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风雨晚清:一个民族的百年涅槃
7459100000043

第43章 当科举成了八股(1)

2当科举成了八股

南宋时期,一位叫朱熹的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既能切得均匀又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的切蛋糕理论,叫做“遏人欲而存天理”,理论的精髓就是在切蛋糕的时候要忘我,剔除私心,时刻牢记大家的利益。

这的确是当时最先进的理论,一经提出,皇帝大人们都非常喜欢,而且推崇备至。“遏人欲而存天理”法切蛋糕太好了,只要能做到,就会天下太平。天下太平,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生活了。最早在全国推广朱氏理论的是元朝的皇帝元仁宗,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测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到了明朝,由于是本家的关系,加上朱熹的理论的确高妙,朱元璋在洪武二年(1369年)规定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后来满人入主中原,也是极为欣赏朱熹的理论,康熙宣扬理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乾隆五年(1740年)下诏说,程朱之学“得孔孟之心传……循之则为君子,悖之则为小人;为国家者由之则治,失之则乱,实有裨于化民成俗,修己治人之要。”

在中国,无论什么东西只要皇帝喜欢,就会上升到国家高度,一旦上升到国家高度,就会被扭曲,无论是多么好的东西只要被扭曲就贻害无穷。朱熹的“遏人欲而存天理”理论多好,非常温和,只是要求“遏制”一下人欲,但经过几朝的皇帝的努力,也进一步发展,先是演化成“去人欲存天理”,再演变成“灭人欲存天理”,这哪里是关于“人欲”的问题,简直就是去人性化。

不要小瞧这些演变,这可是考试大纲,正所谓“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一样,只要你打算上进,想成为切蛋糕的人,就得要学习接受朱熹的切蛋糕理论,也就是说从娃娃开始就学习“遏人欲而存天理”。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理论历经元明清三代,虽然皇帝从蒙古人换成汉人,再从汉人换成满人,而朱先生的理论却能屹立不倒万古常青。

关于切蛋糕之事,只要有一个指导性的大纲式理论就行了,就是在切蛋糕的时候牢牢记住朱老爷子“遏人欲而存天理”就行了。但后来的皇帝感觉还不到位,作为上天的代理人,再怎么说自己也曾存在过,怎么能老是让朱老爷子唱主角呢?但朱老爷子的东西又不能否定,怎么办呢?那就在格式上做文章,始作俑者就是小和尚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刚做皇帝的朱元璋开科举取士,对科举考试的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到了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一步细化,规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严格,限定字数,不许违背经注,不能自由发挥。清顺治三年(1646年)恢复科举取士,只是在明朝的八股文的基础上稍作改变。后来的康熙皇帝意识到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1663年废止八股文。1665年,礼部侍郎黄机上疏:“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言微旨,以观心术。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1668年,康熙恢复八股文考试。

如此一来,终于把朱老爷子的“经”念歪了,这哪里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简直是举行记忆大赛。这问题,那时也有人发现,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书乾隆皇帝:“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乾隆也很重视,组织讨论之后,结果没人能提出替代科举的方案,科举改革最后无果而终。科举也就将错就错延续下来,八股也继续像八卦一样忽悠。

生在八股的时代,曾国藩自然要走科举之路,因而背书也就成了曾国藩生活的主旋律。

据说,曾国藩小的时候对背书就很不在行,短短的一篇文章背了一天都背不下来,但曾国藩勤奋,白天背不会,夜里接着背。因而,夜里背书也就成了曾国藩的家常便饭。在某一天夜里,曾国藩的家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贼。贼来得也不早,到曾家一看,还有亮灯,有一个孩子在忘我的背书。贼就藏在屋檐底下,心想等背书的孩子睡觉了,再找机会下手。就是这篇不长的文章,曾国藩翻来覆去来来回回就是背不会,躲在屋檐下的贼又急又气,待了半天,他都会背了,实在是忍无可忍了,竟忘记自己是干什么的了。

竟然“噌”的一下跳到曾国藩的面前,怒吼道:“孩子,你真不是背书的料,你还读什么书!我听都听会了。”说完,那位贼大哥竟然把那篇文章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之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是不是人才,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背书就有些外行,还好他背下来了,否则就可能被永远埋没。再好的人才如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背书上,那就很容易把人背傻了。然后再从这一批背书快背傻的人挑出一帮人来治理国家,岂不谬哉,整天以背书为能事之人,能有什么创造力呢?

关于科举,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评价:

这一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组成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转而起了阻止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直到1905年最终被彻底废除为止。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转而起了阻止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直到1905年最终被彻底废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