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毛泽东名言故事
7519300000002

第2章 人生故事(1)

1.看信人生二百年,会击水击三千里。

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毛泽东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诗句充分显示了毛泽东豪迈、自信的性格。后来这两句诗一直深深地印记在毛泽东的脑海,而且时时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

《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公开发表之后,很多人纷纷为之作注,毛泽东对此作做了如下的批示:我的几首歪词,发表以后,注家蜂起,全是好心。一部分说对了,一部分说得不对,我有说明的责任。对《沁园春·长沙》中的“击水”一词,毛泽东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1966年7月8日,毛泽东离开韶山滴水洞后,来到了武汉。在武汉,毛泽东给江青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段:“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一生还是第一次。叫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晋朝人阮籍反对刘邦,他从洛阳走到成皋,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鲁迅也曾经对于他的杂文说过同样的话。我跟鲁迅的心是相同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亦往往如此。可是同志们往往不信。我是自信而有些又不自信。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也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是变成这样的大王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9页;谢柳青编着《毛泽东家,书》,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8-420页。)

2.与天奋斗,其乐无旁!

早在1917-1918年,毛泽东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反映了毛泽东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1959年2月,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美国着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夫妇来华访问,会见时,毛泽东问道:“你们都会游泳吧?”“我们会。听说主席在水中一泡就是几个小时。”毛泽东听到这个“泡”字,不以为然地说:“错了,那不是泡,是水中击浪,征服惊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大自然斗其乐无穷,我那是与水斗,见到狂澜,我总要斗它一斗。”斯特朗问道:“主席都游过些什么地方?”毛泽东挥动右手,说:“我几乎每年都要游长江,或者游其他江河。”他又扳着指头说:“如广州附近的珠江,我老家的湘江,还有钱塘江、北戴河,建国之初,我在游泳池里游泳,但那太受局限了。游大江大海,很壮阔,用中国的俗话说,那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的整个身心都是自由的……我还打算游黑龙江!”斯特朗有些惊异地说:“那你就要游到俄国去了?”毛泽东说:“哎,你完全正确!”沉吟片刻,毛泽东又讲道:“如果你们3位允许,我愿去横渡你们的密西西比河。大概另外3位先生杜勒斯、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不会欢迎我去吧!不过,我是个乐观的人!”

(陈冠任编着《毛泽东个性化的健康之道》,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9、33页。)

3.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

1921年冬天,毛泽东从长沙风尘仆仆回到韶山。

农历正月初八,是毛泽东母亲的冥诞。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以及弟媳王淑兰、表兄文南松、表弟文东仙等围在火炉边烤火。毛泽东对泽民说:“这几年我不在家,泽覃也在长沙读书,家里只有你两口子撑着。父母死了,都是你们安葬的,我没有尽孝,你们操了不少心。”接着,毛泽东又问:“是不是欠了别人的钱?”毛泽民和王淑兰分别叙说了这几年家里生活的艰辛,毛泽东不胜感慨嘘唏,说:“你们讲的这些都是实在的。我的意见,把屋捡一下场,田也不做了,都跟我出去。泽民、泽覃到长沙读点书,边做些事,将来再做一些有利国家、民族的事……

毛泽东提议把家中的东西,该送的送,该丢的丢,都处理掉。“家里发出的票子,写个告示出去,请他们几天内来兑钱。你把猪赶到银田寺卖了,准备点钱,让人家来兑。牛就让别人去喂,不要向别人要钱,快春耕了,不能让别人卖牛啊!别人欠我们的就算了。”他又对毛泽民、王淑兰等人说:“光顾自己有饭吃不行啊!要使全国的老百姓都有饭吃。怎么才能办得到呢?那就是要走出去干革命,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毛泽东和弟弟妹妹们,围坐在家里的火炕上,畅谈国家大事,讲述革命道理,他教导弟弟妹妹要为民族振兴,舍弃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在哥哥的耐心开导下,毛泽民和弟妹们懂得了“国乱民不安生”的道理,决心舍家为国,舍己为民。他们将他人的欠债全部勾销,将欠款字据一把火烧毁,自己的家产全部奉献于革命事业,兄妹四人都毅然地投身于伟大的革命运动。正月初十,毛泽东离开了韶山。泽覃、泽建也跟着走了。一个星期后,毛泽民和妻子王淑兰也带着孩子离开了韶山冲,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为了中国革命,毛泽东一家就有六位亲人为国捐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毛楚雄、毛岸英,他们为了实现毛泽东的伟大理想,真的是舍自己为人民。毛泽东有两个孩子下落不明,唯一的儿子也是病痛缠身。毛泽东前妻贺子珍身上至今仍有弹片在身上隐隐做痛。毛泽东就更不用说了,他的整个一生都融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毛泽东和弟妹们的谈话,《半岛晨报》1998年12月11日12版。)

4.登山不柏高,只要肯登攀。

1939年秋的一天,毛泽东来到戴镜元所在的机要工作人员住地,听取戴镜元的工作汇报后,毛泽东说:“你们的工作是一门科学,科学事业的成功,是靠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坚忍不拔,顽强钻研创造取得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登山不怕髙,只要肯登攀,只要有毅力,有钻劲,不怕挫折,敢于走‘之’字路,就能步步胜利。”后来,1965年5月毛泽东在重回井冈山的时候,作了一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他再一次豪迈地向世人这样说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诗人的豪迈、激情由此可见。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缅怀毛泽东》编辑组编《缅怀毛泽东》(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06页。)

5.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未山泛重;眷法西斯粪力,昝到削人民和压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泛轾。

1944年,党中央准备次年在延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给代表们准备防寒取暖用的木炭,同时也解决中央领导同志的取暖问题,中央办公厅决定把各代表的警卫员组织起来,到山中去烧炭,由张思德和另外两名同志负责。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领着几位战士在陕北安塞烧炭,突然,“轰”的一声。炭窑由于年久失修而崩塌,张思德和两位战士被压在了下面。两位战士压得不太深,张思德当时就停止了呼吸。不幸的消息传到警卫队。队长很难过,急忙跑去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听了古远兴的报告,从桌前站起来,生气地责备道:“前方打仗死人是没有办法的,后方生产劳动死人就是不应该的,这件事你向上级汇报了吗?”“没有,我想直接报告主席就行了。”“这不行,要向你们上级报告。”毛泽东又补上一句:“张思德是个好战士,还陪我外出过,很熟悉,什么时候开追悼会,告诉我,我去参加。”张思德因公牺牲,毛泽东非常难过,他关心地问起张思德的遗体放在什么地方?古远兴说还在窑里压着,毛泽东生气地看着古远兴说:“要很快挖出来放好,山中狼多,不要被狼吃了,要是被狼吃了,你这个队长就当不成了。”古远兴请示能否把张思德的遗体挖出来就地安葬,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掰着手指头指示说:“第一,给张思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并让警卫员坐上他的汽车,把张思德的遗体运回了枣园。

9月8日,延安枣园沟口的操场上显得格外肃穆,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共一千多人在这里开会追悼张思德同志。毛泽东身穿深灰色的旧夹袄,头戴八角帽,也来参加会,并向烈士遗像敬献了花圈,花圈的挽联上有他亲笔题写的一行大字。“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警备团领导介绍过张思德的生平事迹和牺牲经过之后。毛泽东缓步登上一个土墩,以清晰洪亮的声音发表追悼张思德的演讲,这篇演讲就是着名的《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开宗明义地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接着,毛泽东又引用了我国古代一千多年前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一段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髙度评价张思德的一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正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用浅显易懂的道理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

(张诚主编《新编毛泽东故事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194-196页;《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004页。)

6.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毛泽东的这两句话最早是在1945年9月9日和郭沫若谈话时说到的。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亲赴重庆进行国共和谈,9月9日那天下午,毛泽东在红岩村会见郭沫若、于立群等同志、并与他们共进晚餐。他们边吃边聊,场面和气氛都非常热烈。席间,郭沫若谈及在文化界应采取的态度时,毛泽东认为态度应强硬些,要有斗争。他对郭沫若深情地指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后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向延安的干部群众作了题为《关于重庆谈判》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再一次说道:“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不能设想,哪一天早上,一切反动派统统自己跪在地下。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966年8月,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给江青写了一封长信,对江青第一次敞开心扉,将“文化大革命”的作用、意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也可以说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在信中毛泽东感慨地说:“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演习,左派、右派和动摇不定的中间派,都会得到各自的教训。结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是这两句老话。”

(袁永松主编《伟人毛泽东》(上卷),红旗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854页;谢柳青编着《毛泽东家书》,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1页。)

7.教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有一次,李银桥问毛泽东:“主席在诗里说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的是什么人呢?”毛泽东思考了片刻说:“风流人物,是说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这支革命队伍……这是一首词,也是诗吧,是我十多年前刚到陕北时,看到大雪后写的。”这首词的公开发表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

1945年11月11日,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首柳亚子和毛泽东词韵的《沁园春》,引起山城重庆文化界的普遍关注,人们一致认为,既有和词,当然应该有原作。纷纷要求柳亚子公开毛泽东的原作。柳亚子那边还没有答复,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给《新民报》送来了毛泽东的原作。

(11月14日《新民报晚刊》首刊此词。)

一时在重庆引起轰动,死寂的重庆文坛一时间活跃起来,很多诗人纷纷步韵唱和。引起国民党的惊恐。

原来,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应蒋介石之邀,从延安飞抵山城重庆,开始同国民党谈判。在这期间,毛泽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重庆的民主人士进行广泛的接触交流,宣传国共合作的重大意义。8月30日,毛泽东的老朋友、着名诗人柳亚子前来拜会毛泽东,二人触膝相谈,非常融洽。回去后,柳亚子赋七律一首《赠毛润之老友》,登载在9月2日的《新华日报》上。9月6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一起来到柳亚子的寓所。因柳亚子正在着手编一本诗集,准备收录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请来毛泽东对它进行校对。毛泽东对柳亚子手中的《七律·长征》进行了校对。10月7日,毛泽东又以《沁园春·雪》赠柳亚子。柳亚子得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欣喜若狂,并和词一首,准备在《新华日报》上一起发表。但是,报社的同志说发表毛泽东的着作(包括诗词)要经过延安的批准,而且要征得毛泽东本人的同意,所以柳亚子只好将自己的和词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在等待延安回复的这个空当,有人不知从哪里抄得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并将其在《新民报晚刊》上予以发表。以后很多报刊相继转载,多有讹传,1951年《文汇报附刊》将作者书赠柳亚子的这首词的墨迹制版刊出。

(刘汉民编着《毛泽东诗话词话书话集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67页;袁永松主编《伟人毛泽东》(上卷),红旗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839-840页。)

8.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949年4月23日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占领南京,宣布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终于结束。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今天见到了胜利的曙光。毛泽东心潮澎湃,诗意飞扬,当即吟成一首伟大的革命史诗。毛泽东写完之后又觉得不甚满意,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里。田家英在收拾文稿时,细心地从纸篓中拣了回来,并妥善地收藏起来。1963年,在编辑出版《毛泽东诗词》的时候,田家英献出了这首诗,毛泽东说:“忘了还有这一首。”1963年12月5日,毛泽东给田家英的信中专门谈到这首诗:“‘钟山风雨’一诗,似可以加人诗词集,请你在会上谈一下,酌定。”可见,毛泽东对这首诗是比较钟爱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诗中最有名的一句,而且也是毛泽东自己最满意的,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

建国前后,毛泽东多次看《霸王别姬》这出戏,并让其他中央领导都去看。每每看到楚霸王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与虞姬生离死别,他的睫毛时常抖个不住,眼睛里湿漉漉的。他是很爱动感情的。他曾用一根指头按住李银桥胸前的纽扣,用沙哑的声音说:“不要学楚霸王。我们都不要学!”1949年1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会见了杨开慧的表弟向三立。饭后,毛泽东的兴致很高,大家在一起聊天,吃水果,气氛非常融洽。这时,刘思齐给毛泽东沏了一杯茶,毛泽东一边喝茶一边给刘思齐讲了一个对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