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管理故事
7393800000004

第4章 领导精神与领导艺术(3)

这就是心理学上着名的“刺猬效应”。刺猬法则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要想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我们都看过电影,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坐座位时既不是越近越好,也不是越远越好,而是合适的距离为好。企业中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关系太亲近了,有了错误会不便处理;又容易被人认为有“裙带关系”,产生误解;还会被他人摸透自己定下对策。关系太远了,容易被认为“高高在上”,架子大,不深入群众,对你不信任。

为此,管理者要和下属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美学上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事实上,现实管理中人与人之间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陌生人之间一般会保持一米以上的空间距离,否则会构成对别人的威胁,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空间侵犯”。人们办事有时喜欢迟到、早退,拖拖沓沓,有时过急,有时过慢,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时间侵犯”。了解这些心理现象,对于管理者合理调控企业人员彼此的关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行动指南

“距离产生美”,在企业中,领导和下属之间应该保持有有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非常美丽可以让你在员工和总监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也可以让你令行禁止、鹤立鸡群。跟员工之间有了距离,你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领导。没有这种距离,领导和下属还有什么区别呢?然而,这种距离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孤独。法国总统戴高乐说过:“伟大的人物,必然会与人群保持一段距离。”成功的领导者必定要忍受孤独。

12.诚信树立威信

一语道破

有诚信才有威信,信任让你更容易胜任。

故事溯源

三国时期,诸葛亮采纳了长史杨仪的建议,将兵力一分为二,轮番出击,来防止久战兵疲。第一批兵力出征三个月后,再由第二批兵力替回,第二批兵力出征三月后,再由之前休整的第一批兵力替回。就这样交替,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

当时,诸葛亮攻下卤城之后,正要进行新一轮的兵力替换,已经作战百日的蜀军将士兵将士正欢喜地准备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就在这时,传来战报,司马懿率领20万兵马直逼卤城,长史杨仪建议诸葛亮可以暂时不换防,让士兵们先打完这一仗,等替防的军队赶来后再进行轮换。诸葛亮果断地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依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于是传令换防将士当日就可以启程归计。

将士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万分感激,纷纷表示:“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且不回,割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众将士坚持要出战,不愿还家,于是诸葛亮下令出城迎敌。蜀军将士一齐冲出,奋勇杀敌,锐不可当,一举杀退了魏军。司马懿也被迫撤退。

事后,诸葛亮出城奖赏三军,特别褒奖了那些放弃回家、主动出站的士兵,蜀军营中一片欢腾。

诸葛亮说得不错,“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失尽民心。己能守信,人始信之;如其无信,人必不信之。”朝令夕改、失信于人的管理者,永远也无法在下属面前树立威望。而那些时刻谨记信用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的管理者,才能取信于下属。只有树立“言出必行”的权威形象,才能赢得下属的拥护和爱戴。

行动指南

不守信的领导者,是很难取得员工的尊重和信服的。诚信是管理者的重要品质之一,信守承诺的管理者才可能赢得下属信任。因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言出必行,有诺必践,不能实现的事不随便说,话一出口就一定要尽力实现。

13.领导者要明于主见

一语道破

独立思考,有主见的人将获得真正的快乐。

故事溯源

古代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大意是第一个人对你说城里来了老虎,你不会相信,第二个人这么说时你也不会相信,如果碰到第三个人也这么说的话,恐怕你就会有点信了。“无风不起浪”至少你也想弄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这么说。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面临选择。如果要想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就必须有主见。人在一生中要为各种事做出决策,大事有择业、婚恋,小事有旅行、购物等。在做出决策之前,不自觉就会询问别人的意见。这时,就一定会面临“韦奇定律”的困扰。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曾经提出:即使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但如果有10个朋友看法与你相反,你也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

其实怀疑自己并不是件坏事,这样可以多参考他人的意见,也可以集思广益,修正自己的错误,但是自己认准的事一定要坚持。当然,前提是你拥有过硬的技术,进行过深入的调查和严谨的推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以后,曾有100名教授联名写书来质疑他的理论,但爱因斯坦却对此置之不理,而是继续他的研究。他曾说:“如果我错了,那么有一个教授指责就够了。”

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日外出,恰逢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过路的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对梨树视而不见。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回答道:“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意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当下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呢!”许衡又回答了:“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许衡的做法虽然看起来迂腐,但其实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做人准则。人生有许多时候会面临诱惑,然而面对诱惑不动心,不为外物所迷惑,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很难,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境界。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如果没有坚实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处世心态,是很难坚持的。

主见源于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充分估计和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做人、做事方面就要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没有主见的人容易被外物所左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容易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因此做人的重要底线是自己心中要有主见。就像是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要做一位有主见之人。

巴尔扎克的父母一直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律师,巴尔扎克当时也已经在法学院拿到了学士学位,并且在一家法律事务所谋到了一个录事的工作。但在他20岁那一年,他却向父母提出,要当一名扬名天下的作家。

在他意料之中的是,这个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他居然要放弃一个收入稳定的工作,毁掉自己的光明前程,把余生浪费在一个没有保证的手艺上,更何况在此之前,自己的儿子从来没写过一首让人感动的诗和一篇像样的文章,甚至连翻译课的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的。

长时间的争执之后,父母终于妥协,与儿子达成协议:每月提供120法郎生活费,限期是两年,如两年之内他没有创作出足以使他成为伟大作家的作品来,他必须重新回到律师事务所去,不能讨价还价。

当巴尔扎克写出第一部诗剧《克伦威尔》,在家中向亲友朗诵之后,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直言不讳地写信给巴尔扎克的父亲说:“令郎可以尝试各种职业,就是不要搞文学。”这对巴尔扎克来说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但巴尔扎克却没有丧失自己的主见。却在父母拒绝提供生活费之后。他仍然克服了重重阻挠,坚持做一名作家。

如果当时巴尔扎克听从了父母和那位诗人之见,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他的家乡可能会有一名好律师,但法国文学史上却不会有一位伟大的作家,也《人间喜剧》这样宏伟的现实作品也不会诞生。

通过巴尔扎克的故事可以证明,拥有主见是我们每一位年轻人不可或缺的素质。主见这位人生导师可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指点迷津。因此,每个年轻人在遇到“浪潮”扑打或者在碰上“热风”引诱时,必须用冷静的心态去对待、用心去思考、不被别人的观点所左右,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炮也不能打倒我!”人心是复杂的,世界上每一个人想法各异,加入我们只听从别人的意见,或是屈服于客观,那就不可能有奇迹了。

行动指南

人无完人,人不能总是关注自己的缺点,应该寻找自己的长处,多向成功者学习。那些成功者在挫折和危机面前不轻易灰心丧气,他们总是满怀着希望,还依然坚定着信念。也正是由于他们执着的信念,才使得他们赢得了无数次的成功。一个人能否做成、做好一件事,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如何。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一旦确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决定了以哪种方式生活,就不能用别人的观念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若能坚持不懈,那一定会终成正果。如果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就肯定像一株墙头草,随着风的方向,哪边来风哪边倒。没听到别人的意见之前不要轻易下决定,听到别人的意见之后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有反对者,那就试着说服他,每说服一个反对者不就可以增加一分自信?不怕别人给的意见多,只怕最后失去了自己的主见。

14.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语道破

知识能够让生命更加深刻,能给心灵增添光彩,能显现人的气质与风度。

故事溯源

孙正义——世界着名投资公司“软库”的创始人、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