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是社会现实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它显示出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艺术会表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二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带有想像性,都是在描写一个想像的世界。但是,宗教所描写的世界是一个纯粹虚幻的世界,正是由于这一点,宗教与艺术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宗教与艺术是人类的两种基本而古老的文化形态,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历程中,不难看到,宗教与艺术常常结伴而行,宗教往往构成艺术的主题和动力,它渗透和融入在各个艺术门类中,借助艺术宣传教义,表达宗教观念:而艺术又往往是宗教强有力的表达方式,成为宗教信仰与情感的载体。马克思认为艺术和宗教应属于一个领域,至少它们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他指出:“思维的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因此,千百年来,许多艺术现象都和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艺术与宗教往往渴求在现实世界之外创立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完美的、理想化的、愉悦的。他们相互依存,彼此交织,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灿烂的一章。
其一,艺术与宗教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宗教从其诞生之时起,就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艺术与宗教的出现几乎同人类文化史一样古老,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抵御自然侵袭的能力较弱,原始部族更多地希望通过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刻等表达形式企求上天的赐福。而当时原始人的绘画、舞蹈、音乐,一般说来都与一定的宗教仪式有关。人们在图腾歌舞中抒发着畏惧而又崇敬的心情,在绘制各种各样的画作中虔诚地祈祷所景仰的图腾保佑,这应当是人类早期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结合的原因。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意识的感性形式对于人类是最早的,所以较早阶段的宗教是一种艺术及其感性表现的宗教。”【10】最初的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融合在一起,二者的关系比较单纯,比较混沌,它们都是人类极具精神意义的文化雏形。
随着宗教与艺术的发展,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变得复杂微妙起来。一方面,宗教借助艺术直观、形象的特性,宣传和传播宗教教义,组织宗教仪式,烘托宗教氛围,强化宗教信仰。另一方面,艺术也依托宗教所带来的丰富题材以及庞大的财力、人力、物力的支持,使许多的艺术创作者的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客观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它们互相渗透,各取所需,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明成果。在宗教研究中,剥离艺术是无法进行的:同样,艺术史上,抽去宗教的艺术也是不完整的。
在人类的艺术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在东西方的艺术发展史上,宗教艺术几乎涉及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戏剧、舞蹈在内的各门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建筑、雕刻、绘画以及书籍插图等构成了基督教艺术的精华。欧洲12世纪末13世纪初兴起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就是宗教与艺术的联姻,平面十字形,直冲云霄的尖顶,瑰丽的玻璃花窗,不仅在外观形式上显示着基督教文化,而且在心理上营造宗教的幻象,将人的灵魂向天国吸引。中国的宗教艺术也十分辉煌,尤其是佛教石窟艺术蔚为大观,它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身,是佛教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其中最负盛名的有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窟等。以敦煌莫高窟为例,这些大量的精美的石窟艺术为弘扬佛法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是因佛教而建造、传承、发展,但艺术的不可遏止的自由精神使它并没有成为宗教的简单图解,这些宗教艺术同样反映出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对生活的理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宗教也为艺术提供广泛的、丰富的题材。这使得东西方艺术史的相当篇幅都与宗教题材有关。有学者认为,要了解西方艺术史,先要了解《圣经》。在西方有很多文学、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取材于《圣经》。例如“近代音乐之父”德国音乐家巴赫就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他的音乐就是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当做自己的创作素材,如《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欧洲众多美术家也都选择宗教题材进行美术创作,如乔托的《犹大之吻》、《逃亡埃及》、丢勒的《四使徒》、卡拉瓦乔的《召唤马太》、贝尔尼尼的雕塑《圣德列萨》及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创作等。
其二,艺术与宗教有本质区别。宗教与艺术有许多共同点,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的就是宗教,克莱夫·贝尔也说:“一切艺术家都属于宗教型”,因为它们都蕴涵着感知、想像和情感,都把精神追求置于物质利益追求之上,都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抚慰,产生愉悦和希望。但是,它们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正如费尔巴哈所说:“艺术认识它的制造品的本来面目,认识这些正是艺术制造品而不是别的东西:宗教则不然,宗教以为它幻想出来的东西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11】宗教的对象是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在艺术面前感到自身的力量、智慧和美。宗教是引导人们走向超人世的彼岸天国:艺术却是现实的、世俗的、人间的。宗教是人们求得幸福的虚幻手段,而艺术却是现实的,是人们在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之后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所以从根本上说,宗教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丧失,劝说人们将现实的生活放弃,到彼岸世界去寻求精神的慰藉,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它是对人的心灵的麻醉:而艺术是立足于现实,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证,它鼓舞人们热爱并珍惜现实生活,是对人们心灵的净化和升华。通过表达展示现实生活的美好,唤起人们对人生的热爱。因此,艺术和宗教尽管在历史发展中交融互渗,彼此交织,但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艺术具有的不可遏制的自由精神使艺术创作冲破了宗教的束缚,或者借宗教的外壳表现了人的内容,或者表达了人的世俗情感和审美情趣。西方有众多取材于《圣经》故事的艺术作品,但就其思想倾向和精神感受而言,实际上已是世俗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子、丢勒笔下的使徒,已没有了神的意味,而完全是世俗人性中美与善的表达。虽然米开朗琪罗表现着宗教世界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但他的画面却充满着人性的光芒与力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之所以为世人所景仰,也不是由于它所含有的教义内容,而是它能够在观者面前展开巨大的人生悲剧,表现他们的各种性格,揭示他们的精神世界,并且准确而鲜明地刻画出他们的内心感受。
从历史到现实,从主题到表现,从建筑到绘画,“总的看来,从宗教学的角度审视,人们对宗教与艺术之关系的理解,始终还限于工具关系的层面。”即艺术是神学宣传的需要:艺术是表现宗教思想的工具。但是,“工具”似乎还不能概括宗教艺术的实质。宗教艺术化,不全是功利性的意识,还有超功利性的审美动机。正是这种超功利的心灵活动,才使得宗教创造的艺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而不仅是劣等的宣传品,宗教才能令人如痴如醉。
看人类的艺术史和宗教史,我们便可以发现,人类创造的一切伟大的艺术,都具有宗教的神采:而世界上一切伟大的宗教,也都具有艺术的意蕴。但是,不是因为宗教需要艺术,才有的宗教艺术,而是因为宗教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本身就具有艺术的意蕴,所以才创造了艺术。
艺术的创造性,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珍品,使人类能够领略到人性的充实、伟大和智慧,也领略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增强了人类的尊严与荣耀。
把握了人与艺术的这种关系,我们也就可以重新理解宗教与艺术的关系。从最普遍的情形来看,艺术作为一种工具被运用到宗教活动中。但艺术却又不仅仅是因为作为表现的工具进入宗教世界的。在宗教活动中,人类不仅创造了神的形象,也创造艺术或美的事物,它也是人的本质属性的一种天然流露。
宗教神学所展现的世界,就是一个艺术的世界,具有艺术品和谐、秩序的结构。神的创世之美,不仅通过基督教神学反映出来,也反映在佛教神学、伊斯兰教神学中。真主所创造的宇宙与上帝所造的世界具有同样的艺术意蕴——和谐、秩序、比例、均称。宗教神学正是把握了人类这种特殊的审美感性活动,所以,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无论是神灵、先知还是圣徒,都是以美的形象显现的。
宗教艺术具有灵魂净化的功能,任何一种艺术有灵魂净化的功能,读一首好诗,聆听美妙的音乐,欣赏一幅名画,其节拍、旋律、色彩使人产生一种和谐之感,这种审美形式使人忘却了现实的存在,而完全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精神释放了所有的重负,灵魂变得通体明澈,这就是美学上所谓的“净化”。
总之,“宗教与艺术双方都具有独立性,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满足人类要求完善的基础需要。”【12】与此同时,双方在某种程度上相互渗透,使得宗教艺术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崇高之美,还是优雅之美:无论是人物之美,还是“世界”之美,无论是古典型艺术,还是大众化形式,都实现了人类艺术的同一使命,即将人导向一种忘我、净化与解放的精神境界,将人导向灵魂的拯救之路。宗教艺术用美、用人性最深层的对美的渴望,实现了神圣信仰的建构和灵魂的拯救。
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相对独立的文化形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有自己许多不同的教派和分支。这种宗教艺术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涉及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基督教艺术
由于基督教蔑视人世生活,崇尚精神永恒,对一切模仿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均加以排斥,因此艺术家关心的不是对自然形象的摹写,而是用象征性的手法去表达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情感,以精神的真实来代替形象的真实。
基督教艺术可归纳为两个大的分支,一是西欧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北方日耳曼民族接受了基督教文化,在罗马文明的废墟上融合了本民族的艺术特点,发展起“野蛮艺术”、“罗马艺术”,最后创造了体现西欧中世纪最高成就的“哥特式艺术”。二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在保留较多的古典文化与世俗性的基础上融合了东方文化,产生出一种新的基督教艺术,被称为“拜占庭艺术”。
基督教艺术主要包括壁画、建筑、镶嵌画、圣像画和雕塑。
早期的基督教因受到罗马统治者的压制,基督徒不能公开修教堂,他们的宗教仪式也只能在私宅或埋葬基督徒的地下墓室中举行。在这些地下墓室的顶部和墙壁上他们画满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这些墓室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窟。壁画采用隐喻性和象征性手法,画中的形象往往是双关的。例如,鱼和善良的牧羊人表示基督,鸽子表示圣灵,孔雀代表永恒,心象征博爱,等等。这些墓室壁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有共同的特点,即试图用新的手法来表现抽象的灵魂和对宗教的虔诚。
中世纪的绘画。如乔托的《马利亚诞生》、《逃亡埃及》,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丢勒的《四使徒》等都是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传世佳作。宗教为了利用艺术创造出膜拜的氛围并从情感上感染信徒。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创作出使人心中产生强烈感情共鸣的艺术形象,画面中耶稣基督在说完那句著名的预言后,他的门徒们所表现出来的丰富而深刻的表情,传达出了每个人内心世界最深刻的思想。
在公元4世纪,基督教取得合法的地位后,教徒们开始大兴土木,建立教堂。最早的教堂称“巴西利卡”式,屋顶最初用木头做成,两排柱子把教堂分为三部分,即中厅和两旁的柱廊,最前面是祭坛。教堂较低矮、简朴、光线也比较暗,内部比较宽,能容纳较多的教徒,如罗马的圣玛利亚教堂。这种长方形教堂的建筑成为西欧教堂建筑的基本模式。另一种基督教建筑样式类似罗马万神殿的圆形建筑。到了公元5世纪,由于受东正教思想的控制,艺术形式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程式化,艺术形象显得刻板、威严而富有永恒的精神力量。
建立于公元6世纪的圣索非亚教堂,这是当时的杰出建筑,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它的大体形态是椭圆形,内部形成一个高大宽阔、气势磅礴的新空间结构。四周带拱顶的窗户透射进阳光,照耀在包金的柱头和以蓝色与金色做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上,使教堂内部显得格外辉煌和华丽。
此外还有著名的教堂,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都是宗教建筑的经典之作,法国著名艺术史学家丹纳曾说过:“哥特式的建筑延续了400年,既不限于一国,也不限于一种建筑物。它遍及整个欧洲。所有民间的和宗教的,公共的和私人的建筑,都是这个风格。”其影响之广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也很难企及的。
所有的这些教堂中都有壁画和镶嵌画作为装饰,5世纪后镶嵌画逐步成为教堂主要的装饰形式。圣康斯坦察教堂拱顶就采用了华丽的玻璃马赛克做装饰画,获得极佳的效果。圣玛利亚教堂也有以圣经为题材的镶嵌画。像拉文纳的圣维塔尔教堂,外形简朴,内部装饰精致。尤其是教堂内的镶嵌壁画“查士丁尼及其随从”和“皇后蒂奥多拉和随从”是拜占庭的艺术名作。两幅镶嵌壁画分别描绘了皇帝和皇后手捧供奉品同随从一道参拜耶稣基督的场面。
2. 佛教艺术
以中国为例,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建筑、雕塑、音乐、绘画等都受宗教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寺庙建筑就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尤其是被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上的上千座佛教古刹更是我国宗教艺术的精华,此外位于西安市的大雁塔、小雁塔,位于拉萨的宏大的藏传佛教宫殿布达拉宫及大昭寺等都是宗教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著名的小说《西游记》也深受宗教的影响。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绘画艺术和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平,大乘佛教传入后,吸收了汉文化这一方面的长处,引起画像、造像、寺塔建筑等工艺的发展,使佛教面目焕然一新。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是在两汉魏晋之际,在敦煌开凿了大批的佛教石窟,尤其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宗教的发展更是处于一个极盛时代,中国现存的四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都是那一时期开凿出来的以佛教题材为主的石窟杰作,仅甘肃敦煌莫高窟现存历代洞窟就490多个,壁画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两千四百多尊,窟外有殿宇,窟内为泥塑彩绘佛像、菩萨、天王、力士等,内壁绘满了精致的壁画,内容多为佛教史迹、佛祖本生以及经变故事。今天,敦煌壁画、龙门造像、乐山大佛、雍和宫大佛、扎什伦布寺大佛、布达拉宫等以及遍布全国的寺、塔、石刻,其艺术上的价值已为世界所公认。事实上,大乘佛教的这一发展方向,是用汉文化中高超的艺术手段和方式来表达佛教的思想教义。
在佛教东来的通路上,经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时,遗留有古代龟兹、高昌等石窟造像,经过甘肃河西走廊时,遗留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等石窟造像:再东进有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山西太原天龙山、河北磁县响堂山、河南巩县石窟寺等大小石窟造像。从北魏到隋唐时期,中国的雕塑艺术,在佛教方面,创造了很多伟大的工程,以上所记的各石窟中,以北魏隋唐时代的最为精美,其中云冈与龙门的石刻,可为代表。其他全国各寺院中的金铜佛像、石刻佛像、木雕、夹贮干漆造像,还不计其数。
壁画方面,莫高窟壁画内容之丰富,堪称“墙壁上的图书馆”。它的壁画题材主要是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肖像画)、装饰图案等。其中多数是依据佛经绘制的佛教宣传画,如《舍身饲虎》、《割肉贸鸽》、《五百强盗剜目》、《须达那太子乐善好施》、《鹿王本生图》。其中以257窟北魏时期的《鹿王本生图》尤为精彩,此壁画内容根据三国时期《佛说九色鹿经》而来。此画采取横卷式的描绘手法,将故事分为九个画面,并采取从两边向中间的绘制顺序,使画面中央成为故事的高潮与结尾,画面依然延续了汉代以来绘画中平面的装饰美感,山水宫阙都仅仅作为陪衬,人物活动仍然是最主要的描绘对象,壁画色彩艳丽、生动、飘逸隽永,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3. 伊斯兰教艺术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的艺术同它的严格教义、阿拉伯民族特点以及被阿拉伯征服的诸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伊斯兰教教义严格规定,禁止一切偶像崇拜,所有艺术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都被认为是对尊严的冒犯,都应遭到禁止。因此在伊斯兰教艺术中只允许带有装饰性的几何纹样和植物纹样出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丰富想像,表现为精美的花饰纹样。穆斯林认为手抄的阿拉伯文《古兰经》最为神圣,因此书法艺术十分盛行,成为穆斯林世界中富有创造性的美术样式。
伊斯兰教建筑主要包括教堂建筑和纪念性建筑,其中以教堂建筑最为丰富。清真寺的建筑就有几个重要特征,使他完全不同于基督教教堂和佛教寺院。首先清真寺必须有指明礼拜方向的标记,教徒一日五次礼拜必须朝向圣地麦加,这种标记一般为祈祷室中墙上礼拜的圣龛。第二,清真寺一般设有召唤穆斯林的尖塔,尖塔又象征为船舶或沙漠中迷失方向者指方向的灯塔。第三,清真寺内一般都有水池或泉水,供穆斯林祈祷前沐浴净身。水对于沙漠中的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尤其是清凉流动的水,他意味着生命。因此伊斯兰教十分重视“流水”的重要性和神圣性。清真寺一般都有一个大而封闭的庭院,一个或数个洋葱头似的大圆顶覆盖在长方形的会堂建筑上,门和走廊有丰富的几何装饰花纹等。除寺庙建筑外,伊斯兰教还包括宫殿建筑和陵墓建筑,这只是伊斯兰教建筑的共同特点,其中西亚、中亚、印度和西班牙的伊斯兰教建筑最富有特色。
中亚和西亚的东方清真寺,基本建筑型有长方形的巴西利卡式和圆拱顶的集中式。这些东方伊斯兰教建筑在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萨马拉大清真寺就是一座建于巴格达城西北的早期伊斯兰教建筑,其规模宏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堂。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四周侧廊围绕,朝向麦加的侧廊上有一个小龛,一半的建筑有木构的屋顶覆盖,以数百根柱子做支撑,墙上还有镶嵌画。这些木构建筑和镶嵌画都遭到破坏,只留下寺院外独具风格的宣拜塔。宣拜塔是一座螺旋形的实体,建在正方形的基座上,人们可以沿着塔外边的螺旋形阶梯步步登高,直达顶端,它与世界上任何一座清真寺的宣拜塔都不同。伊斯法罕皇家大清真寺建在伊朗的名城伊斯法罕,大清真寺由礼拜殿、内院与半拱形门殿组成。门殿高墙两端有一对高41米的宣拜塔,这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建筑样式。建筑正面布满由琉璃镶嵌的精美图案,内墙上也饰有装饰图案,它是伊斯兰教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寺院。
伊斯兰教艺术除了建筑外,还有各种装饰品艺术和绘画艺术,他们多半作为装饰纹样存在。尤其在波斯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描述性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如“穆罕默德升天图”,这是16世纪波斯手抄本中最吸引人的细密画插图,他们的动态使人想起中国佛教绘画中的飞天,那些卷曲的云彩,细腻的构线填色,鲜艳浓重的色彩,都可以感受到东方绘画艺术的影响。
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是书法家发挥才能的地方,因为没有人敢为这部经书作插图。在书法家手里,阿拉伯文变成了一种充满流动感和轻快感的线和点,有无穷的变化和装饰,是具有现代抽象意味的图案,这种书法艺术成为伊斯兰教艺术的组成部分。
3.1.4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艺术与道德都属于意识形态,由于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艺术与道德的紧密关系也是自然而然的。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纵观西方艺术发展史,占有主导地位的大多是神话与伟人的思考,爱琴海边诞生的希腊神话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思考常常相映成趣。而道德在东方美学中尤其占据着重要地位,有时甚至艺术就是道德的化身。在先秦的典籍中,“仁、美、善”就是社会生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道德法则,孔子提出了“仁义”的社会道德规范,其所立的儒家经典美学强调美与善达到统一的境界,这也成为后世传承的基本准则。而且,他们还以道德的标准渗透于对艺术的品评中,譬如,孔子在对音乐的评价中就曾指出“郑声淫”,称之为“靡靡之音”:《武》虽“尽美矣,未尽善也”:而在听到《韶》乐后,竟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方说“尽美矣,又尽善也”,堪称上乘之作。《论语》还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些内容所侧重的方面虽各不相同,但围绕着“成人”、“成德”这一主题则是共同的。如“诗”、“书”主于“文”,是立言的根本,“礼乐”主于“行”,是立身行事乃至“成人”的根本,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道德评价体系与中国古典艺术的关系之密切。
《毛诗序》中也提出文艺的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忠孝节义是其重要的描绘内容,如孝子故事有曾母投杼、闵子骞失棰、孝子董永等:描绘的刺客义士故事有荆轲刺秦王、蔺相如完璧归赵等。在艺术表现方面,绘者善于抓住故事发展高潮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情节并将其表达出来。如在山东嘉祥县出土的武梁祠画像砖中《闵子骞失棰》的故事,成功地表现了闵子骞的孝行,画面人物刻画精练、概括,鲜明地突出了人物的特点,表达出了故事的伦理观念。在此后的历朝历代的文艺作品中,艺术表现题材往往与道德伦理观念相并行,有些甚至是为了宣扬伦理观念而创作的,在某种意义上,艺术成为了道德的服务者和附属品,宋朝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要求作家要以文济世,歌颂有道者而抨击不仁之事,表现社会实貌。
同时,艺术与道德是有本质区别的。艺术是一种意象的创造活动,艺术作品诉诸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而道德是一种行为观念的规范,具有极强的社会功利性,并且要求人们付诸行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时紧时疏的,有时艺术家的创作是没有任何社会功利,而只是处于一种发自个人内心的愉悦表达而已,我们看到的许多风景静物绘画,如塞尚的《普罗旺斯的石山》、凡·高的《圣马里风光》、《画家在阿尔的卧室》、莫奈的《日出·印象》等许多作品,都是画家仅仅出于对风光的热爱,对自然光影的迷恋而创作的,并不带有任何严肃甚至是沉重的社会道德的评判要求,因此,仅仅只是一种轻松和谐的对自然美由衷欣赏的内在表达。另一方面,从表达上,道德更多地以抽象化的言语和行为规范为传达方式,而艺术的表达则更为多样化,更加轻松、愉快,方式也更加灵活。总之,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互作用,不可分割。艺术具有超越性、自由性及诉诸心灵的特点,道德则以功利性、范导性以及实践性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其次,艺术创造的意象,始终以感性外观激发审美情感,道德付诸的行动,始终以理性规范引导道德认知。艺术重在情感的陶冶、净化,道德重在伦理的塑造、建构。因此,艺术创作活动始终融渗着感性情感的因素,而道德则需要明晰的理性规范,二者是有着显著差别的。美国哲学家帕克就认为:“善的形式与美的形式是同一的。”劳伦斯甚至说:“艺术的基本功能是道德的”。
道德与艺术是既有本质区别,又相互影响。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或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比如,威廉·荷加斯的六幅组画《时髦的婚姻》、托尔斯泰著名的“三部曲”《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都深深触及伦理道德问题。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要求,已将中国古代艺术和道德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所谓“恶以诫世,善以示后”,“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李唐的《采薇图》都是比较直接地反映道德观念的绘画作品。
道德影响艺术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①艺术家的道德价值取向影响着艺术的审美性表达。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心中的反映,因此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融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人们通过艺术作品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道德情操。处于一定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家所受的道德理念与时代相辉映,因而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不仅只是一个纯粹的形式美的问题,它还涉及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念。或者说,艺术不仅只关心美,它还与善相关联,是美与善的统一。在艺术中,艺术家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总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艺术中,它影响着人们对艺术的评价。一般而言,反映出人类社会进步的道德观念的艺术会受到人们的肯定评价的,相反,那些宣扬反人类、反社会的扼杀人性的艺术观念则会被人们否定的。譬如,在当今的美国社会,由于市场需要而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影片,这种影片是以赢得商业利润为目的,以色情及暴力描写为题材的影视剧片,它们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吸引着众多的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也很有冲击力,但是,从艺术性的角度说,它们是缺乏美感的,因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腐朽堕落的道德价值取向不可能是美的。而那些优秀的影片,如曾经风靡全球的《泰坦尼克号》,它之所以能够得到全世界观众的认同,不仅在于其画面和音乐的震撼力,更重要的是,它演绎出一段人世间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情故事,尤其是在生与死的抉择中,男主人公的爱情道德观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它反映出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这就是其真正震撼人心之所在。
②道德构成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是艺术表达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优秀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闪光点。中外文学从古至今都难免不了涉及道德。早从希腊的《伊索寓言》到法国的《红与黑》,无一不涉及道德问题,不过这种道德观念是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将情理和审美融合在一起的。“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任何艺术,不管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还是建筑、绘画、音乐、舞蹈,总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反映”【13】。古今中外的许多美学家、艺术家都主张艺术要以传达某种道德内容为己任,认为艺术要为宣传一定的道德伦理秩序服务。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艺术的重要目的是描写崇高,中国儒家美学亦重视艺术对儒家道德的宣扬,韩愈、柳宗元以及欧阳修的古文运动都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言之有物”,其所谓的道,就是强调艺术要表现道德内容。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当是艺术性与道德表现完美结合的典范,能使人在其道德深思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艺术的美感,而在其艺术的美感中也能深刻地体会并发自内心的接受其道德启发。艺术界这样的作品不胜枚举,如在西方文学中,易卜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将社会道德问题作为剧本的主题,创作了一大批“社会问题剧”。他的作品《玩偶之家》、《社会支柱》、《群鬼》等都是着力于再现当时的现实,通过对爱情、婚姻、妇女地位等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描写,来剖析当时社会的道德堕落现象和社会弊端。深受易卜生的影响,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大量社会问题小说,取材于社会现实,通过艺术对社会问题(包括道德问题)予以探讨。冰心、叶圣陶等都有大量的小说描写道德问题,尤其是冰心,她怀着一颗纯洁善良之心,希望通过艺术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对道德堕落的批判达到拯救人们心灵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其原因在于,艺术作用于人的感官和情感,从而影响到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审美导致道德的建构。这一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中外的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所意识到,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建议将诗人、艺术家逐出理想国,其理由是,艺术家蛊惑人心,使人道德堕落。这在中国古代的儒家美学那里,强调得更为明显。在孔子看来,真正的美(美感的形式)与善(道德的内容)的有机统一,其中,善是本质的内容,仅仅有形式美而没有善的内容,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美。因此,儒家的美学观反对艺术只着重于形式的华美,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美的形式刺激人的感官欲望,使人的理智失去节制,孔子反对当时流行的郑声,认为“郑声淫”,所以在儒家那里,提倡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与美学是紧密联系的。在文学上,六朝的诗歌、唐末的词以及明末的世情小说都遭受道德家的批评,它们往往被冠以带有蔑视性的“艳”字,被称为艳诗、艳词、艳情小说,这些艺术作品与儒家所提倡的“文质彬彬”的艺术理想不大相同,他们注重艺术给人的感官愉悦性和艺术对人的自然情感的抒发。
杰出的艺术作品,往往把人性中的美和丑、善与恶展示出来,诉诸我们的感情,让我们在正义和伦理中得到崇高的美的享受,从而获得精神上、心灵上的感悟和净化。由于艺术的直观性与形象性特点,十分容易深入人心,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甚至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激励着无数人以顽强的意志,投入到艰辛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用他诗一般的言语表达了对高尚人生理想的追求,他认为生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他有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形象给无数青年以激励和鼓舞。
道德对艺术的渗透和融入是普遍的现象,所谓“寓教于乐”就是将艺术创作主体的道德观融于作品之中,要化善为美,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那种将道德强加于艺术之上的说教都不会是真正感人和成功的艺术,因为艺术流于道德的工具,必将弱化甚至取消艺术的审美价值。鲁迅在批评宋人小说时就说过:“宋时理学极盛一时,因此把小说也多理学化了,以为小说非含有教训,便不足道。但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
不过艺术对道德的作用,基本上是积极的,艺术通过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触动人类心灵中最感性的部分,使人的精神情感得到净化,艺术对道德的净化与升华作用也得到许多美学家和艺术家的重视。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艺术具有情感宣泄和净化道德的作用,中国的孔子也同样重视艺术对人的道德净化作用,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艺术通过生动感人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震撼人的情感,提高人的道德境界。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出一个铮铮男儿应具备的豪迈情怀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激发人们无私奉献,勇于拼搏。
用艺术来表现道德是生动的,这也是道德之所以用艺术来表现的成功之处,艺术正是在“寓教于乐”中传递道德对人们行为规范的要求,并且使人们发自内心地理解接受。作家高尔基以他的同名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我的大学》中的“苦难是一所大学”、“人是在不断反抗周围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这几句话已经成为许多有志者的座右铭,激励着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都不放弃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这种影响是持久的,今天,我们在欣赏中国古代皇权建筑时,还能深深地感受到那琉璃殿顶,红墙黄瓦下所树立的长幼尊卑、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道德。当我们走入宏伟的哥特教堂时,耳边响起的一首首赞美上帝的乐曲,迎着巨大玫瑰窗透下的光晕,使人仿佛真的走进了神的境界,而不得不从内心向往神冥的召唤。
“科学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则是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之中给予我们以秩序”【14】,卡西尔论述了不同文化符号形式在功能上的一致性,也从中提出了道德和艺术的联系及区别。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同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艺术自然有着相通和一致性,都具有自身的功利性和价值倾向性。同时艺术又有超越性,它可以超越同时代的道德观并引导道德观随之发生改变。艺术与道德既有差别又有联系,艺术追求的是自由,而道德追求的是规范,而道德在规范中也有本体的自由。艺术的把握就是感性、感情、个人存在、个人经验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道德的把握则是理性、准则、规范、个人价值的体现。
从另一个方面而言,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表现为艺术生动地表现了现实生活,传达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艺术的加工,将现实中的美表现出来,使人们在得到心灵愉悦的同时,在思想道德情操上也得到提高和升华。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对道德具有积极的建设作用,正是如此,儒家美学就极其重视音乐和诗歌等艺术对人的教化,艺术又常常被用来作为解放思想的号角,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非常多的典型案例。在中国,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就真实大胆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文中描写了杜丽娘为了追求爱情与自由的浪漫主义的传奇故事,剧中在表明了社会伦理道德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变革的主题,后来明末出现的大量世情小说也是这股思潮的产物。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对儒家艺术观的超越,而且在思想上,一定程度地瓦解了儒家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
“五四”时期,艺术对道德的积极影响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个典型的思想启蒙阶段,在文艺理论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艺术举起反封建伦理道德的大旗,痛斥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迂腐礼教吃人的可恶面目,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的领军人物发表了大量文章,批驳了腐朽没落的封建礼教,严斥儒家的所谓“仁义道德”是“吃人”的教条。以鲁迅为代表的文艺家创作出了一大批如《阿Q正传》、《祥林嫂》、《狂人日记》、《闰土》等杰出的文艺作品,通过艺术对封建道德进行批判,广泛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风气。
艺术和道德有相互联系之处,但由于二者属于不用的文化现象,它们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艺术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并由此形成对艺术作品的道德评价和审美评价的标准,道德追求的是“善”,并以“善”为其评价的唯一标准。艺术是自由的创作活动,具有超越性,艺术作品首先震撼艺术受众的感官从而达到震撼心灵的目的,作为艺术受众的任务是完成艺术鉴赏,受众不必直接为艺术作品所影响去付诸行动,而是受其劝导而付诸行动。道德却是一种行为观念规范,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和引导性,道德观念和规范总要求人们直接受其支配去付诸行动。其次,艺术鉴赏始终以感性激起审美情感,鉴赏活动是自由的,其中没有任何的功利性,道德接受始终以理性规范引导道德认知,道德接受中有相当的功利性。艺术重在情感的陶冶、净化甚至教育,道德重在伦理塑造、建构。
艺术和道德分别从“美”和“善”两个角度反映社会文化生活,艺术和道德由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在艺术作品中不仅是并行不悖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美的艺术是道德的艺术,道德的艺术也才是美的艺术,没有道德价值保障的艺术就会显得荒谬,空洞,甚至于走向颓废:而没有艺术审美做基础的艺术就会变得乏味,苍白,缺乏艺术性。道德以行为、原则和规范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艺术却是以形象来具体地描写、刻画或表现这种关系。具有道德内容的艺术作品,需要遵守道德规范,将道德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化善为美,具有审美的教育作用,而不能够背弃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际的生活中,正确认识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才能使艺术真正得以健康发展。
艺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同时艺术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这就要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必须有着道德的自律,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感染艺术受众,艺术受众通过艺术作品来培养自身素养。所谓“寓教于乐”就是为道德而艺术,真正的艺术必然是真善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