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能比音乐更让人捉摸不透呢?当外星人从遥远的星系来到地球时,食物、性别和政治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好理解的事。但是当看到人类戴上耳机听起了音乐,或又随着乐队演奏翩翩起舞时,他们就算挠破绿脑壳也想不明白所以然。舰长,我们无法破译这些三分钟音频里暗藏的信息,而地球人拒绝把解码规则交给我们。科幻电影全都搞错了,外星人没那个闲工夫去炸埃菲尔铁塔和白宫。他们都在忙着破解巴赫赋格的重要意义、电子舞曲的仪式程序,以及即兴爵士乐中的规则。
其中,让他们最为困惑的也许就是爵士乐的演奏。一支乐队日复一日地演奏同一首乐曲,却每场都不重样,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费解?你该如何破解其中的奥秘?摇摆之感备受爵士乐迷追捧却又难以客观度量,这种精髓你该如何捕捉?音乐看似随性自然、即兴而就、充满激情,却同时受坚实的基础法则和不破的传统所支配,这样的结构,你又该如何体会?据说被问及爵士乐之精髓时,爵士乐偶像“胖子”沃勒(Fats Waller)警告道:“如果你真想认真追究,我劝你还是别白费心机了。”[1]对于这般艺术形式,你又如何融会贯通?
然而,与爵士乐一样深不可测的,还有爵士乐评论家。这些专业听众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能力,以语言文字来诠释这奇妙的音乐,并在打分之后(这张新专辑能有四星!)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首歌上?从定义上讲,音乐始于语言的尽头,但这些评论家却靠着打破这一界限来养家糊口,把音乐降格成文字之余,竟然还能让我们听从他们的判断。外星人一定会绑架几个这样的评论家回去,把他们接到测谎仪上,强迫这些人揭示创作音乐的奥秘。
当然了,许多地球人也同样因评论家而感到困惑。那些星级跟评分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评论家们滑稽的手势并不能为他们赢得可信度。那些著名的影评家,决定把他们博大精深的评论浓缩成一个拇指向上或向下的手势,就好比竞技场边的观众,但这么做其实是在给自己跟这个行当抹黑。成为一名评论家真的那么容易吗?当一位评论家拇指向上,另一位则拇指向下时,我们又该得出怎样的结论?假若评论不只是一堆天马行空的个人观点,而是遵循着一个客观标准的话,那他们的意见不是该基本一致吗?
普罗大众对他们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质疑——那些“严肃”的评论家,一定会瞧不起深得人心的艺术作品。这种质疑不是没来由的。票房冠军、畅销书籍、热门单曲从来都被这些精英人士嗤之以鼻。他们反倒是把那些明理之人都不敢恭维的高深晦涩之作捧上天。读者常常会思忖,这些评论家不肯老老实实地赞美手头上的作品,是不是仅仅想伪造虚假的学识来突显自己的过人之处?
评论家们故作神秘的点评更是令人如坠云雾。他们能火速给一部作品评星打分竖拇指,却很少会告诉我们这些等级的高低是如何得出的,他们应用的是什么样的评判标准。音乐刊物上会发表数不清的乐评去推销四星、五星的专辑,狠批那些两星、三星的专辑,但我们从哪里才能找到对评分系统的深度解读呢?这些评价有何价值?基于什么样的假设条件?若乐迷想一探究竟,他们会发现,尽管每张专辑都有详细的资料,却几乎没有任何信息解释这些评价到底从何而来。
尽管我已经当了许多年的评论家,但我依然能理解新手面对晦涩评论时一头雾水的心情。三十多岁的时候,我曾在纳帕(Napa)生活了一年,那时候几乎每一位邻居都是葡萄酒业内人士。为了能和邻居们聊得开,我决定拓展一下自己对葡萄和年份的认知。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本是件放松的事情,但我却十分较真,甚至拿出一笔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订阅著名品酒大师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价格不菲的期刊。令我没想到的是,我不但了解到关于葡萄酒的知识,还学了些写评论的新招。他笔下用来描述葡萄酒的辞藻可谓千变万化,着实令人惊艳。让人垂涎三尺的乌蓝之果蒙着薄薄一层葡萄籽、烟熏肉、白垩土和药用碘酒的气息,这一款味道强劲的酒谨记着令人神清气爽的使命。我能一口气读上百篇他写的品酒短评,帕克用词语从各个角度捕捉无形特质的能力,让我深深沉浸在对他的仰慕之中,很快就把葡萄酒抛在脑后。你能用多少种方式去描述发酵葡萄汁的口味呢?帕克似乎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可能,他那些精彩绝伦的描述中蕴含着奇异的诗意和饱含隐喻的洞察力。我当时正在纳帕写一部关于爵士乐历史的著作,至今我依然坚信自己描述音乐的能力有所进步,是得益于这种葡萄酒文化和评论的熏陶。
可是,读了几个月帕克的期刊之后,我依然分不清被他评为85分和95分的酒之间有什么区别。我喜爱读他的文章,但我更爱喝葡萄酒。尽管我尝到了不少佳酿,也承认他确实介绍了许多好酒,但对于他动笔描述葡萄酒之前运用的到底是哪些精细的衡量标准,我仍旧只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可是,当我回头看自己的音乐评论时(现在已经能占满一层书架了),才意识到自己跟罗伯特·帕克和竖拇指的影评家一样罪孽深重。这些年来我对许多艺术家做出了有褒有贬的评价,却没有详细阐明判断标准。我偶尔会就自己的评估过程做出简单的描述,但详细程度却远不及这些作品应得的。
跟我一样的音乐评论家大有人在。读了几百本关于爵士乐的书后,我却想不起有哪个乐评人,实实在在地从细节和要点上解释过他们听音乐时会留意的品质。当然,他们会讨论音乐家、专辑、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却何曾邀请读者进入评论家的脑海(多么可怕的想法!),一窥筛选信息与评估的过程?
考虑到这些,接下来我会在本书中试着展现出我欣赏音乐的过程。我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忏悔,也不只是为了写出一本音乐鉴赏指南——尽管这两项也是部分原因——身为一名音乐听众,这种近距离的欣赏是我的快乐之源。我希望这些音乐欣赏策略也能为你带来更深一层的喜悦。紧接着,我们会探讨爵士乐的结构和风格,并一窥这一音乐流派里的大师风采。不过有个前提,对于我们期望从爵士乐里听到什么,要先达成共识。聆听是基础,此外一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搭建起来的。当然了,下文的内容难免会带有主观色彩,然而我希望当你读完这本书后,能意识到这种深度批判性的聆听和评价不仅仅是基于个人品味的,而且是基于根植在音乐本身和其发展过程之中的明晰标准的。音乐本身对听众有所期望,而评论家在传达这些期望时,会把主观性排除在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也许你不认同本书所谈及的一些评价和建议。说实话,一切规则,包括我自己的,都有例外。但即便如此,在跟规则打交道的过程中,你会见识大增,眼界大开。不管怎样,本书中的观点都是我长年累月研究音乐后辛苦总结出来的。我希望把这些观点写下来,能让你深入了解欣赏爵士乐的神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