力,波兰海军部长斯维尔斯基准备在战争爆发的前夜让海军的主力舰船前往英国和法国避难。英国海军部代表劳伦斯海军上校也向波兰提出了让波兰舰船前往英国基地的建议。

战争爆发的前两天,即1939年8月30日,波兰海军总司令约瑟夫·乌恩鲁格接到了华沙海军部发来的绝密电报,开始逃亡计划。当天凌晨2时30分,波军“暴风雪”号、“雷霆”号、“闪电”号驱逐舰秘密驶出格丁尼亚海军基地,前往海尔基地。黄昏时分,这三艘驱逐舰结伴而行,高速冲出波罗的海。午夜,这三艘驱逐舰向波兰海军部发去电报:“我们正在穿越卡特加特海峡”。德军的潜艇在波罗的海发现了这三艘驱逐舰,但没有发动攻击,因为战争尚未爆发。因此,这三艘驱逐舰得以在31日安全抵达苏格兰的利思海军基地。此前,波兰海军的一艘训练舰和一条帆船也启程前往英国避难。

波兰海军的这种做法也是出于无奈,本意是为了避免正面碰撞,保存实力,但却极大地削弱了波兰海军的实力,使得波兰海军从一开始就处于绝对劣势。

德军海军选在但泽开战也是早有预谋的:

1939年,德国军队的铁蹄踏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捷克本土波希米西和摩拉维亚被宣布为德国的保护国,斯洛伐克也被置于德国的保护之下。同时,希特勒还邀请匈牙利一同入侵,并吞捷克东部的卢西尼亚,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随即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并解决波兰走廊问题,同时建造一条公路和一条双轨铁路经过波兰走廊,把德国同但泽及东普鲁士连接起来。遭到拒绝后,希特勒极为恼火,在制定打击波兰的“白色方案”时,提出了“歼灭或者打垮波兰海军”的作战计划。

1939年8月25日,德国海军“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老式战列舰以“纪念一战阵亡将士”为名,对但泽自由市进行了“友好访问”。

但泽最初的居民是波兰斯拉夫人。从14世纪初至1945年的600多年里,但泽的大多数居民是德意志人,讲德语。1923年,95%的人是德意志人,3%的人是波兰人。但泽是在980年由波兰国王梅什科一世建立的。后来,但泽是波兰波美拉尼亚公爵统治的主要中心。

1308年,但泽发展成繁荣的贸易城市,拥有1万人口,当时欧洲很少有城市有这么多人口。1308年11月13日,日耳曼条顿骑士团征服但泽,屠杀了大量居民。从此,条顿骑士与波兰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1343年,双方签订和约。在条顿骑士的统治下,大量日耳曼人涌入但泽。

1361年,但泽加入汉萨同盟,是著名的贸易城市,贸易范围包括普鲁士、波罗的海东岸、波兰和瑞典。1409年,条顿骑士团与波兰爆发战争。1410年,波兰通过古伦瓦尔德之战夺回但泽大部分土地。1411年,双方签订《托伦和约》,但泽又回到条顿骑士手中。1440年,但泽加入接受波兰保护的普鲁士联邦。

16世纪和17世纪是但泽贸易的黄金时代。在波兰的庇护下,但泽成为繁荣的大型国际海港城市。但泽市居民包括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和荷兰人。但泽港对波兰的意义重大,波兰粮食等产品主要从这里出口,甚至波兰的首都也从维斯瓦河上游的克拉科夫搬到中游的华沙,以缩短首都与但泽港的距离。

经过1772-1775年的战争,波兰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1793年,但泽割让给普鲁士王国。普鲁士在但泽建设了波罗的海舰队基地,1865年舰队基地搬到基尔。1871年,普鲁士加入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一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规定波兰得到通向波罗的海的狭长波兰走廊,但泽成立自由市,在国联保护下半独立。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舰长克雷坎普上校心里很清楚此行的真正使命。在他接到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的指示上写道:“在‘白色方案’开始后,摧毁波兰海军,封锁波兰海岸,堵塞其港口,破坏波兰的海上航运,确保德国的海上安全。”

德国海军东部战区司令、海军作战部长阿尔布雷赫特海军上将指示克雷坎普将其军舰停泊在但泽市北边郊区、韦斯特普拉特要塞附近的有利位置,等待开战时刻的到来。

韦斯特普拉特是个古老的城堡,位于但泽以北6公里,波兰人在那里有一处军事设施。此时,驻扎在韦斯特普拉特要塞的波军是隶属于第209步兵团的182名士兵,拥有1门75毫米炮,两门37毫米炮,4门81毫米迫击炮和22挺重机枪。而德军方面要远胜过波兰,他们至少有4门280毫米炮、10门150毫米炮和4门88毫米炮。

为了攻占要塞,德国人除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上的280和150毫米炮之外,还调来了21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加农炮和空中支援。

9月1日4时17分,即“白色方案”开始前28分钟,“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用四门主炮向韦斯特普拉特要塞开火。

战争爆发后,波兰海军立即用水雷封锁了皮劳至海尔半岛的海域,使德国海军进入但泽湾的计划破产。

进攻但泽的德国海军主要分为三个战斗群:小型炮艇和扫雷艇封锁但泽港;吕特晏斯海军中将率驱逐舰队和鱼雷艇在波兰海岸线拦截波兰和中立国的船只;巡洋舰队和近10艘潜艇在外围拦截波罗的海的波兰军舰和商船。

但泽波兰守军共有7500多人,拥有4门105毫米炮、1门100毫米炮、15门75毫米炮、9门37毫米防空(反坦克炮),13门迫击炮和140多挺机枪。

德国方面开火后,韦斯特普拉特要塞的波兰守军同德军展开了英勇战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在这里打响了。在此后的六年当中,整个欧洲都将在这种炮火下遭到蹂躏和荼毒。

5时10分,18架德国轰炸机袭击波兰海空军基地普克,摧毁大量设施和水上飞机,仅有一架意大利制造的水上轰炸机逃跑,但10天后被德国空军击毁。

格丁尼亚海军基地和海尔基地的大部分波兰舰只都散逃到海上。老式炮舰“马祖尔”号和“努雷克”号留在格丁尼亚港,用炮火支援但泽的军队。

为了占领韦斯特普拉特要塞,德国调来了21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加农炮和轰炸机支援。

当时波军留给韦斯特普拉特要塞仅有的182名波兰驻军的指示是:在进行12小时象征性的抵抗之后,可以选择体面地投降。但是,182名波兰守军却借助要塞的巨石原木工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在战斗中,要塞守军多次击退了德国的地面进攻,有三分之一的战士受了伤,16人阵亡。而德国方面则付出了20倍的代价,却依然没有得手。

要塞守军一直坚持到9月7日,即开战的第七天。就当时的形势来讲,继续抵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指挥官苏卡尔斯基只好下令投降。韦斯特普拉特要塞在战后成了波兰的国家圣地,为后人所景仰。

9月2日,德国出动几十架轰炸机,轰炸停在海尔基地的波兰军舰,炸伤一艘扫雷舰。为了躲避德国空军的轰炸,同时保护战争物资在海上的运输,“旋风”号驱逐舰和一艘扫雷舰奉命去迎接向波兰驶来的商船。

深夜,两舰秘密离开格丁尼亚港,来到海尔。9月3日早晨,德国“马斯”号和“岑克”号驱逐舰驶离皮劳港,向海尔驶去,前去支援德国陆军。

在18500米的距离上,德国这两艘驱逐舰用10门127毫米炮首先轰击了停在海尔的“旋风”号驱逐舰和扫雷舰。“旋风”号的4门130毫米炮和扫雷舰上的6门120毫米炮进行了英勇的还击。波兰扫雷舰中弹两发,11人阵亡。很快,海尔基地用152毫米要塞炮轰击了德国军舰。德国“马斯”号驱逐舰被一发152毫米炮弹命中,4人阵亡,19人受伤。

7时,德国两艘驱逐舰撤退,“岑克”号回到皮劳港,“马斯”号被拖到但泽港。

很快,几十架德军飞机飞到海尔基地上空。扫雷舰再次中弹,燃起大火。午后,扫雷舰在海尔半岛的浅水滩搁浅沉没。下午,德军再次空袭,“旋风”号驱逐舰不断中弹,随着阵阵巨大的爆炸声,“旋风”号沉没了,水兵们纷纷向岸上游去。德国飞机不断地向水中的波兰水兵扫射。又有一艘扫雷舰被炸沉。不久,德军再次空袭,又炸沉了一艘炮舰。

晚上,波兰海军水兵们游到军舰上,将所有能用的武器都拆了下来,拆下三座双联120毫米炮、4门75毫米炮和大量机枪,装备到海尔要塞。水兵们都转移到陆地,继续抵抗。

在但泽,波兰军队被大量德军包围在市区和奥克西维耶海军基地,一列波兰装甲列车顺着市区外环铁路行进并攻击德军。至9月17日,华沙不幸沦陷的消息传来,但泽只剩下由上岸海军水兵组成的一个排,投降了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