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之谜我来揭
7437100000010

第10章 暴躁的台风

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②暴雨,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300毫米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10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③风暴,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米。

根据近几年来台风发生的有关资料表明,台风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季节性

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5月初,最迟发生在11月。

2.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

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

3.台风具有旋转性

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

4.损毁性严重

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

5.有伴随现象

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

6.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通常情况下,一个台风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

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摄氏度,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需要很大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摄氏度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摄氏度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风形成之前,需要一个弱的热带涡旋

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也是一部“热机”,它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速度在那里转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所以,即使有了高温高湿的热带洋面供应水汽,如果没有空气强烈上升,产生凝结释放潜热过程,台风也不可能形成。

3.地球自转偏向力要足够大

因为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

4.风的垂直切变要小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上升气流发展为气旋性涡旋。气流上升,绝热冷却产生凝结,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暖。风的垂直切变小,使潜热不向外扩散,保持台风的暖心结构。暖心的反馈作用,使台风中心气压继续降低,空气涡旋愈旋转愈强,最后发展为台风。

上面所讲的只是台风产生的必要条件,具备这些条件,不等于就有台风发生。台风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诸多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