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之谜我来揭
7437100000077

第77章 神秘的三道海子巨石堆建筑

三道海子地区位于新疆青河县东北,公路距离140千米,海拔2700米高处的山间盆地,三处湖水面积3.5平方千米,水深两米。这里水草丰美,山水相映,空气清新,鱼游鸟鸣,风景十分秀丽。此外该地地理位置险要,北经阿尔泰山分水岭,是西征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三道海子西侧有一条古栈道,为当年成吉思汗所开凿。最吸引人的是在其东部有一处被称为“敖石”的巨石堆形建筑,其外观造型独特、规模宏大,多少年来一直被当地牧民传说为成吉思汗或其孙贵由汗的陵墓。该石堆高22米,底座直径92米,由大小基本相似的石片组成。石碓四周分布着7通古老的鹿石碑。紧贴石堆以石块铺成一包围石圈,其宽7米,现已深嵌于地表。距此70米处,还有一外石圈,其周长700米,宽5米,内外石圈之间有四条石道相连,呈十字形,每条石道长70米,宽3米。

据计算整个石堆使用石块超过3万立方米之多,占地10余亩。整个巨石堆地表形制完整复杂,规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西方研究亚欧草原文化的权威哈佛大学尼古拉·乔教授,尽管见过许多巨石大墓,但看到如此规模的石堆后仍深感震惊。

那么,此巨石堆究竟是什么时代,为何人所建?其中有可能埋藏着什么呢?

1948年,苏联考古学家鲁登科在西伯利亚接近蒙古边境阿尔泰山脉大草原上,发掘了一座公元前石堆大墓,其中埋有一具男性尸和一具女尸,尸体均经香料涂敷。男子手臂、大腿和躯干大部分地方都有文身花纹,图案多为神话怪兽:长着猫尾和带翅膀的动物,身体像蛇的鹰头狮及长了鹰嘴有角的鹿。在此墓及附近墓中发掘了很多随葬品,其中有数量很多的马的遗骸、马具、盔甲、地毯,以及毛皮、珠串和金器,还有竖琴、单面鼓,最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些墓中发现有中国的丝织品、玉器、漆器、铜镜、青铜器等等。

它说明中国的商品早在汉代从丝路向西方传播之前300年,就已通过游牧民族传到了新疆及阿尔泰山,并为当地民族所珍爱。从石堆墓来看,其主人为求得坚固耐久,尸体不腐,随葬品永保新鲜,他们将尸体在深秋季下葬,在石堆以下直达墓底处灌水结冰,冻结层以内是木结构的墓室,即墓室内的一切都被冰雪裹封,形成永冻层,亘古不化。而在考古学家打开墓棺时,更是让人异常惊讶,墓中所葬尸体及文身、艺术品和衣服,颜色鲜艳,光彩夺目,使人难以想象它们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根据以上考古成果,科学家判断,巨石堆应为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塞人遗存。就其规模而言,此中很有可能埋葬着一位权势极大的塞人大王。也有人认为,这座巨石堆墓的主人很可能是独目人部落酋长。

“独目人”一词出自塞语。《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日威姓,少昊之子,食黍。”威、鬼古音相近,威姓即鬼姓,即指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鬼方部。因此,中亚草原“独目人”部落可能就是先秦文献所记鬼姓“一目国”,而这一与天界有着密切联系的部落酋长很有可能就是三道海子巨石堆真正的主人。

而就在1955年,在俄罗斯图瓦萨格雷河谷又发现了四座巨石堆建筑,其中的1号堆,高2.4米,直径25米,外围石圈直径66米,石圈宽3~5米,高0.5米。从石堆到石圈比较均匀地分布32条辐射状线条,在发掘过程中,发现鹿石两尊,刻有鹿和羊的岩刻石一块,它们均横置于石圈内堆积层中。除此之外,包括中间大石堆中均未发现其他任何文化遗物,值得一提的是建筑材料与三道海子巨石堆一样,都是从不远的山上取来的巨大石材。

1993年,新疆考古研究所中亚考古专家,在哈萨克斯坦发掘了一座巨大的石堆建筑,但令人不解的是,石堆中竟然没有任何东西。

从发现的这些石堆中,我们不难发现,巨石堆的形状是至关重要的,巨石堆很有可能只是一种象征性建筑,是一种对某种特定形状进行崇拜的建筑。也就是说,它其中的宗教思想和行为是其重要的任务,古人希望在这种世界的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沟通。

自然界中,存在什么符号、图案,古人即会模仿、崇拜或信仰某种符号或图案,尤其是古人无法解释的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信息,更是如此。这些巨石堆本身的命名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但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在大地上留下的印迹使古石堆墓形状之间具有了一定说服力的内在联系。这种在两大系统之间用数学交集取共同点,对比相同点越多越可认定矛盾双方的联系,这或许正是我们走出很多亘古谜团的黄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